一种用于智能制造单元的自动化料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65472发布日期:2020-10-31 10:22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智能制造单元的自动化料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制造单元的自动化料仓。



背景技术:

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现有的智能制造方面的料仓是用于存放物品,但是对于自动化的工作,需要进行移动。

中国专利文件一种智能制造单元的自动化料仓(授权公告号:cn209441474u),包括行走箱、料仓台、电动推杆,所述行走箱ibu四角设置有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和所述行走箱使用螺栓连接,不仅能够进行移动,还方便调节升降,但是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对料仓台上的物料的位置进行调节,不方便后续的智能的自动化取料。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用于智能制造单元的自动化料仓,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制造单元的自动化料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能制造单元的自动化料仓,包括料仓台、升降机构、调节机构和遥控车体,所述遥控车体的四组侧面均连接有保护机构,所述遥控车体的顶端连接有四组矩形阵列排列的升降机构,四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端连接有具有缓冲能力的料仓台;

所述料仓台顶端开设有两组置物槽,且两组置物槽的朝向垂直设置,两组置物槽的内壁均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料仓台的底端还连接有一组限位机构;

所述遥控车体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有plc、无线传输模块、定位模块和蓄电池,所述遥控车体的顶端焊接有中空板,中空板的三组侧面均螺栓连接有摄像头;

四组所述保护机构均包括保护板、横杆、中空管和固定板,所述遥控车体的侧面通过多组连接螺栓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面焊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中空管,且中空管的内腔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和固定板之间焊接有压力弹簧,横杆的另一侧焊接有保护板,且保护板远离固定板的一侧粘接有橡胶保护垫,且橡胶保护垫远离固定板的侧面粘接有多组压力传感器一;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l字型的支撑板、电动伸缩杆和l字型的限位板,所述料仓台的底端通过多组连接螺栓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组端部的顶端均焊接有电动伸缩杆,两组电动伸缩杆的顶端焊接有与料仓台适配的限位板,限位板的两组竖向内壁均粘接有压力传感器二。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上连板、液压杆和下连板,所述液压杆的两侧分别焊接有上连板和下连板,上连板通过两组连接螺栓与料仓台连接,下连板通过两组连接螺栓与遥控车体连接。

优选的,两组所述调节机构均包括直线电机和推板,所述直线电机通过多组螺钉连接在置物槽内,所述直线电机的移动部的顶端焊接有推板,且推板的朝向与直线电机的朝向异面垂直。

优选的,所述料仓台包括工作台、伸缩弹簧和工作板,所述工作台设置在工作板的上方,工作台和工作板之间焊接有等多组矩形阵列排列的伸缩弹簧,工作台的顶端的卡槽内粘接有压力传感器三。

优选的,所述保护机构的中空管的内腔粘接有橡胶管,且橡胶管的内壁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料仓台的工作台的顶端靠近限位板的区域开设有防滑纹,所述限位板与两组推板的高度等高。

优选的,所述中空板设置在遥控车体的车头的顶端,且定位模块设置在遥控本体的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plc通过电线与遥控车体、电动伸缩杆、液压杆、直线电机、定位模块、摄像头、压力传感器一、压力传感器三和压力传感器二电性连接,plc还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云端服务器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用于智能制造单元的自动化料仓,通过两组调节机构的直线电机的移动,使得推板推动物料移动,方便物料推到限位板处,使得后续每一组的物料均能移动得到限位板处,方便后续取料;保护机构的橡胶保护垫和压力弹簧的配合,能够保护遥控车体和整体,进而降低移动时的意外碰撞的影响;定位模块与遥控车体的配合,经过plc的智能编码,能够完成自动化的操作和工作;该用于智能制造单元的自动化料仓,不仅能够对物料的位置进行调节,还能对遥控本体和整体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电路连接图。

图中:1遥控车体、2保护机构、3升降机构、4料仓台、5调节机构、6限位机构、7plc、8中空板、9保护板、10横杆、11中空管、12固定板、13支撑板、14电动伸缩杆、15限位板、16上连板、17液压杆、18下连板、19直线电机、20推板、21工作台、22工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外,本文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均是以本发明所示的图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为准,在此一并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用于智能制造单元的自动化料仓,包括料仓台4、升降机构3、调节机构5和遥控车体1,所述遥控车体1的四组侧面均连接有保护机构2,所述遥控车体1的顶端连接有四组矩形阵列排列的升降机构3,四组所述升降机构3的顶端连接有具有缓冲能力的料仓台4;

所述料仓台4顶端开设有两组置物槽,且两组置物槽的朝向垂直设置,两组置物槽的内壁均连接有调节机构5,所述料仓台4的底端还连接有一组限位机构6;

所述遥控车体1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有plc7、无线传输模块、定位模块和蓄电池,所述遥控车体1的顶端焊接有中空板8,中空板8的三组侧面均螺栓连接有摄像头;

四组所述保护机构2均包括保护板9、横杆10、中空管11和固定板12,所述遥控车体1的侧面通过多组连接螺栓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侧面焊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中空管11,且中空管11的内腔设置有横杆10,横杆10和中空管11进行限位保护,所述横杆10和固定板12之间焊接有压力弹簧,横杆10的另一侧焊接有保护板9,且保护板9远离固定板12的一侧粘接有橡胶保护垫,且橡胶保护垫远离固定板12的侧面粘接有多组压力传感器一;

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l字型的支撑板13、电动伸缩杆14和l字型的限位板15,所述料仓台4的底端通过多组连接螺栓连接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的两组端部的顶端均焊接有电动伸缩杆14,两组电动伸缩杆14的顶端焊接有与料仓台4适配的限位板15,限位板15的两组竖向内壁均粘接有压力传感器二(压力传感器二的数量不以图示为准)。

具体的,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上连板16、液压杆17和下连板18,所述液压杆17的两侧分别焊接有上连板16和下连板18,上连板16通过两组连接螺栓与料仓台4连接,下连板18通过两组连接螺栓与遥控车体1连接,液压杆17的升降,满足不同的取料和使用需要。

具体的,两组所述调节机构5均包括直线电机19和推板20,所述直线电机19通过多组螺钉连接在置物槽内,所述直线电机19的移动部的顶端焊接有推板20,且推板20的朝向与直线电机19的朝向异面垂直。

具体的,所述料仓台4包括工作台21、伸缩弹簧和工作板22,所述工作台21设置在工作板22的上方,工作台21和工作板22之间焊接有等多组矩形阵列排列的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设计,起到缓冲保护物料的作用,工作台1的顶端的卡槽内粘接有压力传感器三。

具体的,所述保护机构2的中空管11的内腔粘接有橡胶管,且橡胶管的内壁开设有防滑纹,避免横杆10一直往复移动。

具体的,所述料仓台4的工作台21的顶端靠近限位板15的区域开设有防滑纹,使得物料移动到指定位置后,降低其乱动的可能性,所述限位板15与两组推板20的高度等高。

具体的,所述中空板8设置在遥控车体1的车头的顶端,三组摄像头分别设置在车头一侧和车的两组对称侧面,且定位模块设置在遥控本体的中心位置。

具体的,所述plc7通过电线与遥控车体1、电动伸缩杆14、液压杆17、直线电机19、定位模块、摄像头、压力传感器一、压力传感器三和压力传感器二电性连接,plc7还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云端服务器连接,遥控车体1可选为能够遥控自动移动的车体,类似遥控车,定位模块设置为定位器,且精度很高,压力传感器一、压力传感器三和压力传感器二均设置为能够感知压力的普通压力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可选为蓝牙或者wifi模块,plc可选为西门子s300。

工作原理,该用于智能制造单元的自动化料仓,将物料投放到料仓台4上,然后压力传感器三将压力数据传输给plc7,plc7依据定位模块的数据,控制遥控车体1移动到指定位置,在移动过程中,受到路面散落的物品的阻挡时,橡胶保护垫定的弹性和压力弹簧的缓冲,能够对遥控车体1和整体进行保护,压力传感二将数据传输给plc7,使得plc7修正编码的运动轨迹,在移动过程中,一组直线电机19先带动推板20移动,从而带动物料移动到一侧,当限位板15的压力传感器二将数据传输给plc7,然后控制直线电机19复位,然后控制另一组直线电机19重复上述操作,移动到指定位置时,控制限位机构6的电动伸缩杆14收缩,使得限位板15下移,解除阻挡进行取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