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臂式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65741发布日期:2020-10-31 10:23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臂式吊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吊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臂式吊机。



背景技术:

吊机常被应用于建筑领域中,大型建筑结构群需要有很多高端的大型设备(消防设备、警报设备、采暖设备、制冷设备等),有些高科技设备不能在建设中安装,必须在建筑完成后安装。但是使用常规的吊机,当建筑完成后无法将这些大型设备调入建筑中,给建筑工人的安装带来了较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悬臂式吊机,可安装在建筑内墙中,能够将设备吊入建筑中,结构简单,能够承受较大的重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悬臂式吊机,包括安装在建筑内墙顶端的吊梁、吊点模块、位于所述吊梁下侧且与所述吊梁滑动连接的主梁、用于驱动所述主梁滑动的主梁行走驱动模块、与所述主梁滑动连接的起重模块、吊设在所述起重模块下端的被吊物;

所述主梁包括上滑轨、下滑轨,所述上滑轨内侧具有滑槽;

所述吊点模块包括水平轮支座、后水平轮支座、连接在所述水平轮支座下端的前吊点轮、前水平轮、连接在所述后水平轮支座下端的后吊点轮、后水平轮,所述前吊点轮、后吊点轮均与所述上滑轨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前水平轮、后水平轮均活动于所述滑槽内侧。

具体的,所述吊梁的截面呈工形结构。

具体的,所述主梁远离所述吊点模块一端还设有防滑顶紧模块,所述防滑顶紧模块包括承载板、固定在所述承载板上的调节装置、位于所述调节装置上侧的升降块、连接在所述升降块上端的反压轮,所述反压轮上端与所述主梁下端相抵触。

具体的,所述主梁行走驱动模块包括与所述主梁固定连接的配重、连接在所述配重上端的轮组固定板、固定在所述轮组固定板上的主梁驱动电机、连接在所述主梁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位于所述吊梁内侧且与所述吊梁转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配重一端还连接有电箱支架,所述电箱支架上固定有第一电气箱。

具体的,所述上滑轨、下滑轨之间还设有滑线架,所述滑线架上滑动连接有多个起重滑线架,所述起重滑线架上滑动连接有第一c型轨道滑轮组,所述第一电气箱的导线搭设在所述第一c型轨道滑轮组上。

具体的,所述起重模块包括起重电机、连接在所述起重电机输出轴上的吊绳、连接在所述吊绳底部的吊钩,所述被吊物吊设在所述吊钩上。

具体的,所述吊梁一侧还设有主梁滑线架,所述主梁滑线架上滑动连接有第二c型轨道滑轮组,所述起重电机一端还连接有第二电气箱,所述第二电气箱的导线搭设在所述第二c型轨道滑轮组上。

具体的,所述被吊物为装载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悬臂式吊机,可安装在建筑内墙中,使用时利用主梁行走驱动模块将吊梁伸出,能够将10吨以下的高端设备吊入建筑中,可承受较大的重量,增加了吊点模块,吊点模块内设有用于支撑上滑轨的前吊点轮、后吊点轮以及用于保持上滑轨水平的前水平轮、后水平轮,使得吊装过程平稳不晃动,并增加了防滑顶紧模块,能够防止吊梁收缩时的打滑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悬臂式吊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悬臂式吊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悬臂式吊机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中主梁行走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面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中吊点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b面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中防滑顶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中防滑顶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中起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起重滑线架、主梁滑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吊梁1、吊点模块2、水平轮支座21、后水平轮支座22、前吊点轮23、前水平轮25、后吊点轮26、后水平轮28、主梁3、上滑轨31、下滑轨32、滑线架33、主梁行走驱动模块4、配重41、轮组固定板42、主梁驱动电机43、驱动轮44、电箱支架45、第一电气箱46、起重模块5、起重电机51、吊绳52、吊钩53、被吊物6、防滑顶紧模块7、承载板71、调节装置72、升降块73、反压轮74、起重滑线架8、第一c型轨道滑轮组81、主梁滑线架9、第二c型轨道滑轮组91、第二电气箱94、建筑内墙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11所示:

一种悬臂式吊机,包括安装在建筑内墙10顶端的吊梁1、吊点模块2、位于吊梁1下侧且与吊梁1滑动连接的主梁3、用于驱动主梁3滑动的主梁行走驱动模块4、与主梁3滑动连接的起重模块5、吊设在起重模块5下端的被吊物6,吊梁1通过双头长螺柱固定在建筑内墙10顶端,当吊机不使用时,通过主梁行走驱动模块4驱动主梁3收缩,使主梁3收缩至建筑内,当吊机使用时,主梁行走驱动模块4驱动主梁3伸出建筑外,再启动起重模块5,将被吊物6降落至地面,然后将待安装的高端设备放置在被吊物6上,利用起重模块5吊起,最后通过主梁行走驱动模块4驱动主梁3收缩,再利用起重模块5将被吊物6降落,卸下高端设备;

主梁3包括上滑轨31、下滑轨32,上滑轨31内侧具有滑槽;

吊点模块2包括水平轮支座21、后水平轮支座22、连接在水平轮支座21下端的前吊点轮23、前水平轮25、连接在后水平轮支座22下端的后吊点轮26、后水平轮28,前吊点轮23、后吊点轮26均与上滑轨31下端转动连接,在上滑轨31下端增加了能够支撑上滑轨31的吊点轮23、后吊点轮26,一方面将上滑轨31移动时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使上滑轨31的移动过程更加顺畅,另一方面保证了上滑轨31一端具有足够的支撑力;前水平轮25、后水平轮28均活动于滑槽内侧,增加了前水平轮25、后水平轮28,使得上滑轨31始终保持水平,保证主梁3在移动过程中平稳不晃动。

优选的,主梁行走驱动模块4包括与主梁3固定连接的配重41、连接在配重41上端的轮组固定板42、固定在轮组固定板42上的主梁驱动电机43、连接在主梁驱动电机43输出轴上的驱动轮44,驱动轮44位于吊梁1内侧且与吊梁1转动连接。

优选的,主梁3远离吊点模块2一端还设有防滑顶紧模块7,防滑顶紧模块7包括承载板71、固定在承载板71上的调节装置72、位于调节装置72上侧的升降块73、连接在升降块73上端的反压轮74,反压轮74上端与吊梁1下端相抵触,可通过调节装置72调整反压轮74的高度,使得反压轮74对吊梁1下端始终具有向上的推力,吊梁1的截面呈工形结构,驱动轮44、反压轮74分别位于吊梁1的下侧、内侧,利用反压轮74始终对吊梁1向上的推力,能够避免驱动轮44在驱动过程中出现的打滑现象,另外,为了使调节装置72能够自动控制伸长或收缩长度,可在升降块73上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利用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控反压轮74的压力,配合控制系统调控调节装置72的伸长量,可精准控制反压轮74的高度,即保证了反压轮74受到的压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优选的,配重41一端还连接有电箱支架45,电箱支架45上固定有第一电气箱46。

优选的,上滑轨31、下滑轨32之间还设有滑线架33,滑线架33上滑动连接有多个起重滑线架8,起重滑线架8上滑动连接有第一c型轨道滑轮组81,第一电气箱46的导线搭设在第一c型轨道滑轮组81上,利用起重滑线架8对第一电气箱46的导线的整理作用,能够防止乱线现象。

优选的,起重模块5包括起重电机51、连接在起重电机51输出轴上的吊绳52、连接在吊绳52底部的吊钩53,被吊物6吊设在吊钩53上。

优选的,吊梁1一侧还设有主梁滑线架9,主梁滑线架9上滑动连接有第二c型轨道滑轮组91,起重电机51一端还连接有第二电气箱94,第二电气箱94的导线搭设在第二c型轨道滑轮组91上。

优选的,被吊物6为装载车。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1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