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用火灾应急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3945发布日期:2020-12-25 12:18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院用火灾应急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中,是竖向联系的最主要交通工具。医院作为人员密集产所,预防火灾很重要。当医院发生火灾时,很多病人无力自行逃生,需要救援人员相救,但是普通电梯在火灾时显然不能使用。所以需要额外设计应急救援电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院用火灾应急电梯装置,用于火灾时的自救及救援。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院用火灾应急电梯装置,包括每一层都开设有通道口的楼道外墙,所述楼道外墙的每一层通道口均设置有隔热机构,所述楼道外墙的外侧设置有电梯机构,所述电梯机构的外侧设置有连通所述电梯机构内部的排气机构,

所述隔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所述楼道外墙的各通道口外壁的隔热墙,所述隔热墙的另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外层墙体,所述隔热墙开设有多个与楼道外墙的各通道口相对应的通道,每个所述通道的内部开设有两个上下对应设置的转槽,所述转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块,对应的两个所述转块分别固定连接在隔热门板的上下两端外壁上,所述隔热门板的表面固定有防火层,所述外层墙体靠近隔热墙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与各通道相对应的多个隔热腔;

所述电梯机构包括外层墙体和电梯井,所述电梯井开设在外层墙体的内部,所述电梯井靠近隔热腔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对应各通道的多个电梯口,每个所述电梯口安装有两个电梯门,所述电梯井上方的外层墙体上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穿过有钢索,所述钢索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收卷筒的表面上,所述收卷筒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外层墙体的顶端外壁上,所述外层墙体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保护箱,所述电机位于保护箱内部,所述钢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轿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医院发生火灾时,方便病人和医护人员自救,也方便救援人员快速到达需救援楼层。通过设置的隔热墙将楼道外墙和外层墙体分割开,当火焰燃起时,逃离人员打开隔热门板,进入隔热腔内部,然后关闭隔热门板,通过隔热门板和隔热墙将高温阻挡在楼道外墙中,通过隔热门板表面的阻燃防火层将火焰阻挡在外部,有效的防止火灾对逃离人员造成伤害,然后通过安装在建筑外部的电梯将人员输送到地面,防止火灾时高温对电梯造成损伤,造成电梯失灵。

优选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固定连接在外层墙体远离楼道外墙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排气管道的上端内壁上安装有排气风机,所述排气管道的上端固定连通有用于连通外部的u形管,所述u形管的另一端开口处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弧板,多个所述支撑弧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外层墙体的上端外壁上,所述外层墙体的下端外壁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外层墙体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套孔,各所述套孔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排气筒,各所述排气筒连通所述排气管道和所述外层墙体内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排气机构的设置能帮助快速换气,避免自然换气比较慢的缺点。

优选的,每个所述排气筒内均设置有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各所述排气筒靠近排气管道的一端内壁上;所述挡板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孔,所述排气筒的下端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转轴,各所述转轴的表面上均转动连接有转板,各所述转板的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卡接在圆孔内部,所述转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一通孔延伸至隔热腔内部,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外层墙体远离排气管道的一端侧壁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火灾时通说设置的推杆带动转环移动,转环带动圆杆移动,圆杆带动转板转动,使的圆板从圆孔内部移出,进而使的排气筒与排气管道连通,使的电梯井与排气管道连通,然后启动排气风机抽取电梯井内部的空气排出,进而有效的防止浓烟进入电梯井内部对电梯内部的逃离人员造成损伤。并且开合机构平时关闭,能避免装置受潮、积水等问题。平时仅需定期检查就行了。

优选的,所述隔热门板的上下左右四边侧面均开设有用于固定密封条的容纳槽;防止烟雾从缝隙进入。所述推杆与轿厢交错设置,两者相互不会影响。

优选的,所述轿厢的一侧壁沿竖直方向固定有多个第一滑块,所述外层墙体一个内壁开设有多个与各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的轨道。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轿厢升降过程保持稳定。

优选的,所述电梯口左右两侧的所述外层墙体的墙体内预埋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进气管,各所述进气管分别连通所述外层墙体的内部,所述外层墙体的顶端端部通过安装机构连接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输入端与排气管顶端固定连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排气管、第二风机等第二套排风机构,进一步加强排风效率,使得因打开电梯门和隔热机构而进入的少量烟雾迅速排出。

优选的,两个所述电梯门靠近隔热腔的一侧设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通过两个连接机构与对应电梯门连接;

两个所述连接机构均包括第二固定板、若干支柱、若干限位块和若干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电梯门靠近隔热腔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柱,若干所述支柱远离对应第二固定板的一端端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若干所述支柱外围均套设有第二弹簧,若干所述第二弹簧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对应第二固定板上;

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凸块、凹槽和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靠近电梯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固定块,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块均通过第二通孔套设在对应支柱上,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块均与对应支柱滑动连接,且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块一侧均与对应第二弹簧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板和第二相对侧分别设有凸块和凹槽,所述凸块与凹槽相对应,所述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紧密的结合到一起,能够很好的将两扇电梯门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大楼内因起火而产生的浓烟进入到电梯井内对电梯轿厢内的人群造成生命威胁。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靠近电梯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块,两个所述橡胶块分别与两个电梯门紧密接触,所述凸块靠近第二密封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波浪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凸块、密封垫和两个橡胶块,进一步加强密封效果。

优选的,所述轿厢的顶部分别镶嵌有进风箱和出风箱,所述进风箱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风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气扇,所述进风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方环,所述方环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的底部开设有长槽,所述放置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滤芯,所述第一滤芯的顶部搭接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搭接在放置框的顶部,所述第一橡胶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表面靠近进风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方盒,所述方盒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插块,所述进风箱的内壁开设有扣槽,所述插块插接在扣槽的内壁,所述插块远离扣槽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和连接杆,所述第三弹簧远离扣槽的一端与方盒靠近扣槽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扣槽的一端贯穿方盒并与拉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盒表面远离进风箱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收集盒表面远离进风箱的一侧搭接有盖子,所述盖子的侧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壁的顶部开设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片,所述压片的底部搭接有卡条,所述卡条滑动连接在通槽的内壁,所述卡条卡接在卡槽的内壁,所述卡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出风箱的底部开设有排气孔,所述出风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气扇,所述出风箱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过滤盖,所述过滤盖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滤芯,所述过滤盖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滤网,所述过滤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片,所述弹片的侧面开设有卡孔,所述出风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插接在卡孔的内壁。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进风箱和出风箱对轿厢内空气进行有效换气。同时,通过滤芯有效过滤烟雾。利用螺栓、压片、拉簧和卡条等具体结构设计,达到方便拆卸的效果。通过连接条、方盒、插块、拉块和扣槽的结构设计,方便对收集盒和进风箱内部的第一滤芯进行更换清理。

优选的,所述卡条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卡条通过拉簧固定连接;所述卡条的表面与压片表面接触的部位为斜坡状,所述压片表面靠近卡条的一侧为弧形;所述盖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冲板,所述防冲板套接在螺栓的表面;所述方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所述放置框搭接在第二橡胶垫的顶部;进风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托条,所述连接条搭接在托条的顶部;所述弹片的底部与卡块表面接触的部位均为弧形;所述过滤盖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圆环,所述滤网固定连接在圆环的内壁;所述滤网的圆心处镶嵌有旋钮;所述插块靠近扣槽的一侧为斜面,所述扣槽的形状与插块的形状相适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冲板防止大颗粒对进风箱造成损坏。第二橡胶垫将缝隙封住,避免未经过滤的空气从缝隙进入轿厢。托条使收集盒放置时稳定不晃动。插块表面与进风箱接触的部位为斜面,使插块方便被挤压进方盒。通过旋转旋钮和圆环,使滤网的拆卸与安装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医院用火灾应急电梯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医院用火灾应急电梯装置的俯视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中开合机构的结构图;

图4是图1中a部分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部分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中电梯门的正视剖面图;

图7是图6中的a-a向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中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第一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第二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进风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a位置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图12中b位置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5本发明中进风箱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中出风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c位置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17,本发明的医院用火灾应急电梯装置,包括每一层都开设有通道口的楼道外墙1,楼道外墙1的每一层通道口均设置有隔热机构2,所述楼道外墙1的外侧设置有电梯机构3,所述电梯机构3的外侧设置有连通电梯机构3内部的排气机构4。

隔热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楼道外墙1的各通道口外壁的隔热墙21,隔热墙21的另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外层墙体22,隔热墙21开设有多个与楼道外墙1的各通道口相对应的通道23,每个通道23的内部开设有两个上下对应设置的转槽24,转槽24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块25,对应的两个转块25分别固定连接在隔热门板26的上下两端外壁上,隔热门板26的表面固定有防火层27,外层墙体22靠近隔热墙21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与各通道23相对应的多个隔热腔28,形成一个距离空间,一定程度上隔热。隔热墙21可以由一般水泥混凝土浇筑构成,也可以由其他隔热建筑材料建筑构成。隔热门板26的上下左右四边侧面均开设有用于固定密封条的容纳槽,防止烟雾从缝隙进入。

电梯机构3包括外层墙体22和电梯井31,电梯井31开设在外层墙体22的内部,电梯井31靠近隔热腔28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对应各通道23的多个电梯口109,每个电梯口109安装有两个电梯门32,电梯井31上方的外层墙体22上固定有套筒33,所述套筒33的内部穿过有钢索34,钢索3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收卷筒35的表面上,收卷筒35固定连接在电机36的输出端上,电机36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37的表面上,第一固定板37固定连接在外层墙体22的顶端外壁上,外层墙体22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保护箱38,电机36位于保护箱38内部,钢索3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轿厢39。轿厢39的一侧壁沿竖直方向固定有多个第一滑块,外层墙体22一个内壁开设有多个与各第一滑块滑动连接的轨道。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轿厢39升降过程保持稳定。电梯门32可以是手拉式的,也可以是常规的电动控制形式。

排气机构4包括排气管道41,排气管道41固定连接在外层墙体22远离楼道外墙1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排气管道41的上端内壁上安装有排气风机42,排气管道41的上端固定连通有用于连通外部的u形管43,u形管43的另一端开口处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弧板44,多个支撑弧板44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外层墙体22的上端外壁上,外层墙体22的下端外壁上开设有进气孔45;外层墙体22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套孔51,各所述套孔51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排气筒52,各排气筒52连通排气管道41和外层墙体22内部。排气机构4的设置能帮助快速换气,自然换气比较慢。

每个排气筒52内均设置有开合机构5;开合机构5包括挡板53,挡板53固定在各排气筒52靠近排气管道41的一端内壁上;挡板53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孔54,排气筒52的下端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转轴55,各转轴55的表面上均转动连接有转板56,各转板56的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圆板57,所述圆板57卡接在圆孔54内部,转板5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58,第一固定块58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圆杆59,所述圆杆59的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环510,所述转环510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推杆511,推杆511的另一端贯穿第一通孔512延伸至隔热腔28内部,第一通孔512开设在外层墙体22远离排气管道41的一端侧壁上。因为整个火灾应急电梯装置平时不用,只在火灾发生时作为应急救生或救援工具,平时仅仅定期维护检修。所以开合机构5的设计,能避免装置受潮、积水等问题。推杆511与轿厢39交错设置。轿厢39可以是简易式的篮框形式,也可以是标准常规式的。电机36、排气风机42、轿厢39内进气扇205、排风扇2028等的控制开关可以分别设置在轿厢39内和底层楼道墙壁上。电机36、排气风机42、电梯门32以及整个轿厢39由建筑外部电源供电,防止因火灾断电而影响本装置工作。电源线、通信线等均埋入外层墙体22和置于电梯井31内,即采用本领域常规电梯技术方式,防止烧坏或损坏。

电梯口109左右两侧的外层墙体22的墙体内预埋有排气管103,排气管103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进气管102,各所述进气管102分别连通所述外层墙体22的内部,所述外层墙体22的顶端端部通过安装机构105连接有第二风机104,第二风机104输入端与排气管103顶端固定连通。

两个电梯门32靠近隔热腔28的一侧设有密封机构106,密封机构106通过两个连接机构107与对应电梯门32连接。

两个连接机构107均包括第二固定板1071、若干支柱1073、若干限位块1072和若干第二弹簧1074,两个所述电梯门32靠近隔热腔2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071,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1071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柱1073,若干所述支柱1073远离对应第二固定板1071的一端端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72,若干支柱1073外围均套设有第二弹簧1074,若干所述第二弹簧1074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对应第二固定板1071上;

所述密封机构106包括第一密封板1062、第二密封板1063、凸块1061、凹槽1064和密封垫1065,第一密封板1062和第二密封板1063靠近电梯门3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固定块1011,若干第二固定块1011均通过第二通孔1012套设在对应支柱1073上,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块1011均与对应支柱1073滑动连接,且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块1011一侧均与对应第二弹簧1074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板1062和第二相对侧分别设有凸块1061和凹槽1064,凸块1061与凹槽1064相对应,所述凹槽1064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065。能够很好的将两扇电梯门32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大楼内因起火而产生的浓烟进入到电梯井内对电梯轿厢内的人群造成生命威胁。

第一密封板1062和第二密封板1063靠近电梯门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块1013,两个橡胶块1013分别与两个电梯门32紧密接触,凸块1061靠近第二密封板106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波浪块1010。橡胶块1013的上、下端与外层墙体22之间、第一密封板1062和第二密封板1063各自的上、下端与外层墙体22之间、以及电梯门32的表面与外层墙体22之间,均设置有密封条装置,有效防止烟雾进入电梯内部。当然因为密封条与外层墙体22摩擦容易损坏,定期维护时发现损坏及时进行更换。

轿厢39的顶部分别镶嵌有进风箱202和出风箱203,使轿厢39内部的空气可以循环更新,所述进风箱202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孔204,使外部的空气可以通过进气孔204进入轿厢39内部,所述进风箱20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气扇205,进气扇205运转,将空气吸入电梯内部,进风箱2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方环206,所述方环206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框207,所述放置框207的底部开设有长槽208,所述放置框20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滤芯209,过滤灰尘和烟雾,所述第一滤芯209的顶部搭接有第一橡胶垫2010,阻止灰尘和烟雾从侧面进入轿厢39,所述第一橡胶垫2010搭接在放置框207的顶部,压住第一滤芯209和放置框207,使其不晃动,所述第一橡胶垫20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盒2011,质量大的灰尘进入进风箱202时经过收集盒2011时,落入收集盒2011的底部,所述收集盒2011表面靠近进风箱2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条2012,所述连接条20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方盒2013,所述方盒2013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插块2014,所述进风箱202的内壁开设有扣槽2015,所述插块2014插接在扣槽2015的内壁,所述插块2014远离扣槽2015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016和连接杆2017,所述第三弹簧2016远离扣槽2015的一端与方盒2013靠近扣槽2015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017远离扣槽2015的一端贯穿方盒2013并与拉块2018的侧面固定连接,当收集盒2011往进风箱202放置时,进风箱202的顶部抵住插块2014的斜面,使插块2014向方盒2013内壁方向滑动,当到达扣槽2015处时,第三弹簧2016回弹,将插块2014插入扣槽2015,锁紧收集盒2011,拉动插块2014脱离扣槽2015,即可取出收集盒2011。收集盒2011表面远离进风箱202的一侧开设有卡槽2019,所述收集盒2011表面远离进风箱202的一侧搭接有盖子2020,所述盖子2020的侧面开设有通槽2021,所述通槽2021内壁的顶部开设螺纹孔2022,所述螺纹孔2022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栓2023,所述螺栓20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片2024,所述压片2024的底部搭接有卡条2025,所述卡条2025滑动连接在通槽2021的内壁,所述卡条2025卡接在卡槽2019的内壁,所述卡条202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簧2026,将螺栓2023逆时针转动,使螺栓2023上升,带动压片2024上升,使压片2024脱离卡条2025的斜面,此时拉簧2026带动两个卡条2025相向运动,卡条2025脱离卡槽2019,可将盖子2020打开。出风箱203的底部开设有排气孔2027,所述出风箱20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气扇2028,所述出风箱20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过滤盖2029,所述过滤盖202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滤芯2030,所述过滤盖2029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滤网2031,所述过滤盖202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片2032,所述弹片2032的侧面开设有卡孔2033,所述出风箱20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卡块2034,所述卡块2034插接在卡孔2033的内壁。外拨弹片32,卡块34脱离卡孔33,即可向上拔出过滤盖29。

卡条202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卡条2025通过拉簧2026固定连接。拉簧2026使压片2024脱离卡条2025时,两个卡条2025相向运动,脱离卡槽2019。卡条2025的表面与压片2024表面接触的部位为斜坡状,压片2024表面靠近卡条2025的一侧为弧形,方便压片2024向下运动时,推动卡条2025向两侧移动。盖子20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冲板2035,防冲板2035套接在螺栓2023的表面。电梯在上升时,速度很快,避免有较大的颗粒对进风箱202造成损伤。方环2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2036,所述放置框207搭接在第二橡胶垫2036的顶部,第二橡胶垫2036将缝隙封住,避免未经过滤的空气从缝隙进入轿厢39。进风箱2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托条2037,所述连接条2012搭接在托条2037的顶部;托条2037使收集盒2011放置时稳定不晃动。弹片2032的底部与卡块2034表面接触的部位均为弧形。往下盖过滤盖2029时,弹片2032的底部与卡块2034表面接触的部位均为弧形,方便推动弹片2032发生形变,使卡块2034更容易卡入卡孔2033中,且打开过滤盖2029时,弹片2032底部的弧度使手容易掰开弹片2032,使卡块2034脱离卡孔2033。

过滤盖2029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螺纹槽2038,螺纹槽2038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圆环2039,滤网2031固定连接在圆环2039的内壁;滤网2031可拆卸清洗。所述滤网2031的圆心处镶嵌有旋钮2040;通过旋转旋钮2040,可带动滤网2031旋转,使滤网2031的拆卸与安装更为方便。

所述插块2014靠近扣槽2015的一侧为斜面,所述扣槽2015的形状与插块2014的形状相适配。在向下放置收集盒2011的时候,插块2014表面与进风箱202接触的部位为斜面,使插块2014方便被挤压进方盒2013。

具体的,当火灾发生时,逃离人员打开隔热门板26,进入隔热腔28内部,然后关闭隔热门板26,通过隔热门板26和隔热墙21将高温阻挡在楼道外墙1中,通过隔热门板26表面的阻燃材质的防火层27将火焰阻挡在隔热腔28外部,有效的防止火灾对逃离人员造成伤害,然后通过安装在建筑外部的电梯将人员输送到地面,通过建筑外部的电源对电机36供电,防止电机36断电失灵,通过电机36带动收卷筒35转动,防止火灾时高温对电梯造成损伤,造成电梯失灵,当发生火灾时通过设置的推杆511带动转环510移动,转环510带动圆杆59移动,圆杆59带动转板56围绕转轴55转动,使的圆板57从圆孔54内部移出,进而使的排气筒52与排气管道41连通,进而使的电梯井31与排气管道41连通,然后启动排气风机42抽取电梯井31内部的空气,然后从另一端排出,同时通过通孔512向电梯井31内部通入新的气流,通过排出的气流带动浓烟从排气管道41中排出,进而有效的防止浓烟进入电梯井31内部对电梯内部的逃离人员造成损伤。

当两扇电梯门32关闭过程中,两扇电梯门32会带动第一密封板1062和第二密封板1063相向移动,凸块1061会率先插设到凹槽1064内,并且与凹槽1064内壁上的密封垫1065相接触,若干第二弹簧1074受到第一密封板1062和第二密封板1063的挤压会进行收缩,通过第二弹簧1074的作用力,使第一密封板1062和第二密封板1063紧密的结合到一起,在配合上凸块1061、密封垫1065和两个橡胶块1013,能够很好的将两扇电梯门32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大楼内因起火而产生的浓烟进入到电梯井内对电梯轿厢内的人群造成生命威胁。极少部分穿过第一密封板1062和第二密封板1063的浓烟也会被第二风机104通过进风管102和排气管103排出电梯井,进一步防止浓烟进入到电梯轿厢内,保证安全。

在使用时进气扇205和排气扇2028同时打开,进气扇205将空气吸入轿厢39,经过收集盒2011时,质量大的杂物落入收集盒2011的底部,质量小的烟雾和灰尘进入进风箱202内部,经过第一滤芯209,将烟雾和灰尘过滤干净,排气扇2028转动时将轿厢2039内的空气排出轿厢39外部,使轿厢39内部的空气循环流动,保持空气清洁,需要更换清理时,将螺栓2023逆时针转动,使螺栓2023上升,带动压片2024上升,使压片2024脱离卡条2025的斜面,此时拉簧2026拉动两个卡条2025相向运动,带动卡条2025脱离卡槽2019,把盖子2020打开,拉动拉块2018带动连接杆2017,连接杆2017带动插块2014脱离扣槽2015,拿出收集盒2011清理,更换新的第一滤芯209,放回收集盒2011时,将收集盒2011往下放置,进风箱202的顶部抵住插块2014的斜面,使插块2014向方盒2013内壁方向滑动,到达扣槽2015处时,第三弹簧2016回弹,将插块2014插入扣槽2015,锁紧收集盒2011,盖上盖子2020,顺时针转动螺栓2023,压片2024下降,推动卡条2025至卡槽2019内壁处,卡紧盖子2020,向外拨弹片2032,卡块2034脱离卡孔2033,即可向上拔出过滤盖2029,盖上过滤盖2029,卡块2034向外推动弹片2032,直至卡孔2033处,卡块2034卡入卡孔2033,将过滤盖2029固定。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