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方便的心内科患者用护理急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78420发布日期:2020-12-11 21:28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用方便的心内科患者用护理急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使用方便的心内科患者用护理急救装置。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心内科类的疾病往往具有突发性,护理难度较大,该类病人不定时的会发作,需要随身携带药物,用以预防没有及时服用药物而导致昏厥。

现有的药物存放盒只是简单将药丸方入其中,而为了避免一次性倒出的药丸过多,出药口往往设计的较小,因此容易发生药丸在出药口堆积,无法第一时间取出药物,而且在喝药时需要定量服用,现有的药物存放盒在倒出药物时,往往会出现多倒以及少倒的情况,以及如果在户外犯病,在服用药丸时,无法第一时间喝到饮用水,不便于咽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心内科患者用护理急救装置,解决了出药口往往设计的较小,容易发生药丸在出药口堆积,无法第一时间取出药物,且在喝药时需要定量服用,现有的药物存放盒在倒出药物时,往往会出现多倒以及少倒的情况,以及如果在户外犯病,无法第一时间喝到饮用水,不便于咽下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用方便的心内科患者用护理急救装置,包括置药盒,所述置药盒内部上方设置有储药室,所述置药盒内部下方设置有出药室,且储药室的下端通过开设的通口与出药室相连通,所述储药室内侧壁下方固定连接有十字支撑板,所述十字支撑板上表面中部圆心处通过轴承一固定连接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的下端延伸至十字支撑板下方固定连接有一组搅拌棍,所述转轴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后侧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右端与滑杆的左端固定连接,且滑杆通过储药室右侧开设的通孔延伸至置药盒右侧,所述滑杆外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置药盒和滑杆右端设置的圆板固定连接,所述出药室的前后侧壁圆心处均通过轴承二分别与转轴二的前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二上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圆周面上开设有若干药丸槽,所述转盘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有棘齿轮,所述棘齿轮的上端卡接有弹片,且弹片与出药室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二的后端延伸至置药盒后侧与旋钮固定连接,所述出药室的下端开设有出药口,所述置药盒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储水瓶,所述储水瓶和储药室的上端均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储水瓶的左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饮水管,且饮水管的右端与储水瓶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储药室的底壁为倒锥形设置。

优选的,一组所述搅拌棍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搅拌棍的相背端高于相对端。

优选的,所述滑杆和储药室右侧壁开设的通孔均为方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出药口和储药室底壁开设的通口均与药丸槽相适配。

优选的,两个所述入料口的上端和饮水管的左端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使用方便的心内科患者用护理急救装置,通过设置的转轴一、搅拌棍、齿轮、齿条、滑杆、弹簧、转盘和储水瓶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通过向左侧按压滑杆,使弹簧收缩,与此同时滑杆推动齿条向左侧移动,通过齿条与齿轮啮合,从而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再带动同轴连接的一组搅拌棍进行转动,使储药室内底部的药丸持续搅动,便于药丸向下流动,掉落至下方设置的转盘上开设的药丸槽中,再通过转动旋钮使转盘在出药室内部转动,从而实现药丸的定量的取出,再通过储水瓶内部的饮用水,便于服下药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出药室右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十字支撑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置药盒、2储药室、3出药室、4十字支撑板、5转轴一、6搅拌棍、7齿轮、8齿条、9滑杆、10弹簧、11转轴二、12转盘、13药丸槽、14棘齿轮、15弹片、16旋钮、17出药口、18储水瓶、19入料口、20饮水管、21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使用方便的心内科患者用护理急救装置,包括置药盒1,置药盒1内部上方设置有储药室2,储药室2的底壁为倒锥形设置,通过将储药室2的底壁设置为倒锥形,能够引导药丸通过重力沿着斜边向下方流动到出药室3内,置药盒1内部下方设置有出药室3,且储药室2的下端通过开设的通口与出药室3相连通,储药室2内侧壁下方固定连接有十字支撑板4,设置十字支撑板4,能够在实现储药室2内部的药丸顺利向底壁流动的同时,对转轴一5也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十字支撑板1上表面中部圆心处通过轴承一固定连接有转轴一5,转轴一5的下端延伸至十字支撑板1下方固定连接有一组搅拌棍6,一组搅拌棍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搅拌棍6的相背端高于相对端,通过将一组搅拌棍6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倾斜设置,能够使一组搅拌棍6在转动的同时更好的将储药室2底部的药丸搅散,便于药丸从下端通口处流入出药室3中,转轴一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齿轮7,齿轮7的后侧啮合有齿条8,通过设置齿轮7与齿条8啮合,能够使推动齿条8移动时,通过齿轮7带动转轴5转动,从而使一组搅拌棍6对药丸进行搅拌,齿条8的右端与滑杆9的左端固定连接,滑杆9和储药室2右侧壁开设的通孔均为方形设置,通过将滑杆9和储药室2右侧壁开设的通孔设置为方形,能够使滑杆9在左右移动时对齿条8进行限位,避免齿条8发生转动,且滑杆9通过储药室2右侧开设的通孔延伸至置药盒1右侧,滑杆9外套设有弹簧10,且弹簧1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置药盒1和滑杆9右端设置的圆板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簧10,能够使滑杆9向左推动到最左端后,通过弹簧10的弹力使滑杆9重新向右移动,自动移出储药室2,方便下次按压滑杆9,出药室3的前后侧壁圆心处均通过轴承二分别与转轴二11的前后端固定连接,转轴二11上固定连接有转盘12,转盘12的圆周面上开设有若干药丸槽13,通过在转盘12的圆周面上设置若干药丸槽13,能够使储药室2内部的药丸在取出时,定量取出,避免了多倒和少倒,转盘12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有棘齿轮14,棘齿轮14的上端卡接有弹片15,且弹片15与出药室3的后侧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棘齿轮14与弹片15卡接,能够使棘齿轮14带动转盘12只能做同方向转动,且转动速率更均匀,更好的把控出药口17的出药量,转轴二11的后端延伸至置药盒1后侧与旋钮16固定连接,出药室3的下端开设有出药口17,出药口17和储药室2底壁开设的通口均与药丸槽13相适配,通过设置出药口17和通口与药丸槽13相适配,能够使上方通口处落下的药丸掉落在药丸槽13中,再通过转盘12带动药丸槽13转动,在转动至出药口17时掉出置药盒1,置药盒1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储水瓶18,设置储水瓶18能够便于在户外犯病时,能够第一时间通过饮用水服下药丸,使患者更容易服用药片,储水瓶18和储药室2的上端均设置有入料口19,两个入料口19的上端和饮水管20的左端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21,通过设置密封盖21能够较好的保持储药室2内部的药丸干燥,以及保持储水瓶18中的饮用水不泄露,储水瓶18的左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饮水管20,且饮水管20的右端与储水瓶18内部相连通。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为:

在使用该放药盒时,通过入料口19将饮用水倒入储水瓶18中,通过密封盖21将储水瓶18上方入料口19密封,随后将药丸从置药盒1上方入料口19处放入储药室2中,再转动关闭置药盒1上方入料口19处的密封盖21,患者在犯病时,首先按动滑杆9,使弹簧10收缩,与此同时滑杆9带动左端固定连接的齿条8向左移动,齿条8通过与齿轮7啮合,从而带动齿轮7转动,齿轮7再带动同轴连接的搅拌棍6对储药室2内底部的药丸进行搅动,使药丸流畅的从储药室2和出药室3之间的通口处流下,再转动置药盒1后侧壁的旋钮16,旋钮16再带动同轴连接的转盘12进行转动,与此同时转盘12后侧壁固定连接的棘齿轮14在转动时不断与弹片15卡接,从而使转盘12只能单方向转动,与此同时储药室2底部的药丸均匀的落在至下方转盘12圆周面上开设的药丸槽13中,在药丸转动至出药口17处时,通过重力作用掉落出置药盒1,随后转动打开饮水管20左端的密封盖21,通过储水瓶18中的引用水服下药物。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