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线的竖直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70734发布日期:2022-05-11 11:24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金刚石线的竖直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镀线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刚石线的竖直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2.钢线进行金刚砂的电镀可形成金刚石线。目前,在电镀线材设备用于放线的设备种类很多,从放线动力上分为主动放线和被动放线。其中主动放线的优势是张力控制稳定,缺点是设备及维护成本高。被动放线受到钢线轮的重量的变化影响,会导致放线张力不稳定,容易钢线断线,优点是设备及维护费用低。现有的放线装置基本采用横向放线的方式。
3.横向放线的结构中,转轴的两端均铰接于支架上,钢线安装不方便,且易造成钢线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电镀金刚石线的竖直放线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5.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金刚石线的竖直放线装置,包括支架和放线组件,所述放线组件包括:转轴,第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转轴绕竖直方向的轴可转动;第一转轮,包括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转轮通过第一轴孔套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带动所述第一转轮旋转;钢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轮的上方,与所述第一转轮连接;第二转轮,包括第二轴孔,设置于所述钢线轮的上方,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二轴孔。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上设置密封板形成密闭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一端设置出线口。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出线口处设置挡板,所述挡板的宽度为所述出线口宽度的20%~40%。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金刚石线的竖直放线装置还包括除湿器,所述除湿器连通所述空腔。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转轴通过连接键相相连。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金刚石线的竖直放线装置还包括轴座,所述轴座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轴座铰接。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连接阻尼器。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金刚石线的竖直放线装置还包括阻尼器支撑座,所述阻尼器设置于所述阻尼器支撑座上,所述阻尼器支撑座固定设置于所述轴座的底面。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放线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放线组件由所述支架的第一端的一侧向所述支架的第二端的另一侧依次设置。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的第一端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架的第二端的宽度。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6.1、本技术的钢线轮竖直放置在支架上,转轴的第一端与支架铰接,转轴的第二端为自由端,便于钢线轮的安装;钢线的张力不稳定时,转轴的第二端可适应性的微动,保证了张力稳定性,大大降低了断线率。
17.2、本技术的阻尼器可调节钢线的放线张力,进一步提高保张力稳定性。
18.3、本技术的传动装置采用推力轴承和深沟球轴承保证了转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19.4、本技术的防护装置,采用透明pvc板、装饰用不锈钢压条、密封条做防护,保证了密封性。
20.5、本技术的放线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及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并不超出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22.图1是本实施例竖直放线装置的主视图;
23.图2是本实施例竖直放线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24.图3是本实施例竖直放线装置的俯视图;
25.图4是本实施例竖直放线装置的侧视图;
26.图5是本实施例另一种竖直放线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8.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金刚石线的竖直放线装置100。竖直放线装置100包括支架1和放线组件。放线组件设置于支架1上。
29.本实施例中,支架1为框架结构,支架1近似为长方体。可选地,在支架1的底面上设置地脚杯2,支架1和地脚杯2通过螺母连接,地脚杯2对支架1起到支撑作用。
30.放线组件包括转轴3、第一转轮4、钢线轮5和第二转轮6。转轴3 的第一端铰接于支架1上,转轴3绕竖直方向的轴可转动。第一转轮4 的中心处设置第一轴孔,第一转轮4通过第一轴孔套设在转轴3上,第一转轮4靠近转轴3的第一端。第一转轮4连接转轴3,第一转轮4可带动转轴3旋转。钢线轮5用于承载钢线。钢线轮5设置于第一转轮4 的上方,钢线轮5与第一转轮4连接,钢线轮5可带动第一转轮4转动。第二转轮6包括第二轴孔,第二转轮6设置于钢线轮5的上方,转轴3 穿过第二轴孔。
31.本实施例中,钢线轮5的轴向贯通孔的直径远远大于转轴3的直径。为了避免钢线轮5的顶端出现晃动,在钢线轮5的上方设置第二转轮6。可选地,第二转轮6与钢线轮5可拆卸的卡接。第二转轮6的中心处设置第二轴孔,第二轴孔的直径略大于转轴3的直径。可选
地,第二轴孔与转轴3为间隙配合。通过第二转轮6可对钢线轮5的顶端晃动进行限制,提高放线的稳定性。第二转轮6的直径大于钢线轮5的直径,可避免杂物落在钢线轮5上,对放线造成影响。
32.本实施例的钢线轮竖直放置在支架上,转轴的第一端与支架铰接,转轴的第二端为自由端,便于钢线轮的安装。钢线输送时钢线的张力会出现波动,如果转轴的两端均铰接于支架上,钢线的张力不稳定时,容易出现断线的情况。本实施例的转轴的第二端为自由端,钢线的张力不稳定时,转轴的第二端可适应性的微动,保证了张力稳定性,大大降低了断线率。
33.根据本技术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支架1上设置密封板,形成密闭的空腔,空腔的第一端开口作为出线口e。本实施例中,密封板为透明 pvc板,通过密封条进行密封,保证了密封性。放线组件设置于空腔内,透明的密封板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放线组件的工作情况。
34.钢线输送时,钢线缠绕在钢线轮5上,钢线的拉力使得钢线轮5出现转动,钢线轮5带动第一转轮4、转轴3和第二转轮6跟随转动。钢线轮5沿竖直方向的轴转动,实现钢线的放线。钢线由出线口e延伸至其他设备。
35.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在竖直放线装置100的出线口e处设置挡板 14。挡板14在不影响出线的情况下封闭部分出线口,减少空腔内部气体与外界气体的交换,有利于保持空腔内的湿度,避免钢线生锈。可选地,在出线口e处设置滑道15,挡板14通过插入方式放置在滑道15 内。可选地,挡板14的宽度为出线口e的宽度的20%~40%。
36.可选地,竖直放线装置100包括除湿器,除湿器设置于支架1上,除湿器与空腔连通,用于空腔内的除湿,有利于保持空腔内的湿度。除湿器选用已有的除湿器。
37.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第一转轮4与转轴3通过连接键7实现连接,第一转轮4与转轴3上均设置与连接键7配合的键槽。
38.可选地,钢线轮5上设置耳座,第一转轮4上设置耳座孔,耳座穿入耳座孔中,实现钢线轮5与第一转轮4的连接。耳座及耳座孔选择已有的结构。通过耳座及耳座孔的配合,保证钢线轮5与第一转轮4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重复性,便于钢线轮5的拆装。
39.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轴座8设置于支架1上,转轴3的第一端与轴座8铰接。可选地,在转轴3的第一端与轴座8之间分别设置推力轴承 9和深沟球轴承10,推力轴承9用于承载轴向力,深沟球轴承10用于承载径向力,保证转轴3转动的平稳。
40.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转轴3的第一端连接阻尼器11。阻尼器11通过连轴器12连接转轴3。本实施例中,连轴器12固定在转轴3的底面,通过顶丝固定在转轴3上。阻尼器11上端和连轴器12固定连接。阻尼器11可对转轴3的转动提供阻尼,调节阻尼器11可调整钢线的张力。
41.可选地,竖直放线装置100还包括阻尼器支撑座13,阻尼器11设置于阻尼器支撑座13上,阻尼器支撑座13固定设置于轴座8的底面。设置阻尼器支撑座13便于阻尼器11的安装。
42.金刚石线的生产过程中,通常在放线装置上设置多个放线组件,以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不对放线组件的数量进行限制。但由于生产线长度及宽度的限制,横向放线的放线装置中,通常放置六个放线组件,生产线可同时对六条钢线进行处理。
43.本实施例中,将钢线轮5沿竖直方向放置,便于钢线的出线。在基本不增加放线装
置宽度的情况下,竖直方向放线可设置更多的放线组件,本实施例中,竖直放线装置100包括九个放线组件,生产线可同时对九条钢线进行处理,大大提高金刚石线的生产效率。
44.可选地,多个放线组件由支架1的第一端的一侧向支架1的第二端的另一侧依次设置。俯视图中,多个放线组件的轴线的连线基本形成一条斜线,避免相邻的钢线放线时出现干涉。
45.如图3所示,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支架1的第一端的宽度d1大于支架1的第二端的宽度d2。以竖直放线装置100包括九个放线组件为例,支架1的宽度较大的部分放置三个放线组件,支架1的宽度较小的部分放置六个放线组件,可减少制造支架1所使用的材料,节约制造成本。
46.如图5所示,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根据需要将支架1的第一端的宽度d1与支架1的第二端的宽度d2设置为相等。
47.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支架1的顶部框架1a与一侧的框架1b铰接,使得顶部框架1a可打开,便于由上方对钢线轮5进行更换。可选地,在支架1是设置限位机构,使得顶部框架1a可旋转90
°
,避免顶部框架1a过度展开,影响其他设备的运行。限位机构可选用已有的结构,实现对顶部框架1a旋转角度的限位即可。顶部框架1a及顶部框架1a 上的密封板作为竖直放线装置100的顶盖。
48.本实施例的竖直放线装置100使用时,先将钢线轮5固定在第一转轮4的上端,保证钢线轮5的耳座穿过第一转轮4的耳座孔;再将第二转轮6压紧在钢线轮5的上方;所有钢线轮5以同样方法固定完毕后盖上顶盖;调节阻尼器至钢线达到要求的张力;开启工艺生产各段启动程序,钢线轮5在后段工序的拉动下开始按设定速度旋转,实现放线。
49.本实施例的竖直放线装置100仅转轴的一端与支架铰接,便于钢线轮的更换。转轴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可适应钢线张力的波动,大大降低了断线率。通过阻尼器调整钢线的张力,进一步保证了钢线张力的稳定。竖直放线装置100结构简单,制造及维护成本低。通过竖直放线的方式,增加了放线组件的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50.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仅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基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做出的改变或变形之处,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