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具的自动投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45864发布日期:2021-04-06 11:59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具的自动投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餐饮服务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餐具的自动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餐饮大国,有着几千年的饮食文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吃的要求不仅仅是数量,现在更多的要求是卫生品质。筷子、勺子、叉子、刀子等餐具作为餐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对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餐具通常是放置在餐盒中,人们直接用手去餐盒中拿取,使得餐盒中的餐具容易受到污染,从而容易导致疾病的传播,大大影响使用者的身心健康。

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7967748a;公告日:2018-04-27)公开了一种智能筷子机,包括柜体、在柜体内设置有下料模块和控制器,下料模块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控制下料模块将筷子进行调出,实现用户的取用;在柜体内还设置有信息输入模块和网络模块,信息输入模块与网络模块电连接,信息输入模块接受用户发送的请求信息,并通过网络模块将请求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在柜体上设置有广告显示屏,广告显示屏与网络模块连接,广告显示屏显示通过网络模块下载云服务器上欲显示的内容。

上述专利文献中在柜体内设置有下料模块和控制器;但是没有公开下料模块的具体结构,现有的筷子机要么结构复杂,体积大,占用空间多,制造成本高,要么难以精准可靠的控制筷子的投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餐具的自动投放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筷子、勺子等餐具自动投放的精准可靠性并保证自动投放装置结构紧凑、成本低。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餐具的自动投放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具有竖向的放料通道;所述箱体内位于所述放料通道的正下方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均竖向设置的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所述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之间设有均竖向的活动板一、活动板二、活动板三和活动板四,所述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相对且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活动板三和活动板四相对且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活动板三和活动板四位于所述活动板一以及活动板二下方,所述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之间形成过料通道一,所述活动板三和活动板四之间形成过料通道二,所述过料通道一位于所述放料通道的正下方,所述过料通道二位于所述过料通道一的正下方,所述安装板一和/或安装板二上设有能够同步驱动所述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相对移动的驱动电机一以及能够同步驱动所述活动板三和活动板四相对移动的驱动电机二;所述箱体的前侧设有正对所述过料通道二底部的出料通孔,所述箱体上设有能够控制驱动电机一和驱动电机二动作的按钮。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自动投放装置可以用于刀、叉、筷子、勺子等长条形餐具的自动投放。具体来说,使用本自动投放装置时,预先将若干餐具放置在放料通道中,上下层层堆叠;此时,活动板三和活动板四之间具有一个餐具,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靠拢,防止其它餐具掉落;取用时,按一下按钮,活动板三和活动板四在驱动电机二的带动下背向移动,两者之间的餐具会自动落下;该餐具的手柄部穿过出料通孔,供使用者取出。然后,活动板三和活动板四在驱动电机二的带动下靠拢,之后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在驱动电机一的带动下背向移动,一堆餐具下移,使得刚好最下层一个餐具落入活动板三和活动板四之间,最后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在驱动电机一的带动下靠拢移动;夹持住除下层一个餐具外的其它餐具,如此循环反复,依次投放每个餐具。整个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通过电机进行精准控制,稳定可靠。

在上述的餐具的自动投放装置中,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底面上,所述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平行间隔设置,所述过料通道二底部具有朝向所述出料通孔倾斜向下的底板。勺、刀、叉落入过料通道二底部后,通过底板的倾斜导向作用,使得勺、刀、叉能够依靠自身重力自动移动使得手柄部穿过出料通孔,便于人们取用。底板倾斜角度的设置可以控制勺、刀、叉等餐具手柄部伸出的长度。

在上述的餐具的自动投放装置中,所述箱体的前侧开设有沿所述箱体高度方向的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正对所述放料通道。进一步的,条形通孔处可以安装透明的有机玻璃,这样便于观察放料通道内餐具的剩余数量,及时对其进行补充。

在上述的餐具的自动投放装置中,所述放料通道至少有三个且并排均匀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放料通道下方均对应设有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出料通孔。作为优选方案,放料通道有三个,驱动组件和出料通孔也均为三个,三者一一对应设置;三个放料通道分布用于放置刀、叉子和勺子,从而满足多种需求。

在上述的餐具的自动投放装置中,所述按钮位于所述箱体靠近中部或者靠近上部的前侧面上,所述按钮与所述放料通道对应设置,所述按钮的一侧还设有用于标识放料通道内物品的标记。这样便于人们使用,不会出错。

在上述的餐具的自动投放装置中,所述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上分别转动设置有上下间隔的上丝杆和下丝杆,所述上丝杆和下丝杆横向穿过所述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所述驱动电机一与所述上丝杆相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上丝杆转动,所述驱动电机二与所述下丝杆相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下丝杆转动;所述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均与所述上丝杆相螺接且两者与上丝杆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活动板三和活动板四均与所述下丝杆相螺接且两者与下丝杆的螺旋方向相反。通过丝杆传动能够精准的控制活动板一与活动板二以及活动板三与活动板四之间的间距,从而避免误投放动作。

在上述的餐具的自动投放装置中,所述驱动电机一和驱动电机二上下间隔固设在所述安装板一的外侧面上,所述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通过皮带或链条或齿轮与所述上丝杆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轴通过皮带或链条或齿轮与所述下丝杆相连接。

在上述的餐具的自动投放装置中,所述安装板一与所述活动板一之间连接有短丝杆一,所述安装板二与所述活动板二之间连接有短丝杆二;所述短丝杆一与所述活动板一相螺接,所述短丝杆二与所述活动板二相螺接;所述安装板一与所述活动板三之间连接有短丝杆三,所述安装板二与所述活动板四之间连接有短丝杆四;所述短丝杆三与所述活动板三相螺接,所述短丝杆四与所述活动板四相螺接;所述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与所述短丝杆一相连接,所述上丝杆与所述短丝杆二通过皮带或链条或齿轮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轴与所述短丝杆三相连接,所述下丝杆与所述短丝杆四通过皮带或链条或齿轮相连接。这样能够提高活动板一、活动板二、活动板三和活动板四移动的稳定可靠性。

在上述的餐具的自动投放装置中,所述活动板三和活动板四上靠近后端一侧均设有拖架,所述拖架的外端具有弯勾,两个所述弯勾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托接槽。这样利用拖架便于承接刀或叉或勺等餐具的大头部分,防止倾覆,保证餐具自动投放的稳定可靠性。

在上述的餐具的自动投放装置中,所述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相对的侧面上靠近下侧均具有卡齿一;所述活动板三和活动板四相对的侧面上设有卡齿二。卡齿一与卡齿二之间的高度差可以容纳一个刀或叉或勺等餐具,刀或叉或勺的背面会有凹槽,卡齿一与卡齿二的位置与刀或叉或勺等餐具上的凹槽位置一一对应。一叠刀或叉或勺设置在卡齿一上方的活动板一与活动板二之间以及放料通道内,最下层一个餐具架设在活动板三和活动板四上的卡齿二上;从而精准控制每次只有一个餐具投放。

在上述的餐具的自动投放装置中,所述底板的后端两侧具有向上翻折的挡板,所述底板靠近前端的位置具有竖向的两块弹片;两块弹片间隔设置且形成朝向所述出料通孔的缩口。进一步的,两块弹片后端具有倾斜的导向部。本技术方案中以自动投放装置面向使用者的一侧为前端,相对的另一侧为后端。

在上述的餐具的自动投放装置中,所述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上均开设有导向孔,所述活动板一、活动板二、活动板三和活动板四上固设有滑动插接在所述导向孔内的导向杆。具体来说,活动板一、活动板二、活动板三和活动板四上均至少有一个导向杆,所述安装板一或安装板二上具有与每个导向杆对应的导向孔,每个导向杆滑动插接在对应的导向孔中,从而提高活动板一、活动板二、活动板三和活动板四移动的平稳可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自动投放装置整个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通过电机进行精准控制,稳定可靠。

2、本自动投放装置通过设置多组丝杆,能够提高活动板一、活动板二、活动板三和活动板四移动的稳定可靠性。

3、本自动投放装置餐中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相对的侧面上具有卡齿一;活动板三和活动板四相对的侧面上设有卡齿二;卡齿一与卡齿二之间的高度差可以容纳一个刀或叉或勺等餐具,通过卡齿一和卡齿二与刀或叉或勺等餐具背面的凹槽配合,精准控制每次只有一个餐具投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自动投放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自动投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自动投放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自动投放装置中驱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自动投放装置中驱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自动投放装置中驱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1、箱体;1a、放料通道;1b、出料通孔;1c、条形通孔;1d、标记;2、驱动组件;21、安装板一;22、安装板二;23、活动板一;24、活动板二;25、活动板三;26、活动板四;27、过料通道一;28、过料通道二;29、驱动电机一;210、驱动电机二;211、上丝杆;212、下丝杆;213、皮带;214、短丝杆一;215、短丝杆二;216、短丝杆三;217、短丝杆四;218、拖架;218a、弯勾;218b、托接槽;219、卡齿一;220、卡齿二;221、导向孔;222、导向杆;3、按钮;4、底板;5、挡板;6、弹片;6a、缩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自动投放装置可以用于刀、叉、筷子、勺子等长条形餐具的自动投放。如图1至图4所示,本自动投放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具有竖向的放料通道1a;箱体1内位于放料通道1a的正下方设有驱动组件2,驱动组件2包括均竖向设置的安装板一21和安装板二22,安装板一21和安装板二22之间设有均竖向的活动板一23、活动板二24、活动板三25和活动板四26,活动板一23和活动板二24相对且平行间隔设置,活动板三25和活动板四26相对且平行间隔设置,活动板三25和活动板四26位于活动板一23以及活动板二24下方,活动板一23和活动板二24之间形成过料通道一27,活动板三25和活动板四26之间形成过料通道二28,过料通道一27位于放料通道1a的正下方,过料通道二28位于过料通道一27的正下方,安装板一21和/或安装板二22上设有能够同步驱动活动板一23和活动板二24相对移动的驱动电机一29以及能够同步驱动活动板三25和活动板四26相对移动的驱动电机二210;箱体1的前侧设有正对过料通道二28底部的出料通孔1b,箱体1上设有能够控制驱动电机一29和驱动电机二210动作的按钮3。使用本自动投放装置时,预先将若干餐具放置在放料通道1a中,上下层层堆叠;此时,活动板三25和活动板四26之间具有一个餐具,活动板一23和活动板二24靠拢,防止其它餐具掉落;取用时,按一下按钮3,活动板三25和活动板四26在驱动电机二210的带动下背向移动,两者之间的餐具会自动落下;该餐具的手柄部穿过出料通孔1b,供使用者取出。然后,活动板三25和活动板四26在驱动电机二210的带动下靠拢,之后活动板一23和活动板二24在驱动电机一29的带动下背向移动,一堆餐具下移,使得刚好最下层一个餐具落入活动板三25和活动板四26之间,最后活动板一23和活动板二24在驱动电机一29的带动下靠拢移动;夹持住除下层一个餐具外的其它餐具,如此循环反复,依次投放每个餐具。整个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通过电机进行精准控制,稳定可靠。

如图1和图2所示,箱体1的前侧开设有沿箱体1高度方向的条形通孔1c,条形通孔1c正对放料通道1a。进一步的,条形通孔1c处可以安装透明的有机玻璃,这样便于观察放料通道1a内餐具的剩余数量,及时对其进行补充。放料通道1a至少有三个且并排均匀间隔设置;每个放料通道1a下方均对应设有驱动组件2和出料通孔1b。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放料通道1a有三个,驱动组件2和出料通孔1b也均为三个,三者一一对应设置;三个放料通道1a分布用于放置刀、叉子和勺子,从而满足多种需求。按钮3位于箱体1靠近中部或者靠近上部的前侧面上,按钮3与放料通道1a对应设置,按钮3的一侧还设有用于标识放料通道1a内物品的标记1d;这样便于人们使用,不会出错。

如图3至图5所示,驱动组件2设置在箱体1内部底面上,安装板一21和安装板二22平行间隔设置,过料通道二28底部具有朝向出料通孔1b倾斜向下的底板4。勺、刀、叉落入过料通道二28底部后,通过底板4的倾斜导向作用,使得勺、刀、叉能够依靠自身重力自动移动使得手柄部穿过出料通孔1b,便于人们取用。底板4倾斜角度的设置可以控制勺、刀、叉等餐具手柄部伸出的长度。

如图3至图5所示,安装板一21和安装板二22上分别转动设置有上下间隔的上丝杆211和下丝杆212,上丝杆211和下丝杆212横向穿过安装板一21和安装板二22,驱动电机一29与上丝杆211相连接且能够带动上丝杆211转动,驱动电机二210与下丝杆212相连接且能够带动下丝杆212转动;活动板一23和活动板二24均与上丝杆211相螺接且两者与上丝杆211的螺旋方向相反,活动板三25和活动板四26均与下丝杆212相螺接且两者与下丝杆212的螺旋方向相反;更进一步的,驱动电机一29和驱动电机二210上下间隔固设在安装板一21的外侧面上,驱动电机一29的输出轴通过皮带213或链条或齿轮与上丝杆211相连接;驱动电机二210的输出轴通过皮带213或链条或齿轮与下丝杆212相连接。安装板一21与活动板一23之间连接有短丝杆一214,安装板二22与活动板二24之间连接有短丝杆二215;短丝杆一214与活动板一23相螺接,短丝杆二215与活动板二24相螺接;安装板一21与活动板三25之间连接有短丝杆三216,安装板二22与活动板四26之间连接有短丝杆四217;短丝杆三216与活动板三25相螺接,短丝杆四217与活动板四26相螺接;驱动电机一29的输出轴与短丝杆一214相连接,上丝杆211与短丝杆二215通过皮带213或链条或齿轮相连接,驱动电机二210的输出轴与短丝杆三216相连接,下丝杆212与短丝杆四217通过皮带213或链条或齿轮相连接;这样能够提高活动板一23、活动板二24、活动板三25和活动板四26移动的稳定可靠性。

如图4所示,活动板一23和活动板二24相对的侧面上靠近下侧均具有卡齿一219;活动板三25和活动板四26相对的侧面上设有卡齿二220。卡齿一219与卡齿二220之间的高度差可以容纳一个刀或叉或勺等餐具,刀或叉或勺的背面会有凹槽,卡齿一219与卡齿二220的位置与刀或叉或勺等餐具上的凹槽位置一一对应。一叠刀或叉或勺设置在卡齿一219上方的活动板一23与活动板二24之间以及放料通道1a内,最下层一个餐具架设在活动板三25和活动板四26上的卡齿二220上;从而精准控制每次只有一个餐具投放。如图6所示,活动板三25和活动板四26上靠近后端一侧均设有拖架218,拖架218的外端具有弯勾218a,两个弯勾218a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托接槽218b。这样利用拖架218便于承接刀或叉或勺等餐具的大头部分,防止倾覆,保证餐具自动投放的稳定可靠性。

如图5所示,底板4的后端两侧具有向上翻折的挡板5,底板4靠近前端的位置具有竖向的两块弹片6;两块弹片6间隔设置且形成朝向出料通孔1b的缩口6a。进一步的,两块弹片6后端具有倾斜的导向部。本技术方案中以自动投放装置面向使用者的一侧为前端,相对的另一侧为后端。安装板一21和安装板二22上均开设有导向孔221,活动板一23、活动板二24、活动板三25和活动板四26上固设有滑动插接在导向孔221内的导向杆222。具体来说,活动板一23、活动板二24、活动板三25和活动板四26上均至少有一个导向杆222,安装板一21或安装板二22上具有与每个导向杆222对应的导向孔221,每个导向杆222滑动插接在对应的导向孔221中,从而提高活动板一23、活动板二24、活动板三25和活动板四26移动的平稳可靠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的使用了1、箱体;1a、放料通道;1b、出料通孔;1c、条形通孔;1d、标记;2、驱动组件;21、安装板一;22、安装板二;23、活动板一;24、活动板二;25、活动板三;26、活动板四;27、过料通道一;28、过料通道二;29、驱动电机一;210、驱动电机二;211、上丝杆;212、下丝杆;213、皮带;214、短丝杆一;215、短丝杆二;216、短丝杆三;217、短丝杆四;218、拖架;218a、弯勾;218b、托接槽;219、卡齿一;220、卡齿二;221、导向孔;222、导向杆;3、按钮;4、底板;5、挡板;6、弹片;6a、缩口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的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