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式桶装垃圾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6219发布日期:2020-11-03 23:32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闭式桶装垃圾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闭式桶装垃圾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环境卫生要求越来越高,垃圾运输车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也日益受到重视。早期的桶装垃圾运输车辆多为敞开式箱体结构,易造成运输过程中垃圾的飞扬、洒落,以及臭气的污染,市面上的有些车辆通过给车顶覆盖帆布的方法解决了此问题,但是因外形不美观,耐久性不好逐渐被市场淘汰。针对此问题有些厂家设计全密闭式箱体结构,但是此类箱体又存在箱内通风性不好,箱内空气污浊,人员无法入内的弊端。此外,有些箱体式垃圾车设置铰点式举升顶盖,顶盖通常为倾斜式打开且打开高度要求较高,因此作业高度较高,不能满足顶盖的竖直平行举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密闭式桶装垃圾车,顶盖能够竖直平行举升,垃圾装载过程中通风良好,人员可无障碍入内操作,还可实现密闭式垃圾运输,垃圾不飞扬、不洒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密闭式桶装垃圾车,包括车主体、箱体、顶盖和举升机构;所述箱体安装于车主体上,所述举升机构连接所述箱体和顶盖,所述举升机构竖直平行举升顶盖使顶盖与箱体分离或竖直平行降下顶盖使顶盖盖合于箱体顶部。

优选的,所述顶盖包括顶盖板,所述举升机构包括上导轨、下导轨、举升支架和顶盖油缸,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分别安装于顶盖板和箱体上,所述举升支架由两个剪叉臂构成交叉式结构,两个所述剪叉臂的一端分别安装于上导轨和下导轨,另一端分别固定于顶盖板和箱体上,所述顶盖油缸水平连接于两个剪叉臂之间且能够驱动剪叉臂的一端沿上导轨和下导轨移动。

优选的,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在水平方向上平行设置,所述顶盖板上还设有与上导轨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上铰点座,所述箱体还设有与下导轨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下铰点座。

优选的,两个所述剪叉臂的中央通过销轴相连;所述剪叉臂的一端分别安装有上活动销轴和下活动销轴,所述上活动销轴连接有上滚轮,所述上滚轮能够在所述上导轨内移动,所述下活动销轴连接有下滚轮,所述下滚轮能够在所述下导轨内移动;所述剪叉臂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上安装钉和下安装钉,所述上安装钉安装于上铰点座,所述下安装钉安装于下铰点座。

优选的,所述顶盖油缸的一端安装于下铰点座,另一端安装于下活动销轴。

优选的,所述剪叉臂中央的销轴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于箱体。

优选的,所述箱体为长方体形状,上部的四角处均设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箱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围板,两个侧围板与顶盖间对称设有两组举升机构。

优选的,所述箱体尾部设有液压尾板,所述液压尾板和举升机构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为车尾控制盒、线控器和无线遥控器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举升机构连接箱体和顶盖,垃圾装载时,举升机构竖直平行举升顶盖使顶盖与箱体分离,稳定性和安全性高,实现通风良好,人员可无障碍入内操作;垃圾运输时,举升机构竖直平行降下顶盖使顶盖盖合于箱体顶部,实现箱体的密封,垃圾不飞扬、不洒落,环保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举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举升机构的详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举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上活动销轴与上滚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液压尾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支撑杆支撑顶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车主体;2、箱体;2-1、侧围板;2-2、下导轨;2-3、下铰点座;2-4、限位板;2-5、支撑杆;2-6、转轴;3、顶盖;3-1、顶盖板;3-2、上导轨;3-3、上铰点座;4、举升支架;4-1、剪叉臂;4-2、上活动销轴;4-3、上滚轮;4-4、销轴;4-5、下活动销轴;4-6、下滚轮;4-7、上安装钉;4-8、下安装钉;5、液压尾板;5-1、车尾控制盒;5-2、线控器;5-3、无线遥控器;6、顶盖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一种密闭式桶装垃圾车,包括车主体1、箱体2、顶盖3和举升机构;箱体2安装于车主体1上,举升机构连接箱体2和顶盖3,举升机构竖直平行举升顶盖3使顶盖3与箱体2分离或竖直平行降下顶盖3使顶盖3盖合于箱体2顶部。

如图2、3所示,顶盖3包括顶盖板3-1,举升机构包括上导轨3-2、下导轨2-2、举升支架4和顶盖油缸6,上导轨3-2和下导轨2-2分别安装于顶盖板3-1和箱体2上,举升支架4由两个剪叉臂4-1构成交叉式结构,两个剪叉臂4-1的一端分别安装于上导轨3-2和下导轨2-2,另一端分别固定于顶盖板3-1和箱体2上,顶盖油缸6水平连接于两个剪叉臂4-1之间且能够驱动剪叉臂4-1的一端沿上导轨3-2和下导轨2-2移动,从而实现顶盖板3-1的上升或下降。通过控制顶盖油缸6的行程能够控制顶盖3举升的高度,将举升最高高度设置为不小于1.8米,从而使人员能够无障碍入内操作。

如图3-5所示,上导轨3-2和下导轨2-2在水平方向上平行设置,顶盖板3-1上还设有与上导轨3-2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上铰点座3-3,箱体2还设有与下导轨2-2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下铰点座2-3。两个剪叉臂4-1的中央通过销轴4-4相连;剪叉臂4-1的一端分别安装有上活动销轴4-2和下活动销轴4-5,上活动销轴4-2连接有上滚轮4-3,上滚轮4-3能够在上导轨3-2内移动,下活动销轴4-5连接有下滚轮4-6,下滚轮4-6能够在下导轨2-2内移动;剪叉臂4-1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上安装钉4-7和下安装钉4-8,上安装钉4-7安装于上铰点座3-3,下安装钉4-8安装于下铰点座2-3。

如图3所示,剪叉臂4-1中央的销轴4-4连接有限位板2-4,限位板2-4固定于箱体2,限位板2-4能够防止举升支架4侧向摆动。顶盖油缸6的一端安装于下铰点座2-3,另一端安装于下活动销轴4-5,便于控制举升支架4的交叉高度。

如图1-3、7所示,箱体2为长方体形状,采用瓦楞板造型,箱体2上部的四角处均设有支撑杆2-5,支撑杆2-5与侧围板2-1通过转轴2-6形成转动连接,盖板3上设有能够与支撑杆2-5端部相卡合的卡口,在进行举升机构检修和维护时,转动支撑杆2-5使其端部卡于卡口处支撑顶盖3,能够防止顶盖3下落,造成箱体2内操作人员受到撞击,安全性高。

如图1-3所示,箱体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围板2-1,两个侧围板2-1与顶盖3间对称设有两组举升机构,能够保证顶盖3受力均匀,使顶盖3竖直平行举升或下降。

如图1、6所示,箱体2尾部设有液压尾板5,液压尾板5自带电机,从车主体1的输出接口取电。液压尾板5水平打开时,液压尾板5的板面和箱体2底板平面相平,液压尾板5打开放置于地面时,和地面成约5°的坡角,保证操作人员能够将垃圾桶直接推于液压尾板5上。液压尾板5和举升机构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为车尾控制盒5-1、线控器5-2和无线遥控器5-3中的一种,均能满足对液压尾板5的打开、关闭、翻转及顶盖3的打开和关闭操作。本实施例设置了液压尾板5打开时,顶盖3不能关闭的安全逻辑保护,防止人员在箱体2内收集垃圾和卸载垃圾时,顶盖3关闭造成人员头部的砸伤,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为:举升机构连接箱体2和顶盖3,垃圾装载时,举升机构竖直平行举升顶盖3使顶盖3与箱体2分离,稳定性和安全性高,实现通风良好,人员可无障碍入内操作;垃圾运输时,举升机构竖直平行降下顶盖3使顶盖3盖合于箱体2顶部,实现箱体2的密封,垃圾不飞扬、不洒落,环保性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