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3071发布日期:2020-12-08 13:28阅读:59来源:国知局
垃圾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筒。



背景技术:

垃圾桶的优点在于可以将不必要的东西、垃圾等物品集中在一处,以便于累积至一定量后可以同时处理、丢弃。常见的垃圾桶种类通常可以分成有盖体及无盖体二种,其中,无盖体的垃圾桶,由于其开放式的筒体十分便于使用者快速丢置垃圾,且可有效维持手部干净;而附有盖体的垃圾桶的优点在于可将垃圾与外界隔离开来。

然而,附有盖体的垃圾桶,于盖体与筒体之间设有连结枢摆机构,导致其盖体并无法顺利应用于其他无盖体的垃圾桶,因此,一旦使用者的使用习惯改变,或是,垃圾桶一但换了环境,导致使用者常常必须另购买另一款类型的垃圾桶,存在亟待改善之缺弊。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垃圾筒,以解决上述之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筒,可让使用者依据使用习惯、使用场合,来自行变更垃圾桶的配件,以满足使用需求。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垃圾筒,包括:一筒体、一第一框体、一第二框体及一盖体。该筒体包含有相连通一端口及一内部空间;该第一框体设于该筒体,该第一框体包含有一第一连结单元且围构有一第一通口,该第一通口连通该端口,且该第一通口的开口方向与该端口的开口方向相同;该第二框体包含有一第二连结单元且围构有一第二通口,该第二框体通过该第二连结单元连结该第一连结单元而可拆卸地连结该第一框体,该第二通口连通该第一通口,且该第二通口的开口方向与该端口的开口方向相同;该盖体枢接于该第二框体而可选择性地遮蔽该第二通口的至少部分。

该第二连结单元为复数钩件,该复数钩件勾设于该第一连结单元,以使该第二框体连结于该第一框体。

该第一框体包含有一第一顶部及一第一环绕部,该第一顶部横向地连结于该第一环绕部,该第一顶部用以顶撑该第二框体,该第一环绕部围绕该第一通口,该复数钩件穿设过该第一通口后再侧向地钩抵于该第一环绕部。

该第二框体包含有一第二顶部及一第二环绕部,该第二顶部横向连接于该第二环绕部,该第二环绕部围绕该第二通口,该复数钩件设于该第二环绕部;其中,当该第二框体连结于该第一框体时,该第二顶部压抵于该第一顶部,该第二环绕部伸入该第一通口,进而该第二环绕部与该第一环绕部于垂直该端口的开口方向上呈干涉挡止关系。

该筒体另包含有一中心线,该第一顶部包含有一第一倾斜段,该第一倾斜段朝向该端口与该中心线延伸靠近,该第二顶部包含有一第二倾斜段,该第二倾斜段朝向该端口与该中心线延伸靠近;其中,当该第二框体连结于该第一框体时,该第二倾斜段压抵于该第一倾斜段。

该复数钩件一体延伸于该第二环绕部,该第二环绕部与该第一环绕部侧向相互抵靠,于该端口的开口方向上,该第二环绕部的长度至少为该第一环绕部长度的一半。

该盖体贯设有一投入口,该投入口的开口方向与该端口的开口方向相同,该投入口的面积小于该第二通口的面积的一半,一遮板可分离地结合于该盖体并嵌入该投入口,进而该遮板遮蔽住该投入口。

所述的垃圾筒另包含有至少一吊挂单元,该至少一吊挂单元包含有一定位组件及一挂件,该定位组件设于该第一框体背向该第二框体的一侧,该挂件可拆卸地连结该定位组件而悬置于该内部空间,该挂件供与一除臭单元相结合。

该盖体与该第二框体的颜色相同,该第二框体的颜色异于该第一框体的颜色。

该复数钩件一体延伸于该第二环绕部,该第二环绕部与该第一环绕部侧向相互抵靠,于该端口的开口方向上,该第二环绕部的长度至少为该第一环绕部长度的一半;该盖体贯设有一投入口,该投入口的开口方向与该端口的开口方向相同,该投入口的面积小于该第二通口的面积的一半,一遮板可分离地结合于该盖体并嵌入该投入口,进而该遮板遮蔽住该投入口;该垃圾筒另包含有二吊挂单元,各该吊挂单元包含有一定位组件及一挂件,该定位组件设于该第一框体背向该第二框体的一侧,该挂件可拆卸地连结该定位组件而悬置于该内部空间,该挂件供与一除臭单元相结合;该盖体与该第二框体的颜色相同,该第二框体的颜色异于该第一框体的颜色;该第一框体另包含有一第一底部及一第一唇部,该第一底部横向地连接于该第一环绕部,该复数钩件穿设过该第一通口后钩抵该第一底部的部分,该第一连结单元包含有该第一环绕部的部分与该第一底部的部分,该第一唇部横向地凸伸于该第一底部而共同形成一套接部,该套接部用以套接于该筒体,该第一底部压抵于该筒体的端面;该定位组件与该第一唇部间隔配置,该筒体的一端插接于该定位组件与该第一唇部之间;该定位组件包含有二定位滑轨,该二定位滑轨可拆卸地螺接于该第一底部,该挂件可拆卸地滑接该二定位滑轨;于该中心线的方向上,各该钩件的长度与该第二环绕部的长度的比值介于0.8至1之间;该第一倾斜段与该中心线的夹角介于60度至70度之间;该复数钩件的数量为四,且呈对称地设于该第二框体;该第一顶部另包含有一第一平坦段,该第一平坦段连接于该第一倾斜段远离该筒体的端口的一端,该第二顶部另包含有一第二平坦段,该第二平坦段连接于该第二倾斜段远离该筒体的端口的一端,该第一平坦段与该第二平坦段垂直于该中心线,当该第二框体连结于该第一框体时,该第二平坦段压抵于该第一平坦段;该第二框体另包含有一第二唇部,该第二唇部凸伸于该第二顶部而共同形成一容置部,该盖体枢接于该第二唇部,当该盖体遮盖该第二通口的至少部分时,该盖体容设于该容置部;于该盖体上设有复数加强肋;该盖体凸伸有一卡部,该第二框体另包含有一插接口及一挡部,该挡部可移动地横置于该插接口,当该卡部插入该插接口时,该挡部干涉地位于该卡部的相对上方,以使该盖体无法枢摆而保持遮蔽该第二通口,当该挡部供外界操控移动而离开该卡部的相对上方时,该盖体可自由地枢摆开合;至少一弹性件弹抵于该盖体与该第二框体之间,以使该盖体具有朝向远离该第二通口枢摆的趋势;该第二倾斜段完全遮盖住该第一倾斜段;于垂直该中心线的方向上,该第一环绕部未与该第二环绕部相抵靠的部分是较远离该中心线;该盖体、该第一框体与该第二框体的材质为塑料,该筒体的材质为金属;该第二框体的颜色选自蓝色、绿色、黄色、红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筒,将盖体枢设于第二框体,并通过第二框体可拆卸地连结第一框体,并且,盖体贯设有投入口,一遮板可拆卸地嵌入投入口,经由上述结构,赋予垃圾桶有多元化的使用态样,而能够随使用环境、使用习惯的变化而可随之变化使用。并且,无论何种使用态样,原先的第一框体及筒体皆可以持续使用,盖体与第二框体可随预设回收物不同,变换相对应的颜色,而有环保回收的辨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遮板与盖体的分解图。

图3为图1的正视剖面图。

图4为图1的侧视剖面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盖体开启的立体图。

图7为移除筒体的立体图。

图8为图7的分解图。

图9为图7的另一视角分解图。

图10为吊挂单元的分解图。

图11为第二框体的仰视图。

图12为第二框体的侧视图。

图13为第二框体的另一方向的侧视图。

1:筒体;11:端口;12:内部空间;13:中心线;2:第一框体;21:第一连结单元;22:第一通口;23:第一顶部;231:第一倾斜段;232:第一平坦段;24:第一环绕部;25:第一底部;26:第一唇部;27:套接部;3:第二框体;31:第二连结单元;311:钩件;32:第二通口;33:第二顶部;331:第二平坦段;332:第二倾斜段;34:第二环绕部;35:第二唇部;36:容置部;37:插接口;38:挡部;4:盖体;41:投入口;42:加强肋;43:卡部;5:遮板;6:吊挂单元;61:定位组件;611:定位滑轨;62:挂件;63:除臭单元;7: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请参考图1至图13,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筒包括一筒体1、一第一框体2、一第二框体3及一盖体4。

该筒体1包含有相连通的一端口11及一内部空间12;该第一框体2设于该筒体1,该第一框体2包含有一第一连结单元21且围构有一第一通口22,该第一通口22连通该端口11,且该第一通口22的开口方向与该端口11的开口方向相同;该第二框体3包含有一第二连结单元31且围构有一第二通口32,该第二框体3通过该第二连结单元31连结该第一连结单元21而可拆卸地连结该第一框体2,该第二通口32连通该第一通口22,且该第二通口32的开口方向与该端口11的开口方向相同;该盖体4枢接于该第二框体3而可选择性地遮蔽该第二通口32的至少部分,此外,于该盖体4上较佳设有复数加强肋42,以强化结构强度。

依据使用需求及环境考虑,通过移除或安装该第二框体3,该垃圾筒即可快速地变换成有盖或无盖的使用型态;其中,无论何种型态,该第一框体2皆无须自该筒体1拆卸,该第一框体2能保持框设住该筒体1的端口11的口缘,借此能保护该端口11的口缘结构完整,使得该端口11的口缘不会因垃圾丢置角度不当的碰撞而变形。并且,该第一框体2更可以确实地包覆住该端口11的口缘因加工不当所产生毛边、尖锐的部分,借此来保护使用者不会被割伤。此外,该第一框体2亦可将垃圾袋套夹定位于该筒体1,使得垃圾袋不会因重物滑脱该筒体1。

于本实施例中,该筒体1的材质为金属,以期有较坚固耐用的结构;而该盖体4、该第一框体2与该第二框体3的材质为塑料,以具有较舒适、平滑的手感,且有快速生产的优点。

较进一步地说,该盖体4凸伸有一卡部43,该第二框体3另包含有一插接口37及一挡部38,该挡部38可移动地横置于该插接口37,当该卡部43插入该插接口37时,该挡部38干涉地位于该卡部43的相对上方,以使该盖体4无法枢摆而保持遮蔽该第二通口32,以期有效避免误开的情况发生;而当该挡部38供外界操控移动而离开该卡部43的相对上方时,该盖体4即可自由地枢摆开合。于本实施例中,至少一弹性件7弹抵于该盖体4与该第二框体3之间,以使该盖体4具有朝向远离该第二通口32枢摆的趋势,故当按压该挡部38使其离开该卡部43的相对上方时,该盖体4即会自动掀开,便于丢置垃圾。

更进一步地说,该盖体4贯设有一投入口41,该投入口41的开口方向与该端口11的开口方向相同,该投入口41的面积小于该第二通口32的面积的一半,一遮板5可分离地结合于该盖体4并嵌入该投入口41,进而该遮板5遮蔽住该投入口41。上述的结构配置提供了另一种使用型态给予用户选择使用,即移除该遮板5,让该投入口41常态裸露的使用型态,此型态下,用户可快速地经由该投入口41丢置垃圾而无须掀起该盖体4,并且,较小面积的该投入口41亦可确保动物难以翻动垃圾,且位于该内部空间12的垃圾亦较不会因非预期因素(如风吹)而落至外界。

较佳地,该盖体4与该第二框体3的颜色相同,该第二框体3的颜色异于该第一框体2的颜色,举例但不限于,该第二框体3的颜色选自蓝色、绿色、黄色、红色,而具有环保回收识别的用途,如:蓝色代表回收纸类、绿色代表回收玻璃、黄色代表回收金属、红色代表回收塑料;当然,并不局限于上述,使用者亦可以根据周遭环境的颜色进行配色。

经由上述,可充分了解到该垃圾筒的多种形态变化及实务应用,于此将对组件结构做详细的解说。明确地说,该第二连结单元31为复数钩件311,该复数钩件311勾设于该第一连结单元21,以使该第二框体3连结于该第一框体2,采用钩设的连结方式相当利于快速结合与分离;于本实施例中,该复数钩件311的数量为四,且呈对称地设于该第二框体3,以期可均匀平稳地钩设连结该第一框体2。

该第一框体2包含有一第一顶部23及一第一环绕部24,该第一顶部23横向地连结于该第一环绕部24,该第一顶部23用以顶撑该第二框体3,该第一环绕部24围绕该第一通口22,该复数钩件311穿设过该第一通口22后再侧向地钩抵于该第一环绕部24。其中,利用既有的该第一通口22作为该复数钩件311的穿设空间的方式,可确保该第一框体2的结构整体连续性而无须再额外增设穿孔,且该第一框体2亦可保护位于内侧的该复数钩件311不受外物碰撞。

该第二框体3包含有一第二顶部33及一第二环绕部34,该第二顶部33横向连接于该第二环绕部34,该第二环绕部34围绕该第二通口32,该复数钩件311设于该第二环绕部34;其中,当该第二框体3连结于该第一框体2时,该第二顶部33压抵于该第一顶部23,该第二环绕部34伸入该第一通口22,进而该第二环绕部34与该第一环绕部24于垂直该端口11之开口方向上呈干涉挡止关系,以期当发生碰撞时,该第一环绕部24可以限位挡止该第二环绕部34,而有效避免该第二框体3相对该第一框体2位移脱离。

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环绕部34与该第一环绕部24为侧向相互抵靠,使得该第一环绕部24能确实地拘束住该第二环绕部34,让该第一框体2与该第二框体3之间有较佳结合紧密度;并且,于该端口11的开口方向上,该第二环绕部34的长度较佳至少为该第一环绕部24长度的一半,以期二者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该第一环绕部24能提供较多且较均匀的支撑力予该第二环绕部34。

该筒体1另包含有一中心线13,该第一顶部23包含有一第一倾斜段231,该第一倾斜段231朝向该端口11与该中心线13延伸靠近,该第二顶部33包含有一第二倾斜段332,该第二倾斜段332朝向该端口11与该中心线13延伸靠近,该第一倾斜段231与该第二倾斜段332的结构有助于将垃圾导入该内部空间12,使得垃圾不会堆积于该第一框体2或该第二框体3上;其中,当该第二框体3连结于该第一框体2时,该第二倾斜段332压抵于该第一倾斜段231。于本实施例中,当该第二框体3结合于该第一框体2后,该第二倾斜段332完全遮盖住该第一倾斜段231,以避免有脏污会卡于二者之间的间隙;并且,该第一倾斜段231与该中心线13之夹角较佳介于60度至70度之间,以期有较佳致动位于上方垃圾滑移滚动的功效。

该第一顶部23另包含有一第一平坦段232,该第一平坦段232连接于该第一倾斜段231远离该筒体1端口11的一端,该第二顶部33另包含有一第二平坦段331,该第二平坦段331连接于该第二倾斜段332远离该筒体1端口11的一端,该第一平坦段232与该第二平坦段331垂直于该中心线13,当该第二框体3连结于该第一框体2时,该第二平坦段331压抵于该第一平坦段232,除了能增加该第一框体2与该第二框体3的接触面积外,更能有效抵抗沿该中心线13的外力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该复数钩件311较佳一体延伸于该第二环绕部34,而能简化组装且有较好连结性。另一较佳地,于垂直该中心线13的方向上,该第一环绕部24未与该第二环绕部34相抵靠的部分是较远离该中心线13,以让该复数钩件311能够有裕度空间形变、或是能够有较厚的结构尺寸。又一较佳地,于该中心线13的方向上,各该钩件311的长度与该第二环绕部34的长度的比值介于0.8至1之间,以使钩设范围与接触面积之间有较均匀的分配。

该第一框体2另包含有一第一底部25及一第一唇部26,该第一底部25横向地连接于该第一环绕部24,该复数钩件311穿设过该第一通口22后钩抵该第一底部25的部分,换言之,于本实施例,该第一连结单元21包含有该第一环绕部24的部分与该第一底部25的部分。具体地说,该第一唇部26横向地凸伸于该第一底部25而共同形成一套接部27,该套接部27用以套接于该筒体1,该第一底部25压抵于该筒体1的端面,以增加该第一框体2框设于该筒体1的稳定性。更具体地说,该第二框体3另包含有一第二唇部35,该第二唇部35凸伸于该第二顶部33而共同形成一容置部36,该盖体4枢接于该第二唇部35,当该盖体4遮盖该第二通口32的至少部分时,该盖体4容设于该容置部36,以避免该盖体4单独受到碰撞。

该垃圾筒另包含有至少一吊挂单元6,该至少一吊挂单元6包含有一定位组件61及一挂件62,该定位组件61设于该第一框体2背向该第二框体3的一侧,该挂件62可拆卸地连结该定位组件61而悬置于该内部空间12,该挂件62供与一除臭单元63相结合,以有效消弥该内部空间12的不良气味。

于本实施例中,该定位组件61与该第一唇部26间隔配置,该筒体1的一端插接于该定位组件61与该第一唇部26之间。仔细地说,该定位组件61包含有二定位滑轨611,该二定位滑轨611可拆卸地螺接于该第一底部25,以便于视需求增设、移除或配合不同的该挂件62尺寸进行移动;其中,该挂件62可拆卸地滑接该二定位滑轨611,以便于更换该除臭单元63。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筒,将盖体枢设于第二框体,并通过第二框体可拆卸地连结第一框体,并且,盖体贯设有投入口,一遮板可拆卸地嵌入投入口,经由上述结构,赋予垃圾桶有多元化的使用态样,而能够随使用环境、使用习惯的变化而可随之变化使用。并且,无论何种使用态样,原先的第一框体及筒体皆可以持续使用,盖体与第二框体可随预设回收物不同,变换相对应的颜色,而有环保回收的辨识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