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布机送布摇篮的布卷轴高度可调挡布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0338发布日期:2020-10-28 11:51阅读:92来源:国知局
拉布机送布摇篮的布卷轴高度可调挡布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装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布机送布摇篮的布卷轴高度可调挡布板结构。



背景技术:

前述的拉布机也叫“拉布铺布机”,甚至还称“铺布机”,通常包括拉布机送布装置、拉布机拉布装置和拉布机裁布装置,拉布机拉布装置的功用是将布料的布首夹住并拉引至工作台即铺布台,以供拉布机裁布装置裁切。拉布机送布装置即为前述拉布机送布摇篮。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与拉布机相关的技术信息,略以例举的如cn202988390u(一种针织布拉布机)、cn103342251b(具有机械手夹布机构的拉布机)、cn104876053a(一种自动拉布机)、cn104925580a(一种卧式拉布机拉布装置)、cn204873049u(拉布机)、cn206827779u(回转台铺布机)、cn203976079u(铺布机)、cn107618935a(铺布机)、cn208561132u(双层拉布机)和cn106629569a(一种拉布机),等等。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同样可见诸与前述拉布机送布摇篮相关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cn103964240a推荐的“铺布机送布摇篮装置及其铺布机”,通过对该专利的说明书的两个实施例的阅读可知其建树之处在于:能避免布卷的跳动现象、减小较大直径的布卷的变形和结构相对简练而既可便于安装又能降低成本(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24至0026段)。

在上述cn103964240a的说明书第0043、0044以及0051段第7至8行提及了作为挡布板的挡布板组件并且在说明书附图3至6中还示意了挡板组件。挡板组件是配成对使用的,也就是说该挡板组件有一对,根据布卷的幅宽可实现彼此相向位移调节或朝着相互斥开的方向挪移,以对布卷的端面进行限位,防止布卷在退布且滚动的过程中出现窜动情形。但是由于该专利给出的挡板组件仅仅起到对布卷两端端面的限位作用,既不能支承布卷,也不能依据布卷直径的大小作适应性的调整,因而具有局限性。因为在服装生产企业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除了布卷幅宽如有3m、1.8m或1.5m等的变化外,布卷的直径变化也是频繁遇到的,如有直径1m、0.8m、0.6m等的各种规格。鉴于前述状况,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助于依据布卷幅宽变化进行左右位移调整,又有利于使布卷轴根据不同直径的布卷规格对布卷如布卷芯管连同布卷进行上下调节而得以增进实际使用中的适应性的拉布机送布摇篮的布卷轴高度可调挡布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拉布机送布摇篮的布卷轴高度可调挡布板结构,所述的拉布机送布摇篮包括摇篮左墙板、摇篮右墙板、布卷前挡辊、布卷后挡辊、布卷第一驱动辊ⅰ、布卷第二驱动辊ⅱ、布卷辅助驱动辊和驱动辊驱动机构,摇篮左墙板与摇篮右墙板彼此左右对应,布卷前挡辊设置在摇篮左墙板与摇篮右墙板的前端之间,布卷后挡辊设置在摇篮左墙板与摇篮右墙板的后端之间,布卷第一驱动辊ⅰ以及布卷第二驱动辊ⅱ以彼此前后平行的状态转动地设置在摇篮左墙板与摇篮右墙板的中部之间,布卷辅助驱动辊在对应于布卷第一驱动辊ⅰ与布卷第二驱动辊ⅱ之间的下方的位置转动地设置在摇篮左墙板与摇篮右墙板之间并且与布卷第一驱动辊ⅰ或者与布卷第二驱动辊ⅱ传动连接,驱动辊驱动机构设置在摇篮左墙板上并且与布卷第一驱动辊ⅰ以及布卷第二驱动辊ⅱ传动连接;所述的布卷轴高度可调挡布板结构包括一对布卷挡板本体、一布卷挡板前支承杆和一布卷挡板后支承杆,布卷挡板前支承杆在对应于布卷前挡辊与布卷第一驱动辊ⅰ之间的位置设置在摇篮左墙板与摇篮右墙板之间,布卷挡板后支承杆在对应于布卷后挡辊与布卷第二驱动辊ⅱ之间的位置设置在摇篮左墙板与摇篮右墙板之间,一对布卷挡板本体以彼此左右对应的状态移动地设置在布卷挡板前支承杆与布卷挡板后支承杆之间,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一对布卷挡板本体的中部各纵向开设有一布卷轴上下调整槽,在对应于该布卷轴上下调整槽的位置上下移动地设置有一布卷轴支承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布卷第一驱动辊ⅰ的表面间隔构成有布卷第一驱动辊凸缘ⅰ,该布卷第一驱动辊凸缘ⅰ自布卷第一驱动辊ⅰ的左端延伸至右端,在所述布卷第二驱动辊ⅱ的表面间隔构成有布卷第二驱动辊凸缘ⅱ,该布卷第二驱动辊凸缘ⅱ自布卷第二驱动辊ⅱ的左端延伸至右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一对布卷挡板本体的底部各固定有一对滑动套,在该对滑动套上各配设有一滑动套锁定螺钉,一对滑动套中的位于前方的一个滑动套与所述的布卷挡板前支承杆滑动配合并且由所述的滑动套锁定螺钉锁定,而一对滑动套中的位于后方的一个滑动套与所述布卷挡板后支承杆滑动配合并且同样由所述的滑动套锁定螺钉锁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一对布卷挡板本体的上部各通过一滚子轴转动地设置有一对布卷轴枢转支承滚子,该对布卷轴枢转支承滚子探出一对布卷挡板本体的上部边沿并且布卷挡板本体的上部对应于该对布卷轴枢转支承滚子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布卷轴搁置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辊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辊驱动电机、驱动辊驱动减速箱、驱动辊驱动减速箱座、驱动辊主驱动轮、布卷第一驱动辊驱动轮ⅰ、布卷第二驱动辊驱动轮ⅱ和驱动辊驱动传动带,驱动辊驱动电机与驱动辊驱动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驱动辊驱动减速箱连同驱动辊驱动电机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在驱动辊驱动减速箱座的左侧,该驱动辊驱动减速箱的减速箱轴伸展到驱动辊驱动减速箱座朝向所述摇篮右墙板的一侧,而该驱动辊驱动减速箱座与所述摇篮左墙板固定,驱动辊主驱动轮固定在减速箱轴上,布卷第一驱动辊驱动轮ⅰ与所述布卷第一驱动辊ⅰ的左端配合,布卷第二驱动辊驱动轮ⅱ与所述布卷第二驱动辊ⅱ的左端配合,驱动辊驱动传动带套置在驱动辊主驱动轮、布卷第一驱动辊驱动轮ⅰ和布卷第二驱动辊驱动轮ⅱ上;所述布卷辅助驱动辊的右端与所述布卷第一驱动辊ⅰ的右端传动连接或者与所述布卷第二驱动辊ⅱ的右端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驱动辊驱动减速箱座朝向所述摇篮右墙板的一侧固定有一用于对所述驱动辊主驱动轮、布卷第一驱动辊驱动轮ⅰ、布卷第二驱动辊驱动轮ⅱ和驱动辊驱动传动带遮护的护罩;所述的驱动辊主驱动轮、布卷第一驱动辊驱动轮ⅰ和布卷第二驱动辊驱动轮ⅱ为皮带轮,所述的驱动辊驱动传动带为传动皮带;所述的皮带轮为同步带轮,所述的传动皮带为同步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布卷辅助驱动辊的右端设置有一布卷辅助驱动辊传动轮,在所述布卷第一驱动辊ⅰ的右端设置有一第一过渡传动轮ⅰ,而在所述布卷第二驱动辊ⅱ的右端设置有一第二过渡传动轮ⅱ,一过渡传动带套置在布卷辅助驱动辊传动轮与第一过渡传动轮ⅰ之间或者套置在布卷辅助驱动辊传动轮与第二过渡传动轮ⅱ之间;所述的布卷辅助驱动辊传动轮、第一过渡传动轮ⅰ以及第二过渡传动轮ⅱ为皮带轮,所述的过渡传动带为传动皮带;在对应于所述过渡传动带的上方的位置设置有一过渡传动带防护罩,该过渡传动带防护罩与所述摇篮右墙板朝向所述摇篮左墙板的一侧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一对布卷挡板本体的高度方向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布卷轴上下调整槽的一侧的位置各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布卷轴支承板锁定孔,所述的布卷轴支承机构包括调整槽滑动板、调整槽滑动板托板、布卷轴上下移动驱动板、锁定销座、锁定销、锁定销复位弹簧和一对滚轮,调整槽滑动板与所述的布卷轴上下调整槽滑动配合,调整槽滑动板托板设置在调整槽滑动板背对布卷轴上下移动驱动板的一侧,布卷轴上下移动驱动板对应于调整槽滑动板背对调整槽滑动板托板的一侧,在该布卷轴上下移动驱动板上配设有至少一对驱动板螺钉,该驱动板螺钉穿过开设在调整槽滑动板上的调整槽滑动板螺孔并且旋入开设在调整槽滑动板托板上的螺孔,锁定销座通过锁定销座固定螺钉与布卷轴上下移动驱动板背对调整槽滑动板托板的一侧固定,在该锁定销座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布卷轴支承板锁定孔的位置开设有一锁定销孔,锁定销在对应于锁定销孔的位置移动地设置在锁定销座上,并且与布卷轴支承板锁定孔相对应,在该锁定销朝向布卷轴支承板锁定孔的一端构成有一弹簧支承座,而锁定销远离布卷轴支承板锁定孔的一端探出锁定销座背对布卷轴上下移动驱动板的一侧表面,锁定销复位弹簧套置在锁定销上,该锁定销复位弹簧的一端支承在弹簧支承座上,另一端支承在锁定销孔的内壁上,一对滚轮以彼此前后对应的状态各通过滚轮轴转动地设置在布卷轴上下移动驱动板背对调整槽滑动板托板的一侧的上部,布卷轴上下移动驱动板的上部并且在对应于一对滚轮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布卷轴枢转支承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一对布卷挡板本体的下部并且在分别对应于所述布卷第一驱动辊ⅰ以及布卷第二驱动辊ⅱ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布卷挡板本体驱动辊让位凹腔;在所述摇篮左墙板与摇篮右墙板的底部的相向一侧之间设置有一导布板,所述的布卷前挡辊、布卷后挡辊、布卷第一驱动辊ⅰ、布卷第二驱动辊ⅱ以及布卷辅助驱动辊位于导布板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布卷挡板本体呈等腰三角形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当布卷的幅宽改变时,可将一对布卷挡板本体之间的间距作适应性调整,对布卷的两端端面起到挡护作用,避免出现左右窜动;由于在一对布卷挡板本体的中部各纵向开设了一布卷轴上下调整槽,并且在对应于布卷轴上下调整槽的位置上下调整地设置了一布卷轴支承机构,因而当遇到大直径的布卷时,将布卷轴支承机构相应向上挪移至对应布卷的布卷芯管,以供作为穿芯轴的布卷轴穿过布卷芯管并使布卷轴的两端分别支承在一对布卷轴支承机构上,反之,当遇到直径相对小的布卷时,将布卷轴支承机构向下挪移,无需人工扛抬布卷,因而具有对大小不同直径的布卷的良好适应性,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布卷轴支承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布卷直径变化前、后调整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除特别说明的外均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拉布机送布摇篮的结构体系的摇篮左墙板10、摇篮右墙板20、布卷前挡辊1、布卷后挡辊2、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布卷辅助驱动辊5和驱动辊驱动机构6,摇篮左墙板10与摇篮右墙板20彼此左右对应,并且两者的形状和大小是一致的,布卷前挡辊1设置在摇篮左墙板10与摇篮右墙板20的前端之间,布卷后挡辊2设置在摇篮左墙板10与摇篮右墙板20的后端之间,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以及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以彼此前后平行的状态转动地设置在摇篮左墙板10与摇篮右墙板20的中部之间,布卷辅助驱动辊5在对应于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与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之间的下方的位置转动地设置在摇篮左墙板10与摇篮右墙板20之间并且与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或者与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传动连接,驱动辊驱动机构6设置在摇篮左墙板10上并且与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以及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传动连接;示出了布卷轴高度可调挡布板结构体系的一对布卷挡板本体7、一布卷挡板前支承杆30和一布卷挡板后支承杆40,布卷挡板前支承杆30在对应于布卷前挡辊1与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之间的位置设置在摇篮左墙板10与摇篮右墙板20之间,也就是说布卷挡板前支承杆30的左端和右端各通过布卷挡板前支承杆固定螺钉301与摇篮左墙板10以及摇篮右墙板20固定,布卷挡板后支承杆40在对应于布卷后挡辊2与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之间的位置设置在摇篮左墙板10与摇篮右墙板20之间,也就是说布卷挡板后支承杆40的左端和右端各通过布卷挡板后支承杆固定螺钉401与摇篮左墙板10以及摇篮右墙板20固定,一对布卷挡板本体7以彼此左右对应的状态移动地设置在布卷挡板前支承杆30与布卷挡板后支承杆40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的一对布卷挡板本体7的中部各以纵向状态开设有一布卷轴上下调整槽71,在对应于该布卷轴上下调整槽71的位置上下移动地设置有一布卷轴支承机构72。

请参见图4并且结合图1,由于前述的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的结构是与前述的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的结构完全相同的并且在摇篮左墙板10以及摇篮右墙板20之间的设置方式也是完全相同的,因而申请人在下面仅对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进行详细说明。

上述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具有一布卷第一驱动辊轴33,该布卷第一驱动辊轴33自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的布卷第一驱动辊腔ⅰ34左端伸展至右端,并且布卷第一驱动辊轴33的左端端面以及右端端面各由布卷驱动辊轴螺钉331分别与前述的摇篮左墙板10以及摇篮右墙板20固定。

前述的布卷辅助驱动辊5具有一布卷辅助驱动辊轴52,该布卷辅助驱动辊轴52自布卷辅助驱动辊5的布卷辅助驱动辊腔53的左端伸展到右端,并且在布卷辅助驱动辊轴52的左端固定有一布卷辅助驱动辊轴左轴承521,布卷辅助驱动辊轴52的左端探出布卷辅助驱动辊轴左轴承521的左侧并且支承在一辊轴支座522上,而该辊轴支座522与摇篮左墙板10的右侧固定。布卷辅助驱动辊51的左端套固在布卷辅助驱动辊轴左轴承521的可转动轴承外圈上(布卷辅助驱动辊轴左轴承521的内圈是不转动的)。

由图1至图2以及图4所示,由于在前述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的表面间隔构成有布卷第一驱动辊凸缘ⅰ31,该布卷第一驱动辊凸缘ⅰ31自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的左端延伸至右端,在前述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的表面间隔构成有布卷第二驱动辊凸缘ⅱ41,该布卷第二驱动辊凸缘ⅱ41自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的左端延伸至右端,因而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以及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实质上呈梅花辊(业界习惯称“花辊”)。

请见图2并且结合图1,在前述一对布卷挡板本体7的底部各优选以焊接方式固定有一对滑动套73,在该对滑动套73上各配设有一滑动套锁定螺钉731,一对滑动套73中的位于前方的一个滑动套与前述的布卷挡板前支承杆30滑动配合并且由前述的滑动套锁定螺钉731锁定,而一对滑动套73中的位于后方的一个滑动套与前述布卷挡板后支承杆40滑动配合并且同样由前述的滑动套锁定螺钉731锁定。

当遇到门幅宽的布卷70(图5示)时,例如遇到布的宽度为2m(即幅宽为2m)的布卷70时,那么需要使一对布卷挡板本体7之间的间距相距2m,此时由在线作业人员旋松滑动套锁定螺钉731,并依需挪移一对布卷挡板本体7,使一对布卷挡板本体7分别对应于布卷70的两端端面,从而对布卷70的两端端面限定,以免布卷70在将布引出的过程中出现左右窜动。待一对布卷挡板本体7的位置调整完毕后需将前述的滑动套锁定螺钉731旋紧,以确保一对布卷挡板本体7不在布卷挡板前支承杆30和/或布卷挡板后支承杆40上出现非正常滑动。

由图1至图2以及图5所示,在前述的一对布卷挡板本体7的上部各通过一滚子轴741(也可称“滚轮轴”)转动地设置有一对布卷轴枢转支承滚子74(也可称“滚轮”),该对布卷轴枢转支承滚子74探出一对布卷挡板本体7的上部边沿并且布卷挡板本体7的上部对应于该对布卷轴枢转支承滚子74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布卷轴搁置空间75。这里所称的布卷轴搁置空间75是供作为芯轴的布卷轴701(图5示)的搁置,因为依据专业常识,在布卷70的中心通常有一布卷芯管,布围绕该布卷芯管绕成卷状。在付诸拉布机实施拉布铺布时,由布卷轴701穿过前述的布卷芯管,并且布卷轴701的两端分别搁置在前述的布卷轴搁置空间75上。由于布卷轴搁置空间75位于一对布卷挡板本体7的顶部,因而距离前述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以及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的距离相对较大,又由于该距离基本上为布卷70的半径,因而启用布卷轴搁置空间75的几率是相对较低的,除非遇到特大直径的布卷。依据专业常识,前述一对布卷轴枢转支承滚子74的功用是使布卷轴701得以转动,以免在布卷70退布过程即在拉布机拉布过程中将一对布卷挡板本体7拉倒(即造成一对布卷挡板本体7倾倒)。

请重点见图1,前述的驱动辊驱动机构6包括驱动辊驱动电机61、驱动辊驱动减速箱62、驱动辊驱动减速箱座63、驱动辊主驱动轮64、布卷第一驱动辊驱动轮ⅰ65、布卷第二驱动辊驱动轮ⅱ66和驱动辊驱动传动带67,驱动辊驱动电机61与驱动辊驱动减速箱62传动配合并且由驱动辊驱动减速箱62连同驱动辊驱动电机61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在驱动辊驱动减速箱座63的左侧,该驱动辊驱动减速箱62的减速箱轴621伸展到驱动辊驱动减速箱座63朝向前述摇篮右墙板20的一侧,即伸展到驱动辊驱动减速箱座63的右侧,而该驱动辊驱动减速箱座63优选采用紧固件或焊接方式与前述摇篮左墙板10固定,驱动辊主驱动轮64固定在减速箱轴621上,布卷第一驱动辊驱动轮ⅰ65与前述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的左端配合,布卷第二驱动辊驱动轮ⅱ66与前述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的左端配合,驱动辊驱动传动带67套置在驱动辊主驱动轮64、布卷第一驱动辊驱动轮ⅰ65和布卷第二驱动辊驱动轮ⅱ66上;前述布卷辅助驱动辊5的右端与前述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的右端传动连接或者与前述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的右端传动连接。

由于在上面已提及: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的结构以及在摇篮左墙板10与摇篮右墙板20之间的设置方式与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相同,因而前述布卷第二驱动辊驱动轮ⅱ66与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的左端配合的方式也与布卷第一驱动辊驱动轮ⅰ65与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的左端配合的方式相同。基于前述,布卷第一驱动辊驱动轮ⅰ65通过其驱动轮轴承的驱动轮轴承内圈(不转动的)与前述布卷第一驱动辊轴33的左端固定,而布卷第一驱动辊驱动轮ⅰ65的右侧的凸台(也可称“台阶”)与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的左端的腔口部位嵌配并且采用驱动辊锁定螺钉651将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的左端与其锁定,从而在由驱动辊驱动传动带67带动布卷第一驱动辊驱动轮ⅰ65时由布卷第一驱动辊驱动轮ⅰ65带动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转动。

优选地,在前述驱动辊驱动减速箱座63朝向前述摇篮右墙板20的一侧即右侧固定有一用于对前述驱动辊主驱动轮64、布卷第一驱动辊驱动轮ⅰ65、布卷第二驱动辊驱动轮ⅱ66和驱动辊驱动传动带67遮护的护罩631。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驱动辊主驱动轮64、布卷第一驱动辊驱动轮ⅰ65和布卷第二驱动辊驱动轮ⅱ66为皮带轮,前述的驱动辊驱动传动带67为传动皮带;并且前述的皮带轮为同步带轮,前述的传动皮带为同步带。

请重点见图4,在前述布卷辅助驱动辊5的右端设置有一布卷辅助驱动辊传动轮51,在前述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的右端设置有一第一过渡传动轮ⅰ32,而在前述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的右端设置有一第二过渡传动轮ⅱ42。由于布卷辅助驱动辊传动轮51以及第二过渡传动轮ⅱ42的结构以及设置方式是与第一过渡传动轮ⅰ32的结构以及设置方式雷同的,因而申请人在下面仅对第一过渡传动轮ⅰ32作如下说明:将第一过渡传动轮ⅰ32通过其过渡传动轮轴承的过渡传动轮轴承内圈(不转动的)与前述布卷第一驱动辊轴33的右端固定,而第一过渡传动轮ⅰ32的左端的凸台(也可称“台阶”)与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的右端的腔口部位嵌配并且同样可采用相应的驱动辊锁定螺钉将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的右端与其锁定,从而可由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带动第一过渡传动轮ⅰ32。

在本实施例中,在前述的第一过渡传动轮ⅰ32与布卷辅助驱动辊传动轮51之间设置有一过渡传动带50,具体是:过渡传动带50的一端套置在布卷辅助驱动辊传动轮51上,而另一端套置在与第一过渡传动轮ⅰ32上,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布卷辅助驱动辊传动轮51、第一过渡传动轮ⅰ32以及第二过渡传动轮ⅱ42为皮带轮,前述的过渡传动带50为传动皮带。

优选地,在对应于前述过渡传动带50的上方的位置设置有一过渡传动带防护罩501,该过渡传动带防护罩501与前述摇篮右墙板20朝向前述摇篮左墙板10的一侧固定,即与摇篮右墙板20的左侧固定。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将前述的过渡传动带50改为套置在第一过渡传动轮ⅰ32以及第二过渡传动轮ⅱ42之间那么应当视为等效的技术手段而依然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内涵范畴。

依据图1,当驱动辊驱动电机61工作时,由其带动驱动辊驱动减速箱62,经驱动辊驱动减速箱62减速后由减速箱轴621带动驱动辊主驱动轮64,由驱动辊主驱动轮64通过驱动辊驱动传动带67同时带动布卷第一驱动辊驱动轮ⅰ65以及布卷第二驱动辊驱动轮ⅱ66,由布卷第一驱动辊驱动轮ⅰ65带动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以及由布卷第二驱动辊驱动轮ⅱ66带动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同时由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带动第一过渡传动轮ⅰ32,再经过渡传动带50带动布卷辅助驱动辊传动轮51,由布卷辅助驱动辊传动轮51带动布卷辅助驱动辊5,从而使与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以及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接触的布卷70在运动状态下退布。

请重点见图2和图3并且结合图1,在前述一对布卷挡板本体7的高度方向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布卷轴上下调整槽71的一侧的位置各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贯穿布卷挡板本体7的厚度方向即自布卷挡板本体7的左侧贯通至右侧的布卷轴支承板锁定孔76,前述的布卷轴支承机构72包括调整槽滑动板721、调整槽滑动板托板722、布卷轴上下移动驱动板723、锁定销座724、锁定销725、锁定销复位弹簧726和一对滚轮727,调整槽滑动板721与前述的布卷轴上下调整槽71滑动配合,调整槽滑动板托板722设置在调整槽滑动板721背对布卷轴上下移动驱动板723的一侧,布卷轴上下移动驱动板723对应于调整槽滑动板721背对调整槽滑动板托板722的一侧,在该布卷轴上下移动驱动板723上配设有一对驱动板螺钉7231,该驱动板螺钉7231依次穿过开设在布卷轴上下移动驱动板723上的驱动板螺孔7233、开设在调整槽滑动板721上的调整槽滑动板螺孔7211并且旋入开设在调整槽滑动板托板722上的螺孔7221,锁定销座724通过锁定销座固定螺钉7241与布卷轴上下移动驱动板723背对调整槽滑动板托板722的一侧固定,在该锁定销座724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布卷轴支承板锁定孔76的位置开设有一锁定销孔7242,锁定销725在对应于锁定销孔7242的位置移动地设置在锁定销座724上,并且与布卷轴支承板锁定孔76相对应,在该锁定销725朝向布卷轴支承板锁定孔76的一端构成有一弹簧支承座7251,而锁定销725远离布卷轴支承板锁定孔76的一端探出锁定销座724背对布卷轴上下移动驱动板723的一侧表面,锁定销复位弹簧726套置在锁定销725上,该锁定销复位弹簧726的一端支承在弹簧支承座7251上,另一端支承在锁定销孔7242的内壁上,一对滚轮727以彼此前后对应的状态各通过滚轮轴7271转动地设置在布卷轴上下移动驱动板723背对调整槽滑动板托板722的一侧的上部,布卷轴上下移动驱动板723的上部并且在对应于一对滚轮727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布卷轴枢转支承空间7232。

为了避免一对布卷挡板本体7的下方在分别对应于前述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以及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的位置处出现干涉的情形,即出现遭到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以及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的干涉的情形,因而在前述的一对布卷挡板本体7的下部并且在分别对应于前述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以及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布卷挡板本体驱动辊让位凹腔77。

由图1所示,在前述摇篮左墙板10与摇篮右墙板20的底部的相向一侧之间设置有一导布板60,前述的布卷前挡辊1、布卷后挡辊2、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以及布卷辅助驱动辊5位于导布板60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一对布卷挡板本体7呈等腰三角形的形状。

请参见图5并且结合图1至图4,由于图5示意的拉布机80属于现有技术例如可参见cn103991750a(拉布机的压布装置)、cn104003231a(拉布机的剥边定边装置)以及cn105923446a(拉布机的拉布装置),等等,因而申请人不再对其展开说明。

依据图5的示意并且结合本领域的专业知识,可以毫无疑问地确定,本实用新型的拉布机送布摇篮连同布卷轴高度可调挡布板结构通过摇篮左墙板以及摇篮右墙板20与拉布机80的一对拉布机墙板801的左端(以图5所示位置状态为例)之间。上面提及的布卷70在拉布机80处于拉布工作状态下置于拉布机送布摇篮上。由于从布卷70上引出的即由拉布机拉布装置拉出的布铺置于铺布台90直至由拉布机裁布装置裁切(裁断)的过程也属于公知技术并且同样可以参见并非限于上面已提及的在先专利申请文件,因而申请人同样不再赘述。

布卷70的直径并非限于地通常有100cm、80cm和60cm,等等。例如当布卷70的直径为100cm时,由布卷输送装置例如类似于cn107324241a推荐的“布卷升降承运小车”将布卷70载运至本实用新型拉布机送布摇篮并且使其坐落于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以及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上,即由布卷第一驱动辊ⅰ3以及布卷第二驱动辊ⅱ4承载布卷70,此时的一对布卷挡板本体7分别处于布卷70的两端。由在线作业人员对布卷轴支承机构72操作,具体是:将锁定销725向外拉,锁定销725在克服锁定销复位弹簧726的反力作用下退离布卷轴支承板锁定孔76,同时在捏住锁定销725的状态下的状态下挪移锁定销座724,由锁定销座724带动布卷轴上下移动驱动板723连同前述的调整槽滑动板721以及调整槽滑动板托板722循着布卷轴上下调整槽71移动,当移动到对应于布卷70的布卷芯管的位置时,将具有工具效应的前述布卷轴701穿入布卷芯管,此时释放锁定销725,在锁定销复位弹簧726的回复力作用下使锁定销275销入即探入前述的布卷轴支承板锁定孔76,布卷轴701的两端便分别支承在布卷轴枢转支承空间7232上。在前述过程中,无需由在线作业人员扛抬布卷70而得以显著减轻作业强度。又如当布卷70的直径为60cm时,那么按前述相同方式操作,使布卷轴上下移动驱动板723向下挪移。总之,布卷70的直径越大,布卷轴上下移动驱动板723越向上移动,反之则向下移动。

请见图1和图5,如前述,如果遇到直径大的布卷70而难以由布卷前挡辊1以及布卷后挡辊2分别对布卷7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如图5所示位置状态的左侧和右侧也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前侧和后侧管制时,那么为了对布卷70的前述长度方向的两侧进行有效挡护,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对应于前述摇篮左墙板10与摇篮右墙板20的前端之间设置有一布卷直径变化前调整机构8,而在对应于摇篮左墙板10与摇篮右墙板20的后端之间设置有一布卷直径变化后调整机构9,布卷直径变化前调整机构8还与前述的布卷前挡辊1铰接,而布卷直径变化后调整机构9还与前述布卷后挡辊2铰接。

继续见图1和图4,前述的布卷直径变化前调整机构8包括左调整钩板81、左连结板82、右调整钩板83、右连结板84和布卷直径变化前调整辊85,左调整钩板81的一端与前述摇篮左墙板10的前端上部铰接,而左调整钩板81的另一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下的一侧间隔开设有左调整钩板连接腔811,该左调整钩板连接腔811与布卷直径变化前调整辊85的左端配合,左连结板82位于摇篮左墙板10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摇篮左墙板10的前端中部的位置铰接在前述布卷前挡辊1的左端端面与布卷直径变化前调整辊85的左端端面之间,右调整钩板83的一端与前述摇篮右墙板20的前端上部铰接,而右调整钩板83的另一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下的一侧间隔开设有右调整钩板连接腔831,该右调整钩板连接腔831与布卷直径变化前调整辊85的右端配合,右连结板84位于摇篮右墙板20的左侧并且在对应于摇篮右墙板20的前端中部的位置铰接在前述布卷前挡辊1的右端端面与布卷直径变化前调整辊85的右端端面之间。

前述布卷直径变化后调整机构9包括一后调整辊左调节装置91、一后调整辊右调节装置92和一布卷直径变化后调节辊93,后调整辊左调节装置91的结构是与后调整辊右调节装置92的结构相同的,并且该后调整辊左调节装置91与前述布卷后挡辊2的左端、布卷直径变化后调节辊93的左端端面以及摇篮左墙板10连接,前述后调整辊右调节装置92包括后调节辊连接板921、连接板调节锁定板922和锁定板固定座923,后调节辊连接板921铰接在前述布卷后挡辊2的右端与布卷直径变化后调节辊93的右端端面之间,在该后调节辊连接板921的中部延伸有一后调节辊连接板锁定耳9211,锁定板固定座923通过锁定板固定座螺钉9232以水平悬臂状态与前述摇篮右墙板20的后端右侧固定,连接板调节锁定板922的形状呈圆弧状并且开设有一弧形槽9221,在对应于该弧形槽9221的位置设置有调节锁定螺钉92211(有一对),该调节锁定螺钉92211与前述后调节辊连接板锁定耳9211连接,弧形槽9221的基部还套置在前述锁定板固定座923上并且由锁定板固定螺钉92212在对应于弧形槽9221的位置与锁定板固定座923固定。

重点见图4,前述布卷直径变化前调整辊85具有一前调整辊轴851,该前调整辊轴851的左端和右端各探出布卷直径变化前调整辊85的前调整辊腔852的腔口,并且在前调整辊轴851的左端和右端各固定有一前调整辊轴轴承8511,布卷直径变化前调整辊85的左端和右端各转动地套固在前调整辊轴轴承8511上,在前调整辊轴851的左端端面以及右端端面的中心位置各开设有一前调整辊轴端面螺钉孔8512;前述布卷前挡辊1具有一布卷前挡辊轴11,该布卷前挡辊轴11的左端和右端各探出布卷前挡辊1的布卷前挡辊腔111的腔口,并且在布卷前挡辊轴11的左端和右端各固定有一布卷前挡辊轴轴承1111,布卷前挡辊1的左端和各端各转动地套固在布卷前挡辊轴轴承1111上,在布卷前挡辊轴11的左端端面以及右端端面的中心位置各开设有一图中未示出的布卷前挡辊轴端面销轴螺钉孔。

由于前述左连结板82的结构以及连接方式是与前述右连结板84相同的,因而申请人在下面仅对右连结板84进行说明,在该右连结板84朝向布卷前挡辊1的一端开设有一右连结板第一铰接孔ⅰ841,由右连结板第一铰接销轴螺钉ⅰ8411依次穿过前述的摇篮右墙板20的前端中部以及右连结板第一铰接孔ⅰ841后旋入开设在前述布卷前挡辊轴11的右端端面的中心位置的前述图中未示出的布卷前挡辊轴端面销轴螺钉孔而将右连结板84的一端即图4所示位置状态的后端与布卷前挡辊1的右端端面铰接,在右连结板84朝向布卷直径变化前调整辊85的一端即图4所示位置状态的前端开设有右连结板第二铰接孔ⅱ842,在对应于该右连结板第二铰接孔ⅱ842的位置配设有一右连结板第二铰接销轴螺钉ⅱ8421,该右连结板第二铰接销轴螺钉ⅱ8421在加隔圈84211的状态下旋入前述前调整辊轴851的右端端面的前述的前调整螺轴端面螺钉孔8512内,前述右调整钩板83的右调整钩板连接腔831与右连结板第二铰接销轴螺钉ⅱ8421相配合。改变右调整钩板连接腔831与右连结板第二铰接销轴螺钉ⅱ8421钩配的位置可相应改变布卷直径变化前调整辊85的位置,具体地讲,可依需改变布卷直径变化前调整辊85向上或向下调整的位置。

由图4所示,在前述摇篮右墙板20上间隔开设有供前述右连结板第一铰接销轴螺钉ⅰ8411调整位置的右连结板铰接销轴螺钉调整孔201,前述的右连结板第一铰接销轴螺钉ⅰ8411在对应于右连结板铰接销轴螺钉调整孔201的位置连结在摇篮右墙板20上;由图1所示,在前述摇篮左墙板10上并且在对应于右连结板铰接销轴螺钉调整孔201的位置间隔开设有作用与右连结板铰接销轴螺钉调整孔201相同的左连结板铰接销轴螺钉调整孔101。

继续见图1和图4,在前述摇篮左墙板10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左调整钩板81的一端(后端)的位置向上延伸有一左调整钩板铰接耳102,左调整钩板81的一端即后端通过左调整钩板铰接销轴812与该左调整钩板铰接耳102铰接;在前述摇篮右墙板20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右调整钩板83的一端(后端)的位置向上延伸有一右调整钩板铰接耳202,右调整钩板83的一端即后端通过右调整钩板铰接销轴832在穿过钩板孔833后与开设在该右调整钩板铰接耳202上的右调整钩板铰接耳孔2021铰接。

继续见图4并且结合图1,前述布卷后挡辊2的左端与前述摇篮左墙板10相连接以及右端与前述摇篮右墙板20相连接的方式是相同的,并且布卷后挡辊2具有一布卷后挡辊轴21,在该布卷后挡辊轴21的左端和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布卷后挡辊2的布卷后挡辊腔22的腔口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布卷后挡辊枢转支承轴承211,布卷后挡辊2的左端以及右端各转动地支承在布卷后挡辊枢转支承轴承211上,并且布卷后挡辊轴21的左端以及右端的辊轴轴头212各探出前述的布卷后挡辊枢转支承轴承211,在前述摇篮右墙板20的后端右侧并且在对应于布卷后挡辊轴21的右端的前述辊轴轴头212的位置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有一布卷后挡辊配接头23,该布卷后挡辊配接头23朝向布卷后挡辊2的一端构成有一配接头窄缩台阶231,在前述后调节辊连接板921朝向布卷后挡辊2的一端构成有一台阶配合孔9212,该台阶配合孔9212套置在配接头窄缩台阶231上,前述辊轴轴头212与布卷后挡辊配接头23的配接头窄缩台阶231的左侧面的中央孔插嵌配合。在图4中还示出了用于将前述布卷后挡辊配接头23与摇篮右墙板20固定的布卷后挡辊配接头固定螺钉232,该布卷后挡辊配接头固定螺钉232旋入预设在布卷后挡辊配接头23的右端端面的中央位置的配接头端面螺孔233内。由于布卷后挡辊2的左端通过等效于前述布卷后挡辊配接头23的过渡接头24与摇篮左墙板10相连接的方式与其右端通过布卷后挡辊配接头23与摇篮右墙板20相连接的方式完全相同,因而不再赘述。

继续见图4并且结合图1,前述的布卷直径变化后调节辊93具有一后调节辊轴931,在该后调节辊轴931的左端和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布卷直径变化后调节辊93的后调节辊腔932的腔口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后调节辊枢转支承轴承9311,布卷直径变化后调节辊93的左端以及右端各转动地支承在后调节辊枢转支承轴承9311上,并且后调节辊轴931的左端以及右端各探出后调节辊枢转支承轴承9311,前述后调节辊连接板921朝向布卷直径变化后调节辊93的一端通过后调节辊连接板铰接螺钉9213与后调节辊轴931的右端端面铰接。

在前述的后调节辊连接板锁定耳9211上开设有与前述调节锁定螺钉92211的数量相等的调节锁定螺钉孔92111(一对),调节锁定螺钉92211与调节锁定螺钉孔92111相配合;在前述锁定板固定座923上开设有一固定座锁定螺钉孔9231,在该固定座锁定螺钉孔9231上配设有一固定座锁定螺钉92311,前述的锁定板固定螺钉92212探入锁定板固定座923并且由固定座锁定螺钉92311锁定。

优选地,在前述摇篮左墙板10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布卷后挡辊2的左端的位置间隔开设有一组布卷后挡辊位置左调整螺孔103;在前述摇篮右墙板20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布卷后挡辊2的右端的位置间隔开设有一组布卷后挡辊位置右调整螺孔203。

通过改变前述左调整钩板81的左调整钩板连接腔811与布卷直径变化前调整辊85的左端的铰接销轴螺钉的配合位置并且同时改变右调整钩板83的右调整钩板连接腔831与位于布卷直径变化前调整辊85的右连结板第二铰接销轴螺钉842的配合位置可实现对布卷直径变化前调整辊85的位置调整,以及改变后调节辊连接板锁定耳9211在对应于弧形槽9221处的锁定位置可相应改变布卷直径变化后调节辊93向上或向下位移的位置,以适应布卷70的不同直径,例如当布卷70的直径较小时,那么使前述的布卷直径变化前调整辊85以及布卷直径变化后调节辊93相应向上调整减小布斗即减少摇篮的半径,以避免布卷70在退布过程中出现晃动情形,反之亦然。在启用本实用新型的布卷直径变化前、后调整机构8、9时,可以不启用前述的布卷轴支承机构72,但仍由一对布卷挡板本体7对布卷70的两端端面挡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