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重架的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2792发布日期:2020-11-13 12:34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重架的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曳引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重架的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对重是电梯曳引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减少曳引电动机的功率和曳引轮、蜗轮上的力矩。对重的结构没有固定的形式,但不论何种形式,在对重的四个角上都应设置四只导靴,以保证对重在电梯运行时沿着对重导轨垂直运行。对重装置位于井道内,通过曳引绳经曳引轮与轿厢连接。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对重装置通过对重导靴在对重导轨上滑行,起平衡作用。对重装置由对重架和对重铁块两部分组成。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434825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对重架,具有双绳轮装置,在绳轮装置下方设置有对重安装支架,对重安装支架两侧对称设置有导靴,在导靴的上方设置有油杯,对重安装支架包括2套对重框架,对重框架具有对重架上框组件,对重架上框组件下方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对重立梁,在对重立梁下方固定连接有对重架下框组件,对重立梁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对重块的安装空腔,对重立梁上设置有对重块固定装置。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其未设置任何抱死、刹停等安全装置,那么一旦电梯轿厢快速掉落,就会对内部乘客造成极大的损伤。而在轿厢掉落的过程中,也会拉动整个对重架沿着导轨快速滑动,因此,需要在对重架上安装能够刹停对重架从而刹停轿厢的安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重架的安全装置,其具有能够刹停对重架从而刹停轿厢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对重架的安全装置,包括对重架体,所述对重架体内安装有多个对重块,所述对重架体上还周向固定安装有四个对重导靴,所述对重架体上还安装有安全钳,所述安全钳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对重架体上的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两个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上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上均安装有一个滑轨,两个所述滑轨内均滑动安装有一个楔形钳块,所述外壳上则开设有供轨道穿过的凹槽,所述外壳上还安装有用于提拉两个所述楔形钳块沿着所述滑轨滑动的提拉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轿厢正常运转时,对重架体通过四个对重导靴沿着导轨滑动,此时导轨穿过外壳上的凹槽和对重导靴。而一旦轿厢的下落速度过快,则会带动对重架体的速度也过快,此时,限速器就会拉动提拉装置,而提拉装置则会拉动两个楔形钳块沿着滑轨滑动并相互靠近,两个楔形钳块形成对导轨的夹持,从而通过摩擦力将对重架体刹停,相对应的,电梯轿厢也就随之刹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提拉装置包括提拉杆,所述提拉杆滑动贯穿所述外壳的顶侧壁,所述外壳外的所述提拉杆上固定安装有一个限位块,所述外壳内的所述提拉杆上则安装有一个提拉块,所述提拉块上开设有一组两个腰型孔,两个所述楔形钳块靠近所述对重架体一侧的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导块,两个所述导块分别与一个所述腰型孔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速器拉动提拉杆时,提拉块也随之被拉动,而通过腰型孔和导块的配合,能够拉动楔形钳块向上滑动,且两个楔形钳块在两个滑轨的限制下相互靠近时,导块还能沿着腰型孔滑动,从而降低楔形钳块卡死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提拉块靠近所述对重架体一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一个导向环,所述外壳内则固定安装有一根与所述导向环滑动配合的导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环和导向杆的滑动配合能够提高提拉块和提拉杆的提拉稳定性,从而进一步降低两个楔形钳块卡死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导块的顶侧壁和底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而两个所述导块靠近所述对重架体一侧的侧壁上则均开设有形变槽,所述形变槽两侧的所述导块上还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额外开设的形变槽使形变槽两侧的导块具有一定的形变空间,因此,导块的安装也就十分方便。但是为了提高楔形钳块的稳定性,要降低导块从腰型孔内脱出的可能。此时只需在螺纹孔内拧入锁紧螺栓,从而对形变槽两侧的导块形成支撑,并使滑槽与腰型孔内的提拉块滑动配合,从而降低导块从腰型孔内脱出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轨的两端均开设有弧形的第一调节孔,所述安装块的两端则均开设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内贯穿安装有调节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调节孔为弧形,因此,滑轨的倾斜角度可以微调,从而便于维修人员和安装人员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凹槽两侧的所述外壳的内底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限位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片能够对两个楔形钳块形成承托,而当楔形钳块磨损过大需要更换时,取下限位片,即可将楔形钳块从腰型孔上脱出,便于维修人员和安装人员更换。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壳上还安装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螺栓,两个所述支撑螺栓均螺纹连接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支撑螺栓和所述安装块之间则安装有抵紧块,所述抵紧块的一侧与所述支撑螺栓转动连接,所述抵紧块的另一侧则与所述安装块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楔形钳块对导轨形成夹持以刹停对重架体时,安装块同样受到极大的向外扩张的反作用力,而一旦安装块与安装座的安装松动,楔形钳块也就无法起到刹停作用。而额外设置的支撑装置通过支撑螺栓和抵紧块对两个安装块形成进一步的支撑,从而降低两个安装块松动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紧块和所述支撑螺栓上还安装有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连接件包括开设在所述抵紧块靠近所述支撑螺栓一侧的侧壁上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转动安装有一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靠近所述支撑螺栓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受驱槽,所述受驱槽与所述支撑螺栓滑动配合,所述受驱槽内固定安装有一个受驱片,所述支撑螺栓靠近所述抵紧块一侧的侧壁上则开设有一个与所述受驱片滑动配合的驱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降低拧动支撑螺栓时带动抵紧块也随之转动的可能,额外设置有转动连接件。则随着支撑螺栓不断拧入,支撑螺栓伸入受驱槽内,而受驱片则卡入驱动槽内,此时受驱片和驱动槽的配合即可传递支撑螺栓的扭矩,以带动连接块转动,而连接块则在连接槽内转动,从而降低带动抵紧块随之转动的可能。由于支撑螺栓和抵紧块为分体设置,那么,抵紧块和支撑螺栓的拆装都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槽的周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一个限位环,所述连接块的周侧壁上则周向开设有一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槽转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和限位槽的配合能够将连接块限位在连接槽内,降低连接块从连接槽内脱出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块的周侧壁上还周向开设有多个辊槽,每个所述辊槽内均转动安装有一个转辊,所述转辊与所述连接槽的周侧壁滚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额外设置的转辊使连接块和连接槽之间的摩擦力转变为滚动摩擦,不但进一步降低了抵紧块转动的可能,还降低了连接块和连接槽的摩擦损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对重架体上额外设置安全钳,以在轿厢下落速度过快时将对重架体刹停,那么,轿厢也就被刹停,以提高电梯使用时的安全性;

2.通过在导块上额外开设形变槽和滑槽,使导块十分便于安装,而额外开设螺纹孔并在螺纹孔内拧入锁紧螺栓,则安装完成后的导块又不易从腰型孔内脱出;

3.通过额外设置支撑装置,对安装块形成支撑,从而降低安装块和楔形钳块松动的可能,提高了楔形钳块的稳定性;

4.通过设置转动连接件,使抵紧块不易被支撑螺栓带动而转动,且由于转动连接件为分体式设置,因此,支撑装置的拆装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钳的剖视图,且图中楔形钳块为取下状态,此时导块从腰型孔内脱出。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和转动连接件的剖视图,且图中的支撑装置和转动连接件为爆炸状态。

图中,1、对重架体;11、对重块;12、对重导靴;2、安全钳;21、外壳;22、安装座;23、安装块;24、滑轨;25、第一调节孔;26、调节螺栓;27、楔形钳块;28、凹槽;3、限位片;4、提拉装置;41、提拉杆;42、限位块;43、提拉块;44、腰型孔;45、导块;46、滑槽;47、形变槽;48、锁紧螺栓;49、导向环;410、导向杆;5、支撑装置;51、支撑螺栓;52、抵紧块;6、转动连接件;61、连接槽;62、连接块;63、限位槽;64、限位环;65、辊槽;66、转辊;67、受驱槽;68、受驱片;69、驱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对重架的安全装置,包括对重架体1,对重架体1内堆叠多个对重块11,对重架体1两个竖直的外侧壁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对重导靴12,对重架体1两个竖直的外侧壁的底端则均安装有一个安全钳2。

如图1和图2所示,安全钳2包括固定安装在对重架体1上的外壳21,外壳21两个竖直的内侧壁上分别垂直固定安装有一个安装座22,两个安装座22的顶侧壁上则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个安装块23。

两个安装块23上均安装有一组两个滑轨24,且每组滑轨24的两端均开设有弧形的第一调节孔25,而安装块23的两端则均开设有第二调节孔(图中未示出),第一调节孔25和第二调节孔内则贯穿安装有用于将滑轨24安装到安装块23上的调节螺栓26。两组滑轨24均倾斜设置,且两组滑轨24从靠近地面到远离地面相互倾斜靠近。

每组滑轨24内均滑动安装有一个楔形钳块27,两个楔形钳块27相互靠近一侧的侧壁均竖直设置,两个楔形钳块27形成对导轨的夹持口。而外壳21的顶侧壁和底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供轨道穿过的凹槽28。凹槽28两侧的外壳21的内底侧壁上则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个用于对楔形钳块27形成支撑的限位片3。

如图2和图3所示,外壳21上还安装有用于提拉两个楔形钳块27沿着滑轨24滑动的提拉装置4,提拉装置4包括提拉杆41,提拉杆41滑动贯穿外壳21的顶侧壁。其中外壳21外的提拉杆41上固定安装有一个限位块42,而外壳21内的提拉杆41上则垂直固定安装有一个提拉块43,提拉块43的两端均开设有一个水平的腰型孔44。而两个楔形钳块27靠近提拉块43一侧的侧壁上则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导块45,导块45贯穿腰型孔44且与腰型孔44滑动配合。

导块45的顶侧壁和底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滑槽46,滑槽46与腰型孔44内的提拉块43滑动配合。而导块45靠近对重架体1一侧的侧壁上则水平开设有一个形变槽47,形变槽47两侧的导块45上均开设有一个螺纹孔,两个螺纹孔均与形变槽47相连通,且两个螺纹孔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螺栓孔,两个螺纹孔内则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48。

提拉块43靠近对重架体1一侧的侧壁上还固定安装有一个导向环49,而外壳21内则固定安装有一根竖直设置的导向杆410,导向杆410与导向环49滑动配合。

如图2和图4所示,外壳21上还安装有对安装块23形成支撑的支撑装置5,支撑装置5包括两个支撑螺栓51,两个支撑螺栓51分别螺纹连接在外壳21两个竖直的侧壁上。两个支撑螺栓5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通过转动连接件6安装有一个抵紧块52,抵紧块52在支撑螺栓51的推动下与安装块23抵紧。

转动连接件6包括连接槽61,连接槽61开设在抵紧块52靠近支撑螺栓51一侧的侧壁上,连接槽61为圆台状,且连接槽61靠近支撑螺栓51一侧直径大于连接槽61远离支撑螺栓51一侧的直径。连接槽61内转动安装有一个圆台状的连接块62,连接块62的周侧壁上周向开设有一个限位槽63,而连接槽61的周侧壁上则周向固定安装有一个限位环64,限位环64与限位槽63转动配合。

连接块62的周侧壁上还周向等距开设有多个辊槽65,且每个辊槽65内均转动安装有一个转辊66,转辊66与连接槽61的周侧壁滚动配合。而连接块62靠近支撑螺栓51一侧的侧壁上则开设有一个受驱槽67,受驱槽67内固定安装有一个受驱片68,而支撑螺栓51靠近抵紧块52一侧的侧壁上则开设有一个与受驱片68滑动配合的驱动槽69。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当电梯的轿厢正常运转时,对重架体1通过四个对重导靴12沿着导轨滑动,此时导轨穿过外壳21上的凹槽28和对重导靴12。而一旦轿厢的下落速度过快,则会带动对重架体1的速度也过快,此时,限速器就会拉动提拉装置4。即限速器通过限位块42拉动提拉杆41,而提拉杆41拉动提拉块43,使提拉块43也随之被拉动。而通过腰型孔44和导块45的配合,提拉块43能够拉动楔形钳块27沿着滑轨24向上滑动,且在两个楔形钳块27向上滑动的时候,还会在两个倾斜的滑轨24的限定下相互靠近,从而对导轨形成夹持,以通过摩擦力将对重架体1刹停,相对应的,电梯轿厢也就随之刹停。

在此过程中,导块45还能沿着腰型孔44滑动,从而降低楔形钳块27卡死的可能。而导向环49和导向杆410的滑动配合能够提高提拉块43和提拉杆41的提拉稳定性,从而进一步降低两个楔形钳块27卡死的可能。

额外开设在导块45上的形变槽47使形变槽47两侧的导块45具有一定的形变空间,因此,导块45的安装也就十分方便。但是为了提高楔形钳块27的稳定性,要降低导块45从腰型孔44内脱出的可能。此时只需在螺纹孔内拧入锁紧螺栓48,从而对形变槽47两侧的导块45形成支撑,并使滑槽46与腰型孔44内的提拉块43滑动配合,从而降低导块45从腰型孔44内脱出的可能。

此外,由于两个楔形钳块27对导轨形成夹持以刹停对重架体1时,安装块23同样受到极大的向外扩张的反作用力,而一旦安装块23与安装座22的安装松动,楔形钳块27也就无法起到刹停作用。额外设置的支撑装置5通过支撑螺栓51和抵紧块52对两个安装块23形成进一步的支撑,从而降低两个安装块23松动的可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