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密闭式防渗水防污染垃圾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84760发布日期:2021-02-05 19:29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双层密闭式防渗水防污染垃圾袋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垃圾袋。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垃圾袋通常设置为单个袋体。现有的垃圾袋在公共场所中使用时,如地铁站、医院等,垃圾袋使用及更换过程中需要小心取放,防止垃圾袋破损导致脏水洒出,特别在垃圾中存在有尖角或硬刺时易导致垃圾袋破损,垃圾袋的轻微破损会导致脏水流出,污染垃圾筒及环境,这些弊端导致垃圾袋使用存在诸多不便。因此,现有的垃圾袋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0003]
cn201621213476.4公开了一种干湿分离的垃圾袋,包括垃圾袋本体,该垃圾袋本体内侧通过粘结条压接有干湿分离网,该垃圾袋本体由干湿分离网分隔为上袋体和下袋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垃圾袋通过无纺布将垃圾袋区分为上下两部分,垃圾中的脏水透过无纺布渗透到下部使得混杂的多种垃圾实现干湿分离,避免垃圾发霉发臭,使得垃圾袋的使用和更换更加方便。
[0004]
上述专利的缺点在于,垃圾袋的侧方无法实现吸水,而且当垃圾中存有尖角或者硬刺导致的垃圾袋破损,仍会存有脏水从垃圾袋侧方流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双层密闭式防渗水防污染垃圾袋,已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双层密闭式防渗水防污染垃圾袋,包括垃圾袋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袋主体包括内外设置的内袋以及外袋;
[0007]
所述内袋上开设有渗水孔,所述渗水孔位于所述内袋1/3高度以下区域,同一高度下相邻渗水孔的间距从上至下递增;
[0008]
所述内袋与所述外袋之间设有吸水剂构成的吸水层,所述吸水层堵住所有的渗水孔;
[0009]
所述内袋以及所述外袋的顶部通过两个上下设置的环状连接部相连,两个环状连接部分别为第一环状连接部以及第二环状连接部,所述第一环状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环状连接部将所述内袋与所述外袋相连围成用于容纳上抽带的第一容纳部,所述外袋处于第一容纳部处开设有用于上抽带拉出的上孔;
[0010]
所述内袋处于第一容纳部的内壁黏附有一胶粘层,所述胶粘层的内壁贴敷有离型纸层。
[0011]
本专利通过双层设置,避免了单层的易破性。通过内袋与外袋之间的吸水层,进一步提高吸水层设置处的易破损性。
[0012]
通过外袋与内袋通过两个环状连接部相连,实现外袋与内袋两者的相对固定的同时,还可以实现上抽带的固定。易于手提上抽带将垃圾带本体上端收口后丢弃。
[0013]
本专利通过优化渗水孔的排布,便于保证内袋底部的承重的同时,保证渗水效果。
[0014]
本专利使用时,需要垃圾袋收口丢弃时,撕去离型纸层,胶粘剂相互的粘合,进而实现内袋的口部粘连封口,然后上抽带进行抽拉收口,提高封口的密封效果。
[0015]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袋以及所述外袋的顶部还设有两个上下设置的第三环状连接部以及第四环状连接部,所述第三环状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环状连接部的下方;
[0016]
所述第三环状连接部与所述第四环状连接部将所述内袋与所述外袋相连围成用于容纳下抽带的第二容纳部;
[0017]
所述外袋处于第二容纳部处开设有用于下抽带拉出的下孔。
[0018]
上抽带以及下抽带进行抽拉收口,提高封口的密封效果。
[0019]
或者,所述内袋以及所述外袋的顶部还设有两个上下设置的第三环状连接部以及第四环状连接部,所述第三环状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环状连接部的下方;
[0020]
所述第三环状连接部与所述第四环状连接部将所述内袋与所述外袋相连围成用于容纳橡皮筋的第二容纳部。
[0021]
通过橡皮筋,方便垃圾袋套入垃圾桶及取出时自动进行封口。
[0022]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袋还连接有一w状折叠的柔性塑料分隔层;
[0023]
所述柔性塑料分隔层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内袋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塑料分隔层的底部与所述内袋的底部固定连接。
[0024]
便于实现垃圾袋对于物品的分类分隔。
[0025]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柔性塑料分隔层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三环状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环状连接部之间。
[0026]
便于在抽绳抽拉时,实现柔性塑料分隔层对垃圾袋内腔的分隔。
[0027]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袋上黏附有一塑料层,所述塑料层的左侧、右侧以及下侧与所述外袋相连构成一插口。
[0028]
便于插入便签纸。针对于特殊需要标记的垃圾进行备注。
[0029]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袋、所述外袋、上抽带以及下抽带均为pe材质。
[0030]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环状连接部、第二环状连接部、第三环状连接部以及第四环状连接部均是内袋与外袋热封相连的连接部。
[0031]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吸水剂是吸水棉、海绵、硅胶、吸水树脂中的任意一种。
[0032]
或者,所述吸水层包括沿着厚度方向设置的两层吸水棉,两层吸水棉通过缝纫线相连围成用于容纳吸水树脂的空腔,所述吸水棉之间夹设有吸水树脂。
[0033]
便于实现吸水均匀性。
[0034]
所述吸水层的内侧以及外侧分别与内袋与外袋胶粘固定。
[0035]
保证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003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9]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4内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0]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5吸水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1]
图中:1为内袋,2为外袋,3为吸水层,4为上抽带,5为下抽带,6为胶粘层,7为橡皮筋,8为柔性塑料分隔层,11为渗水孔,21为第一环状连接部,22为第二环状连接部, 23为第三环状连接部,24为第四环状连接部,25为第一容纳部,31为第一吸水棉,32为第二吸水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43]
参见图1,具体实施例1,双层密闭式防渗水防污染垃圾袋,包括垃圾袋主体,垃圾袋主体包括内外设置的内袋1以及外袋2;内袋1上开设有渗水孔,渗水孔位于内袋11/3高度以下区域;内袋1与外袋2之间设有吸水剂构成的吸水层3,吸水层3堵住的渗水孔11。同一高度下相邻渗水孔的间距从上至下递增。
[0044]
内袋1以及外袋2的顶部通过两个上下设置的环状连接部相连,两个环状连接部分别为第一环状连接部21以及第二环状连接部22,第一环状连接部21与第二环状连接部22将内袋1与外袋2相连围成用于容纳上抽带4的第一容纳部25,外袋2处于第一容纳部25处开设有用于上抽带4拉出的上孔。上抽带呈环状设置在第一容纳部。上孔设有一个或者2个,上孔设有一个时,实现单边抽拉。上抽带设有一个。上孔设有2个时,上抽带设有两个,两个上抽带分别从两个上孔中抽出。两个上孔相对设置。便于实现两边抽拉,收口。
[0045]
内袋处于第一容纳部的内壁还可以黏附有一胶粘层6,胶粘层6的内壁贴敷有离型纸层。需要垃圾袋收口丢弃时,撕去离型纸层,胶粘剂相互的粘合,进而实现内袋的口部粘连封口,提高封口的密封效果。
[0046]
内袋1、外袋2、上抽带4以及下抽带均为pe材质。
[0047]
第一环状连接部以及第二环状连接部均是内袋1与外袋2热封相连的连接部。或者,第一环状连接部以及第二环状连接部是内袋与外袋通过胶水相连的连接部。
[0048]
吸水剂是吸水棉、海绵、硅胶、吸水树脂中的任意一种。
[0049]
渗水孔的内径不大于1mm。
[0050]
有益效果:1)通过双层设置,避免了单层的易破性。通过内袋1与外袋2之间的吸水层,进一步提高吸水层设置处的易破损性。
[0051]
2)通过外袋2与内袋1通过两个环状连接部相连,实现两者的相对固定的同时,还可以实现上抽带4的固定。易于手提上抽带4将垃圾带本体上端收口后丢弃。
[0052]
3)本专利通过优化渗水孔的排布,便于保证内袋底部的承重的同时,保证渗水效果。
[0053]
4)使用时,需要垃圾袋收口丢弃时,撕去离型纸层,胶粘剂相互的粘合,进而实现内袋的口部粘连封口,然后上抽带进行抽拉收口,提高封口的密封效果。
[0054]
参见图2,具体实施例2,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内袋以及外袋的顶部还设有两个上下设置的第三环状连接部23以及第四环状连接部24,第三环状连接部23位于第二环状连接部的下方;第三环状连接部23与第四环状连接部24将内袋与外袋相连围成用于容纳下抽带的第二容纳部;外袋处于第二容纳部处开设有用于下抽带5拉出的下孔。下抽带呈环状设置在第二容纳部。下孔设有一个或者2个,下孔设有一个时,实现单边抽拉。下孔设有2 个时,下抽带设有两个,两个下抽带分别从两个下孔中拉出。两个下孔相对设置。便于实现两
边抽拉,收口。
[0055]
上抽带以及下抽带进行抽拉收口,提高封口的密封效果。
[0056]
第三环状连接部以及第四环状连接部均是内袋与外袋热封相连的连接部。或者,第三环状连接部以及第四环状连接部均是内袋与外袋通过胶水相连的连接部。
[0057]
参见图3,具体实施例3,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内袋以及外袋的顶部还设有两个上下设置的第三环状连接部23以及第四环状连接部24,第三环状连接部23位于第二环状连接部的下方;第三环状连接部23与第四环状连接部34将内袋与外袋相连围成用于容纳橡皮筋7的第二容纳部。通过橡皮筋,方便垃圾袋套入垃圾桶及取出时自动进行封口。第三环状连接部以及第四环状连接部均是内袋与外袋热封相连的连接部。或者,第三环状连接部以及第四环状连接部均是内袋与外袋通过胶水相连的连接部。
[0058]
参见图4,具体实施例4,在具体实施例1、2或3的基础上,内袋1还连接有一w状折叠的柔性塑料分隔层8;柔性塑料分隔层8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内袋固定连接,柔性塑料分隔层8的底部与内袋的底部固定连接。便于实现垃圾袋对于物品的分类分隔。柔性塑料分隔层的顶部可以位于第三环状连接部与第二环状连接部之间。便于在抽绳抽拉时,实现柔性塑料分隔层对垃圾袋内腔的分隔。
[0059]
外袋上黏附有一塑料层,塑料层的左侧、右侧以及下侧与外袋相连构成一插口。便于插入便签纸。针对于特殊需要标记的垃圾进行备注。
[0060]
参见图5,具体实施例5,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区别在于,吸水层3可以包括沿着厚度方向设置的两层吸水棉,两层吸水棉分别为第一吸水棉31以及第二吸水棉32,两层吸水棉通过缝纫线相连围成用于容纳吸水树脂的空腔,吸水棉之间夹设有吸水树脂。便于实现吸水均匀性。吸水层的内侧以及外侧分别与内袋与外袋胶粘固定。保证固定效果。
[0061]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