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02224发布日期:2021-01-12 07:3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电梯门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梯门刀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城市的空间利用率,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作为人们工作生活的场所;电梯作为一种垂直运输工具,与人们的出行生活越来越密切。但是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电梯井道会出现烟囱效应,即井道内外由于温度、气压等气象因素,在井道内外产生空气流动。该效应使使厅门两侧承受的压力不同,增大了厅门关闭的阻力。异步门刀在关门过程中,随着轿门门刀推着层门门球运动,在层门完全关闭并触发门开关信号前,轿门门刀会逐渐脱离层门门球,轿门门刀对层门的推力消失,层门仅依靠惯性及自身的重锤的重力作用拉动两侧层门闭合。

但是在高层建筑井道烟囱效应的影响下,会使层门关门阻力增大,在关门动作行程末端,仅依靠惯性及层门重锤的重力作用难以可靠使层门完全闭合。

虽然可以增加层门重锤重量或者在层门侧增加其他的辅助关门装置使层门可靠完全闭合,但由于只是强化了关门驱动力,在开门时或者没有烟囱效应的场合,会增加开门的马达负担或者开关门的冲击,影响乘客体验。

常见的异步门刀关门过程如图1所示,轿门门刀在关门过程中期,可动门刀会慢慢打开,层门此时依靠层门重锤及惯性关门,而当出现烟囱效应或层门运行摩擦力过大等问题时,层门侧门球会出现右下角的非正常情况,门球偏向左侧可动门刀侧,导致无法上锁,电梯运行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门刀装置,既能保证原有异步门刀的优点,又能避免出现层门被外力影响导致与主门刀接触引起层门无法闭合的情况,并且为纯机械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刀装置,其包括主门刀2、从门刀1、主上门刀臂3、主下门刀臂4、弹簧组件5、驱动挡块6、驱动臂7、解锁挡块8、弹簧销9及门刀底板10;

所述驱动臂7包括杆部及扇形头部,杆部同扇形头部的圆心端固定连接并且在连接处形成有枢转孔71;

一固定轴72穿过所述驱动臂7的枢转孔71及主下门刀臂4的一端,将所述驱动臂7及所述主下门刀臂4可枢转的固定到门刀底板10下部,主下门刀臂4位于所述驱动臂7同门刀底板10之间;

主下门刀臂4的另一端同主门刀2下部枢接;

主上门刀臂3的一端可枢转的固定到门刀底板10上部;

主上门刀臂3的另一端同主门刀2中部枢接;

所述驱动挡块6的尾端固定在所述驱动臂7扇形头部的上侧面,头端后探至主下门刀臂4前侧面同门刀底板10之间;

所述解锁挡块8的尾端固定在所述驱动臂7扇形头部的下侧面,头端位于主下门刀臂4后侧面同门刀底板10之间,并向扇形头部的上侧面弯折并在后侧形成斜面;

所述弹簧组件5,一端固定在门刀底板10,另一端固定在主门刀2;

所述门刀底板10的下部设置有销孔101;

所述弹簧销9上部固定有挡板91,弹簧销9的挡板91下方部分作为销柱穿过所述门刀底板10的销孔101,弹簧销9的挡板上方部分作为销头;

弹簧销9的销柱外套设有螺旋弹簧92,螺旋弹簧92位于门刀底板10同挡板91之间;

所述主下门刀臂4后侧面设置有固定槽41;

所述从门刀1设置在门刀底板10上。

较佳的,当轿厢门机驱动轿厢门完全关闭时,轿厢门机带动驱动臂7绕固定轴72逆时针转动到最大角度,弹簧组件5收缩拉动主门刀2使主上门刀臂3、主下门刀臂4逆时针向上旋转,主下门刀臂4受固定在驱动臂7扇形头部上侧面的驱动挡块6阻挡而停止在要求位置,使主门刀2与从门刀1的间距保持在设定开门间距;所述解锁挡块8的头端挤压在弹簧销9挡板前侧面使弹簧销9沿门刀底板10的销孔101后移,弹簧销9的销头93从主下门刀臂4后侧面的固定槽41脱离,并使位于门刀底板10同挡板91之间的螺旋弹簧92压缩变形;

当轿厢门机驱动轿厢门由完全状态打开同时带动驱动臂7绕固定轴顺时针转动时,驱动臂7上的驱动挡块6推动主下门刀臂4顺时针旋转,主下门刀臂4带动主门刀2顺时针向下旋转同从门刀1合拢;随着驱动臂7绕固定轴72顺时针转动,解锁挡块8的头端下移脱离弹簧销9挡板,螺旋弹簧92的形变力使弹簧销9前移使销头93前探,插入主下门刀臂4后侧面设置的固定槽41中,限制了主下门刀臂4继续移动,同时限制了主门刀2的移动,进入开门状态,弹簧组件5处于拉伸状态;

当轿厢门机驱动轿厢门由开门状态关闭同时带动驱动臂7绕固定轴72逆时针转动,当驱动臂7上的解锁挡块8上移使头端接触挤压弹簧销9的挡板91前侧面时,开始对主下门刀臂4进行解锁,随着驱动臂7的逆时针旋转,解锁挡块8的头端前侧斜面挤压弹簧销9的挡板91使弹簧销9逐渐后移,直至解锁挡块8运行至与主下门刀臂4接触时,弹簧销9后移最大距离,弹簧销9的销头93从主下门刀臂4后侧面的固定槽41脱离,解除了对主下门刀臂4的位移限制,主下门刀臂4因主门刀2上的弹簧组件5的拉力作用,作逆时针旋转,使主门刀2远离从门刀1;

当主下门刀臂4逆时针旋转碰到驱动挡块6时,驱动挡块6会限制主下门刀臂4的继续位移;轿厢门机带动驱动臂7绕固定轴72逆时针转动到最大角度时,主下门刀臂4停止旋转,轿厢门完全关闭。

较佳的,所述门刀底板10的下部设置的销孔101为非圆孔。

较佳的,所述门刀底板10的下部设置的销孔101为∩形孔、□形孔或△形孔。

较佳的,弹簧销9的销柱94尾端固定设置有防脱档杆95。

较佳的,所述从门刀1相对于门刀底板10固定。

较佳的,所述从门刀1能相对于门刀底板10移动。

较佳的,所述弹簧组件5位于主上门刀臂3、主下门刀臂4之间。

较佳的,弹簧销9的销头93端部的上侧有倒角。

较佳的,对应于固定槽41处的主下门刀臂4的下侧面形成有一个从前到后逐渐变深的斜槽42。

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刀装置,在轿门关门过程中期,主门刀2不会随着轿门的运动而缓慢打开,直到轿门关闭至最后阶段才会迅速打开,使得异步轿门门刀在关门至最后阶段时,可以继续夹紧层门门球,使得轿门门刀在整个关门过程中都能施加作用力给层门,待层门移动几乎全闭时才上锁,这样层门锁会在最后位置快速上锁,既能保证原有异步门刀的优点,又能避免出现层门被外力影响(井道存在烟囱效应,或层门运行摩擦力过大等)导致与主门刀2接触引起层门无法闭合的情况,并且为纯机械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常见异步门刀关门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刀装置一实施例轿厢门完全关闭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刀装置一实施例轿厢门完全关闭时整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刀装置一实施例驱动臂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刀装置一实施例弹簧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刀装置一实施例门刀底板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刀装置一实施例轿厢门完全关闭时驱动臂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刀装置一实施例轿厢门完全关闭时驱动臂、弹簧销、解锁挡块位置关系前下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刀装置一实施例轿厢门完全关闭时主下门刀臂4、弹簧销、解锁挡块位置关系后下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刀装置一实施例轿厢门完全关闭时去除驱动臂前上侧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刀装置一实施例轿门开门状态整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刀装置一实施例轿门开门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刀装置一实施例轿门开门状态时驱动臂、弹簧组件、门刀臂及驱动挡块位置关系前上侧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刀装置一实施例轿门开门状态时驱动臂及解锁挡块位置前下侧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刀装置一实施例轿门开门状态时主下门刀臂固定槽同弹簧销配合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刀装置一实施例轿门关门过程整体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刀装置一实施例轿门关门过程中驱动臂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刀装置一实施例轿门关门过程中解锁挡块解锁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刀装置一实施例关门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从门刀;2主门刀;3主上门刀臂3;4主下门刀臂;41固定槽;42斜槽;5弹簧组件;6驱动挡块;7驱动臂;71枢转孔;72固定轴;8解锁挡块;9弹簧销;91挡板;92螺旋弹簧;93销头;94销柱;95防脱档杆;10门刀底板;101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电梯门刀装置包括主门刀2、从门刀1、主上门刀臂3、主下门刀臂4、弹簧组件5、驱动挡块6、驱动臂7、解锁挡块8、弹簧销9及门刀底板10;

所述驱动臂7包括杆部及扇形头部,杆部同扇形头部的圆心端固定连接并且在连接处形成有枢转孔71;

一固定轴72穿过所述驱动臂7的枢转孔71及主下门刀臂4的一端,将所述驱动臂7及所述主下门刀臂4可枢转的固定到门刀底板10下部,主下门刀臂4位于所述驱动臂7同门刀底板10之间;

主下门刀臂4的另一端同主门刀2下部枢接;

主上门刀臂3的一端可枢转的固定到门刀底板10上部;

主上门刀臂3的另一端同主门刀2中部枢接;

如图4所示,所述驱动挡块6的尾端固定在所述驱动臂7扇形头部的上侧面,头端后探至主下门刀臂4前侧面同门刀底板10之间;

所述解锁挡块8的尾端固定在所述驱动臂7扇形头部的下侧面,头端位于主下门刀臂4后侧面同门刀底板10之间,并向扇形头部的上侧面弯折并在后侧形成斜面;

所述弹簧组件5,一端固定在门刀底板10,另一端固定在主门刀2;

如图6所示,所述门刀底板10的下部设置有销孔101;

如图5所示,所述弹簧销9上部固定有挡板91,弹簧销9的挡板91下方部分作为销柱94穿过所述门刀底板10的销孔101,弹簧销9的挡板上方部分作为销头93;

弹簧销9的销柱外套设有螺旋弹簧92,螺旋弹簧92位于门刀底板10同挡板91之间;

所述主下门刀臂4后侧面设置有固定槽41;

所述从门刀1设置在门刀底板10上。

所述电梯门刀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如下:

如图2、图3所示,当轿厢门机驱动轿厢门完全关闭时,轿厢门机带动驱动臂7绕固定轴72逆时针转动到最大角度,弹簧组件5收缩拉动主门刀2使主上门刀臂3、主下门刀臂4逆时针向上旋转,主下门刀臂4受固定在驱动臂7扇形头部上侧面的驱动挡块6阻挡而停止在要求位置,使主门刀2与从门刀1的间距保持在设定开门间距;如图7、图8、图9及图10所示,所述解锁挡块8的头端挤压在弹簧销9挡板前侧面使弹簧销9沿门刀底板10的销孔101后移,弹簧销9的销头93从主下门刀臂4后侧面的固定槽41脱离,并使位于门刀底板10同挡板91之间的螺旋弹簧92压缩变形;

如图11、图12所示,当轿厢门机驱动轿厢门由完全状态打开同时带动驱动臂7绕固定轴顺时针转动时,驱动臂7上的驱动挡块6推动主下门刀臂4顺时针旋转,主下门刀臂4带动主门刀2顺时针向下旋转同从门刀1合拢;如图13、图14及图15所示,随着驱动臂7绕固定轴72顺时针转动,解锁挡块8的头端下移脱离弹簧销9挡板,螺旋弹簧92的形变力使弹簧销9前移使销头93前探,插入主下门刀臂4后侧面设置的固定槽41中,限制了主下门刀臂4继续移动,同时限制了主门刀2的移动,进入开门状态,弹簧组件5处于拉伸状态;

如图16、图17及图18所示,当轿厢门机驱动轿厢门由开门状态关闭同时带动驱动臂7绕固定轴72逆时针转动,当驱动臂7上的解锁挡块8上移使头端接触挤压弹簧销9的挡板91前侧面时,开始对主下门刀臂4进行解锁,随着驱动臂7的逆时针旋转,解锁挡块8的头端前侧斜面挤压弹簧销9的挡板91使弹簧销9逐渐后移,直至解锁挡块8运行至与主下门刀臂4接触时,弹簧销9后移最大距离,弹簧销9的销头93从主下门刀臂4后侧面的固定槽41脱离,解除了对主下门刀臂4的位移限制,主下门刀臂4因主门刀2上的弹簧组件5的拉力作用,作逆时针旋转,使主门刀2远离从门刀1;

当主下门刀臂4逆时针旋转碰到驱动挡块6时,驱动挡块6会限制主下门刀臂4的继续位移;轿厢门机带动驱动臂7绕固定轴72逆时针转动到最大角度时,主下门刀臂4停止旋转,轿厢门完全关闭。

实施例一的电梯门刀装置,通过在主下门刀臂4增加固定槽41,在门刀底板10上增加弹簧销9,在驱动臂7上增加驱动挡块6及解锁挡块8,根据轿门门刀在电梯开关门时的运行规则,控制主下门刀臂4上的固定槽41与弹簧销9的配合,使轿门门刀控制从层门开始关闭至层门几乎全闭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销9始终嵌入主下门刀臂4的固定槽41中,控制主门刀2无法产生位移,待层门几乎完全关闭时,弹簧销9才与主下门刀臂4的固定槽41脱离,弹簧组件5可以拉动主门刀2远离从门刀1。而在关门至接近全闭之前,驱动臂7带动驱动挡块6逆时针旋转,虽然驱动挡块6会脱离主下门刀臂4,但是因为弹簧销9的销头93仍然插入在主下门刀臂4的固定槽41内,主下门刀臂4不会因为弹簧组件5的拉力而逆时针旋转。如图19所示,在轿门关门过程中期,主门刀2不会随着轿门的运动而缓慢打开,直到轿门关闭至最后阶段才会迅速打开,使得异步轿门门刀在关门至最后阶段时,可以继续夹紧层门门球,使得轿门门刀在整个关门过程中都能施加作用力给层门,待层门移动几乎全闭时才上锁,这样层门锁会在最后位置快速上锁,既能保证原有异步门刀的优点,又能避免出现层门被外力影响(井道存在烟囱效应,或层门运行摩擦力过大等)导致与主门刀2接触引起层门无法闭合的情况,并且为纯机械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的电梯门刀装置,所述门刀底板10的下部设置的销孔101为非圆孔(例如为∩形孔、□形孔或△形孔),作为销柱94的弹簧销9挡板91下方部分与销孔101适配,从而可以限制弹簧销9相对门刀底板10旋转。

较佳的,弹簧销9的销柱94尾端固定设置有防脱档杆95。

较佳的,所述从门刀1相对于门刀底板10固定。

较佳的,所述从门刀1能相对于门刀底板10移动。

较佳的,所述弹簧组件5位于主上门刀臂3、主下门刀臂4之间。

较佳的,弹簧销9的销头端部的上侧有倒角。弹簧销9的销头93端部倒角便于探入到主下门刀臂4的固定槽41内。

较佳的,对应于固定槽41处的主下门刀臂4的下侧面形成有一个从前到后逐渐变深的斜槽42。该斜斜槽42便于弹簧销9的销头93端部进入到主下门刀臂4后侧然后探入到固定槽41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