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消毒式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5357发布日期:2021-04-13 22:43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自动消毒式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垃圾桶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自动消毒式垃圾桶。


背景技术:

2.垃圾桶,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是指装放垃圾的容器;在家庭,宾馆和办公场所等广泛使用垃圾桶。
3.目前,使用垃圾桶时,将垃圾袋展开放入垃圾桶内,实现垃圾的收集以及存放。
4.现有技术中,垃圾在存放过程中,由于垃圾桶缺乏自动消毒功能,垃圾桶易产生的臭味、滋生细菌,导致污染环境,同时,会滋生令人难以忍受的气味,易导致疾病产生,以及导致流感的传播。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消毒式垃圾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桶缺乏自动消毒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自动消毒式垃圾桶,包括桶体、桶盖以及消毒装置,所述桶体的顶部形成投放口,所述桶体的内部形成存放腔,所述桶盖用于开启或封盖所述投放口;所述消毒装置安设所述桶体,所述消毒装置包括喷头以及消毒液盒,所述消毒液盒用于储存消毒液,所述喷头连通所述消毒液盒,所述喷头具有喷口,所述喷口朝向所述存放腔布置。
7.进一步的,所述喷头具有喷射面,所述喷口形成在所述喷射面;所述喷射面呈倾斜布置,且所述喷射面朝向所述存放腔布置。
8.进一步的,所述桶体具有呈纵向布置的桶壁,所述喷头安设所述桶壁,所述喷射面与所述桶壁形成的夹角范围为40-50度。
9.进一步的,所述桶体具有至少一个安设面,所述安设面相对所述桶壁呈倾斜布置,所述安设面安设有紫外消毒灯,所述紫外消毒灯的发光方向朝向所述存放腔;所述紫外消毒灯呈扁平状布置,所述紫外消毒灯与所述桶壁形成的夹角范围为40-50度。
10.进一步的,所述桶体具有转换腔,所述转换腔与所述喷头呈连通布置;所述消毒装置包括超声波喷雾片以及吸水芯,所述吸水芯的下端嵌入所述消毒液盒,且所述消毒液浸泡所述吸水芯的下端,所述吸水芯的上端延伸与所述转换腔呈连通布置;所述超声波喷雾片置于所述喷头,且所述超声波喷雾片与所述喷口呈对应布置。
11.进一步的,所述桶体包括上桶、中桶以及下桶,所述上桶、所述中桶与所述下桶沿自上而下呈活动扣合布置,所述桶盖与所述上桶呈铰接布置,所述上桶、所述中桶与所述下桶连通形成所述存放腔,所述喷头安设所述中桶,所述消毒液盒的顶部扣接所述中桶,所述消毒液盒的底部朝下延伸置于所述下桶的内部。
12.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消毒式垃圾桶包括红外测距传感器、控制板以及开启电机,所述开启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桶盖摆动,实现开启或封盖所述投放口;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所
述控制板和所述开启电机分别安设所述桶体,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和所述开启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板呈连接布置;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预设有测距范围,当用户处于所述测距范围,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将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控制所述开启电机启动,摆动所述桶盖。
13.进一步的,所述上桶设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具有监测面,当所述桶盖封盖所述投放口时,所述桶盖抵压所述检测器的监测面;所述检测器与所述控制板呈连接布置。
14.进一步的,所述中桶设有抵压开关,所述抵压开关与所述控制板呈连接布置,所述抵压开关的内端与所述中桶呈连接布置,所述抵压开关的外端朝外延伸呈活动布置;当所述中桶与所述下桶呈扣合布置时,所述抵压开关的外端抵接所述下桶。
15.进一步的,所述桶盖的内端与所述桶体呈铰接布置,所述桶盖的外端呈活动布置;当所述桶盖封闭所述投放口时,所述桶盖的外端与所述喷头呈上下对应布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消毒式垃圾桶,投放垃圾时,桶盖开启投放口,用户将垃圾投放至存放腔,投放完毕后,桶盖摆动封闭投放口;当桶盖封闭投放口后,通过喷头的喷口喷射消毒液喷雾,实现对存放腔进行消毒以及杀菌;这样,无需人为介入,即可实现自动消毒,从而实现异味的清除,细菌的消杀,对环境起到净化的作用,同时,避免细菌的传播以及疾病的产生。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消毒式垃圾桶的剖面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消毒式垃圾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消毒式垃圾桶的立体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消毒式垃圾桶的消毒装置的布局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消毒式垃圾桶的消毒装置的布局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消毒式垃圾桶的消毒装置的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25.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6.参照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27.自动消毒式垃圾桶,包括桶体10、桶盖20以及消毒装置30,桶体10的顶部形成投放口,桶体10的内部形成存放腔,桶盖20用于开启或封盖投放口;消毒装置30安设桶体10,消
毒装置30包括喷头31以及消毒液盒33,消毒液盒33用于储存消毒液,喷头31连通消毒液盒33,喷头31具有喷口34,喷口34朝向存放腔布置。
28.上述的自动消毒式垃圾桶,投放垃圾时,桶盖20开启投放口,用户将垃圾投放至存放腔,投放完毕后,桶盖20摆动封闭投放口;当桶盖20封闭投放口后,通过喷头31的喷口34喷射消毒液喷雾,实现对存放腔进行消毒以及杀菌;这样,无需人为介入,即可实现自动消毒,从而实现异味的清除,细菌的消杀,对环境起到净化的作用,同时,避免细菌的传播以及疾病的产生。
29.自动消毒式垃圾桶由红外测距传感器40控制桶盖50进行开启或关闭,在每次垃圾投放后,也就是说,开启桶盖20再闭合桶盖20后,消毒装置30自动启动,进行超声波喷雾,进行消毒;而紫外消毒灯50会在控制件通电后,每隔一小时启动一次60秒~180秒的工作模式(喷雾和紫外线灯启动时需桶盖的磁感开关为闭合状态和上盖底座边触合开关接通时才启动工作)。
30.消毒液盒33装储有不高于75%浓度的酒精或其它相应的水性消毒介质。
31.桶盖20、上桶11中桶12与下桶13采用模块化设计,其使用更为方便,添加耗材简单,供电伏数为3.6v~4.5v间安全节能可使用5号电池或充电电池。
32.该产品适用于家用,商用,厕所。由于产品为模块化设计安装,也可进行整体外观和机件尺寸扩大后来加工生产安放于公共场所使用。
33.喷头31具有喷射面,喷口34形成在喷射面;喷射面呈倾斜布置,且喷射面朝向存放腔布置;这样,对喷射的消毒液起到导向作用,便于喷射的消毒液朝下喷射,提高消毒效果。
34.桶体10具有呈纵向布置的桶壁,喷头31安设桶壁,喷射面与桶壁形成的夹角范围为40-50度;这样,使喷口34与存放腔的对应面积更大,提高消毒效果。
35.喷射面与桶壁形成的夹角范围为45度,使喷口34与存放腔的对应面积更大,提高消毒效果。
36.桶体10具有至少一个安设面,安设面相对桶壁呈倾斜布置,安设面安设有紫外消毒灯50,紫外消毒灯50的发光方向朝向存放腔;紫外消毒灯50呈扁平状布置,紫外消毒灯50与桶壁形成的夹角范围为40-50度;通过紫外消毒灯50,发射消毒光线,对存放腔进行消毒,与消毒喷雾配合,提高消毒效果。
37.桶体10具有转换腔35,转换腔35与喷头31呈连通布置;消毒装置30包括超声波喷雾片以及吸水芯32,吸水芯32的下端嵌入消毒液盒33,且消毒液浸泡吸水芯32的下端,吸水芯32的上端延伸与转换腔35呈连通布置;超声波喷雾片置于喷头31,且超声波喷雾片与喷口34呈对应布置。
38.进行吸取消毒液时,吸水芯32吸取消毒液至转换腔35,超声波喷雾片启动将转换腔35内的消毒液转换呈喷雾状,再通过喷口34喷出,实现雾化,提高消毒效果。
39.超声波喷雾片包括金属微孔片以及电陶瓷薄片,金属微孔片中间通过镂空形成内圆和外圆,内圆与电陶瓷薄片通过粘合剂紧密粘合,外圆为内圆的支架,而且外圆与内圆通过三个镂空形成的足样弹片连接;内圆上设置有数个微孔,其出口孔直径约为9μm;实现消毒液雾化。
40.为了更好的对消毒液进行雾化,其直径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在3-15μm之间。
41.超声波喷雾片利用电子高频震荡,振荡频率为1.7mhz或2.4mhz,超过人的听觉范
围,该电子振荡对人体及动物绝无伤害,通过陶瓷雾化片的高频谐振,将液态水分子结构打散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
42.喷头31的内部设有风扇,风扇将雾化的消毒喷雾,吹向喷口34,实现喷雾喷至存放腔。
43.吸水芯32可以采用吸水棉芯,实现消毒液的转移。
44.吸水芯32呈纵向布置,且呈圆柱状布置,便于吸水芯32的设置。
45.吸水芯32包括多根纤维丝及沿该纤维丝外围轴向缠绕的渗水透气无纺布包裹层,该多根纤维丝在渗水透气无纺布包裹层内形成纤维束;实现吸水。
46.本实施例中,桶体10包括上桶11、中桶12以及下桶13,上桶11、中桶12与下桶13沿自上而下呈活动扣合布置,桶盖20与上桶11呈铰接布置,上桶11、中桶12与下桶13连通形成存放腔,喷头31安设中桶12,这样,喷头31喷射雾化的消毒液时,上桶11起到阻挡作用,有效避免消毒液扩散在桶体10外,影响消毒效果。
47.消毒液盒33的顶部扣接中桶12,消毒液盒33的底部朝下延伸置于下桶13的内部;这样消毒液盒33呈内置时,降低消毒液盒33受外部环境影响,降低对消毒液盒33内消毒液的影响,同时,通过中桶12与下桶13的活动扣合,实现中桶12与下桶13的相对固定,以及中桶12与下桶13分离,便于桶体10的使用,以及便于消毒液的添加。
48.消毒液盒33沿纵向呈长条状延伸布置,这样,便于消毒液盒33与吸水芯32的配合,便于消毒液的转移,同时,降低消毒液盒33的横向占用面积,便于消毒液盒33安设在下桶13,且降低消毒液盒33对存放腔的空间限制。
49.消毒液盒33的底部形成集中部,集中部朝下凸起呈弧形布置,吸水芯32的下端延伸至集中部;这样,消毒液集中部的作用下,会趋向中部,便于吸水芯32吸附消毒液以及转移消毒液。
50.自动消毒式垃圾桶包括红外测距传感器40、控制板以及开启电机,开启电机用于驱动桶盖20摆动,实现开启或封盖投放口;红外测距传感器40、控制板和开启电机分别安设桶体10,红外测距传感器40和开启电机分别与控制板呈连接布置;红外测距传感器40预设有测距范围,当用户处于测距范围,红外测距传感器40将信号传输至控制板,控制板控制开启电机启动,摆动桶盖20;这样,通过控制板实现对桶盖20开启或封闭投放口进行控制,避免人为接触桶体10,实现无接触投放垃圾。
51.红外测距传感器40的测距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10cm、20cm、30cm、40cm、50cm;测距范围的设置,通过控制板的预设的程序控制。
52.红外测距传感器40安设在上桶11上,红外测距传感器40朝上发射检测线,当用户手部或其他部分悬空在检测光线的上方,红外测距传感器40接受到信号,将数据传输至控制板,控制板控制开启电机启动,实现桶盖20开启投放口。
53.上桶11设有检测器,检测器具有监测面,当桶盖20封盖投放口时,桶盖20抵压检测器的监测面;检测器与控制板呈连接布置;实现对桶盖20的封闭投放口进行检测,这样,在桶盖20的封闭投放口的情况下,控制板才会控制消毒装置30进行消毒处理,避免消毒喷雾的浪费,增强消毒效果。
54.检测器可以是红外传感器,也可以是压力传感器,也可以是磁感开关。
55.上桶11具有检测槽,检测器安设在检测槽中,检测槽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底
端呈固定布置,检测器与第一弹簧的顶部呈连接布置;检测槽具有连通板,当桶盖20封闭投放口时,桶盖20下压检测器,直至检测器抵触连通板,第一弹簧呈压缩状态,电路呈连通布置,控制板才会控制消毒装置30进行消毒处理;当桶盖20开启投放口时,第一弹簧复位,促使检测器与连通板分离,电路呈短路状态,消毒装置30处于无法启动状态。
56.中桶12设有抵压开关,抵压开关与控制板呈连接布置,抵压开关的内端与中桶12呈连接布置,抵压开关的外端朝外延伸呈活动布置;当中桶12与下桶13呈扣合布置时,抵压开关的外端抵接下桶13;这样,当中桶12与下桶13呈扣合布置时,电路导通,控制板才会控制消毒装置30进行消毒处理,当中桶12与下桶13分离时,消毒装置30处于无法启动状态,这样,有效避免消毒装置30误启动,造成消毒液的浪费,以及避免消毒作用时直接喷射至用户,保障使用安全。
57.抵压开关可以是红外传感器,也可以是压力传感器。
58.控制板控制消毒装置30的启动时间,可以根据预设时间进行控制,实现长时间间歇性对存放腔进行消毒。
59.抵压开关、检测器、控制板和消毒装置30的电路呈串联布置;这样,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消毒装置30则处于无法启动状态;也就是说,在存放腔呈封闭状态时,控制板才会控制消毒装置30进行消毒处理,否则,消毒装置30则处于无法启动状态。
60.桶盖20的内端与桶体10呈铰接布置,桶盖20的外端呈活动布置;当桶盖20封闭投放口时,桶盖20的外端与喷头31呈上下对应布置;这样,喷头31的喷射方向与桶盖20的开启方向相反,提高喷头31的喷射范围,提高喷射效果。
61.下桶13设有重力感应器,重力感应器具有测重板,测重板与存放腔成上下对应布置;当投放垃圾时,垃圾将重量传递至测重板,重力感应器将信号传递至控制板,控制板才会控制消毒装置30进行消毒处理,否则,消毒装置30则处于无法启动状态,这样,有效避免,无垃圾时,消毒装置30启动消毒,造成无效消毒。
62.或者,用户可以将垃圾袋套设在桶体10内,垃圾袋的底部抵触测重板,或者垃圾袋的底部处于测重板的上方;当投放垃圾时,垃圾具有重力,促使垃圾袋的底部抵触测重板,实现测重板检测垃圾的投放。
63.自动消毒式垃圾桶包括电源件,电源件安设在桶体10上,电源件分别对消毒装置30、抵压开关、检测器、控制板和红外测距传感器40进行供电,实现电路的连通,以及保障各个元件的电源供给。
64.电源件可以是蓄电池,也可以直接与外部电路连接,蓄电池的话,通过充电,实现电能存储,然后进行供电。
65.下桶13的内部设有内桶,内桶用于套设垃圾袋,投放口连通内桶,在内桶的作用下,使垃圾袋呈展开形式,便于垃圾的投放。
6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