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涂料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5038发布日期:2020-11-27 10:1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油漆涂料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漆涂料包装袋,特别是涉及一种容装油漆涂料的包装袋。



背景技术:

传统的包装油漆涂料的方法,为使用无缝罐或易拉罐等等具有阻水及阻气效果的金属罐,但由于油漆涂料具有对金属材质的腐蚀性,为了确保金属罐不因接触油漆涂料而腐蚀破损,常于罐内涂覆有机树脂,以避免盛装的油漆涂料直接接触金属材质,借此增加容器耐腐蚀性,也减少金属壁面因腐蚀作用产生孔洞而失去气密的可能性,借此避免油漆涂料的受潮、氧化,及变质。

然而,所述金属罐的体积及形状皆是固定的,因此在囤放时、运输时均会受到固体型态的限制,较不能有效率地利用空间密集囤置,以运输的观点而言,在固定空间内囤置的无缝罐数量较少,势必就需要更多的空间或更多次数的运输,也就会增加成本花费。

此外,所述金属罐在使用情况上,由于油漆涂料的黏滞性较高而黏附于壁上等特质,使得较难以倒出罐体内所有的油漆涂料,因而会有剩余的油漆涂料残留于罐体内,导致浪费或二次污染的情况发生。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所述金属罐较难以完全地排出容装的油漆涂料,导致将有残留于罐内的油漆涂料等浪费的情形发生。如何找到另一种适合油漆涂料的包装型式,以改善上述的问题,则成为业者改良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形状上易于存放与运输、具有高气密性,以及能有效使用容装物的油漆涂料包装袋。

本实用新型油漆涂料包装袋,适用于封装油漆涂料,且包含内膜、包覆所述内膜的主膜,及包覆所述主膜的外膜。

所述内膜界定出适用于容装所述油漆涂料的容置空间,且用于热熔而封闭所述容置空间。

所述主膜包括以铝金属为材质所制成的金属层、位于所述金属层邻近所述内膜的一侧的第一保护层,及位于所述金属层另一侧的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具有材质包括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定向拉伸聚丙烯、双向拉伸聚丙烯,或流延聚丙烯中任一种的第一基层部,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基层部远离所述金属层的一侧,且材质包括聚偏二氯乙烯的第一镀附部,所述第二保护层具有材质包括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定向拉伸聚丙烯、双向拉伸聚丙烯,或流延聚丙烯中任一种的第二基层部,及形成于所述第二基层部远离所述金属层的一侧,且材质包括聚偏二氯乙烯的第二镀附部。

所述外膜用于供图文印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所述第一保护层还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一基层部与所述金属层间,且材质包括聚偏二氯乙烯的第三镀附部。

较佳地,所述第二保护层还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二基层部与所述金属层间,且材质包括聚偏二氯乙烯的第四镀附部。

本实用新型油漆涂料包装袋,适用于封装油漆涂料,且包含内膜、包覆所述内膜的主膜,及包覆所述主膜的外膜。

所述内膜界定出适用于容装所述油漆涂料的容置空间,且用于热熔而封闭所述容置空间。

所述主膜包括以铝金属为材质所制成的金属层、位于所述金属层邻近所述内膜的一侧的第一保护层,及位于所述金属层另一侧的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具有材质包括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定向拉伸聚丙烯、双向拉伸聚丙烯,或流延聚丙烯中任一种的第一基层部,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基层部远离所述金属层的一侧,且材质包括氧化铝、氧化镁、氮化硅、或氮氧化硅中任一种的第一镀附部,所述第二保护层具有材质包括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定向拉伸聚丙烯、双向拉伸聚丙烯,或流延聚丙烯中任一种的第二基层部,及形成于所述第二基层部远离所述金属层的一侧,且材质包括氧化铝、氧化镁、氮化硅、或氮氧化硅中任一种的第二镀附部。

所述外膜用于供图文印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所述第一保护层还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一基层部与所述金属层间,且材质包括氧化铝、氧化镁、氮化硅、或氮氧化硅中任一种的第三镀附部。

较佳地,所述第二保护层还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二基层部与所述金属层间,且材质包括氧化铝、氧化镁、氮化硅、或氮氧化硅中任一种的第四镀附部。

本实用新型油漆涂料包装袋,适用于封装油漆涂料,且包含内膜、包覆所述内膜的主膜,及包覆所述主膜的外膜。

所述内膜界定出适用于容装所述油漆涂料的容置空间,且用于热熔而封闭所述容置空间。

所述主膜包括以铝金属为材质所制成的金属层、位于所述金属层邻近所述内膜的一侧的第一保护层,及位于所述金属层另一侧的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具有材质包括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定向拉伸聚丙烯、双向拉伸聚丙烯,或流延聚丙烯中任一种的第一基层部,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基层部远离所述金属层的一侧,且材质包括聚偏二氯乙烯的第一镀附部,所述第二保护层具有材质包括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定向拉伸聚丙烯、双向拉伸聚丙烯,或流延聚丙烯中任一种的第二基层部,及形成于所述第二基层部远离所述金属层的一侧,且材质包括氧化铝、氧化镁、氮化硅、或氮氧化硅中任一种的第二镀附部。

所述外膜用于供图文印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所述第一保护层还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一基层部与所述金属层间,且材质包括聚偏二氯乙烯的第三镀附部。

较佳地,所述第二保护层还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二基层部与所述金属层间,且材质包括氧化铝、氧化镁、氮化硅、或氮氧化硅中任一种的第四镀附部。

本实用新型油漆涂料包装袋,适用于封装油漆涂料,且包含内膜、包覆所述内膜的主膜,及包覆所述主膜的外膜。

所述内膜界定出适用于容装所述油漆涂料的容置空间,且用于热熔而封闭所述容置空间。

所述主膜包括以铝金属为材质所制成的金属层、位于所述金属层邻近所述内膜的一侧的第一保护层,及位于所述金属层另一侧的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具有材质包括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定向拉伸聚丙烯、双向拉伸聚丙烯,或流延聚丙烯中任一种的第一基层部,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基层部远离所述金属层的一侧,且材质包括氧化铝、氧化镁、氮化硅、或氮氧化硅中任一种的第一镀附部,所述第二保护层具有材质包括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定向拉伸聚丙烯、双向拉伸聚丙烯,或流延聚丙烯中任一种的第二基层部,及形成于所述第二基层部远离所述金属层的一侧,且材质包括聚偏二氯乙烯的第二镀附部。

所述外膜用于供图文印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所述第一保护层还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一基层部与所述金属层间,且材质包括氧化铝、氧化镁、氮化硅、或氮氧化硅中任一种的第三镀附部。

较佳地,所述第二保护层还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二基层部与所述金属层间,且材质包括聚偏二氯乙烯的第四镀附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在于:相较于金属罐,本实用新型油漆涂料包装袋通过柔软的壁面,可以稍微地改变所述容置空间的形状,使得数个包装袋较容易相互紧密接触而较密集地囤置,因而较能妥善地利用空间囤置,也有利于运输。在使用过程中,经由挤压也能将袋体内大部分的油漆涂料排出,不致于浪费的情形产生。另外,所述第一保护层与所述第二保护层相配合而能提供较强的抗拉强度,配合所述内膜的材料的高耐腐蚀性,即便受到外力冲击仍能保持完整的结构,使所述油漆涂料包装袋维持高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油漆涂料包装袋的第一实施例封装油漆涂料;

图2是一个侧视角度的剖视图,说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两个内膜、两个主膜、两个外膜,及一个容置空间;

图3是一个局部的剖视图,说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组成;及

图4是一个局部的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油漆涂料包装袋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油漆涂料包装袋的第一实施例,适用于封装油漆涂料1,所述第一实施例的具体型态为一个外观呈矩形的袋体100。在所述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油漆涂料1是以市面上常见的油漆,或其他以高分子材料所构成且对金属具有腐蚀性的液体涂料为例而说明,但所述第一实施例可封装的所述油漆涂料1并不以上述特性为限。

参阅图2,所述第一实施例包含两个相互配合而界定出适用于容装所述油漆涂料1的容置空间20的内膜2、两个包覆所述内膜2的主膜3,及两个包覆所述主膜3的外膜4。其中,所述内膜2、所述主膜3与所述外膜4间是通过黏胶贴合,而防止与相邻的膜剥离,所述黏胶的材料不特别限定,只要不影响所述第一实施例的功能即可。由于所述黏胶仅为所述内膜2与所述主模3间、所述主膜3与所述外膜4间的结合手段的一个现有技术示例,非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所在,因而未在本案图示中绘示。此外,本实施例的所述内膜2、主膜3与外膜4不以数量为限制,数量也可以各为一个,只要能围绕形成用于容装所述油漆涂料1的所述容置空间20即可。

所述内膜2为厚度为10μm至200μm的薄膜,并经由热熔、黏合加工程序,使得两个内膜2的外围区域相互黏合,形成用于密封容装所述油漆涂料1的所述容置空间20。另外,由于所述内膜2会直接接触所述油漆涂料1,考虑到所述油漆涂料1的腐蚀性质,材料选用上势必要有耐腐蚀性。因此,所述内膜2的材料可选用流延聚丙烯(cpp)或聚乙烯(pe),且优选地选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以提高所述内膜2的耐腐蚀等级,避免所述内膜2与所述油漆涂料1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造成所述内膜2耗损甚至破裂。

参阅图3,每一个主膜3包括一个金属层31、一个位于所述金属层31邻近所述内膜3的一侧的第一保护层32,以及一个位于所述金属层31另一侧的第二保护层33。通过前述的黏胶,将所述金属层31连接于所述第一保护层32与所述第二保护层33的间。所述第一实施例的所述金属层31为厚度6μm至18μm的铝箔,且由于铝金属的材料特性,能同时限制来自外界的水蒸气渗透与氧气通过至所述容置空间20中与所述油漆涂料1反应,借此发挥优秀的阻隔效果,避免所述油漆涂料1氧化、受潮或变质等情况发生。此外,由于铝箔有较佳的延展性,相较于形状固定的金属罐,所述第一实施例的整体外观可依环境稍微变形而方便囤置。

每一个第一保护层32的厚度为15μm至300μm,且具有一个第一基层部321,及一个通过蒸镀、溅射等沉积技术而形成于所述第一基层部321远离所述金属层31的一侧的第一镀附部322。每一个第二保护层33的厚度为15μm至300μm,且具有一个第二基层部331,及一个通过蒸镀、溅射等沉积技术而形成于所述第二基层部331远离所述金属层31的一侧的第二镀附部332。其中,所述第一基层部321与所述第二基层部331的材料可选用尼龙(nylo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的高分子合成树脂。所述第一镀附部322与所述第二镀附部332的材料可选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的卤素性树脂、氧化铝(al2o3)及氧化镁(mgo)的金属氧化物、氮化硅(sin)及氮氧化硅(sion)的氮硅化合物。

特别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保护层32与所述第二保护层33本身也有阻水与阻气的效果,通过所述第一保护层32与所述第二保护层33能分别贴合于所述金属层31的相反两侧的设计,能更进一步地提升所述主膜3的阻隔能力,使得所述容置空间20可以达到完全气密的效果。

根据上述所述第一保护层32与所述第二保护层33的材料组合,在下文中举例说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两种实施态样:

第一种实施态样为将聚偏二氯乙烯(pvdc)通过蒸镀的方式,在所述第一基层部321与所述第二基层部331远离所对应的所述金属层31的一侧附着,而分别形成薄薄一层的所述第一镀附部322与所述第二镀附部332,通过材料的致密性的提升,借此进一步提升阻水的能力。其中,所述第一基层部321与所述第二基层部331选用上述说明的尼龙(nylo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聚丙烯(pp)中任一个,皆可发挥材料的可绕曲性与较高的耐穿刺强度,借此可紧贴于所述金属层31且能随的形变,并达到保护柔软的所述金属层31的效果,防止所述金属层31受到外部冲击而毁损。在本实施例中,聚丙烯(pp)因不同的薄膜加工过程,可形成定向拉伸聚丙烯(opp)薄膜、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或流延聚丙烯(cpp)薄膜中任一种薄膜态样,借此针对不同的环境需求。

第二种实施态样为将氧化铝(al2o3)通过溅射的方式,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所构成的所述第一基层部321与所述第二基层部331远离所对应的所述金属层31的一侧附着,分别沉积形成薄薄一层的所述第一镀附部322与所述第二镀附部332,由于所述第一镀附部322与所述第二镀附部332具有高致密度的性质,借此进一步提升阻水的能力。此外,由于氧化铝(al2o3)可阻隔氧气的功效,使得所述第一保护层32与所述第二保护层33具有阻气的功效,借此更进一步地提升所述第一实施例的阻隔能力。

此外,还可以将所述第一镀附部322选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并蒸镀于以尼龙(nylon)所制成的所述第一基层部321上,而所述第二镀附部332则选用氧化铝(al2o3),并以溅射的方式沉积于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所制成的所述第二基层部331上。或是所述第一镀附部322选用氧化铝(al2o3),并溅射于以尼龙(nylon)所制成的所述第一基层部321上,而所述第二镀附部332则选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并以蒸镀的方式沉积于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所制成的所述第二基层部331上。其混和上述两种实施态样的组合也有良好的阻隔能力,其组合搭配较弹性而能依需求调整。

所述外膜4的厚度为5μm至50μm,且材料可选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尼龙(nylon),通过发挥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印刷适应性的特性,使所述外膜4能供套色印刷而达到精美的外观效果,另外,因这些材料具有较强的材料强度而使所述外膜4具有较强的支撑力与耐撞击力,借此加强所述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强度,较不易受到外力影响而永久形变、破裂等等情形。

在铝金属制膜过程中,由于受到厂区环境因素诸如微尘、湿度、或温度的影响,使得所述金属层31较易产生孔洞(pinhole),当所述金属层31受到外界轻微的撞击或拉扯,就容易沿所述孔洞产生裂痕(crack),导致失去阻隔水蒸气与氧气的功能。因此,由于所述第一保护层32与所述第二保护层33可绕曲的特性,并对称贴合于所述金属层31的相反两侧的结构特征,提升所述金属层31的抗拉强度、内聚力、耐戳刺性,借此避免因外部冲击或拉扯而形成的破损,维持所述主膜3的阻隔能力,进而避免所述油漆涂料1的变质情况发生。

另外,由于所述金属层31由铝箔所制成,借此发挥材料较佳延展性的特性,使得所述第一实施例具有较佳延展性,能让呈矩形的所述袋体100的外观稍微形变,在囤置上较不易受到环境的限制,让数个所述第一实施例较容易相互间紧密接触,以达到密集性囤置的效果。为了有效利用残留物,通过所述金属层31柔软而可挤压的特性,借此挤压所述袋体100以排出容装的所述油漆涂料1,减少残留于所述袋体100内的所述油漆涂料1,可避免浪费以及再污染的情形。

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油漆涂料包装袋的第二实施例,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异之处:每一个第一保护层32还具有一通过蒸镀、溅射等沉积技术,而形成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基层部321与所述金属层31的间的第三镀附部323。每一个第二保护层33还具有一通过蒸镀、溅射等沉积技术,而形成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基层部331与所述金属层31的间的第四镀附部333。特别说明的是,所述第三镀附部323的材质选用,相同于所述第一镀附部322的材质,而所述第四镀附部333的材质,相同于所述第二镀附部332的材质。所述第二实施例除了在气密性上有较佳的表现外,还能进一步提升所述第一保护层32与所述第二保护层33的耐穿刺强度,使得所述袋体100的包装结构更有强度,进而可承受更大的外力而不破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