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2147发布日期:2021-01-26 10:37阅读:78来源:国知局
粉罐车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运输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粉罐车。


背景技术:

[0002]
粉罐车,全称粉粒物料运输车,适用于粉煤灰、水泥、石灰粉、矿石粉、颗粒碱等颗粒直径不大于0.1mm粉粒干燥物料的散装运输。
[0003]
相关方案中的粉罐车都是采用固定透气带的方式,也即将透气带固定在罐体内壁的底部,通过给透气带进行充气,从而对罐体内的物料进行流化卸料。其中,透气带可视为一个流化床组件。这种设计方案在卸料后,往往会在透气带上残余较多的物料无法卸出。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卸除透气带等流化床组件上的残余粉粒物料的粉罐车。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粉罐车,包括罐体、流化床组件和举升机构;罐体用于盛装粉料;流化床组件位于所述罐体内,所述流化床组件的一端为铰接边,所述铰接边铰接于所述罐体内壁的底部靠近出料口处,所述流化床组件的与所述铰接边相对的另一边为自由边;举升机构安装于所述罐体内,用于驱动所述流化床组件绕所述铰接边向上翻转使所述粉料滑向所述出料口,以及驱动所述流化床组件绕所述铰接边向下翻转以复位。
[0006]
进一步地,所述举升机构,包括旋转驱动装置、转轴、卷绕体和柔性索;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罐体内;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罐体内并通过其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转轴以带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卷绕体安装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柔性索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卷绕体上;所述柔性索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自由边,使所述卷绕体随所述转轴正向转动时,所述柔性索卷绕于所述卷绕体上并拉动所述自由边向上抬。
[0007]
进一步地,所述举升机构还包括滑轮,所述滑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罐体内;所述柔性索绕过所述滑轮,且一端固定所述卷绕体,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自由边。
[0008]
进一步地,所述举升机构还包括刚性联轴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通过所述刚性联轴器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使所述转轴呈悬臂状。
[0009]
进一步地,所述举升机构还包括单向旋转传动件、曲柄和连杆;所述单向旋转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转轴和所述曲柄的一端;所述曲柄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自由边,使所述转轴反向转动时,所述曲柄向下摆动并通过所述连杆推动所述自由边下降。
[0010]
进一步地,所述举升机构还包括销轴和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固定于所述自由边上;所述铰接座上开设第一销孔;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开设第二销孔;所述销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中,使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铰接座。
[0011]
进一步地,相互传动连接的所述转轴、所述卷绕体、所述柔性索、所述单向旋转传
动件、所述曲柄和所述连杆作为一个传动单元;所述举升机构包括两个传动单元;两个所述传动单元的连杆均铰接于所述流化床组件的自由边;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的两端分别传动连接一个所述传动单元的转轴。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旋转传动件是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的内圈固定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单向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曲柄的一端。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内壁的底部的中间高度低于所述罐体的底部的两端高度,使所述罐体的底部自中间向两端呈斜坡状上升;所述出料口设于所述罐体的底部中间位置;
[0014]
所述流化床组件有两个;两个所述流化床组件分别通过其铰接边铰接于所述罐体的底部的中间;两个所述流化床组件的自由边分别靠近所述罐体的两端;
[0015]
所述举升机构有两个;两个所述举升机构与两个所述流化床组件一一对应,两个所述举升机构分别靠近所述罐体的两端设置。
[0016]
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帆布;所述密封帆布包括两个侧边密封帆布和一个封头密封帆布;所述两个侧边密封帆布一一对应于所述流化床组件的两个侧边;每个所述侧边密封帆布的一边固定于流化床组件对应的一个侧边上,另一边固定于所述罐体的筒状内壁上且固定高度高于所述于流化床组件对应的侧边高度;所述封头密封帆布的一边固定于所述自由边上,另一边固定于封头的内侧且固定高度高于所述自由边高度。
[0017]
进一步地,所述流化床组件包括透气布、透气带和骨架,所述透气带固定于所述骨架上,所述透气布固定于所述透气带上。
[0018]
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气仓和进气连接板;所述进气仓焊接在罐体底部中间;所述进气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进气仓上,所述进气连接板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进气仓和所述透气带。
[0019]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2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粉罐车,通过将流化床组件的铰接边铰接在罐体内壁的底部靠近出料口处,举升机构可带动流化床组件绕铰接边上下翻转。从而,在卸料时,通过举升装置带动流化床组件绕铰接边向上翻转,以增大流化床组件的倾角,也即增加了物料流化安息角,使流化床组件上的剩余物料更容易流动至出料口,进而达到卸除剩余物料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流化床组件和密封帆布设于罐体内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流化床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是图1的沿截面线a-a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密封帆布连接于流化床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流化床组件;11、铰接边;12、自由边;13、透气布;14、透气带;15、骨架;16、铰接座;2、密封帆布;21、侧边密封帆布;22、封头密封帆布;3、举升机构;31、旋转驱动装置;32、固定座;33、转轴;34、联轴器;35、卷绕体;36、柔性索;37、曲柄;38、连杆;39、滑轮;4、罐体;5、进气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体现本申请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
本申请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
[0027]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9]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粉罐车,包括粉罐车主体、流化床组件1、密封帆布和举升机构3。其中,粉罐车主体包括牵引车、挂车和设于挂车上的罐体4。
[0030]
罐体4用于盛装粉粒状物料。罐体4两端的垂直于罐体4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呈大小大致相同的圆形,罐体4中间的垂直于罐体4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呈椭圆形。
[0031]
罐体4两端分别是指罐体4的前端和罐体4的后端。本实施例中,将罐体4的前端所朝向的方向称为“前”,将罐体4的后端所朝向的方向称为“后”,罐体4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左”和“右”。
[0032]
具体地,罐体4中间的椭圆形横截面短轴长度大于罐体4两端的圆形横截面的直径,椭圆形横截面的长轴长度大于短轴长度。罐体4顶部的高度一致,进而罐体4底部的中间高度低于罐体4的底部的两端高度,使罐体4的底部自中间向两端呈斜坡状上升。从而,便于物料向中间移动汇聚。在罐体4内的中间位置设有出料口,通过出料口把汇聚于中间的物料输送到罐体4外部。
[0033]
罐体4底部的中间位置焊接有进气仓5,进气仓5固定有进气连接板(图中未示出),进气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连通进气仓5。
[0034]
流化床组件1有两个,两个流化床组件1均设于罐体4内。
[0035]
具体地,流化床组件1的一边作为铰接边11,流化床组件1的与铰接边11相对的另一边作为自由边12。流化床组件1通过其铰接边11铰接于罐体4内壁的底部的中间位置,自由边12靠近罐体4的端部。两个流化床组件1均在罐体4内壁的底部的中间位置铰接,其中一个流化床组件1的自由边12靠近罐体4内部的前端,另一个流化床组件1的自由边12靠近罐体4内部的后端,两个流化床呈前后对称设置。
[0036]
参照图2和图4,流化床组件1包括透气布13、透气带14和骨架15,流化床组件1呈与罐体4壁底部相适配的弧形槽状。透气带14呈顶面为弧面的扁管形,透气带14设置多个。多个透气带14呈大致平行的状态固定于骨架15上,且均通过进气连接板上的连接孔连通进气仓5。透气布13呈波浪形固定于透气带14上。透气布13和透气带14均由柔性材料制成。骨架
15对应流化床组件1的自由边12处固定设置铰接座16。铰接座16上开设有第一销孔。
[0037]
举升机构3在罐体4内设置两个。两个举升机构3分别靠近罐体4的前端和后端设置。靠近罐体4的前端的举升机构3作用于位于前方的流化床组件1。靠近罐体4的后端的举升机构3作用于位于后方的流化床组件1。
[0038]
参照图3和图4,每个举升机构3均包括旋转驱动装置31、固定座32、转轴33、联轴器34、卷绕体35、柔性索36、单向旋转传动件(图中未示出)、曲柄37和连杆38。固定座32固定于罐体4内壁的顶部。旋转驱动装置31固定于固定座32上。
[0039]
旋转驱动装置31的输出轴两端均可以输出旋转动力,旋转驱动装置31具体可以是气动马达。旋转驱动装置31的输出轴的端部通过联轴器34连接转轴33,从而带动转轴33转动。
[0040]
其中,联轴器34具体可以选择刚性联轴器34,从而使转轴33呈悬臂状,不用在罐体4内设置专门安装转轴33的座体,仍能保证在工作过程中转轴33仅绕轴线转动而不会发生径向移动。
[0041]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也可以在罐体4内固定设置带有轴孔的座体用于安装转轴33,转轴33通过柔性联轴器34传动连接旋转驱动装置31的输出轴,从而旋转驱动装置31的输出轴转动而带动转轴33转动。
[0042]
卷绕体35安装于转轴33上,卷绕体35具体可以是类似于卷扬筒的旋转体。柔性索36的一端固定于卷绕体35上。从而,柔性索36随转轴33正向转动时,柔性索36可卷绕于卷绕体35上。柔性索36的另一端固定于流化床组件1的自由边12,使卷绕体35随转轴33正向转动时,柔性索36卷绕于卷绕体35上并拉动流化床组件1的自由边12向上抬起,进而使自由边12远离罐体4的底部。流化床组件1的自由边12向上抬起时,可以增大流化床组件1的倾斜角度,增大物料流化安息角,使物料更容易流动至出料口。这里所说的出料口对应于上述输送吸管的吸料口。
[0043]
继续参照图1和图3,在罐体4内还设有可转动的滑轮39。柔性索36一端固定于流化床组件1的自由边12,绕过滑轮39后,另一端卷绕于卷绕体35上。滑轮39在罐体4内的设置位置可以使柔性索36朝设计所需要的角度牵引流化床组件1的自由边12。
[0044]
单向旋转传动件是指能够将旋转动力单向传递给目标物体的机构。具体实施中,单向旋转传动件可以选用单向轴承。单向轴承的内圈固定于转轴33上,单向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曲柄37的一端。单向轴承只能朝一个方向起轴承作用,在相反的另一个方向只能起固定连接的作用,从而转轴33通过单向可带动曲柄37单向摆动。曲柄37的另一端结铰接于连杆38的一端。
[0045]
其他实施方式中,单向旋转传动件也可以选择棘轮机构等单向传动的机构形式。
[0046]
连杆38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销孔,连杆38另一端的第二销孔与铰接座16上的第一销孔中穿设有销轴(图中未示出),从而使连杆38的另一端铰接于流化床组件1的自由边12处的铰接座16上。转轴33反向转动时,曲柄37向下摆动并通过连杆38推动流化床组件1的自由边12下降,进而使流化床组件1的自由边12靠近罐体4的底部。
[0047]
进一步地,相互传动连接的转轴33、卷绕体35、柔性索36、单向轴承、曲柄37和连杆38、滑轮39等可作为一个传动单元。一个旋转驱动装置31可通过两个传动单元带动一个流化床组件1的自由边12抬升。
[0048]
具体地,旋转驱动装置31的输出轴两端均可以输出动力。铰接座16有两个,两个铰接座16左右对称固定于流化床组件1的自由边12上。两个传动单元的连杆38分别铰接于两个铰接座16上。旋转驱动装置31的输出轴的两端分别对应传动连接两个传动单元的转轴33。从而,使固定座32左右两侧的受力更为均衡,而且使举升机构3更为稳固可靠。
[0049]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举升机构3也可以采用液压装置、齿轮机构等机构形式带动流化床组件1绕铰接边11上下翻转。
[0050]
参照图4,密封帆布2包括两个侧边密封帆布21和一个封头密封帆布22。两个侧边密封帆布21一一对应于流化床组件1的两个侧边。其中一个侧边密封帆布21的一边固定于流化床组件1的左侧边上,另一边固定于罐体4左侧的筒状内壁上,且在罐体4的筒状内壁上的固定高度高于流化床组件1的左侧边高度。另一个侧边密封帆布21的一边固定于流化床组件1的右侧边上,另一边固定于罐体4右侧的筒状内壁上,且在罐体4的筒状内壁上的固定高度高于流化床组件1的右侧边高度。封头密封帆布22的一边固定于流化床组件1的自由边12上,另一边固定于封头的内侧且固定高度高于自由边12高度。两个侧边密封帆布21和一个封头密封帆布22在相互靠近的额边缘处连接,进而成为一体的密封帆布2。
[0051]
密封帆布2设置两个,两个密封帆布2一一对应于两个流化床组件1。从而,流化床组件1向上翻转抬升的过程中,密封帆布2固定于流化床组件1上的各边随着流化床组件移动而移动,使流化床组件与罐体4内壁底部始终处于密封状态,进而避免粉粒状物料从流化床组件1的两个侧边及自由边12处滑落而进入流化床组件1和罐体4底部之间。
[0052]
综合以上,本申请的工作原理通过以下卸料过程来说明:
[0053]
通过常规方法卸出罐体4内的粉粒状物料后,在流化床组件1上仍会残余大量粉粒状物料。
[0054]
启动作为旋转驱动装置31的气动马达,使输出轴正向转动。输出轴正向转动通过刚性联轴器34带动转轴33正向转动,进而带动安装于转轴33上的卷绕体35正向转动。卷绕体35正向转动使柔性索36不断地被卷绕于卷绕体35上,进而通过柔性索36拉动流化床组件1的自由边12上升。流化床组件1的自由边12上升,使得流化床组件1的倾斜角度增大,进而增大物料流化安息角,使物料更容易流动至罐体4内底部中间位置,进而被输送吸管输送出去。
[0055]
在将流化床组件1的自由边12拉起过程中,作为单向旋转传动件的单向轴承仅起到像普通轴承一样的铰接作用,转轴33正向转动无法直接带动曲柄37同步摆动。
[0056]
流化床组件1的自由边12上升至预定高度后,参与粉粒物料基本被卸除干净。然后,旋转驱动装置31的输出轴反向转动。输出轴反向转动带动转轴33反向转动。而在单向轴承的单向传动性能的作用下,转轴33反向转动直接带动曲柄37向下摆动。卷绕体35释放柔性索36。曲柄37向下摆动并通过连杆38推动流化床组件1的自由边12下降并恢复至初始状态。
[0057]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申请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