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8261发布日期:2021-01-30 03:49阅读:89来源:国知局
整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整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锅巴由谷物颗粒烘焙而成,在加工时,需要将熟制的谷物摊铺成薄厚均匀的块状再进行烘焙。现有技术中,通常将熟制谷物堆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将熟制谷物运送至压辊处辊压摊铺。未摊铺的熟制谷物堆积在压辊前侧,若堆料过多,则物料或从传送带上落下,不易清理且造成物料的浪费,或从压辊旁侧向前运输,需将位于辊压面外的物料清除后再进行烘焙,影响加工效率;若堆料过少,则摊铺块形状不规则、薄厚不均,影响锅巴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节约物料、提升锅巴生产品质的整料装置。
[0004]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整料装置,布料辊位于输送带的上带面上方且两者间隙式临近布置,布料辊的辊芯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垂直,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二两个挡料板设置在布料辊的端部,第一挡料板位于布料辊的端面侧且与辊端面间隙式临近布置,第一挡料板的下边挡设在布料辊和输送带之间的辊压缝隙处且第一挡料板的下边与输送带之间的间距小于布料辊和输送带之间的间距,第二挡料板临近布置在第一挡料板的内侧,第二挡料板的前侧板边包括与布料辊的辊面吻合的弧形板边,弧形板边下端与布料辊辊面的间距大于弧形板边与布料辊辊面的间距。
[00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合理布置挡料板,在减少布料辊辊端物料量的同时阻挡物料从布料辊的端部挤出,便能在保证物料摊铺品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物料。
附图说明
[0006]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07]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0008]
图2是整料装置与布料辊配合示意图;
[0009]
图3是整料装置与布料辊、输送带配合时的主视图;
[0010]
图4是整料装置与布料辊、输送带配合时的俯视图;
[0011]
图5、8、9、11、12是整料装置不同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2]
图6是整料装置与布料辊、输送带配合时的右视图;
[0013]
图7是整料装置的左视图;
[0014]
图10是整料装置的立体视图。
[0015]
图中:a.输送带,10.布料辊,20.第一挡料板,21.支撑杆,22.螺母, 30.第二挡料板,31.弧形板边,40.第三挡料板,41.固定板,42.弹性板, 43.调节螺杆,50.第四挡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
一种整料装置,如图1所示,布料辊10位于输送带a的上带面上方且两者间隙式临近布置,布料辊10的辊芯与输送带a的输送方向垂直,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二两个挡料板20、30设置在布料辊10的端部。其中,第一挡料板20位于布料辊10的端面侧且与辊端面间隙式临近布置,第一挡料板20的下边挡设在布料辊10和输送带a之间的辊压缝隙处且第一挡料板20的下边与输送带a之间的间距小于布料辊10和输送带a之间的间距。第二挡料板30临近布置在第一挡料板20的内侧,第二挡料板30的前侧板边包括与布料辊10的辊面吻合的弧形板边31,弧形板边31下端与布料辊10辊面的间距大于弧形板边31与布料辊10 辊面的间距。第二挡料板30的弧形板边31与布料辊10辊面的间隙较小,这样既能阻挡物料,又能避免第二挡料板30与布料辊10干涉;弧形板边31下端与布料辊10之间的间隔较大,便于物料从该处向第二挡料板30的外侧位移并被输送带a送入布料辊10的辊端进行摊铺。
[0018]
在具体实施时,布料辊10的两端分别设有整料装置,整料装置自布料辊10的旁侧向其上游延伸对待辊压的物料进行整形,物料堆放在两个第二挡料板30之间的输送带带面上。物料从第二挡料板30与布料辊10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二挡料板30外侧的容料区域,通过调节第二挡料板30的前侧板边与布料辊10的间距大小便能调节进入前述容料区域物料的多寡。若进入容料区域的物料量与第二挡料板30外侧的辊压面所需的物料量相符,那么,物料就不会自布料辊10的端部被挤出。即使进入容料区域的物料量略多于其对应辊压面所需的物料量,设于布料辊10端面外侧的第一挡料板20也能阻止物料从布料辊10和输送带a 之间的辊压缝隙处挤出,从而避免物料的浪费。
[0019]
第二挡料板30的板体与第一挡料板20夹角布置且二者的交线整体上下方向布置。如图8、9、11、1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二挡料板 20、30的板体交线垂直于输送带a的带面且两板体的夹角为锐角,其中,第一挡料板20的板体延伸方向平行于输送带a的输送方向,第二挡料板30的板体延伸方向与输送带a的输送方向夹锐角布置,亦即第一挡料板20的板体平行于布料辊10的辊端端面并延伸至布料辊10辊端的旁侧,第二挡料板30的板体向布料辊10的辊面处延伸。如图4-7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二挡料板20、30的板体仍旧在布料辊10的上游相交,其中第一挡料板20的板体仍旧平行于布料辊10的端面布置,而第二挡料板30的板体与输送带a的内侧带面夹锐角布置,使得第二挡料板30的下部板体与第一挡料板20的间距小于其上部板体与第一挡料板 20的间距。
[0020]
为了维持第一、二挡料板20、30之间的间距,两板体之间设有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可以是固定式或可调节式的。
[0021]
本实施例中,支撑单元为第三挡料板40,第三挡料板40的两侧板边分别与第一、二挡料板20、30的板面贴合。为避免物料向第一、二挡料板20、30之间的夹缝处堆积,第三挡料板40自第二挡料板30前侧板边的底部斜向布料辊10的上游侧延伸。固定式支撑单元如图5、7 所示,板状或块状的第三挡料板40两侧分别与第一挡料板20、第二挡料板30固定连接。可调节式支撑单元可以采用第三挡料板40的一端板体与第二挡料板30固定连接,另一端板体与第一挡料板20活动连接的方案。具体如图8、9、11、12所示,第三挡料板40包括与第二挡料板 30固定连接的固定板41,固定板41的悬伸端设有弹性板42,弹性板 42的末端向布料辊
10的上游侧延伸并与第一挡料板20的内板面贴合,弹性板42与第一挡料板20构成接触式配合。
[0022]
为便于调节进入前述容料区域物料的多寡,第二挡料板30与布料辊10之间的间距可调。如图8-10所示,第二挡料板30与第一挡料板 20构成夹角浮动式配合,即二者之间的夹角可调。第二挡料板30的板体上连接有杆芯垂直于第一挡料板20的调节螺杆43,调节螺杆43穿过第一挡料板20与设于第一挡料板20上的螺母22构成螺纹连接,螺母22与第一挡料板20构成直线位移配合并能绕其轴芯转动。如图11、12 所示,第二挡料板30在其板体延伸方向上位移配合,第二挡料板30上固定连接有杆芯平行于第二挡料板30板面和输送带a带面的调节螺杆 43,调节螺杆43穿过第一挡料板20与设于第一挡料板20上的螺母22 构成螺纹连接,螺母22与第一挡料板20构成转动配合。
[0023]
如图3所示,第二挡料板30的上板边高于第一挡料板20的上板边,弧形板边31的下端低于第一挡料板20上板边。只有这样,从第二挡料板30与布料辊10间隙处进入第三挡料板40前侧的物料才能被第一挡料板20遮挡。
[0024]
如图1-3所示,整料装置还包括第四挡料板50。第一、二挡料板20、 30远离布料辊10的一侧分别与第四挡料板50相连,第四挡料板50的板体自连接处向其上游延伸。第四挡料板50防止堆放的物料从输送带a 的两侧落下。第四挡料板50的上板边与第二挡料板30相符,应用时,物料堆放的最高点应当低于第四挡料板50的上板边。
[0025]
为便于制作,第一、四挡料板20、50或第二、四挡料板30、50为一体式结构。
[0026]
如图1、2所示,第一挡料板20的外侧还设有维持第一挡料板20 与布料辊10辊端间隙的支撑杆21,支撑杆21与设于第一挡料板20外侧的机架构件螺纹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