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料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56177发布日期:2021-04-21 00:28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片料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片料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子产品组装线中,泡棉贴合相关的流程较多,传统组装线中,大多采用人工放料及贴附,需要大量人力,自动化程度较低,组装效率较低且浪费大量人力成本,片料分离时,大多片料不平整或有折痕,影响贴合良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片料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4.一种片料分离装置,包括:
5.承载件,用于承载片料;
6.吸附机构,包括支撑架、第一吸附件及吸附单元,所述吸附单元包括相连接的扭转组件及第二吸附件,所述第一吸附件和所述扭转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两端,所述第一吸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件用于吸附所述承载件的所述片料,所述扭转组件受力可发生扭转,同时带动所述第二吸附件朝侧向移动,以抚平所述承载件上的所述片料;
7.传输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吸附机构沿靠近所述承载件的第一方向移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一吸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件分别抵接所述承载件上的片料,以使所述第二吸附件沿远离所述承载件的第二方向对所述扭转组件施加作用力,使所述扭转组件发生扭转,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8.进一步地,所述扭转组件包括固定件、活动件及至少一个连接件;
9.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活动件平行设置,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接,所述第二吸附件与所述活动件相连接,所述至少一个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活动件可转动地相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扭转组件还包括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包括弹簧本体、第一延长端和第二延长端,所述弹簧本体设于所述固定件上,所述第一延长端抵持于所述活动件,所述第二延长端抵持于所述固定件或所述支撑架。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均设有调节部,所述扭转组件和所述第一吸附件的一端分别可调节地穿设于所述调节部。
12.进一步地,所述传输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件沿第三方向移动,同时带动所述支撑架移动。
13.进一步地,所述片料分离装置还包括升降驱动件,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承载件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承载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14.进一步地,所述片料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一感应件和第二感应件,所述第一感应件与所述承载件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感应件用于感应预设高度的所述承载件上是否存在片
料,所述第二感应件设于所述承载件,用于感应所述承载件上是否存在片料。
15.进一步地,所述片料分离装置还包括吹气机构,所述吹气机构包括相连接的吹嘴和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吹嘴的高度和旋转角度。
16.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旋转轴及底板,所述吹嘴与所述第一调节板相连接,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可转动地相连接,所述滑轨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滑轨,所述第二调节板设有与所述滑轨相匹配的滑槽。
17.进一步地,所述片料分离装置还包括毛刷,所述毛刷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承载件的表面,所述毛刷的延伸长度沿所述第二方向逐渐变大且所述毛刷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承载件的上方。
18.本实用新型通过传输机构驱动支撑架靠近承载件上的片料,通过第二吸附件和第二吸附件吸附承载件上的一个片料,以实现该片料与其余片料的分离,同时扭转组件配合第二吸附件,抚平片料,以提升片料的贴合良率,本申请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提升片料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片料分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所示的片料分离装置中的吸附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21.图3是图2所示的吸附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22.图4-图5是图2所示的吸附单元的动作示意图。
23.图6是图1所示的自动组装装置中的吹气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2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5.片料分离装置
ꢀꢀꢀꢀꢀꢀꢀꢀꢀꢀꢀꢀꢀꢀꢀꢀꢀꢀꢀ
100
26.承载件
ꢀꢀꢀꢀꢀꢀꢀꢀꢀꢀꢀꢀꢀꢀꢀꢀꢀꢀꢀꢀꢀꢀꢀꢀꢀ
10
27.吸附机构
ꢀꢀꢀꢀꢀꢀꢀꢀꢀꢀꢀꢀꢀꢀꢀꢀꢀꢀꢀꢀꢀꢀꢀ
20
28.支撑架
ꢀꢀꢀꢀꢀꢀꢀꢀꢀꢀꢀꢀꢀꢀꢀꢀꢀꢀꢀꢀꢀꢀꢀꢀꢀ
21
29.调节部
ꢀꢀꢀꢀꢀꢀꢀꢀꢀꢀꢀꢀꢀꢀꢀꢀꢀꢀꢀꢀꢀꢀꢀꢀꢀ
211
30.第一抵持部
ꢀꢀꢀꢀꢀꢀꢀꢀꢀꢀꢀꢀꢀꢀꢀꢀꢀꢀꢀꢀꢀ
212
31.第二抵持部
ꢀꢀꢀꢀꢀꢀꢀꢀꢀꢀꢀꢀꢀꢀꢀꢀꢀꢀꢀꢀꢀ
213
32.第一吸附件
ꢀꢀꢀꢀꢀꢀꢀꢀꢀꢀꢀꢀꢀꢀꢀꢀꢀꢀꢀꢀꢀ
22
33.吸附单元
ꢀꢀꢀꢀꢀꢀꢀꢀꢀꢀꢀꢀꢀꢀꢀꢀꢀꢀꢀꢀꢀꢀꢀ
23
34.第二吸附件
ꢀꢀꢀꢀꢀꢀꢀꢀꢀꢀꢀꢀꢀꢀꢀꢀꢀꢀꢀꢀꢀ
231
35.扭转组件
ꢀꢀꢀꢀꢀꢀꢀꢀꢀꢀꢀꢀꢀꢀꢀꢀꢀꢀꢀꢀꢀꢀꢀ
232
36.固定件
ꢀꢀꢀꢀꢀꢀꢀꢀꢀꢀꢀꢀꢀꢀꢀꢀꢀꢀꢀꢀꢀꢀꢀꢀꢀ
2321
37.活动件
ꢀꢀꢀꢀꢀꢀꢀꢀꢀꢀꢀꢀꢀꢀꢀꢀꢀꢀꢀꢀꢀꢀꢀꢀꢀ
2322
38.连接件
ꢀꢀꢀꢀꢀꢀꢀꢀꢀꢀꢀꢀꢀꢀꢀꢀꢀꢀꢀꢀꢀꢀꢀꢀꢀ
2323
39.扭转弹簧
ꢀꢀꢀꢀꢀꢀꢀꢀꢀꢀꢀꢀꢀꢀꢀꢀꢀꢀꢀꢀꢀꢀꢀ
2324
40.弹簧本体
ꢀꢀꢀꢀꢀꢀꢀꢀꢀꢀꢀꢀꢀꢀꢀꢀꢀꢀꢀꢀꢀꢀꢀ
2325
41.第一延长端
ꢀꢀꢀꢀꢀꢀꢀꢀꢀꢀꢀꢀꢀꢀꢀꢀꢀꢀꢀꢀꢀ
2326
42.第二延长端
ꢀꢀꢀꢀꢀꢀꢀꢀꢀꢀꢀꢀꢀꢀꢀꢀꢀꢀꢀꢀꢀ
2327
43.转动轴
ꢀꢀꢀꢀꢀꢀꢀꢀꢀꢀꢀꢀꢀꢀꢀꢀꢀꢀꢀꢀꢀꢀꢀꢀꢀ
24
44.传输机构
ꢀꢀꢀꢀꢀꢀꢀꢀꢀꢀꢀꢀꢀꢀꢀꢀꢀꢀꢀꢀꢀꢀꢀ
30
45.第一驱动件
ꢀꢀꢀꢀꢀꢀꢀꢀꢀꢀꢀꢀꢀꢀꢀꢀꢀꢀꢀꢀꢀ
31
46.第二驱动件
ꢀꢀꢀꢀꢀꢀꢀꢀꢀꢀꢀꢀꢀꢀꢀꢀꢀꢀꢀꢀꢀ
32
47.升降驱动件
ꢀꢀꢀꢀꢀꢀꢀꢀꢀꢀꢀꢀꢀꢀꢀꢀꢀꢀꢀꢀꢀ
40
48.工作台
ꢀꢀꢀꢀꢀꢀꢀꢀꢀꢀꢀꢀꢀꢀꢀꢀꢀꢀꢀꢀꢀꢀꢀꢀꢀ
50
49.第一承载板
ꢀꢀꢀꢀꢀꢀꢀꢀꢀꢀꢀꢀꢀꢀꢀꢀꢀꢀꢀꢀꢀ
51
50.第二承载板
ꢀꢀꢀꢀꢀꢀꢀꢀꢀꢀꢀꢀꢀꢀꢀꢀꢀꢀꢀꢀꢀ
52
51.第一感应件
ꢀꢀꢀꢀꢀꢀꢀꢀꢀꢀꢀꢀꢀꢀꢀꢀꢀꢀꢀꢀꢀ
60
52.第二感应件
ꢀꢀꢀꢀꢀꢀꢀꢀꢀꢀꢀꢀꢀꢀꢀꢀꢀꢀꢀꢀꢀ
61
53.吹气机构
ꢀꢀꢀꢀꢀꢀꢀꢀꢀꢀꢀꢀꢀꢀꢀꢀꢀꢀꢀꢀꢀꢀꢀ
70
54.吹嘴
ꢀꢀꢀꢀꢀꢀꢀꢀꢀꢀꢀꢀꢀꢀꢀꢀꢀꢀꢀꢀꢀꢀꢀꢀꢀꢀꢀ
71
55.调节件
ꢀꢀꢀꢀꢀꢀꢀꢀꢀꢀꢀꢀꢀꢀꢀꢀꢀꢀꢀꢀꢀꢀꢀꢀꢀ
72
56.第一调节板
ꢀꢀꢀꢀꢀꢀꢀꢀꢀꢀꢀꢀꢀꢀꢀꢀꢀꢀꢀꢀꢀ
721
57.第二调节板
ꢀꢀꢀꢀꢀꢀꢀꢀꢀꢀꢀꢀꢀꢀꢀꢀꢀꢀꢀꢀꢀ
722
58.滑槽
ꢀꢀꢀꢀꢀꢀꢀꢀꢀꢀꢀꢀꢀꢀꢀꢀꢀꢀꢀꢀꢀꢀꢀꢀꢀꢀꢀ
7221
59.底板
ꢀꢀꢀꢀꢀꢀꢀꢀꢀꢀꢀꢀꢀꢀꢀꢀꢀꢀꢀꢀꢀꢀꢀꢀꢀꢀꢀ
723
60.滑轨
ꢀꢀꢀꢀꢀꢀꢀꢀꢀꢀꢀꢀꢀꢀꢀꢀꢀꢀꢀꢀꢀꢀꢀꢀꢀꢀꢀ
7231
61.旋转轴
ꢀꢀꢀꢀꢀꢀꢀꢀꢀꢀꢀꢀꢀꢀꢀꢀꢀꢀꢀꢀꢀꢀꢀꢀꢀ
724
62.毛刷
ꢀꢀꢀꢀꢀꢀꢀꢀꢀꢀꢀꢀꢀꢀꢀꢀꢀꢀꢀꢀꢀꢀꢀꢀꢀꢀꢀ
80
63.导向件
ꢀꢀꢀꢀꢀꢀꢀꢀꢀꢀꢀꢀꢀꢀꢀꢀꢀꢀꢀꢀꢀꢀꢀꢀꢀ
90
6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6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66.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模组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模组,它可以使直接连接到另一个模组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模组。当一个模组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模组,它可以使直接设置在另一个模组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模组。
6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68.请参照图1,一种片料分离装置100,包括承载件10、吸附机构20和传输机构30。
69.具体地,请同时参见图1和图2,承载件10用于承载片料。吸附机构20包括支撑架21、第一吸附件22及吸附单元23,吸附单元23包括相连接的扭转组件232和第二吸附件231,
第一吸附件22和扭转组件232分别连接于支撑架21的两端,第一吸附件22和第二吸附件231用于共同吸附承载件10上的片料,扭转组件232受力时可发生扭转,同时带动第二吸附件231朝侧向移动,以抚平承载件10上的片料。
70.传输机构30,用于驱动吸附机构20沿靠近承载件10的第一方向移动,同时带动第一吸附件22和第二吸附件231分别抵接并压紧承载件10上的片料,以使第二吸附件231沿远离承载件10的第二方向推动扭转组件232,使扭转组件232发生扭转。
71.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垂直于承载件10的表面,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72.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1与传输机构30相连接。
73.进一步地,传输机构30还用于驱动支撑架21沿远离承载件10的第二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一吸附件22和第二吸附件231吸附的片料与承载件10分离,并将片料移动至预设位置。
74.使用时,传输机构30驱动支撑架21移动,带动第一吸附件22和第二吸附件231靠近并按压承载件10上片料,同时片料对第二吸附件231具有远离承载件10方向的反作用力,使第二吸附件231对扭转组件232施加远离承载件10方向的作用力,进而使扭转组件232发生扭转,同时带动第二吸附件231侧向扭转移动,以“搓平”片料,然后第一吸附件22和第二吸附件231同时吸附同一片料。传输机构30驱动支撑架21沿远离承载件10的方向移动,以将片料移动至预设位置。
75.例如,当片料不平整或有折痕时,可通过扭转组件232配合第二吸附件231,以抚平片料。
76.本实施例中,第一吸附件22为可伸缩的弹性吸嘴,第二吸附件231为不可伸缩的刚性吸嘴。
77.在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1,支撑架21的两端均设有调节部211,扭转组件232和第一吸附件22的一端可调节地穿设于调节部211。通过沿调节部211移动,以调节第一吸附件22和第二吸附件231之间的距离,同时调节第一吸附件22或第二吸附件231吸附片料的位置。
78.本实施例中,调节部211为条状孔,扭转组件232和第一吸附件22可沿条状孔移动,以调节第一吸附件22与第二吸附件231之间的距离,以吸取不同尺寸的片料,同时可以依据片料可吸取位置调节第一吸附件22或第二吸附件231,以提升片料分离装置100的适应性。
79.在另一实施例中,调节部211可为条形槽或滑动槽,只要第一吸附件22与第二吸附件231可沿调节部211的延展方向移动即可。
80.请同时参见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扭转组件232包括固定件2321、活动件2322、及至少一个连接件2323。
81.固定件2321与支撑架21相连接,第二吸附件231与活动件2322相连接,至少一个连接件232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件2321和活动件2322可转动地相连接,固定件2321和活动件2322平行设置。使用时,第二吸附件231对活动件2322施加作用力,使连接件2323转动同时带动活动件2322向侧向偏移,以带动第二吸附件231侧向移动,以抚平片料。
82.本实施例中,扭转组件232包括两个连接件2323,两个连接件2323平行设置,固定件2321、活动件2322、及两个连接件2323组成一受力时可活动的四边形。可以理解,连接件
2323的数量还可为多个,只要连接件232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件2321及活动件2322可转动地相连接即可。
83.在一实施例中,固定件2321和活动件2322均设有转动轴24,连接件2323的两端可转动套设于转动轴24上。
84.请再次参见图1和图3,扭转组件232还包括扭转弹簧2324,扭转弹簧2324包括弹簧本体2325、第一延长端2326和第二延长端2327,第一延长端2326和第二延长端2327分别连接弹簧本体2325的两端,弹簧本体2325设于固定件2321,第一延长端2326抵持于活动件2322,第二延长端2327抵持于支撑架21。
85.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1上设有第一抵持部212,第二延长端2327抵持于第一抵持部212,活动件2322上设有第二抵持部213,第一延长端2326抵持于第二抵持部213。可以理解,第一抵持部212可设于固定件2321上,只要可与第二延长端2327抵持即可。
86.请同时参见图4和图5,使用时,第二吸附件231对活动件2322施加作用力,以压缩第一延长端2326,同时带动连接件2323转动以带动活动件2322朝侧向偏移,当第二吸附件231吸附片料并远离承载件10,第一延长端2326对活动件2322施加作用力,连接件2323转动同时带动活动件2322朝另一侧向偏移。
87.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延长端2327抵持于固定件2321。
88.进一步地,传输机构3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支撑架21与第二驱动件32相连接,第二驱动件32用于驱动支撑架21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驱动件31用于驱动第二驱动件32沿平行于承载件10表面的第三方向移动,同时带动支撑架21移动。
89.本实施例中,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垂直,可以理解,可以依据实际应用场景,第一方向与第三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为锐角或钝角。
9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均为气缸。
91.在一实施例中,片料分离装置100还包括升降驱动件40,升降驱动件40与承载件10相连接,用于驱动承载件10沿靠近或远离吸附机构20的方向移动。
92.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件40为气缸。
93.片料分离装置100还包括工作台50,工作台50包括相垂直连接的第一承载板51和第二承载板52,升降驱动件40设于第一承载板51上,第一驱动件31设于第二承载板52。通过第一承载板51和第二承载板52限定升降驱动件40和第一驱动件31的驱动方向,进而使承载件10的片料上料位置与支撑架21的片料分离位置区分开。
94.进一步地,片料分离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感应件60,第一感应件60与承载件10相连设置,第一感应件60用于感应预设高度的承载件10上是否存在片料。
95.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件60为红外对射传感器。
96.片料分离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感应件61,第二感应件61设于承载件10上,用于感应承载件10上是否存在片料。
97.本实施例中,第二感应件61为接触式感应器。
98.在一实施例中,片料分离装置100还包括控制件(图未示),若第一感应件60未感应到预设高度的承载件10上存在片料,则控制件控制升降驱动件40驱动承载件10沿靠近吸附机构20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以带动承载件10上的片料上升预设高度,若第二感应件61感应到承载件10上无片料,则控制件控制升降驱动件40驱动承载件10沿远离吸附机构20的方
向移动预设距离,以将承载件10移动至上料位,以将片料移动至承载件10上。
99.进一步地,请参见图6,片料分离装置100还包括吹气机构70,吹气机构70包括相连接的吹嘴71和调节件72,调节件72可调节吹嘴71的高度和旋转角度,吹嘴71用于吹散片料,防止多张片料粘连,进而使吸附机构20仅吸附承载件10上最上层的一张片料。
100.调节件72包括第一调节板721、第二调节板722、底板723、和旋转轴724,吹嘴71与第一调节板721相连接,旋转轴7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调节板721和第二调节板722可转动地相连接,底板723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滑轨7231,第二调节板722设有与滑轨7231相匹配的滑槽7221,第一调节板721绕旋转轴724转动预设角度,以调整吹嘴71的吹气角度,滑轨7231与滑槽7221可相对滑动,以提升吹嘴71高度。
101.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板721、第二调节板722和底板723均设有螺纹孔,通过与螺栓或螺钉配合,以实现第一调节板721和第二调节板722或第二调节板722与底板72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102.在一实施例中,滑轨7231设有固定孔,第二调节板722设有条状调节孔,第二调节板722和滑轨7231通过螺钉相连接,螺钉穿过固定孔和调节孔,通过调整螺钉与调节孔的连接位置,以调节第二调节板722和滑轨7231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吹嘴71高度。
103.在一实施例中,片料分离装置100还包括毛刷80,毛刷80呈阶梯状设置,毛刷8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承载件10的表面,毛刷80的延伸长度沿远离承载件10的第二方向逐渐变大,且毛刷80至少部分位于承载件10的上方,毛刷80用于刷掉粘连在一起的多张片料,以使吸附机构20仅吸附承载件10上最上层的一张片料。
104.在一实施例中,片料分离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件90,导向件90位于承载件10的外周侧,用于引导所述承载件10的移动方向,同时还用于定位承载件10上的片料。
105.本申请通过传输机构30驱动支撑架21靠近承载件10上的片料,通过第一吸附件22和第二吸附件231吸附承载件10上的一个片料,以实现该片料与其余片料的分离,同时扭转组件232配合第二吸附件231,抚平片料,以提升片料的贴合良率,本申请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提升片料分离效率。
106.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