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带状材料输送偏移的导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60388发布日期:2021-04-21 01:15阅读:42来源:国知局
防止带状材料输送偏移的导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带状材料输送偏移的导正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带状材料通常是使用输送辊进行输送并通过与输送辊相互平行的收卷辊进行收卷的,但是收卷辊收卷有一定量的带状材料之后,需要切断带状材料并更换新的收卷辊以继续进行收卷,使用新的收卷辊进行收卷时,需要将被切断的带状材料的端部固定在收卷辊上以使收卷辊能进行收卷,但是将带状材料固定在收卷辊的过程通常由人工操作完成,容易使得固定后的带状材料产生偏移,即带状材料的该端端部偏离的带状材料的长度方向,进而会影响带状材料的收卷,使得收卷不整齐或者在带状材料上产生褶皱。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止带状材料输送偏移的导正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水平设置,所述收卷辊包括辊体和设置于所述辊体的两端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与所述辊体同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可转动且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转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中心线相交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圆孔内插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圆孔的内侧面相抵且可滑动地配合,所述插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垂直所述插杆设置,所述连接杆上可移动地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对应所述收卷辊设置有凹陷,所述凹陷的形状与所述收卷辊相匹配。
4.本实用新型中,收卷辊用于连接上移工序设备输出的带状材料,通过将上一工序的设备输送的带状材料的端部固定在收卷辊上即可通过收卷辊的转动对带状材料进行收卷,其中,本实用新型设置时,需要使收卷辊与带状材料的输出方向相互垂直,即使得收卷辊与上一工序的输出设备的输送辊相互平行。
5.固定带状材料前,首先转动收卷辊,使得第二转轴上的第一圆孔呈竖直状态,然后将插杆插入到第一圆孔中,并使得连接杆上的挡板的下端的凹陷贴合在收卷辊的表面,其中,由于凹陷的形状与收卷辊的表面形状相匹配,因此凹陷与收卷辊贴合后凹陷与收卷辊之间不存在间隙,且此时连接杆与收卷辊的中心线平行,然后根据需要收卷的带状材料在上一工序的设备中被输出时的位置,调节挡板相对于收卷辊的位置,使得挡板远离第二转轴的一侧侧面与带状材料位于输送辊上的部分靠近第二转轴的一侧的边缘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然后将挡板固定在连接杆上;固定带状材料时,首先将带状材料的端部放置并贴合在收卷辊的上端,然后移动带状材料使得带状材料靠近挡板的一侧边缘贴合在挡板远离第
二转轴的一侧侧面上,然后将带状材料的端部固定在收卷辊上,再从第一圆孔中取出插杆;完成带状材料的固定后,通过启动驱动电机驱动收卷辊转动即可对带状材料进行收卷,且由于将带状材料的端部的一侧边缘贴合在挡板上后,会使得整个带状材料的边缘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此时带状材料不存在水平方向上的偏位,因此对带状材料收卷时能保证带状材料收卷整齐、能避免收卷过程在带状材料上产生褶皱。
6.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对应所述连接杆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套设于所述连接杆,所述安装孔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朝上贯穿所述挡板设置。
7.其中,连接杆的外侧壁与安装孔的内侧壁相抵且可滑动地配合,因此可以使得挡板能沿着连接杆的长度方向滑动,通过在螺纹孔中拧入紧固螺栓并使得紧固螺栓抵紧在连接杆上,可以实现将挡板固定在连接杆上的目的,防止挡板相对于连接杆滑动,从而可以保证挡板相对于收卷辊的位置精度,进而保证固定后的带状材料相对于收卷辊的位置精度。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柱上还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一圆孔设置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竖直设置且贯穿所述支撑板。
9.其中,支撑板上的第一圆孔相对于第一圆孔设置,且第二圆孔的直径与第一圆孔的直径相同,在固定带状材料前,将插杆同时插入到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可以限制收卷辊的转动,进而可以固定收卷辊的位置,更便于固定带状材料。
10.另外,由于插杆需要插入到位置固定的第二圆孔中,因此挡板与连接杆的相对位置调节过一次之后,在对于同一带状材料的收卷过程中更换新的收卷辊时都不需要对挡板相对于连接杆的位置进行调节,可以有效提高带状材料的固定速度。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上端对应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呈半圆饼状,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两侧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一转轴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转轴的第一过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两侧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二转轴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转轴的第二过槽,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
12.第一转轴通过将其上的第一轴承放入到第一安装槽中实现与第一支撑柱的可转动连接,第二转轴通过将其上的第二轴承放入到第二安装槽中实现与第二支撑柱的可转动连接,另外,通过抬起收卷辊即可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中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中拆除。
13.其中,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形状分别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相匹配,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在嵌入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后分别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紧配合设置。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上端可拆卸地盖设有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对应所述第一轴承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轴承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二盖体对应所述第二轴承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轴承的第二腔体。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呈半圆饼状,且所述第一腔体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承设置;所述第一腔体呈半圆饼状,所述第二腔体套设于所述第二轴承设置。
16.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分别盖设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上,可以防止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在收卷辊转动的过程中脱离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其中,第一腔体的内侧壁压
紧在第一轴承的外圈上,第二腔体的内侧壁压紧在第二轴承的外圈上,可以有效防止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在收卷辊转动的过程抖动,进而可以防止收卷辊在收卷的过程中出现抖动,从而可以保证收卷辊的收卷质量。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上固定设置有若干肋板,所述肋板同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18.肋板用于增强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与底座的固定连接结构。
19.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20.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带状材料在被收卷的过程中,整个带状材料的边缘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此时带状材料不存在水平方向上的偏位,因此能保证带状材料收卷整齐、能避免收卷过程在带状材料上产生褶皱。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防止带状材料输送偏移的导正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防止带状材料输送偏移的导正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一;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防止带状材料输送偏移的导正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二;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收卷辊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挡板贴合在收卷辊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底座,11-第一支撑柱,111-第一安装槽,1111-第一过槽,112-第一盖体,12-第二支撑柱,121-第二安装槽,1211-第二过槽,122-第二盖体,123-支撑板,21-辊体,22-第一转轴,221-第一轴承,23-第二转轴,231-第二轴承,232-第一圆孔,31-插杆,32-连接杆,33-挡板,331-安装孔,332-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30.如图1-6,一种防止带状材料输送偏移的导正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所述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之间设置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水平设置,所述收卷辊包括辊体21和设置于所述辊体21的两端的第一转轴22和第二转轴23,所述第一转轴22和第二转轴23与所述辊体21同中心线设置,所述第一转轴22和第二转轴23分别可转动且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未在图中示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转轴22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3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二转轴23的第一圆孔232,所述第一圆孔232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转轴23的中心线相交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圆孔232内插设有插杆31,所述插杆31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圆孔232的内侧面相抵且可滑动地配合,所述插杆31的顶部固
定设置有连接杆32,所述连接杆32垂直所述插杆31设置,所述连接杆32上可移动地设置有挡板33,所述挡板33的下端对应所述收卷辊设置有凹陷,所述凹陷的形状与所述收卷辊相匹配。
31.本实用新型中,收卷辊用于连接上移工序设备输出的带状材料,通过将上一工序的设备输送的带状材料的端部固定在收卷辊上即可通过收卷辊的转动对带状材料进行收卷,其中,本实用新型设置时,需要使收卷辊与带状材料的输出方向相互垂直,即使得收卷辊与上一工序的输出设备的输送辊相互平行。
32.固定带状材料前,首先转动收卷辊,使得第二转轴23上的第一圆孔232呈竖直状态,然后将插杆31插入到第一圆孔232中,并使得连接杆32上的挡板33的下端的凹陷贴合在收卷辊的表面,其中,由于凹陷的形状与收卷辊的表面形状相匹配,因此凹陷与收卷辊贴合后凹陷与收卷辊之间不存在间隙,且此时连接杆32与收卷辊的中心线平行,然后根据需要收卷的带状材料在上一工序的设备中被输出时的位置,调节挡板33相对于收卷辊的位置,使得挡板33远离第二转轴23的一侧侧面与带状材料位于输送辊上的部分靠近第二转轴23的一侧的边缘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然后将挡板33固定在连接杆32上;固定带状材料时,首先将带状材料的端部放置并贴合在收卷辊的上端,然后移动带状材料使得带状材料靠近挡板33的一侧边缘贴合在挡板33远离第二转轴23的一侧侧面上,然后将带状材料的端部固定在收卷辊上,再从第一圆孔232中取出插杆31;完成带状材料的固定后,通过启动驱动电机驱动收卷辊转动即可对带状材料进行收卷,且由于将带状材料的端部的一侧边缘贴合在挡板33上后,会使得整个带状材料的边缘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此时带状材料不存在水平方向上的偏位,因此对带状材料收卷时能保证带状材料收卷整齐、能避免收卷过程在带状材料上产生褶皱。
33.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挡板33对应所述连接杆32设置有安装孔331,所述安装孔331套设于所述连接杆32,所述安装孔331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孔332,所述螺纹孔332朝上贯穿所述挡板33设置。
34.其中,连接杆32的外侧壁与安装孔331的内侧壁相抵且可滑动地配合,因此可以使得挡板33能沿着连接杆32的长度方向滑动,通过在螺纹孔332中拧入紧固螺栓并使得紧固螺栓抵紧在连接杆32上,可以实现将挡板33固定在连接杆32上的目的,防止挡板33相对于连接杆32滑动,从而可以保证挡板33相对于收卷辊的位置精度,进而保证固定后的带状材料相对于收卷辊的位置精度。
35.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撑柱12上还设置有支撑板123,所述支撑板123对应所述第二转轴23上的第一圆孔232设置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竖直设置且贯穿所述支撑板123。
36.其中,支撑板123上的第一圆孔232相对于第一圆孔232设置,且第二圆孔的直径与第一圆孔232的直径相同,在固定带状材料前,将插杆31同时插入到第一圆孔232和第二圆孔可以限制收卷辊的转动,进而可以固定收卷辊的位置,更便于固定带状材料。
37.另外,由于插杆31需要插入到位置固定的第二圆孔中,因此挡板33与连接杆32的相对位置调节过一次之后,在对于同一带状材料的收卷过程中更换新的收卷辊时都不需要对挡板33相对于连接杆32的位置进行调节,可以有效提高带状材料的固定速度。
38.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转轴22和第二转轴2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221和第
二轴承231,所述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的上端对应所述第一轴承221和第二轴承231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11和第二安装槽121,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和第二安装槽121呈半圆饼状,所述第一安装槽111的两侧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一转轴22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转轴22的第一过槽1111,所述第二安装槽121的两侧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二转轴23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转轴23的第二过槽1211,所述第一轴承221和第二轴承23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和第二安装槽121内。
39.第一转轴22通过将其上的第一轴承221放入到第一安装槽111中实现与第一支撑柱11的可转动连接,第二转轴23通过将其上的第二轴承231放入到第二安装槽121中实现与第二支撑柱12的可转动连接,另外,通过抬起收卷辊即可将第一轴承221和第二轴承231中第一安装槽111和第二安装槽121中拆除。
40.其中,第一安装槽111和第二安装槽121的形状分别与第一轴承221和第二轴承231相匹配,第一轴承221和第二轴承231在嵌入到第一安装槽111和第二安装槽121后分别与第一安装槽111和第二安装槽121紧配合设置。
41.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的上端可拆卸地盖设有第一盖体112和第二盖体122,所述第一盖体112对应所述第一轴承221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轴承221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二盖体122对应所述第二轴承231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轴承231的第二腔体。
42.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腔体呈半圆饼状,且所述第一腔体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承221设置;所述第一腔体呈半圆饼状,所述第二腔体套设于所述第二轴承231设置。
43.第一盖体112和第二盖体122分别盖设在第一轴承221和第二轴承231上,可以防止第一轴承221和第二轴承231在收卷辊转动的过程中脱离第一安装槽111和第二安装槽121;其中,第一腔体的内侧壁压紧在第一轴承221的外圈上,第二腔体的内侧壁压紧在第二轴承231的外圈上,可以有效防止第一轴承221和第二轴承231在收卷辊转动的过程抖动,进而可以防止收卷辊在收卷的过程中出现抖动,从而可以保证收卷辊的收卷质量。
44.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上固定设置有若干肋板,所述肋板同时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
45.肋板用于增强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与底座1的固定连接结构。
46.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