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耳菌筐传送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5661发布日期:2021-02-20 15:51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耳菌筐传送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耳菌筐传送流水线。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物料输送设备中,输送带、输送滚筒是常用的物料输送设备,但是,普通传送带通常为直线型,无法适用于室内运送至室外的角度转换和高度落差,而且大部分传送带都由电力作为动力传输,在室外缺少电力的情况下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木耳菌筐传送流水线,完成木耳菌筐输送过程中的输送方向转换,而且不需要电力作为动力传输,即节省了能源,有满足了木耳菌筐的输送要求。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木耳菌筐传送流水线,包括:动力输送直线段和无动力输送弧线段,所述动力输送直线段的木耳菌筐输出端与所述无动力输送弧线段木耳菌筐输入端连接;
[0005]
所述动力输送直线段包括:直线机架、动力滚筒、传动链条和电机,两条所述直线机架水平平行设置,两条所述直线机架之间连接有并排设置的所述动力滚筒,所述动力滚筒与所述直线机架垂直设置,所述动力滚筒可相对所述直线机架自转,并排设置的所述动力滚筒由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链条驱动旋转;
[0006]
所述无动力输送弧线段包括:弧线机架和圆锥滚筒,两条所述弧线机架平行设置,所述弧线机架由木耳菌筐输入端至木耳菌筐输出端高度逐渐降低,所述弧线机架的木耳菌筐输入端与相应侧的所述直线机架固定,两条所述弧线机架之间连接有并排设置的所述圆锥滚筒,所述圆锥滚筒的轴向延长线通过所述弧线机架的弧心,所述圆锥滚筒的小头端朝向所述弧线机架的弧形圆心一侧,所述圆锥滚筒可相对所述弧线机架自转。
[0007]
所述弧线机架的坡度为25
°
,所述圆锥滚筒大头端直径为8cm,所述圆锥滚筒小头端直径为4cm。
[0008]
相邻的两个所述圆锥滚筒大头端的间隙距离为5~8cm。
[0009]
所述无动力输送弧线段的木耳菌筐输出端固定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朝向所述无动力输送弧线段一侧粘有橡胶垫。
[0010]
所述动力输送直线段上还设置有摆线针减速机,所述摆线针减速机连接于所述传动链条和电机之间。所述摆线针减速机、传动链条和电机之间的连接均为现有技术,本申请没有详细描述。
[0011]
所述直线机架与弧线机架下方均连接有起支撑作用的支架。
[0012]
所述动力滚筒的两端与相应侧的所述直线机架轴承连接。
[0013]
所述圆锥滚筒的两端与相应侧的所述弧线机架轴承连接。
[0014]
所述电机与所述支架固定。
[001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
一、本实用新型包括动力输送直线段和无动力输送弧线段,在具有电力系统的室内采用动力输送直线段进行直线部分的传输,由传动链条连接摆线针减速器控制传送速度,在无电力系统且需要转换传输方向的地方采用无动力输送弧线段进行木耳菌筐输送,无动力输送弧线段利用弧线机架坡度高低落差和木耳菌筐本身的重力进行传导,即节省了能源,有满足了木耳菌筐的输送要求。
[0017]
二、本实用新型将弧线机架的坡度设置为25
°
,圆锥滚筒大头端直径为8cm、小头端直径为4cm,小头端为大头端直径的一般,相邻的两个圆锥滚筒大头端的间隙距离为5~8cm,这样的坡度和圆锥滚筒的配合设置,可以将木耳菌筐的传输速度调整至满足输送的要求,木耳菌筐由自身的重力自行下滑,跟随圆锥滚筒的弧形排布自动完成转向,解决了木耳菌筐在缺少电力且需要转向的情况下的菌段传输、运送问题,又节约了人力。
[0018]
三、本实用新型在无动力输送弧线段的木耳菌筐输出端固定有限位挡板,将木耳菌筐进行拦截,防止滑落,且限位挡板上粘有橡胶垫,对木耳菌筐形成缓冲作用,对木耳菌筐具有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木耳菌筐传送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木耳菌筐传送流水线的俯视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锥滚筒的轴向剖视图。
[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圆锥滚筒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1为动力输送直线段,2为动力滚筒,3为无动力输送弧线段,4为木耳菌筐,5为圆锥滚筒,6为支架,7为传动链条,8为电机,9为限位挡板,10为直线机架,11为弧线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6]
一种木耳菌筐传送流水线,包括:动力输送直线段1和无动力输送弧线段3,所述动力输送直线段1的木耳菌筐4输出端与所述无动力输送弧线段3木耳菌筐4输入端连接;
[0027]
所述动力输送直线段1包括:直线机架10、动力滚筒2、传动链条7和电机8,两条所述直线机架10水平平行设置,两条所述直线机架10之间连接有并排设置的所述动力滚筒2,所述动力滚筒2与所述直线机架10垂直设置,所述动力滚筒2可相对所述直线机架10自转,并排设置的所述动力滚筒2由所述电机8通过所述传动链条7驱动旋转;
[0028]
所述无动力输送弧线段3包括:弧线机架11和圆锥滚筒5,两条所述弧线机架11平行设置,所述弧线机架11由木耳菌筐4输入端至木耳菌筐4输出端高度逐渐降低,所述弧线机架11的木耳菌筐4输入端与相应侧的所述直线机架10固定,两条所述弧线机架11之间连接有并排设置的所述圆锥滚筒5,所述圆锥滚筒5的轴向延长线通过所述弧线机架11的弧心,所述圆锥滚筒5的小头端朝向所述弧线机架11的弧形圆心一侧,所述圆锥滚筒5可相对所述弧线机架11自转。
[0029]
所述弧线机架11的坡度为25
°
,所述圆锥滚筒5大头端直径为8cm,所述圆锥滚筒5
小头端直径为4cm。
[0030]
相邻的两个所述圆锥滚筒5大头端的间隙距离为5~8cm。
[0031]
所述无动力输送弧线段3的木耳菌筐4输出端固定有限位挡板9,所述限位挡板9朝向所述无动力输送弧线段3一侧粘有橡胶垫。
[0032]
所述动力输送直线段1上还设置有摆线针减速机,所述摆线针减速机连接于所述传动链条7和电机8之间。所述摆线针减速机、传动链条7和电机8之间的连接均为现有技术,本申请没有详细描述。
[0033]
所述直线机架10与弧线机架11下方均连接有起支撑作用的支架6。
[0034]
所述动力滚筒2的两端与相应侧的所述直线机架10轴承连接。
[0035]
所述圆锥滚筒5的两端与相应侧的所述弧线机架11轴承连接。
[0036]
所述电机8与所述支架6固定。
[0037]
使用方法:在具有电力系统的室内,通过传动链条驱动动力滚筒转动,将木耳菌筐进行输送,木耳菌筐被动力滚筒推至无动力输送弧线段上端,由于木耳菌筐自身重力、弧线机架的坡度和及圆锥滚筒的大小、间隙设置,使得木耳菌筐自行下滑,下滑至限位挡板处由人工搬离传送装置。
[0038]
上述实施方式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进。因此,凡举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