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2481发布日期:2021-03-30 19:5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放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加工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放板机。



背景技术:

生产板件在垫板的承托下进入放板机完成交换过程,在完成交换过程后,需要人工将空置的垫板取走,以便将工作区域清空,避免造成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放板机,能够自动将空置垫板清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放板机,包括机架、输送机构、放料机构、吸板机构、交换机;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放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吸板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吸板机构将所述放料机构上的物料吸附抓取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所述交换机位于所述放料机构外侧,所述交换机上固定有辊轮组,所述辊轮组至少采用两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辊轮组包括安装板、滚轮侧板、滚筒;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交换机的机体固定连接;所述滚轮侧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安装板两侧;所述滚筒排列安装于所述滚轮侧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辊组、校正夹板组件、放板导轮组;所述输送辊组由多个输送胶辊平行排列组成,所述输送胶辊间串联并通过第一伺服电机驱动;所述校正夹板组件位于所述输送辊组前区域;所述放板导轮组设置于所述输送辊组前端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校正夹板组件包括校正夹板、左固定座板、右固定座板、导杆、传动皮带轮;所述校正夹板分为左校正夹板、右校正夹板,所述左校正夹板与所述右校正夹板分别设于左右两侧;所述左固定座板用于固定安装所述左校正夹板,所述左固定座板底部装有两个左轴承滑座;所述右固定座板用于固定安装所述右校正夹板,所述右固定座板底部装有两个右轴承滑座;所述导杆分别插装于所述左轴承滑座、所述右轴承滑座上;所述传动皮带轮采用四个,所述传动皮带轮间装有传动皮带圈,所述传动皮带圈分别与所述左轴承滑座、右轴承滑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放板导轮组包括龙门架、导轮架、导轮辊;所述龙门架设置于所述输送辊组前端上方,所述龙门架上装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内装有升降杆;所述导轮架固定于所述升降杆底部;所述到导轮辊装于所述导轮架上,并压向所述输送胶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板机构包括安装台板、升降气缸、连接杆、吸杆臂、吸杆;所述安装台板顶部连接有直线移动机构;所述升降气缸固定于所述安装台板上,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安装台板伸向所述安装台板下方;所述连接杆装于所述安装台板下方,并与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吸杆臂排列安装于所述连接杆两端底部,并与所述连接杆相互垂直;所述吸杆排列安装于所述吸杆臂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直线移动机构包括滑动板、连座直线轴承滑杆、两个皮带轮、伺服减速电机;所述滑动板底部通过立杆与所述安装台板连接,所述滑动板一侧装有连接板;所述连座直线轴承装于所述滑动板顶部边角处;所述滑杆采用两个,并装于位于同侧的所述连座直线轴承内,所述滑杆两端装有轴心座;两个所述皮带轮间连线与所述滑杆平行,两个所述皮带轮间绕装有皮带,所述皮带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伺服减速电机驱动其中一个所述皮带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台板上装有圆法兰直线轴承,所述圆法兰直线轴承位于所述升降气缸两侧,所述圆法兰直线轴承内装有升降滑杆,所述升降滑杆底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放料机构包括升降座板、丝杆螺母、减速电机;所述升降座板前侧装有排列安装有胶盘支板,所述升降座板后侧装有功能板;所述丝杆螺母固定于所述功能板中央,所述丝杆螺母上装有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顶部通过连座轴承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升降丝杆底部装有从动伞形齿轮;所述减速电机上装有与所述从动伞形齿轮啮合的主动伞形齿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能板上装有位于所述丝杆螺母两侧的直线轴承座,所述直线轴承座上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顶部通过轴心座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导向杆底部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减速电机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平式放板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生产板件从其它工位进入放料机构中,吸板机构将放料机构中的生产板件吸附抓取至输送机构上,输送机构将生产板件输送至下一工位中,放板完成后,放料机构下降至最底层,使垫板进入交换机中进行暂存,使下一批生产板件进入放料机构中,因此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交换机示意图;

图3为图1示出的输送机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示出的校正夹板组件示意图;

图5为图1示出的输送辊组底面示意图;

图6为图1示出的放料机构正面示意图;

图7为图1示出的放料机构背面示意图;

图8为图1示出的吸板机构与直线移动机构示意图。

机架100;输送机构200、输送辊组210、输送胶辊211、第一伺服电机212、校正夹板组件220、校正夹板221、左校正夹板2211、右校正夹板2212、左固定座板222、左轴承滑座2221、右固定座板223、右轴承滑座2231、导杆224、传动皮带轮225、传动皮带圈226、放板导轮组230、龙门架231、直线轴承232、升降杆233、导轮架234、导轮辊235;放料机构300、升降座板310、功能板311、胶盘支板312、导向杆313、底板314、直线轴承座315、丝杆螺母320、升降丝杆321、连座轴承322、从动伞形齿轮323、减速电机330、主动伞形齿轮331;吸板机构400、安装台板410、圆法兰直线轴承411、升降滑杆412、升降气缸420、连接杆430、吸杆臂440、吸杆450;交换机500、辊轮组510、安装板511、滚轮侧板512、滚筒513;直线移动机构600、滑动板610、立杆611、连接板612、连座直线轴承620、滑杆630、轴心座631、皮带轮640、皮带650、伺服减速电机6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一种放板机,包括机架100、输送机构200、放料机构300、吸板机构400、交换机500;输送机构200设置于机架100上;放料机构300设置于机架100上;吸板机构400安装于机架100的顶部,吸板机构400将放料机构300上的物料吸附抓取放置在输送机构200上;输送机构200将用于放置在物料下的垫板输送至交换机500上,交换机500上固定有辊轮组510,辊轮组510至少采用两层。

生产板件从其它工位进入放料机构300中,吸板机构400将放料机构300中的生产板件吸附抓取至输送机构200上,输送机构200将生产板件输送至下一工位中,放板完成后,放料机构300下降至最底层,使垫板进入交换机500中进行暂存,使下一批生产板件进入放料机构300中,提高加工效率。

参照图2所示,辊轮组510包括安装板511、滚轮侧板512、滚筒513;安装板511与交换机500的机体固定连接;滚轮侧板512固定于安装板511上,并位于安装板511两侧;滚筒513排列安装于滚轮侧板512之间。

参照图3-6所示,输送机构200包括输送辊组210、校正夹板组件220、放板导轮组230;输送辊组210由多个输送胶辊211平行排列组成,输送胶辊211间串联并通过第一伺服电机212驱动;校正夹板组件220位于输送辊组210前区域,通过校正夹板组件220校正生产板件在输送辊组210上的位置;放板导轮组230设置于输送辊组210前端上方。

校正夹板组件220包括校正夹板221、左固定座板222、右固定座板223、导杆224、传动皮带轮225;校正夹板221分为左校正夹板2211、右校正夹板2212,左校正夹板2211与右校正夹板2212分别位于输送挡板的左右两侧;左固定座板222用于固定安装左校正夹板2211,左固定座板222底部装有两个左轴承滑座2221;右固定座板223用于固定安装右校正夹板2212,右固定座板223底部装有两个右轴承滑座2231;导杆224分别插装于左轴承滑座2221、右轴承滑座2231上;传动皮带轮225采用四个,传动皮带轮225间装有传动皮带圈226,传动皮带圈226分别与左轴承滑座2221、右轴承滑座2231连接,当左轴承滑座2221上传动皮带圈226的转动方向与右轴承滑座2231上传动皮带圈226的转动方向相反时,左校正夹板2211与右校正夹板2212产生夹持或分开的效果。

放板导轮组230包括龙门架231、导轮架234、导轮辊235;龙门架231设置于输送辊组210前端上方,龙门架231上装有直线轴承232,直线轴承232内装有升降杆233;导轮架234固定于升降杆233底部;到导轮辊235装于导轮架234上,并压向输送胶辊211。

参照图8所示,吸板机构400包括安装台板410、升降气缸420、连接杆430、吸杆臂440、吸杆450;安装台板410顶部连接有直线移动机构600;升降气缸420固定于安装台板410上,升降气缸420的活塞杆穿过安装台板410伸向安装台板410下方;连接杆430装于安装台板410下方,并与升降气缸420的活塞杆连接;吸杆臂440排列安装于连接杆430两端底部,并与连接杆430相互垂直;吸杆450排列安装于吸杆臂440上,升降气缸420推动或回拉连接杆430,使连接杆430上的吸杆臂上440升或下降,使吸杆450吸附抓取或放下生产板件。

直线移动机构600包括滑动板610、连座直线轴承620滑杆630、两个皮带轮640、伺服减速电机660;滑动板610底部通过立杆611与安装台板410连接,滑动板610一侧装有连接板612;连座直线轴承620装于滑动板610顶部边角处;滑杆630采用两个,并装于位于同侧的连座直线轴承620内,滑杆630两端装有轴心座631;两个皮带轮640间连线与滑杆630平行,两个皮带轮640间绕装有皮带650,皮带650与连接板612固定连接;伺服减速电机660驱动其中一个皮带轮640。

为使连接杆430在升降过程中保持稳定,在安装台板410上装有圆法兰直线轴承411,圆法兰直线轴承411位于升降气缸420两侧,圆法兰直线轴承411内装有升降滑杆412,升降滑杆412底端与连接杆430连接。

参照图6、7所示,放料机构300包括升降座板310、丝杆螺母320、减速电机330;升降座板310前侧装有排列安装有胶盘支板312,升降座板310后侧装有功能板311;丝杆螺母320固定于功能板311中央,丝杆螺母320上装有升降丝杆321,升降丝杆321顶部通过连座轴承322与机架100连接,升降丝杆321底部装有从动伞形齿轮323;减速电机330上装有与从动伞形齿轮323啮合的主动伞形齿轮331,减速电机330通过主动伞形齿轮331驱动从动伞形齿轮323,升降丝杆321发生转动,升降座板310通过丝杆螺母320在升降丝杆321上的升降,进而调整胶盘支板312的升降。

功能板311上装有位于丝杆螺母320两侧的直线轴承座315,直线轴承座315上装有导向杆313,导向杆313顶部通过轴心座631与机架100连接,导向杆313底部固定有底板314,底板314与减速电机330连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