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安全气囊的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4049发布日期:2021-03-30 19:5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安全气囊的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安全气囊的电梯。



背景技术:

安全气囊即srs;电子安全气囊系统是一种被动安全性(见汽车安全性能)的保护系统,它与座椅安全带配合使用,可以为乘员提供有效的防撞保护;在汽车相撞时,汽车安全气囊可使头部受伤率减少25%,面部受伤率减少80%左右;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20世纪末电梯采用永磁同步曳引机作为动力;大大缩小了机房占地,并且具有能耗低、节能高效、提升速度快等优点,极大地助推了房地产向超高层方向发展。

目前,大部分的高楼均采用卷扬机牵引装置进行升降的电梯,卷扬机牵引装置的钢丝绳在使用的过程中,钢丝绳不但承载电梯的重量,而且也是电梯升降动力的传动件,因此容易造成钢丝绳疲劳或者磨损,降低了电梯的安全性能,万一钢丝绳断裂,电梯掉下会造成人员的伤亡以及财产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减小事故损失的电梯,具备安全气囊的优点,解决了电梯发生意外容易造成过大损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安全气囊的电梯,包括底板和轿厢,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囊盒,所述气囊盒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底部充气系统,所述底部充气系统的额顶部固定安装有底部气囊,所述气囊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囊盖,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臂,所述延伸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撞击传感器,所述轿厢的内部开设有气囊槽,所述气囊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厢内充气系统,所述厢内充气系统远离气囊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厢内气囊。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有四个,四个所述限位柱呈矩形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是当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时通过呈矩形固定安装在底板底部的四个限位柱可以支撑起整个电梯。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远离限位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气囊盒有四个,四个所述气囊盒呈菱形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是通过安装的缓冲弹簧和挡板可以当紧急情况发生时为底部的安全气囊通过更多的反应和扩充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臂位于底板底部的正中间,所述撞击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底部充气系统电性相连,所述撞击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厢内充气系统电性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是当紧急情况发生通过撞击传感器可以的感应可以启动底部充气系统和厢内充气系统,以便于更好的打开底部和厢内的安全气囊。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外部活动安装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开设在轿厢的外部,所述固定槽与固定件的规格尺寸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是通过安装的相适配的固定槽和固定件可以将底板和轿厢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厢内气囊远离厢内充气系统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厢内盖板,所述厢内盖板有多个,多个所述厢内盖板对称固定安装在轿厢内壁的左右两侧和前面,所述厢内盖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囊盖连接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是厢内的安全气囊通过厢内盖板密封在气囊槽内部,使得气囊不会在平常影响正常使用电梯的使用人员,通过囊盖连接条连接厢内盖板,当紧急情况出现时,使厢内盖板不会影响安全气囊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轿厢的顶部通过固定槽和固定件固定安装有安装顶板,所述安装顶板与底板的规格尺寸相同,所述安装顶板与固定件的位置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是通过安装的相适配的固定槽和固定件可以将安装顶板和轿厢固定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具备安全气囊的电梯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底部安装的缓冲限位结构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气囊的反应时间,通过撞击传感器的感应可以传达到底部的充气系统和厢内的充气系统,通过底部的安全气囊可以当电梯出现下坠的情况时,防止人员下降过快而出现伤亡,通过厢内的安全气囊可以当电梯产生剧烈晃动时对轿厢内部的人员进行保护,以便于减小意外发生后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中:1、底板;2、限位柱;3、缓冲弹簧;4、挡板;5、气囊盒;6、底部充气系统;7、底部气囊;8、气囊盖;9、延伸臂;10、撞击传感器;11、固定件;12、固定槽;13、轿厢;14、气囊槽;15、厢内充气系统;16、厢内气囊;17、厢内盖板;18、囊盖连接条;19、安装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备安全气囊的电梯,包括底板1和轿厢13,底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柱2,限位柱2有四个,四个限位柱2呈矩形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底部,限位柱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3,缓冲弹簧3可以对下坠进行缓冲,增加了撞击传感器10的反应时间和安全气囊的充气时间,以便于气囊达到充气到最大的程度,缓冲弹簧3的远离限位柱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挡板4,气囊盒5有四个,四个气囊盒5呈菱形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底部,底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囊盒5,气囊盒5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底部充气系统6,底部充气系统6的额顶部固定安装有底部气囊7,气囊盒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囊盖8,底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臂9,延伸臂9位于底板1底部的正中间,延伸臂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撞击传感器10,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件11,固定件11的外部活动安装有固定槽12,固定槽12开设在轿厢13的外部,固定槽12与固定件11的规格尺寸相适配,撞击传感器10通过导线与底部充气系统6电性相连,轿厢13的内部开设有气囊槽14,气囊槽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厢内充气系统15,撞击传感器10通过导线与厢内充气系统15电性相连,厢内充气系统15远离气囊槽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厢内气囊16,厢内气囊16远离厢内充气系统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厢内盖板17,厢内盖板17有多个,多个厢内盖板17对称固定安装在轿厢13内壁的左右两侧和前面,厢内盖板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囊盖连接条18,囊盖连接条18将厢内盖板17密封在气囊槽14内部,使得气囊不会在平常影响正常使用电梯的使用人员,通过囊盖连接条18连接厢内盖板17,当紧急情况出现时,使厢内盖板17不会影响厢内气囊16正常使用,轿厢13的顶部通过固定槽12和固定件11固定安装有安装顶板19,安装顶板19与底板1的规格尺寸相同,安装顶板19与固定件11的位置相对应,安装顶板19通过螺栓等机械零件可以连接电梯井的升降设备。

使用时,将该设备移动到所需使用的地点,将所需安装的升降结构通过螺栓的机械安装在安装顶板19的顶部,通过将该设备安装在所需使用的电梯井内部,连接升降设备和位于安装顶板19顶部的连接结构,出现紧急情况时,当电梯下坠时,通过安装的挡板4先接触地面,通过安装的缓冲弹簧3对整个设备进行缓冲,在缓冲的过程中撞击传感器10受到撞击,撞击传感器10立即启动底部充气系统6和厢内充气系统15,通过缓冲弹簧3的缓冲可以大大增加撞击传感器10的反应时间和底部气囊7的充气时间,致使底部的底部气囊7可以打开到更加安全的程度,通过厢内充气系统15对厢内气囊16进行充气,厢内气囊16充满气体后,从厢内盖板17的囊盖连接条18上进行突破,便于保护电梯内部的人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