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双链可切换的环链电动葫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71723发布日期:2021-03-16 22:36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双链可切换的环链电动葫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葫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双链可切换的环链电动葫芦。



背景技术:

目前环链电动葫芦作为一种轻小型起重设备,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对于不同的工况需要不同的电动葫芦型号来使用,不同的电动葫芦型号就有不同的结构。

现有的电动葫芦如公告号为cn201857236u的一种电动葫芦,包括手拉葫芦和煤电钻,手拉葫芦包括壳体和手拉转轮,手拉转轮上没有缠绕搭接手拉链,煤电钻包括机壳和卡装在煤电钻的卡具上的钻杆,壳体和机壳采用固定架固定相连,手拉转轮朝外的端面上固定有手拉转轮法兰盘,手拉转轮法兰盘上均布有多个螺栓孔,每个螺栓孔处采用紧固件分别与一个柔性连接件的一端固定相连,每个柔性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钻杆法兰盘上的螺栓孔采用紧固件连接固定在钻杆法兰盘上,钻杆法兰盘安装固定在钻杆的端头上。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电动葫芦采用的是单链缠绕搭接在手拉转轮上,在面临起重物重量较重时,单链吊重无法承载较重的重物,此时需要将上述电动葫芦整个换掉,并更换双链的电动葫芦对较重的起重物进行起重,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单双链可切换的环链电动葫芦,具有单双链可切换,便于起重较轻或较重起重物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单双链可切换的环链电动葫芦,包括葫芦本体、设置于所述葫芦本体上的链条、用于收纳所述链条的链盒,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链条下方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下方设有挂钩,所述壳体内设有配合所述链条转动的链轮,所述链条包括位于所述链轮两侧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条远离所述壳体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上设有将所述卡接块固定于所述葫芦本体上的卡接件,所述壳体上设有固定所述卡接块的紧固件,所述第二链条远离所述壳体一端收入至所述链盒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起重物较重需要切换为双链时,通过解除壳体与卡接块的紧固件,使得卡接块脱离于壳体朝葫芦本体运动,链条在链轮的配合下使得第一链条随卡接块朝葫芦本体运动,直至卡接块上的卡接件卡接于葫芦本体,以将卡接块固定于葫芦本体上,进而可切换成双链并对较重的起重物进行起重;在起重物较轻需要切换为单链时,通过解除卡接块与葫芦本体的卡接件,使得卡接块脱离葫芦本体朝壳体运动,链条在链轮的配合下使得第一链条随卡接块朝壳体运动,直至卡接块与壳体上的紧固件相卡接,以将壳体与卡接块固定,进而可切换成单链并对较轻的起重物进行起重,以实现电动葫芦的单双链切换,便于起重较轻或较重的起重物。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接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卡接块侧壁上的卡柱、铰接于所述卡柱侧壁上的两个卡板,所述葫芦本体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卡柱与所述卡板卡入的方槽,所述方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供所述卡板转入的弧槽,两个所述卡板朝向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凸出有转动柱,所述葫芦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转动柱穿过的滑槽,所述转动柱在所述滑槽内滑移并带动两个所述卡板张开并转入所述弧槽或合拢并脱离所述弧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卡接件将卡接块与葫芦本体进行卡接固定时,转动转动柱,以使两个卡板向中间合拢,便于两个卡板随卡柱一同卡入方槽,再将转动柱顺着滑槽滑动以将两个卡板分离,并使得两个卡板在弧槽内滑移,以将两个卡板卡接于弧槽的槽壁上,进而固定住卡接块,便于第一链条与第二链条共同承重将起重物吊起,有利于同一电动葫芦上单链切换为双链进行起重。

进一步,所述方槽远离所述卡接块的槽壁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滑移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背对所述卡接块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抵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通槽的槽底,所述弹簧施力于所述抵接块使抵接块进入所述方槽内、并位于两个所述卡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卡板固定卡接块时,推动抵接块以将抵接块滑移至通槽内,便于转动柱带动两个卡板分离并将卡柱卡接于弧槽内,抵接块滑移于通槽内以使弹簧受到压缩,再松开抵接块,弹簧恢复力作用于抵接块,以使部分抵接块滑移出通槽进入方槽内并处于两个卡板之间,以防止两个卡板在电动葫芦运行过程中合拢并脱离弧槽进入方槽,使得卡接块与葫芦本体的固定解除,以提高电动葫芦双链起重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抵接块朝向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凸出有卡块,所述通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供所述卡块滑移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方槽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卡柱及两个合拢的卡板进入方槽时,通过拨动卡块,使得卡块在卡槽内滑移,以带动抵接块滑移于通槽内,使得卡柱及两个合拢的卡板进入方槽,进而有利于转动柱带动两个卡板分离并将卡柱卡接于弧槽内,以便于卡接块与葫芦本体的卡接。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槽壁贯穿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卡接块的侧壁,所述紧固件包括铰接于所述卡接槽内的紧固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紧固板靠近所述卡接块一端的挂钩,所述卡接块靠近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紧固板转入的内槽,所述内槽的槽壁上开设所有供所述挂钩卡入的钩槽,所述内槽与所述卡接槽相贯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双链切换为单链将卡接块与壳体进行固定时,通过解除卡接件,使得卡接块脱离于葫芦本体带动第一链条朝壳体运动,直至卡接块与壳体相抵接,再将紧固板绕着紧固板与卡接槽槽底的铰接点朝内槽转动,以将紧固板转入内槽,使得挂钩卡接于钩槽内,进而将卡接块与壳体进行固定,便于第二链条单独对重物起重,以加强电动葫芦单链的稳固性并对较轻的起重物起重。

进一步,所述紧固板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凸出有软性凸起,所述内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软性凸起相卡接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紧固板卡接固定于内槽中时,紧固板上的软性凸起卡接于内槽槽壁上的凹槽,以将软性凸起与凹槽卡接固定,提高紧固板与内槽的卡接稳固性,进而加强卡接块与壳体的卡接稳固性。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有穿过所述限位槽的第一平衡孔及第二平衡孔,所述第一平衡孔及第二平衡孔内贯穿螺栓,所述限位槽内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挂钩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螺栓穿过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动葫芦切换为单链时,将螺栓穿过第一平衡孔,并穿过安装杆上的通孔,将螺栓拧紧,以将安装杆固定于第一平衡孔下方,使得安装杆下方的重物的重心与第二链条处于同一直线上,进而提高单链起重的稳定性;在电动葫芦切换为双链时,拧动螺栓以将螺栓从第一平衡孔中取出,进而将螺栓穿过第二平衡孔,并穿过安装杆上的通孔,再将螺栓拧紧,以将安装杆固定于第二平衡孔下方,使得安装杆下方重物的重心位于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之间,以提高电动葫芦双链起重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安装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挂钩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纹连接于所述安装杆上的安装套、套设与所述安装套上的固定套,所述安装套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挂钩上端嵌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套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挂钩上端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一端嵌入所述环形槽内的滚珠,所述环形槽的口径小于所述滚珠的直径,并且所述滚珠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套的外壁相平齐,所述固定套外部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内壁设置有用于抵紧所述滚珠的凸环,所述安装套靠近所述挂钩的一端设置有环板,所述滑套的下端面设置有供所述环板嵌入的环槽,所述凸环与所述环槽之间设有供所述滚珠容纳的容纳槽,所述安装套的上端外壁设置有一圈位于所述固定套和所述滑套之间的挡环,所述安装套的外壁套设有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位于所述挡环和所述凸环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挂钩需要更换时,将滑套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使得挡环与凸环之间的复位弹簧压缩,进而使得凸环沿安装套的外侧壁竖直向上滑移,以将滚珠脱离于凸环的限制从环形槽中移出,再将挂钩从安装槽内竖直向下移动并取出,挂钩的环形槽槽壁对滚珠产生挤压,使得滚珠朝容纳槽内移动,以解除对挂钩的固定,进而可将挂钩从安装槽内取下,再将新的挂钩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并卡入安装槽,松开滑套,弹簧恢复力作用于滑套,使得凸环挤压滚珠,带动滚珠进入安装孔,进而使得滚珠嵌入环形槽,以将更换后的挂钩进行固定,以便于更换挂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切换双链时,通过卡接件将卡接块固定于葫芦本体上,以便于起重较重的起重物,切换单链时,解除卡接件,并通过紧固件将卡接块固定于壳体,以便于起重较轻的起重物,进而可实现电动葫芦的单双链切换,以便于起重较轻或较重的起重物。

在单双链切换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铰接于限位槽内的挂钩随下方重物重心的偏移,挂钩可在壳体上的第一平衡孔和第二平衡孔之间转移,使得单链起重时,安装杆固定于第一平衡孔下方,使得安装杆下方的重物的重心与第二链条处于同一直线上,以提高单链起重的稳定性,双链起重时,安装杆固定于第二平衡孔下方,使得安装杆下方重物的重心位于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之间,进而提高电动葫芦双链起重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切换为双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葫芦本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卡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切换为单链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挂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葫芦本体;11、方槽;111、弧槽;112、通槽;12、滑槽;13、抵接块;131、卡块;132、卡槽;14、弹簧;2、链条;21、第一链条;22、第二链条;3、链盒;4、壳体;41、卡接槽;42、限位槽;421、第一平衡孔;422、第二平衡孔;423、螺栓;5、挂钩;51、链轮;7、卡接块;71、内槽;711、钩槽;712、凹槽;8、卡接件;81、卡柱;82、卡板;821、转动柱;9、紧固件;91、紧固板;911、软性凸起;93、安装杆;931、通孔;932、固定机构;94、固定套;941、安装槽;942、安装孔;9421、滚珠;943、环形槽;944、滑套;9441、凸环;95、安装套;951、环板;952、环槽;953、挡环;954、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单双链可切换的环链电动葫芦,包括葫芦本体1、缠绕于葫芦本体1上的链条2、用于收纳链条2的链盒3,还包括链条2下方用于传动链条2的壳体4,壳体4的下方设有挂钩5。

参照图1和图2,壳体4内部设有配合链条2转动的链轮51,链条2包括缠绕于链轮51两侧的第一链条21和第二链条22,第二链条22远离壳体4一端收入至链盒3内,第一链条21远离壳体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块7,卡接块7背对第一链条21的侧壁上设有将卡接块7固定于葫芦本体1上的卡接件8,通过卡接件8将卡接块7固定于葫芦本体上,以将单链切换成双链,壳体4侧壁上设有将卡接块7与壳体4固定的紧固件9,通过紧固件9将卡接块7固定于壳体4上,进而完成在同一电动葫芦上单双链切换并对较重或较轻的起重物进行起重。

参照图2和图3,卡接件8包括凸出于卡接块7背对第一链条21一侧的圆柱形卡柱81、铰接于卡柱81侧壁上的两个卡板82,两个卡板82沿卡柱81轴向方向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可将两个卡板82转动合拢或者张开;葫芦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卡柱81与合拢后的两个卡板82卡入的方槽11,方槽11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开设有供两个卡板82张开并转入的弧槽111,两个卡板82朝向壳体4的侧壁上凸出有转动柱821,葫芦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转动柱821穿过的滑槽12,转动柱821在滑槽12内滑移并带动两个卡板82张开并转入弧槽111或合拢并脱离弧槽111,以便于将两个卡板82随卡柱81一同卡入或脱离弧槽111,进而将卡接块7与葫芦本体1进行卡接固定或者分离,有利于固定或解除卡接件8。

参照图2和图3,方槽11内远离卡柱81的槽壁上开设有通槽112,通槽112内滑移连接有抵接块13,抵接块13背对卡柱8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14,弹簧14远离抵接块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通槽112的槽底,弹簧14正常状态下带动部分抵接块13滑移出通槽112,使得抵接块13进入方槽11且位于两个卡板82之间,以防止两个卡板82在电动葫芦运行过程中合拢并脱离弧槽111进入方槽11,使得卡接块7与葫芦本体1的固定解除,以提高电动葫芦双链起重的稳定性。

参照图3和图4,抵接块13朝向壳体4的侧壁上凸出有卡块131,通槽112背对壳体4的槽壁上开设有供卡块131滑移的卡槽132,且卡槽132与方槽11相连通,在拨动卡块131带动抵接块13朝通槽112内滑移时,便于卡柱81及合拢的两个卡板82进入方槽11,进而有利于转动柱821带动两个卡板82分离并将卡柱81卡接于弧槽111内,以便于卡接块7与葫芦本体1的卡接。

参照图5和图6,壳体4背对第二链条22的侧壁及相邻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卡接槽41,卡接槽41的槽壁贯穿于卡接块7背对卡柱81的侧壁,紧固件9包括铰接于卡接槽41槽壁上的紧固板91、固定连接于紧固板91靠近卡接块7一端的挂钩5,卡接块7靠近壳体4的侧壁上开设有供紧固板91转入的内槽71,且内槽71与所述卡接槽41相贯通,内槽71的槽壁上开设有供挂钩5卡入的钩槽711,紧固板91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凸出有软性凸起911,软性凸起911为橡胶材料,内槽71的槽壁上开设有与软性凸起911相卡接的凹槽712,挂钩5带动紧固板91朝内槽71转动,以将紧固板91转入内槽71,软性凸起911卡接于凹槽712内,挂钩5与钩槽711相卡接,进而将卡接块7与壳体4进行固定,便于第二链条22单独对重物起重。

参照图5和图7,壳体4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42,限位槽42的槽壁上开设有穿过壳体4的第一平衡孔421及第二平衡孔422,第一平衡孔421与第一链条212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二平衡孔422位于第一链条212和第二链条222中间,第一平衡孔421及第二平衡孔422内贯穿螺栓423,限位槽42内设有用于连接挂钩5的安装杆93,安装杆93靠近壳体4的一端开设有供螺栓423穿过的通孔931,将螺栓423穿过安装的通孔931在第一平衡孔421与第二平衡孔422之间转移,以调整单双链起重时起重物的重心与链条2保持在同一直线上,进而提高电动葫芦双链起重的稳定性。

参照图7,安装杆9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挂钩5的固定机构932,固定机构932包括螺纹连接于安装杆93远离挂钩5一端的安装套95、套设于安装套95上的固定套94,固定套94外套设有滑套944,安装套95远离壳体4的一端开设有用挂钩5上端嵌入的安装槽941,安装套95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942,挂钩5嵌入安装槽941的上端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943,安装孔942内设有一端嵌入环形槽943内的滚珠9421,且环形槽943的口径小于滚珠9421的直径,以便于挂钩92向下取出时推动滚珠9421朝远离挂钩92的方向运动,滚珠9421背对挂钩92的一端与安装套95的外侧壁形平齐,滑套944的内侧壁凸出有用于抵紧滚珠9421的凸环9441,以将滚珠9421抵紧于挂钩92的环形槽943内并将挂钩92固定,安装套95靠近挂钩92的一端沿周向方向凸出有环板951,滑套944的下端面开设有供环板951侧壁嵌入的环槽952,以将滑套944卡接于安装套95上,防止滑套944向下滑移时脱离于安装套95,凸环9441与环槽952之间的滑套944内侧壁上开设有供滚珠9421容纳的容纳槽954,以便于取下挂钩92时,环形槽943挤压滚珠9421进入容纳槽954,减少滚珠9421从安装孔942内移出,安装套95的上端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圈位于固定套94和滑套944之间的挡环953,安装套95的外侧壁套设有位于挡环953和凸环9441之间的回复弹簧14,以便于将新的挂钩92插入安装槽941时,凸环9441向下滑移推动滚珠9421从安装孔942内进入环形槽943内,进而将挂钩92固定于安装杆93上。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单链切换为双链时,将紧固板91上的挂钩92脱离于钩槽711,以将卡接块7与壳体4的固定解除,便于卡接块7朝葫芦本体1运动,拨动卡块131带动抵接块13朝通槽112内滑移,以使抵接块13脱离于方槽11,卡接块7继续向上移动直至卡接块7上的卡接件8与葫芦本体1相卡接,以将卡柱81及两个合拢的卡板82卡入方槽11,进而推动转动柱821在滑槽12内滑移,以将两个卡板82分离,并使得两个卡板82在弧槽111内滑移直至卡接于弧槽111的槽壁上,进而将卡接块7与葫芦本体1相固定,便于第一链条21与第二链条22共同承重将起重物吊起,有利于同一电动葫芦单链切换为双链进行起重。

在双链切换为单链时,将转动柱821朝方槽11槽口内滑移,带动两个卡板82合拢,并使得两个卡板82与卡柱81从方槽11中脱离,进而解除卡接块7与葫芦本体1之间的卡接固定,便于卡接块7朝壳体4运动,直至卡接块7的底壁与壳体4相抵接,再通过紧固件9将卡接块7与壳体4相固定,进而使得紧固板91朝内槽71转动,以将挂钩92卡接于钩槽711内,将卡接块7与壳体4进行固定,便于第二链条22单独对重物起重,有利于将电动葫芦单链固定对较轻的起重物起重。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