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式混凝土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52941发布日期:2021-08-13 16:12阅读:70来源:国知局
气流式混凝土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流式混凝土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混合完毕还未加水的混凝土在多种场合都需要进行输送,比如输送至料斗或下料器。输送混凝土的设备有绞龙输送机,还有皮带输送机。绞龙输送机工作时,绞龙旋转存在的问题有:将混凝土挤压在绞龙与壳体之间从而造成混凝土被压实而无法输送;绞龙输送机持续输送,当异常断电(电网不稳定或人为误操作等)再启动时,由于未被输送出的混凝土的挤压造成驱动绞龙转动的电机和电机与绞龙之间的传动机构的负荷大幅增加,对电机的负荷要求高(损坏风险大)、对电网的冲击大。皮带输送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扬尘,混凝土由皮带输送过程中处于开放环境或者半开放环境(采用罩子固定在皮带外),扬尘严重、污染环境。

因此,需要一种装置气流式混凝土输送设备,以克服上述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绞龙输送机存在的问题:混凝土不能被稳定、持续输送、避免对电机、电机与绞龙之间的传动机构的冲击大;皮带输送机存在的扬尘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流式混凝土输送设备,其包括输送管道、透气隔尘件、进气管和导流板,其中:

所述透气隔尘件沿所述输送管道的长度方向布置,并且将所述输送管道分为上方的送料区和下方的输送气流区,所述透气隔尘件由多孔材料制成;

所述进气管的第一端穿过所述输送管道后连通至所述输送气流区,所述进气管的第二端连通至高压气源;

所述导流板的底部位于所述输送管道内,并且所述导流板的下端固定于所述输送气流区的底部,所述导流板的下端位于所述进气管的第一端的前方并且所述导流板的下端与所述进气管的第一端紧邻,所述导流板的上端向上、向后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输送气流区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包括进气主管和进气分管,其中:

所述进气分管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进气分管的第一端穿过所述输送管道后连通至所述输送气流区,所述至少两个进气分管的第二端连通至所述进气主管,所述进气主管连通至高压气源;

所述至少两个进气分管沿所述输送管道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两个进气分管的第一端的延伸方向与混凝土被输送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道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至少两个进气分管横向均匀布置。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进气分管上均安装有一个气阀。

进一步的,对应每个所述进气分管分别布置一个所述导流板,任意两个相邻的导流板之间留有第一间隙;

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导流板在所述输送管道的长度方向上保留第二间隙。

进一步的,还包括竖直限流板,所述竖直限流板沿所述输送管道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竖直限流板与所述透气隔尘件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隔尘件固定于所述竖直限流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限流板的前端到所述透气隔尘件之间的高度沿混凝土被输送的方向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高压气源通过进气管后进入输送气流区,导流板气流进行导向,使得高压空气向单一方向流动,在该单一方向的气流向前流动,对透气隔尘件上的混凝土(未加水、粉尘状态)产生向前的作用力,在该向前的作用力的带动下,混凝土被向前输送;

由于透气隔尘件由多孔材料制成,使得高压气流可顺利穿过,高压气流穿过透气隔尘件后对上方的混凝土产生向上的作用力,从而使得上方的混凝土处于悬浮状态,从而避免了混凝土输送过程中与透气隔尘件之间的摩擦,增大了输送效率和对高压气源的能源消耗,使得混凝土能够被稳定、持续输送;

即使主动停机或高压气源异常(空压机断电、故障等原因不工作或者进气管连接失效)混凝土也可暂时落在透气隔尘件上,待开机或故障排除后高压气源正常接通后也可正常输送混凝土;

不存在绞龙输送机的对电机、电机与绞龙之间的传动机构的冲击大的问题,也不存在扬尘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气流式混凝土输送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混凝土正在被输送的状态;

图2为图1中区域z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区域y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气流式混凝土输送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混凝土停止输送的状态。

图中:

100、输送管道;110、送料区;120、输送气流区;

200、透气隔尘件;

300、进气管;310、进气主管;320、进气分管;330、进气夹角;

400、导流板;

500、气阀;

600、竖直限流板;610、导流倒角;620、透气孔;

700、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至图6,为了描述简便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方位限定如下:后为图1和图2中箭头t所示方向,前与后相反,上为图1所示的上方向,下与上相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流式混凝土输送设备,包括输送管道100、透气隔尘件200、进气管300和导流板400,其中:

透气隔尘件沿所述输送管道的长度方向布置,并且将输送管道分为上方的送料区110和下方的输送气流区120,透气隔尘件由多孔材料制成;

进气管的第一端穿过输送管道后连通至输送气流区,进气管的第二端连通至高压气源;

导流板的底部位于输送管道内,并且导流板的下端固定于输送气流区的底部,导流板的下端位于进气管的第一端的前方并且导流板的下端与进气管的第一端紧邻,导流板的上端向上、向后延伸,如图2所示导流板与输送管道的长度方向之间夹角为进气夹角330。

高压气源通过进气管后进入输送气流区,导流板气流进行导向,使得高压空气向单一方向流动,在该单一方向的气流向前流动,对透气隔尘件上的混凝土700(未加水、粉尘状态)产生向前的作用力,在该向前的作用力的带动下,混凝土被向前输送;

由于透气隔尘件由多孔材料制成,使得高压气流可顺利穿过,高压气流穿过透气隔尘件后对上方的混凝土产生向上的作用力,从而使得上方的混凝土处于悬浮状态,从而避免了混凝土输送过程中与透气隔尘件之间的摩擦,增大了输送效率和对高压气源的能源消耗,使得混凝土能够被稳定、持续输送;

即使主动停机或高压气源异常(空压机断电、故障等原因不工作或者进气管连接失效)混凝土也可暂时落在透气隔尘件上,待开机或故障排除后高压气源正常接通后也可正常输送混凝土;

不存在绞龙输送机的对电机、电机与绞龙之间的传动机构的冲击大的问题,也不存在扬尘问题。

另外,上述的透气隔尘件可使用透气布,也可使用带有网孔的板。当使用透气布时,随气流吹动透气布有轻微摆动。

需要说明的是,进气管的第一端位于输送气流区的底部。从输送气流区的底部进气,并且在导流板的共同作用下气体自下而上地向后流动,亦即,主要作用为向后,次要作用为向上,该主要作用、次要作用可通过调节导流板相对于输送管道的底部的夹角来实现,该夹角越小,从导向板上端流出的气流相对于输送管道的底部之间的夹角越小,其向后的作用越大,相反地,该夹角越大向上的作用越大,实际使用中可根据输送效率(单位时间内输送的混凝土的体积)要求、透气隔尘件能够承受的重量等参数来进行综合试验、调整。

另外,进气管包括进气主管310和进气分管320,其中:

进气分管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进气分管的第一端穿过输送管道后连通至输送气流区,至少两个进气分管的第二端连通至进气主管,进气主管连通至高压气源;

至少两个进气分管沿输送管道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气流经至少两处(对应至少两个进气分管)进入输送气流区,保证了对混凝土提供至少两段式的作用(如上所述的向后的推进作用和向上的吹起作用),进一步保证了混凝土的稳定、持续输送。

另外,至少两个进气分管的第一端的延伸方向与混凝土被输送的方向(后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该设置使得导流板角度固定地前提下增大了上述的向后的作用,导流板位于输送管道内、通常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因此角度调节不方便,可不调节导流板角度只调节进气分管的倾斜角度即可增大上述的向后作用的比例。

另外,输送管道的横截面为矩形,至少两个进气分管横向均匀布置。

另外,每个气分管上均安装有一个气阀500。每个气阀单独控制一处进气的气流通断、流速,从而便于根据每一处的混凝土输送情况来调节该出对应的气阀的工作状态(启闭和开度),另外,为了获得每一处的混凝土输送情况,可在输送管道上开设多个观察孔,每个观察孔上安装透明的观察窗,为了进一步提升观察效果可在观察窗旁边、输送管道内安装照明灯。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对应每个进气分管分别布置一个导流板,任意两个相邻的导流板之间留有第一间隙,减小对气流向后运动的阻力;

任意两个相邻的导流板在输送管道的长度方向上保留第二间隙,进一步减小气流向后运动的阻力。

通过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设置,可知任意两个相邻的导流板之间均有间隙,以使得气流可顺利通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竖直限流板600,竖直限流板沿输送管道的长度方向布置,竖直限流板与透气隔尘件平行。沿输送管道的长度方向上,竖直限流板位于任意两个相邻的导流板的上端的中部,从而吹向竖直限流板下表面的气流返回,可弱化气流的向上作用,进一步增大了气流向后、向上两个作用调节的灵活性。同时,竖直限流板开设有透气孔620,以供气流顺利通过。

需要说明的是,透气隔尘件固定于竖直限流板的上表面。该设置下,竖直限流板与透气隔尘件可共同承受混凝土的压力,可增大单位时间混凝土输送的量(停机后混凝土降落在透气隔尘件上)。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竖直限流板的前端到透气隔尘件之间的高度沿混凝土被输送的方向逐渐增大,以形成导流倒角610。减小了其气流向后作用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