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新型缓冲装置的无机房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4063发布日期:2021-03-30 19:5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新型缓冲装置的无机房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属于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新型缓冲装置的无机房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的缓冲器是提供最后一种安全保护的电梯安全装置。它安装在电梯的井道底坑内,当电梯在向上或向下运动中,由于钢丝绳断裂、曳引摩擦力、抱闸制动力不足、控制系统失灵等而超越终端层站底层或顶层时,将由缓冲器起缓冲作用,以避免电梯轿厢或对重直接撞底或冲顶,保护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现有斜型底托式轿厢悬吊方式技术中的缓冲器为两套或以上,分别安装在轿厢架下梁钢丝绳的两侧,结构复杂并且耗费的材料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新型缓冲装置的无机房电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新型缓冲装置的无机房电梯,包括电梯的轿厢,轿厢的下方通过返绳轮梁连接有返绳轮,返绳轮为两个,两个返绳轮之间的返绳轮梁上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返绳轮上缠绕有曳引轿厢的钢丝绳;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支架以及缓冲板;缓冲板固定连接于缓冲支架的下端;所述缓冲支架包括卧型槽钢及加强筋;所述卧型槽钢的两个拐脚上下分布,上侧的拐脚与返绳轮梁固定相接,下侧的拐脚与缓冲板固定相接;

所述卧型槽钢为两个,两个卧型槽钢相互平行,且两个卧型槽钢的凹槽相背,两个卧型槽钢通过背部设置的加强筋相连接;所述加强筋呈板状,加强筋的上端与卧型槽钢的上端齐平;加强筋的下端与缓冲板之间具有间距,间距内容纳钢丝绳穿过。

进一步地,轿厢的外侧固定有轿厢架,轿厢架包括位于轿厢上方的上梁、位于轿厢下方的下梁以及将上梁与下梁连接在一起的直梁;所述直梁为两个,两个直梁分别固定于轿厢的左侧和右侧;轿厢固定在下梁上。

进一步地,轿厢位于电梯井道中,电梯井道的底坑地面上固定有缓冲器;缓冲器通过缓冲器底座固定;缓冲器与缓冲支架相对。

进一步地,轿厢架上安装有安全钳。

进一步地,直梁的下端穿过下梁与下梁固定,下梁与返绳轮梁固定,下梁在两端部固定有导靴;所述直梁的上端穿过上梁与上梁固定,并且在上梁两端部固定有导靴以及油杯。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装置结构简单,缓冲效果好,可以保护钢丝绳,并且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缓冲装置,具有结构更简单,更加节省材料,降低制造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缓冲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轿厢;2、返绳轮梁;3、返绳轮;4、钢丝绳;5、缓冲装置;6、缓冲板;7、卧型槽钢;8、加强筋;9、上梁;10、下梁;11、直梁;12、导靴;13、油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所示的一种带有新型缓冲装置的无机房电梯,包括电梯的轿厢1,所述轿厢的外侧固定有轿厢架,轿厢架用于在电梯上升和下降时固定轿厢。轿厢架包括位于轿厢上方的上梁9、位于轿厢下方的下梁10以及将上梁与下梁连接在一起的直梁11;所述直梁为两个,两个直梁分别固定于轿厢的左侧和右侧;轿厢固定在下梁上。

轿厢架上安装有安全钳,当电梯速度超过电梯限速器设定的限制速度,或在悬挂绳发生断裂的情况下,将轿厢紧急制停并夹持在导轨上的一种安全装置,可以保护轿厢及轿厢内部的人。

所述轿厢1的下方通过返绳轮梁2连接有返绳轮3,返绳轮梁固定在下梁的下方。返绳轮为两个,两个返绳轮位于返绳轮梁的两端,两个返绳轮之间的返绳轮梁2上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返绳轮上缠绕有曳引轿厢的钢丝绳4,返绳轮相当于轿厢的两个动滑轮,助于轿厢的上升和下降。

如图2和图3所示,缓冲装置5包括缓冲支架以及缓冲板6;缓冲板固定连接于缓冲支架的下端;所述缓冲支架包括卧型槽钢7及加强筋8;所述卧型槽钢的两个拐脚上下分布,上侧的拐脚与返绳轮梁固定相接,下侧的拐脚与缓冲板固定相接;

所述卧型槽钢为两个,两个卧型槽钢相互平行,且两个卧型槽钢的凹槽相背,两个卧型槽钢通过背部设置的加强筋相连接;所述加强筋呈板状,加强筋的上端与卧型槽钢的上端齐平;加强筋的下端与缓冲板之间具有间距,间距内容纳钢丝绳4穿过,可以保护钢丝绳。

卧型槽钢因其形状类似工字型,具有更好的承重能力,钢材本身抗拉强度比较好,用工字型的单位面积的抗弯系数比较大。与现有技术中铁道铁轨的形状类似,工字型的顶面具有一定的宽度和厚度来承受轿厢的压力,提供对轿厢的稳定性;工字型的底面具有一定的宽度和厚度来为接触到缓冲器时提供稳定性。因此使得缓冲支架具有很好的抗性和稳定性。

轿厢位于电梯井道中,电梯井道的底坑地面上固定有缓冲器;缓冲器通过缓冲器底座固定;缓冲器位于缓冲装置中缓冲支架的正下方,缓冲器与缓冲装置配合实现对轿厢的缓冲作用。

直梁的下端穿过下梁与下梁固定,下梁与返绳轮梁固定,并且在下梁两端部固定有导靴12;所述直梁的上端穿过上梁与上梁固定,并且在上梁两端部固定有导靴以及油杯13。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新型缓冲装置的无机房电梯,包括电梯的轿厢(1),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的下方通过返绳轮梁(2)连接有返绳轮(3),返绳轮为两个,两个返绳轮之间的返绳轮梁(2)上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返绳轮上缠绕有曳引轿厢的钢丝绳(4);

所述缓冲装置(5)包括缓冲支架以及缓冲板(6);缓冲板固定连接于缓冲支架的下端;所述缓冲支架包括卧型槽钢(7)及加强筋(8);所述卧型槽钢的两个拐脚上下分布,上侧的拐脚与返绳轮梁固定相接,下侧的拐脚与缓冲板固定相接;

所述卧型槽钢为两个,两个卧型槽钢相互平行,且两个卧型槽钢的凹槽相背,两个卧型槽钢通过背部设置的加强筋相连接;所述加强筋呈板状,加强筋的上端与卧型槽钢的上端齐平;加强筋的下端与缓冲板之间具有间距,间距内容纳钢丝绳(4)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新型缓冲装置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外侧固定有轿厢架,轿厢架包括位于轿厢上方的上梁(9)、位于轿厢下方的下梁(10)以及将上梁与下梁连接在一起的直梁(11);所述直梁为两个,两个直梁分别固定于轿厢的左侧和右侧;轿厢固定在下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新型缓冲装置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位于电梯井道中,电梯井道的底坑地面上固定有缓冲器;缓冲器通过缓冲器底座固定;缓冲器与缓冲支架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新型缓冲装置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架上安装有安全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新型缓冲装置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梁的下端穿过下梁与下梁固定,下梁在两个端部固定有导靴(12);所述直梁的上端穿过上梁与上梁固定,并且在两个端部固定有导靴以及油杯(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新型缓冲装置的无机房电梯,包括电梯的轿厢,轿厢的下方通过返绳轮梁连接有返绳轮,返绳轮为两个,两个返绳轮之间的返绳轮梁上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返绳轮上缠绕有曳引轿厢的钢丝绳;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支架以及缓冲板;缓冲板固定连接于缓冲支架的下端;缓冲支架包括卧型槽钢及加强筋;卧型槽钢的两个拐脚上下分布,上侧的拐脚与返绳轮梁固定相接,下侧的拐脚与缓冲板固定相接;卧型槽钢为两个,两个卧型槽钢相互平行,且两个卧型槽钢的凹槽相背。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装置结构简单,缓冲效果好,可以保护钢丝绳,并且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缓冲装置,具有结构更简单,更加节省材料,降低制造成本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海云峰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6
技术公布日:2021.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