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包倒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1041发布日期:2021-03-30 19:52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包倒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立包倒袋机构。



背景技术:

在包装生产线上,倒袋设备是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它逐步完成了由灌装、缝纫工序的立袋作业,向倒袋平躺作业途径重量、金属检测和码垛的作业工序转;其中,倒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是否要增添配合码垛的对应的整形设备,间接影响了设备造价成本和人工干预的不安全因数;

现有的倒袋设备形式很多,但不具备通用性,具体情况为:现有倒袋设备居多以摩擦球形式出现,这类型的倒袋装置,针对颗粒料与堆积密度大的粉料,有明显的倒袋作业效果,但碰到堆积密度小且灌装高度在立袋状态不及高度一半的情况下,就很难完成倒袋作业,即使完成了倒袋效果,也会出现不规整,不成型的问题,给后续的协同作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倒袋效果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立包倒袋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包倒袋机构,包括:

机架,其上方安装有气缸,且气缸输出端配套有用于对包装袋的封口端闭合夹持的夹持器;

输送机组,其安装于机架的下方,且输送机组用于带动包装袋自由移动。

优选的,所述机架的上方架设有导轨,所述夹持器滑动式装配到导轨表面,且夹持器包含夹持器气缸和两组开合式的夹头。

优选的,两组所述夹头相向的一侧均开设有截面呈齿形的槽体,且两组夹头闭合状态下,两组所述槽体相互齿合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组包含竖向输送机和横向输送机,且竖向输送机和横向输送机的一侧均配套设置有拖链。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组的输送通道两侧均设置有支柱,且支柱表面设置有分布于包装袋两侧的限位组件。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含限位板、焊接于限位板一侧的活动杆以及调节块,所述限位板朝向包装袋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辊轴,所述支柱活动杆分别在纵向和横向上插设于调节块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包倒袋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是该实用新型解决了在堆积密度小且灌装高度在立袋状态不及高度一半的袋子灌装情况下,由立袋状态到倒袋平躺状态的问题,改善包装操作环境,减短操作人员作业时间,便于后续工序的处理;

二是通过设计限位组件,可根据包装袋的规格对其两侧进行调节,使其对包装袋实现限位规整处理,同时也保证了对包装袋运输的顺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局部结构a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气缸;2、机架;3、竖向输送机;4、夹持器;41、夹头;5、横向输送机;6、包装袋;7、拖链;8、导轨;9、支柱;10、限位板;101、活动杆;11、调节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包倒袋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包倒袋机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立包倒袋机构的具体结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不良问题出现的概率,改善了人为干涉带来的不便性,实现了设备的通用性。

如图1-5所示,一种立包倒袋机构,包括:

机架2,其上方安装有气缸1,且气缸1输出端配套有用于对包装袋6的封口端闭合夹持的夹持器4;

输送机组,其安装于机架2的下方,且输送机组用于带动包装袋6自由移动。

上述通过横竖两台输送机,配合左右移动的夹持器4,在plc(该处的plc为plc226型号控制器)的综合控制下,结合光电开光的定位定向指引,逐步完成倒袋动作。

整个结构可实现无人干预操作,适合不同物料的灌装袋倒袋作业,倒袋效率比较高,倒袋形态较其他形式摩擦作业倒袋设备的袋型要更加规整,减少对后续的包装袋整形作业设备的投入,方便了后续人工或机械码垛作业的正常有序作业的运行。

如图1所示,机架2的上方架设有导轨8,夹持器4滑动式装配到导轨8表面,且夹持器4包含夹持器气缸和两组开合式的夹头41。

如图1所示,两组夹头41相向的一侧均开设有截面呈齿形的槽体,且两组夹头41闭合状态下,两组槽体相互齿合式连接。

上述的夹持器气缸在开启后,可带动夹头41进行开合式夹合作业。

如图1所示,输送机组包含竖向输送机3和横向输送机5,且竖向输送机3和横向输送机5的一侧均配套设置有拖链7。

该设备按要求,接入相应的电源与压缩空气,以提供运行设备的电机动力与气缸运行动力;

工作流程如下:灌装完毕的物料,由缝纫处理完成后途径横向输送机5,在夹持器4工位受光电开关(由于该光电开关为现有装置,其安装位置可更具具体工位位置进行决定)的感应工位作用,停止在对应位置;

此时夹头41通过夹持器气缸带动,由开合装置过渡到闭合夹持状态,形成对包装袋6上边缘的夹持作业。

然后,夹持器4通过气缸1的协同作业,在两导轨8上由右往左回拉往复运动,配合包装袋6底部输送机组上的皮带传动,从而实现联合完成包装袋6的移动作业。

当气缸1回缩至竖向输送机3的工位时,受相应光电开关的影响,夹持器气缸松开,此时包装袋6由静止下落到竖向输送机3的皮带上,在竖向输送机3由后往前的速度差作用下形成后仰力,来完成包装袋6由立袋状态转换为躺倒状态的转变。

如图4所示,输送机组的输送通道两侧均设置有支柱9,且支柱9表面设置有分布于包装袋6两侧的限位组件。

如图4和5所示,限位组件包含限位板10、焊接于限位板10一侧的活动杆101以及调节块11,限位板10朝向包装袋6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辊轴,支柱9活动杆101分别在纵向和横向上插设于调节块11的表面。

包装袋6的外壁可在若干辊轴的表面进行滑动,可在辊轴的表面套装橡胶套,以确保在滑动过程中,对包装袋6起到防护作用。

上述通过设计限位组件,可根据包装袋的规格对其两侧进行调节,使其对包装袋实现限位规整处理,同时也保证了对包装袋运输的顺畅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立包倒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2),其上方安装有气缸(1),且气缸(1)输出端配套有用于对包装袋(6)的封口端闭合夹持的夹持器(4);

输送机组,其安装于机架(2)的下方,且输送机组用于带动包装袋(6)自由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包倒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的上方架设有导轨(8),所述夹持器(4)滑动式装配到导轨(8)表面,且夹持器(4)包含夹持器气缸和两组开合式的夹头(4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包倒袋机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夹头(41)相向的一侧均开设有截面呈齿形的槽体,且两组夹头(41)闭合状态下,两组所述槽体相互齿合式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包倒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组包含竖向输送机(3)和横向输送机(5),且竖向输送机(3)和横向输送机(5)的一侧均配套设置有拖链(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包倒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组的输送通道两侧均设置有支柱(9),且支柱(9)表面设置有分布于包装袋(6)两侧的限位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立包倒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含限位板(10)、焊接于限位板(10)一侧的活动杆(101)以及调节块(11),所述限位板(10)朝向包装袋(6)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辊轴,所述支柱(9)活动杆(101)分别在纵向和横向上插设于调节块(11)的表面。


技术总结
一种立包倒袋机构,包括:机架,其上方安装有气缸,且气缸输出端配套有用于对包装袋的封口端闭合夹持的夹持器;输送机组,其安装于机架的下方,且输送机组用于带动包装袋自由移动;其技术要点为,该实用新型解决了在堆积密度小且灌装高度在立袋状态不及高度一半的袋子灌装情况下,由立袋状态到倒袋平躺状态的问题,改善包装操作环境,减短操作人员作业时间,便于后续工序的处理;通过设计限位组件,可根据包装袋的规格对其两侧进行调节,使其对包装袋实现限位规整处理,同时也保证了对包装袋运输的顺畅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伟;张建峰;赵银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世展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0
技术公布日:2021.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