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电梯楼层停靠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08647发布日期:2021-06-18 16:2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施工电梯楼层停靠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施工电梯楼层停靠平台。



背景技术:

施工电梯楼层停靠平台适用于工程主体及装修施工阶段,施工电梯安装时该平台直接安装在施工电梯上,然后搭设到结构边上。

目前的施工电梯楼层进出平台,一般是采用悬挑钢管脚手架进行搭设,根据方案设计要求,在楼层预埋悬挑工字钢,然后在工字钢上面搭设钢管脚手架,然后在架体上满铺模板作为楼层进出平台通道。由于工人的安全意识及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技术及搭设标准理解不一,在实际施工搭设过程中,脚手架通道搭设的质量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施工电梯楼层停靠平台,用以解决目前的施工电梯楼层进出平台的结构需要工人具有足够的技术水平,在实际施工搭设过程中,脚手架通道搭设的质量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施工电梯楼层停靠平台,包括圆管套、圆钢转轴、支撑底板和栏杆扶手架,圆管套设置有两处且分别套设在圆钢转轴的两端,两圆管套分别焊接连接在电梯的内侧壁上,所述支撑底板的一端焊接连接在圆钢转轴上且位于两圆管套之间,所述栏杆扶手架设置有两处且分别竖立设置在支撑底板上,两栏杆扶手架与圆钢转轴垂直设置,支撑底板远离圆钢转轴的一端搭接在结构边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套筒和圆钢转轴作为转动连接,支撑底板尺寸可根据施工电梯尺寸及电梯位置尺寸要求进行调整,制作简单,材料用量少,工人施工方便,安全可靠,保证施工电梯楼层停靠平台的尺寸合理,结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有效确保施工作业人员进出楼层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包括圆钢焊接而成的底板外框、位于底板外框内侧的底板内架以及焊接在底板外框和底板内架顶端的钢板一,底板外框和底板内架形成网格状结构,栏杆扶手架包括扶手外框、位于扶手外框内侧的扶手内架以及焊接在扶手外框和扶手内架上内侧一侧的钢板二,扶手外框和扶手内架形成网格状的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底板和栏杆扶手架采用现场常见的材料余料制作,节约材料;可重复利用,绿色环保。

优选的,所述底板外框与圆钢转轴连接的部位具有折弯一,底板内架与底板外框连接的部位具有折弯二,所述扶手外框与底板外框连接的部位具有折弯三,所述扶手内架与底板外框连接的部位具有折弯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折弯,增加焊接连接的部位,使得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圆管套的外径为φ25mm,内径为φ22mm,圆钢转轴的直径为φ20mm,所述支撑底板的圆钢直径为φ20mm,折弯一长度为100m,折弯二的长度为50mm,所述栏杆扶手架的钢筋直径为φ16mm,折弯三的长度为200mm,折弯四的长度为5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结构稳定合理,安全可靠。

优选的,所述钢板一和钢板二均为花纹钢板,厚度为3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大摩擦,保证行走安全。

优选的,所述圆管套的长度为3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管套和圆钢转轴与电梯的连接稳定性较强,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位于电梯内的深度为50mm,支撑底板搭接在结构边上的长度为10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底板两端的支撑面足够大,能够保证支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材料用量少,工人施工方便,安全可靠;2、本实用新型可采用现场常见的材料余料制作,节约材料;可重复利用,绿色环保;3、本发明采用花纹钢板做面板,钢筋做骨架,套筒及圆钢做转轴,进出楼层停靠平台尺寸可根据施工电梯尺寸及电梯位置尺寸要求进行调整,保证施工电梯楼层停靠平台的尺寸合理,有效确保施工作业人员进出楼层的安全性;4、本发明采用标准化通道平台,让施工电梯楼层停靠平台可以规范化、标准化、简单耐用、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安装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安装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栏杆扶手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圆管套;2、圆钢转轴;3、支撑底板;31、底板外框;32、底板内架;33、钢板一;34、折弯一;35、折弯二;4、栏杆扶手架;41、扶手外框;42、扶手内架;43、钢板二;44、折弯三;45、折弯四;5、电梯;6、结构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结合图1-3,施工电梯楼层停靠平台,包括圆管套1、圆钢转轴2、支撑底板3和栏杆扶手架4,圆管套1设置有两处且分别套设在圆钢转轴2的两端,两圆管套1分别焊接连接在电梯5的内侧壁上,支撑底板3的一端焊接连接在圆钢转轴2上且位于两圆管套1之间,栏杆扶手架4设置有两处且分别竖立设置在支撑底板3上,两栏杆扶手架4与圆钢转轴2垂直设置,支撑底板3远离圆钢转轴2的一端搭接在结构边6上。

利用套筒和圆钢转轴2作为转动连接,支撑底板3尺寸可根据施工电梯5尺寸及电梯5位置尺寸要求进行调整,制作简单,材料用量少,工人施工方便,安全可靠,保证施工电梯楼层停靠平台的尺寸合理,结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有效确保施工作业人员进出楼层的安全性。

结合图3-4,支撑底板3包括圆钢焊接而成的底板外框31、位于底板外框31内侧的底板内架32以及焊接在底板外框31和底板内架32顶端的钢板一33,底板外框31和底板内架32形成网格状结构,栏杆扶手架4包括扶手外框41、位于扶手外框41内侧的扶手内架42以及焊接在扶手外框41和扶手内架42上内侧一侧的钢板二43,扶手外框41和扶手内架42形成网格状的结构,支撑底板3和栏杆扶手架4采用现场常见的材料余料制作,节约材料;可重复利用,绿色环保。钢板一33和钢板二43均为花纹钢板,厚度为3mm,能够增大摩擦,保证行走安全。

底板外框31与圆钢转轴2连接的部位具有折弯一34,底板内架32与底板外框31连接的部位具有折弯二35,扶手外框41与底板外框31连接的部位具有折弯三44,扶手内架42与底板外框31连接的部位具有折弯四45,设置折弯,增加焊接连接的部位,使得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圆管套1的外径为φ25mm,内径为φ22mm,圆钢转轴2的直径为φ20mm,支撑底板3的圆钢直径为φ20mm,折弯一34长度为100m,折弯二35的长度为50mm,栏杆扶手架4的钢筋直径为φ16mm,折弯三44的长度为200mm,折弯四45的长度为50mm,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结构稳定合理,安全可靠。

圆管套1的长度为30mm,圆管套1和圆钢转轴2与电梯5的连接稳定性较强,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支撑底板3位于电梯5内的深度为50mm,支撑底板3搭接在结构边6上的长度为100mm,支撑底板3两端的支撑面足够大,能够保证支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材料用量少,工人施工方便,安全可靠;2、本实用新型可采用现场常见的材料余料制作,节约材料;可重复利用,绿色环保;3、本发明采用花纹钢板做面板,钢筋做骨架,套筒及圆钢做转轴,进出楼层停靠平台尺寸可根据施工电梯5尺寸及电梯5位置尺寸要求进行调整,保证施工电梯楼层停靠平台的尺寸合理,有效确保施工作业人员进出楼层的安全性;4、本发明采用标准化通道平台,让施工电梯楼层停靠平台可以规范化、标准化、简单耐用、安全可靠。

施工步骤入下,1、确定施工电梯5门尺寸、电梯5距结构边6距离以及停靠平台宽度→制作施工支撑底板3骨架→制作停靠平台扶手→将花纹钢板与平台及扶手焊接连接→在施工电梯5地面内设置一根圆钢转轴2→将施工支撑底板3与圆钢转轴2焊接连接→检查合格投入使用;2、根据电梯5门尺寸及电梯5距离结构边6沿距离要求,确定施工支撑底板3尺寸:宽度电梯门宽度减去60mm、长度电梯5距离结构边6沿距离加150mm;3、制作平台圆钢转轴2:根据电梯尺寸要求,选择直径20mm长度为电梯5门宽度的圆钢,及长度30mm的圆形套筒制作转轴;4、定型化混凝土凿毛机工具组装、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将支撑底板3与圆钢转轴2焊接连接成一个整体,制作完成一个后,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先进行现场试验,确保施工电梯楼层停靠平台安全可靠,经使用验收合格后批量制作,投入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