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楞纸生产用加料机构

文档序号:26304651发布日期:2021-08-17 13:46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瓦楞纸生产用加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瓦楞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瓦楞纸生产用加料机构。



背景技术:

瓦楞纸是由挂面纸和通过瓦楞棍加工而形成的波形的瓦楞纸粘合而成的板状物,一般分为单瓦楞纸板和双瓦楞纸板两类,按照瓦楞的尺寸分为:a、b、c、e、f五种类型,瓦楞纸的发明和应用有一百多年历史,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加工易、强度大、印刷适应性样优良、储存搬运方便等优点,80%以上的瓦楞纸均可通过回收再生,瓦楞纸可用作食品或者数码产品的包装,相对环保,使用较为广泛;

但是瓦楞纸生产时的需要工作人员将瓦楞纸进行搬运,从而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达到瓦楞纸进行横向滑动,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移动加料,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升降瓦楞纸,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将瓦楞纸进行固定,且达到将瓦楞纸进行整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瓦楞纸生产用加料机构,包括底垫,所述底垫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直流电机和滑动杆,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滑动杆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底垫靠近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矩形凹槽,所述底垫靠近中心处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二矩形凹槽,两个所述第二矩形凹槽的内部均通过滑动杆活动嵌设有支撑垫,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滑动板和伸缩杆,两个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交流电机,两个所述第一交流电机的输出轴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交流电机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操作台和第二交流电机,所述第二交流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靠近两侧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夹板,所述连接板靠近正表面底部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通孔,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底垫的两端,两个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均通过连接杆滑动嵌设在两个第一矩形凹槽的内部,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支撑垫的顶部,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操作台底部的中心处。

优选的,所述第二交流电机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固定板的顶部,所述第二交流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内部开设有与双向螺纹杆相匹配的通孔,两个所述夹板的底部均开设有与双向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直流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进行旋转,从而带动连接板在连接板在第一螺纹杆与滑动杆的外表面进行移动,从而通过伸缩杆带动支撑垫在两个第二矩形凹槽的内部进行滑动,通过固定机构带动两个滑动板在两个第一矩形凹槽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达到瓦楞纸进行横向滑动,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移动加料,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移动机构将升降机构带动至一定位置时,打开外部电源,通过两个第一交流电机带动两个第二螺纹杆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两个固定板与操作台进行向上移动,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升降瓦楞纸,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工作。

3、本实用新型中,将瓦楞纸放置在操作台的顶部,打开外部电源,第二交流电机带动双向螺纹杆在操作台的内部进行旋转,从而使得两个夹板进行相对运动,从而将瓦楞纸进行固定,且达到将瓦楞纸进行整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瓦楞纸生产用加料机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瓦楞纸生产用加料机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瓦楞纸生产用加料机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底垫;2、移动机构;201、直流电机;202、第一螺纹杆;203、滑动杆;204、第一矩形凹槽;205、第二矩形凹槽;206、连接板;207、支撑垫;3、升降机构;301、滑动板;302、第一交流电机;303、固定板;304、第二螺纹杆;305、伸缩杆;4、固定机构;401、操作台;402、夹板;403、双向螺纹杆;404、第二交流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瓦楞纸生产用加料机构,包括底垫1,底垫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机构2。

下面具体说一下移动机构2、升降机构3和固定机构4具体设置和作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移动机构2包括直流电机201和滑动杆203,直流电机2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02,第一螺纹杆202与滑动杆203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板206,底垫1靠近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矩形凹槽204,底垫1靠近中心处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二矩形凹槽205,两个第二矩形凹槽205的内部均通过滑动杆活动嵌设有支撑垫207,直流电机201的输出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连接板206靠近正表面底部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杆202相匹配的螺纹通孔,滑动杆20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底垫1的两端。

其整个移动机构2达到的效果为,当进行使用时,打开外部电源,直流电机201带动第一螺纹杆202进行旋转,从而带动连接板206在连接板206在第一螺纹杆202与滑动杆203的外表面进行移动,从而通过伸缩杆305带动支撑垫207在两个第二矩形凹槽205的内部进行滑动,通过固定机构4带动两个滑动板301在两个第一矩形凹槽204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达到瓦楞纸进行横向滑动。

如图1和图2所示,升降机构3包括两个滑动板301和伸缩杆305,两个滑动板30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交流电机302,两个第一交流电机302的输出轴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螺纹杆304,两个第二螺纹杆304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固定板303,两个第一交流电机302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两个滑动板301的底部均通过连接杆滑动嵌设在两个第一矩形凹槽204的内部,伸缩杆305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支撑垫207的顶部,伸缩杆305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操作台401底部的中心处。

其整移动机构2达到的效果为,当进行使用时,通过移动机构2将升降机构3带动至一定位置时,打开外部电源,通过两个第一交流电机302带动两个第二螺纹杆304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两个固定板303与操作台401进行向上移动,通过伸缩杆305将操作台401竖直方向位置进行固定。

如图3所示,固定机构4包括操作台401和第二交流电机404,第二交流电机40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403,双向螺纹杆403靠近两侧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夹板402,第二交流电机404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固定板303的顶部,第二交流电机404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操作台401的内部开设有与双向螺纹杆403相匹配的通孔,两个夹板402的底部均开设有与双向螺纹杆403相匹配的螺纹通孔。

其整个固定机构4达到的效果为,将瓦楞纸放置在操作台401的顶部,打开外部电源,第二交流电机404带动双向螺纹杆403在操作台401的内部进行旋转,从而使得两个夹板402进行相对运动,从而将瓦楞纸进行固定,且达到将瓦楞纸进行整理。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