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开启和封合的保温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3230发布日期:2021-05-19 01:1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开启和封合的保温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开启和封合的保温箱。


背景技术:

2.包装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贮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保温箱就是常见的一种包装。现有的保温箱开箱体验差,占用空间大,装箱打包费时不整洁,包装时需要采用胶带来回缠绕,打包时间长,不便于开启和封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开启和封合的保温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便于开启和封合的保温箱,包括保温底板和保温侧盖,保温底板位于最底部并且保温底板边缘的上端环绕有保温侧板,保温侧板和保温底板形成一个用于放置物品的空腔,保温侧板两侧的上端均连接有保温侧盖,保温侧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上盖和第二上盖,第一上盖的端部设置有用于粘贴第二上盖的双面胶,第一上盖的中间设置有易拉链,将本产品封装时只需将保温侧盖折叠放在保温侧板上,然后将第二上盖放在保温侧盖上方,最后将第一上盖向下拉动并且用双面胶粘合第二上盖,即可实现封装,人们打开本产品时无需剪开一层层的胶带,只需直接手撕易拉链即可,打开方便快捷。
6.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双面胶采用波浪形双面胶,市场易购得,使用效果好。
7.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一上盖、第二上盖、保温侧板、保温底板和保温侧盖均采用保温材质制作并且均包括由外至内设置的外层、中层和内层,保温效果好。
8.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进一步的方案:中层采用聚苯乙烯发泡材料制作,外层为铝膜或纸张,内层采用铝膜材质,本产品比传统材料更坚挺,保温效果更好,不仅起到了冷藏保温作用,还起到了防止食品变形的作用,内层采用铝膜材质制作,价格低廉,技术成熟,便于加工,不会对食品产生不良影响。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产品设计合理,在现有结构上增加一条易拉链和便于撕开的双面胶,便于打包员封装和接受者开启,本产品占用空间小,包装方便,开箱体验好,不用胶带,减少污染,特别适用于快递行业,使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11.图1为便于开启和封合的保温箱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便于开启和封合的保温箱掀起第一上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便于开启和封合的保温箱的俯视图。
14.其中:1

第一上盖,2

保温侧盖,3

第二上盖,4

保温侧板,5

双面胶,6

易拉链,7

保温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16.实施例1
17.一种便于开启和封合的保温箱,包括保温底板7和保温侧盖2,保温底板7位于最底部并且保温底板7边缘的上端环绕有保温侧板4,保温侧板4和保温底板7形成一个用于放置物品的空腔,保温侧板4两侧的上端均连接有保温侧盖2,保温侧板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上盖1和第二上盖3,第一上盖1的端部设置有用于粘贴第二上盖3的双面胶,第一上盖1的中间设置有易拉链6,将本产品封装时只需将保温侧盖2折叠放在保温侧板4上,然后将第二上盖3放在保温侧盖2上方,最后将第一上盖1向下拉动并且用双面胶5粘合第二上盖3,即可实现封装,人们打开本产品时无需剪开一层层的胶带,只需直接手撕易拉链6即可,打开方便快捷。
18.为了保证使用效果,双面胶5采用波浪形双面胶,市场易购得。
19.实施例2
20.一种便于开启和封合的保温箱,包括保温底板7和保温侧盖2,保温底板7位于最底部并且保温底板7边缘的上端环绕有保温侧板4,保温侧板4和保温底板7形成一个用于放置物品的空腔,保温侧板4两侧的上端均连接有保温侧盖2,保温侧板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上盖1和第二上盖3,第一上盖1的端部设置有用于粘贴第二上盖3的双面胶,第一上盖1的中间设置有易拉链6,将本产品封装时只需将保温侧盖2折叠放在保温侧板4上,然后将第二上盖3放在保温侧盖2上方,最后将第一上盖1向下拉动并且用双面胶5粘合第二上盖3,即可实现封装,人们打开本产品时无需剪开一层层的胶带,只需直接手撕易拉链6即可,打开方便快捷。
21.为了保证保温效果,第一上盖1、第二上盖3、保温侧板4、保温底板7和保温侧盖2均采用保温材质制作并且均包括由外至内设置的外层、中层和内层。
22.进一步的,中层采用聚苯乙烯发泡材料制作,外层为铝膜或纸张,内层采用铝膜材质,本产品比传统材料更坚挺,保温效果更好,不仅起到了冷藏保温作用,还起到了防止食品变形的作用,内层采用铝膜材质制作,价格低廉,技术成熟,便于加工,不会对食品产生不良影响。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