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04159发布日期:2021-04-09 12:5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垃圾分类回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生产出来的废弃物,由于排放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但目前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基本上是通过垃圾车将市政垃圾桶内的垃圾装走后,进行回收,将不能回收的垃圾直接进行填埋或者焚烧。

参照图1,现有一种大型公用垃圾箱,主要包括箱盖1、上箱体2和下箱体3,上箱体2和下箱体3均为顶部开口结构,箱盖1盖合在上箱体2的顶部开口处,上箱体2可分离地安装在下箱体3上,上箱体2的底部为水平设置的过滤板11。当垃圾箱内垃圾装满需要清理时,打开搭扣13,吊起上箱体2,使得上箱体2与下箱体3分离,使得垃圾落入垃圾车,放下上箱体2,再将下箱体3内的液体垃圾吊起倒入垃圾车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下箱体收集的液体垃圾也需要被收集到垃圾站处理,该装置工作人员需要将上箱体倾倒,才能固体垃圾进行处理,使得对垃圾的回收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垃圾的回收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开口均朝上的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内且其靠近下箱体一端转动连接有过滤板,下箱体转动连接于上箱体,上箱体通过第一卡接组件固定于下箱体,过滤板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于上箱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垃圾从上箱体的开口处丢入,液体类的垃圾通过过滤板流入下箱体内,使得液体垃圾与固体垃圾分开,当需要将垃圾进行处理时,将该装置吊起,使下箱体绕下箱体的转动中心转动,下箱体内的液体垃圾进入收集液体垃圾存放处,再将该装置吊到固体垃圾存放处,将固定件取下,驱使过滤板转动打开上箱体下开口,使得固体垃圾掉入固体垃圾存放处,工作人员一次吊起该装置就能对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进行分类放置,提高了垃圾的回收效率。

优选的,第一卡接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上箱体一侧的第一卡接块、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一卡接块的第一弹簧,下箱体开设有供第一卡接块滑动的第一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部分第一卡接块插入第一卡接槽内,使得下箱体固定在水平闭合位置,液体垃圾不会从该装置漏出来,当需要对垃圾进行处理时,吊起该装置,将第一卡接块脱离第一卡接槽,使得下箱体绕其转动中心转动,方便工作人员对液体垃圾进行处理。

优选的,上箱体开设有供第一卡接块滑动的第二卡接槽,第一卡接槽与第二卡接槽均沿竖直方向开设,第一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卡接块远离下箱体的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卡接槽槽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二卡接槽上,当下箱体发生转动,第一弹簧使得第一卡接块不会脱离第二卡接槽,第一弹簧使得第一卡接块不会脱离第二卡接槽,避免下箱体在转动后,第一卡接块直接脱落于上箱体,导致掉入垃圾堆里。

优选的,第二卡接槽侧壁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一嵌槽,第一嵌槽滑动连接有第二卡接块,第一嵌槽与第二卡接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一卡接块开设有供第二卡接块嵌入的第二嵌槽,上箱体上设置有驱使第二卡接块脱离第二嵌槽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使第二卡接块进入第一嵌槽,第一卡接块能滑进第一卡接槽,第二弹簧驱使第二卡接块进入第二嵌槽,实现对第一卡接块的固定,减少因为第一卡接块不小心脱离第一卡接槽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驱动件包括拉力绳、以及固定连接于拉力绳一端的第一拉环,拉力绳穿过第一嵌槽槽底且穿出于上箱体的侧壁,拉力绳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卡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卡接块处于第二嵌槽内时,第一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工作人员拉动第一拉环,驱使第二卡接块脱离第二嵌槽,第一卡接块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脱离第一卡接槽,使得下箱体转动。

优选的,第二卡接块上侧设有能够与第一卡接块抵触的第一导向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卡接块滑进第一卡接槽时,第一卡接块抵触于第一导向斜面,驱使第二卡接块进入第一嵌槽,当第一卡接块抵触于第一卡接槽槽底,此时第一弹簧驱使第二卡接块进入到第二嵌槽,对第一卡接块进行固定。

优选的,下箱体转动连接有将下箱体内腔打开的阻挡板,第一卡接槽沿竖直方向穿设于阻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卡接块使得阻挡板对下箱体的液体垃圾进行阻挡,当第一卡接块脱离下箱体,阻挡板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发生转动,实现对下箱体的打开,使得里面的液体垃圾能从阻挡板打开的开口处直接流出来,不需要工作人员再去倾倒下箱体,提高了垃圾回收的效率。

优选的,固定件为穿设于上箱体侧壁的固定杆,过滤板开设有供固定杆嵌入的第三嵌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杆插入第三嵌槽,使得过滤板固定在上箱体上,当处理完液体垃圾后,将固定杆脱离第三嵌槽,在重力作用下,过滤板绕其转动中心转动,对上箱体的下开口打开,使得固体垃圾直接掉入固体垃圾存放处,提高了垃圾的回收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工作人员只需要将该装置一次性吊起,然后依次打开第一卡接组件和第一固定件,分别将上箱体的固体垃圾和下箱体的液体垃圾倒入不同的垃圾存放处,提高了垃圾的回收效率;

工作人员拉动驱动件,驱使第二卡接块脱离第二嵌槽,第二弹簧驱使第一卡接块脱离第一卡接槽,使得下箱体转动,方便工作人员对液体垃圾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大型公用垃圾箱。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来展示过滤板的局部示意图,隐藏了下箱体。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用来展示第二卡接块。

图5是用来展示下箱体和过滤板分别与上箱体发生相对转动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用来展示固定杆。

附图标记说明:1、箱盖;2、上箱体;11、过滤板;13、搭扣;3、下箱体;4、第一卡接组件;41、第一卡接块;42、第一弹簧;43、第一嵌槽;44、第二卡接块;441、第一导向斜面;45、第二弹簧;46、第二嵌槽;5、固定杆;51、第二拉环;52、第三嵌槽;61、第一卡接槽;62、第二卡接槽;7、驱动件;71、拉力绳;72、第一拉环;73、第四嵌槽;9、阻挡板;10、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参照图2、图3,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开口均朝上的上箱体2和下箱体3,上箱体2与下箱体3的内腔互相连通,下箱体3通过合页10转动连接于上箱体2一侧,上箱体2内且其靠近下箱体3一端转动连接有过滤板11,其中的固态垃圾留在过滤板11上,而液态垃圾则经过滤板11进入下箱体3。上箱体2通过第一卡接组件4与下箱体3固定,过滤板11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在上箱体2内侧壁上,工作人员一次性将该装置吊起,将里面的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分别进行处理,节省了对垃圾的处理时间,提高了垃圾的回收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过滤板11通过轴转动连接于上箱体2靠近下箱体3的一端内侧壁上,过滤板11的转动中心靠近合页10那一侧。第一卡接组件4包括第一卡接块41、对第一卡接块41进行固定的第一弹簧42,下箱体3开设有供第一卡接块41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卡接槽61,第一卡接块41的截面呈t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箱体2开设有供第一卡接块41沿竖直方向滑动的第二卡接槽62,第一卡接槽61与第二卡接槽62连通,第一卡接块41的竖直长度高于第一卡接槽61的竖直长度,使得第一卡接块41嵌入第一卡接槽61时,使得上箱体2的下开口和下箱体3的上开口能处于贴合状态,减少液体垃圾从下箱体3开口处流出来的情况发生。

为了避免第一卡接块41从第二卡接槽62上脱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弹簧42一端固定在第二卡接槽62槽底,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卡接块41的一端。

参照图3、图4,为了将第一卡接块41与下箱体3进行固定,第二卡接槽62一侧壁上开设有沿水平方向的第一嵌槽43,第一嵌槽43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卡接块44,第二卡接块44与第一嵌槽43槽底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42,第一弹簧42一端固定于第一嵌槽43槽底,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卡接块44一端上,第一卡接块41开设有供第二卡接块44嵌入的第二嵌槽46。

第二卡接块44上设置有驱使第二卡接块44移动的驱动件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件7包括贯穿下箱体3一侧的拉力绳71、以及固定在拉力绳71一端的第一拉环72,拉力绳71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卡接块44靠近第一弹簧42的一端上,拉力绳7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卡接块44的滑动方向平行。工作人员拉取第一拉环72,使得第一卡接块41能固定在第一卡接槽61内,实现对上箱体2与下箱体3的相对固定,当工作人员驱使第二卡接块44离开第二嵌槽46,第一卡接块41在第一弹簧42的弹力作用下,完全进入第二卡接槽62内,此时下箱体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绕下箱体3转动中心转动,液体垃圾掉入液体垃圾存放处。

为了减少第一拉环72被不小心拉取的情况发现,上箱体2一侧开设有第四嵌槽73,第一拉环72位于第四嵌槽73内,不会突出上箱体2的外侧表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卡接块44上设有能够抵触第一卡接块41的第一导向斜面441,使得第一卡接块41抵触在第一导向斜面441上时,驱使第二卡接块44进入第一嵌槽43内,当第一卡接块41抵触到第一卡接槽61槽底时,第一弹簧42驱使第二卡接块44滑进第二嵌槽46,实现对第一卡接块41的固定,让工作人员的操作变的简单。

参照图4、图5,为了将液体垃圾从下箱体3更快流入液体垃圾存放处,下箱体3转动连接有阻挡板9,阻挡板9将下箱体3内腔与室外封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阻挡板9的转动中心位于靠近上箱体2的一端,阻挡板9远离上箱体2的一端抵触在下箱体3的底壁上,第一卡接槽61穿设于阻挡板9,当第一卡接块41脱离下箱体3时,下箱体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进行转动,阻挡板9也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发生转动,使得下箱体3内的液体能够从阻挡板9打开的缺口处流出,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再操作下箱体3,就能把下箱体3的液体垃圾给处理掉,提高了垃圾的回收效率。

参照图5、图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为穿设于上箱体2侧壁的固定杆5,过滤板11开设有供固定杆5沿水平方向嵌入的第三嵌槽52,固定杆5远离第三嵌槽52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拉环51,固定杆5与拉力绳71位于上箱体2的同一侧壁上。上箱体2上开设供第二拉环51嵌入的第五嵌槽,使得第二拉环51不会突出上箱体2表面,工作人员拉动第二拉环51,驱使固定杆5脱离第三嵌槽52,使得过滤板11在重力作用下,绕过滤板11转动中心转动,使得上箱体2上的固体垃圾掉入固体垃圾存放处,完成对固体垃圾的处理。整个处理过程方便操作,节省时间,提高了垃圾的回收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将该装置吊起运到液体垃圾存放处,拉动第一拉环72,驱使第二卡接块44完全嵌入第一嵌槽43,第一卡接块41在第一弹簧42的弹力作用下完全进入第二卡接槽62,此时,下箱体3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发生转动,同时阻挡板9在下箱体3的转动的时候也发生转动,使得下箱体3内的液体垃圾从阻挡板9阻挡的缺口处落入液体垃圾存放处。

再将该装置运到固体垃圾存放处,拉动第二拉环51,驱使固定杆5脱离第三嵌槽52,过滤板11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转动,使得上箱体2的垃圾掉入固体垃圾存放处,整个装置在垃圾回收过程中一次性吊起,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垃圾的回收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