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停车设备梁或柱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07551发布日期:2021-05-11 15:00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停车设备梁或柱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立体车库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停车设备梁或柱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停车设备边梁100包括上翼缘板101、下翼缘板102以及位于上翼缘板101和下翼缘板102之间的腹板103,在上翼缘板101和下翼缘板102的对应位置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缺口104,缺口104分布于边梁100的两侧。需要在边梁100上焊接连接板,连接板包括分别位于边梁100两侧缺口104处的第一加强板201和第二加强板202,以及位于边梁100两端的端板203。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先将上翼缘板101分别与第一加强板201、第二加强板202和端板203焊接在一起,然后将停车设备边梁100翻转使下翼缘板102朝上,最后将下翼缘板102与第一加强板201、第二加强板202和端板203焊接在一起。目前,现有技术中,依靠人工对立体车库边梁100进行翻转,由于立体车库边梁100重量较大,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

因此,在立体车库生产设备技术领域中,对于停车设备梁或柱翻转机构仍存在研究和改进的需求,这也是目前立体车库生产设备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重点,更是本实用新型得以完成的出发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停车设备梁或柱翻转机构,替代人工对梁或柱进行翻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停车设备梁或柱翻转机构,包括两个挂板组件和分别与两个所述挂板组件相配合的两个起重葫芦;每个所述挂板组件均包括顺次铰接在一起的第一挂板、第二挂板、第三挂板、第四挂板和第五挂板,所述第一挂板上开设有起吊孔;

所述第五挂板包括第五挂板本体,所述第五挂板本体远离所述第四挂板的一端具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上设有止挡件,所述止挡件、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第五挂板本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待翻转梁或柱的翼缘板边部的容纳腔;

所述第四挂板包括与所述第三挂板相铰接的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五挂板相铰接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设有倾斜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横向错开设置;

所述第五挂板本体的纵向长度和所述第三挂板的纵向长度均与所述待翻转梁或柱的最大宽度相适配,所述第四挂板的纵向长度和所述第二挂板的纵向长度均与所述待翻转梁或柱的最大高度相适配;

一所述挂板组件的所述止挡件和所述折弯部可勾在所述待翻转梁或柱的上翼缘板,其所述第五挂板本体、所述第四挂板、所述第三挂板和所述第二挂板可依次包覆所述待翻转梁或柱,其所述第一挂板的起吊孔挂在一所述起重葫芦的挂钩处;

另一所述挂板组件的所述止挡件和所述折弯部可勾在所述待翻转梁或柱另一位置的下翼缘板,其所述第五挂板本体和所述第四挂板可依次包覆所述待翻转梁或柱,其所述第一挂板的起吊孔挂在另一所述起重葫芦的挂钩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止挡件为销钉。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销钉垂直固定于所述折弯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挂板与所述第二挂板之间设有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二挂板与所述第三挂板之间设有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三挂板与所述第四挂板之间设有第三铰接轴,所述第四挂板与所述第五挂板之间设有第四铰接轴。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起重葫芦为电动葫芦。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停车设备梁或柱翻转机构,由于设计了两个挂板组件和两个起重葫芦,每个挂板组件设计了第一挂板、第二挂板、第三挂板、第四挂板和第五挂板,在使用时,将一挂板组件的止挡件和折弯部勾在待翻转梁或柱的上翼缘板,同时使其第五挂板本体、第四挂板、第三挂板和第二挂板依次包覆待翻转梁或柱,使该挂板组件捆扎在待翻转梁或柱的外部,再将其第一挂板的起吊孔挂在一起重葫芦的挂钩处(为了描述方便,将该挂板组件和该起重葫芦分别定义为第一挂板组件和第一起重葫芦);将另一挂板组件的止挡件和折弯部勾在待翻转梁或柱另一位置的下翼缘板,同时使其第五挂板本体和第四挂板依次包覆待翻转梁或柱,再将其第一挂板的起吊孔挂在另一起重葫芦的挂钩处(此时其第三挂板和第二挂板处于竖直状态,为了描述方便,将该挂板组件和该起重葫芦分别定义为第二挂板组件和第二起重葫芦);在翻转梁或柱时,先将两个起重葫芦同时上升,将梁或柱提升至空中,然后使第一起重葫芦上升,对梁或柱施加翻转力,随着第一起重葫芦的逐步上升,第二起重葫芦随之下降,第一挂板组件的第二挂板和第三挂板依次脱离梁或柱,第二挂板组件的第三挂板和第二挂板逐步包覆梁或柱,直至梁或柱翻转180度,最后两个起重葫芦同时下降,将梁或柱放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停车设备梁或柱翻转机构,替代了人工对梁或柱进行翻转,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由于所述止挡件为销钉,使得止挡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由于设计了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和第四铰接轴,方便了挂板组件的制造和安装。

由于所述起重葫芦为电动葫芦,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是停车设备边梁与连接板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挂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停车设备梁或柱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图4中其中一个挂板组件与待翻转梁或柱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5b是图4中另一个挂板组件与待翻转梁或柱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6是图4中待翻转梁或柱翻转90°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待翻转梁或柱翻转180°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边梁;101、上翼缘板;102、下翼缘板;103、腹板;104、缺口;201、第一加强板;202、第二加强板;203、端板;

1、第一挂板;1a、第一挂板;1b、第一挂板;11、起吊孔;11a、起吊孔;11b、起吊孔;2、第二挂板;2a、第二挂板;2b、第二挂板;3、第三挂板;3a、第三挂板;3b、第三挂板;4、第四挂板;4a、第四挂板;4b、第四挂板;41、第一连接段;42、第二连接段;43、倾斜连接部;5、第五挂板;51、第五挂板本体;51a、第五挂板本体;51b、第五挂板本体;52、折弯部;52a、折弯部;52b、折弯部;53、止挡件;53a、止挡件;53b、止挡件;54、容纳腔;6、第一铰接轴;7、第二铰接轴;8、第三铰接轴;9、第四铰接轴;10a、第一挂板组件,10b、第二挂板组件;12、第一起重葫芦;13、第二起重葫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前”、“后”、“左”、“右”、“内”、“外”、“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4所示,一种停车设备梁或柱翻转机构,包括两个挂板组件和分别与两个挂板组件相配合的两个起重葫芦。优选地,起重葫芦为电动葫芦,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大。

如图2和图3共同所示,每个挂板组件均包括顺次铰接在一起的第一挂板1、第二挂板2、第三挂板3、第四挂板4和第五挂板5,为了方便挂板组件的制造和安装,第一挂板1与第二挂板2之间设有第一铰接轴6,第二挂板2与第三挂板3之间设有第二铰接轴7,第三挂板3与第四挂板4之间设有第三铰接轴8,第四挂板4与第五挂板5之间设有第四铰接轴9。

第一挂板1上开设有起吊孔11。

第五挂板5包括第五挂板本体51,第五挂板本体51远离第四挂板4的一端具有折弯部52,折弯部52上设有止挡件53,止挡件53、折弯部52与第五挂板本体5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待翻转梁或柱的翼缘板边部的容纳腔54。

第四挂板4包括与第三挂板3相铰接的第一连接段41、与第五挂板5相铰接的第二连接段42,第一连接段41与第二连接段42之间设有倾斜连接部43,第一连接段41与第二连接段42横向错开设置,挂板组件在展开状态时,第一挂板1、第二挂板2、第三挂板3的纵向中心线与第一连接段41的纵向中心线重合;第五挂板5的纵向中心线与第二连接段42的纵向中心线重合。

第五挂板本体51的纵向长度和第三挂板3的纵向长度均与待翻转梁或柱的最大宽度相适配,第四挂板4的纵向长度和第二挂板2的纵向长度均与待翻转梁或柱的最大高度相适配。

为了使止挡件53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在本实施例中,止挡件53为销钉,优选地,销钉为两个。当然,止挡件53还可以为止挡板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销钉垂直固定于折弯部52。当然,作为一种替代方式,当待翻转梁或柱的翼缘厚度不同时,销钉也可以不垂直折弯部52。

如图4、图5a和图5b共同所示,为了描述方便,将其中一个挂板组件和其中一个起重葫芦分别定义为第一挂板组件10a和第一起重葫芦12,将另一个挂板组件和另一个起重葫芦分别定义为第二挂板组件10b和第二起重葫芦13。

如图5a所示,第一挂板组件10a的止挡件53a和折弯部52a可勾在待翻转梁或柱的上翼缘板101,第五挂板本体51a、第四挂板4a、第三挂板3a和第二挂板2a可依次包覆待翻转梁或柱,使该挂板组件捆扎在待翻转梁或柱的外部,第一挂板1a的起吊孔11a挂在第一起重葫芦12的挂钩处;如图5b所示,第二挂板组件的止挡件53b和折弯部52b可勾在待翻转梁或柱另一位置的下翼缘板102,其第五挂板本体51b和第四挂板4b可依次包覆待翻转梁或柱,其第一挂板1b的起吊孔11b挂在第二起重葫芦13的挂钩处,此时其第三挂板3b和第二挂板2b处于竖直状态;在翻转梁或柱时,先将两个起重葫芦同时上升,将梁或柱提升至空中,然后使第一起重葫芦12上升,对梁或柱施加翻转力,随着第一起重葫芦12的逐步上升,第二起重葫芦13随之下降,结合图6和图7,第一挂板组件10a的第二挂板2a和第三挂板3a依次脱离梁或柱,第二挂板组件10b的第三挂板3b和第二挂板2b逐步包覆梁或柱,直至梁或柱翻转180度,最后两个起重葫芦同时下降,将梁或柱放下。

需要说明的是,待翻转梁或柱的底部可以采用垫块或支架等进行支撑,从而留出空间,以使挂板组件中的相应的挂板可以包覆待翻转梁或柱的底部。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停车设备梁或柱翻转机构,替代了人工对梁或柱进行翻转,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