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覆膜铁的薄膜纵切留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3180发布日期:2021-03-30 19:55阅读:87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覆膜铁的薄膜纵切留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覆膜铁产品生产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覆膜铁的薄膜纵切留空设备。



背景技术:

国内在焊接罐身的应用中,因锡铁和铬铁都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而被大量使用,然而覆膜铁由于表面膜层的绝缘性能导致无法焊接而不被采用。受焊接性能的制约,覆膜铁产品在该应用场景上的推广受到了限制。目前有通过采用覆膜留空的方式以满足焊接的需要的,但是采用的是气动直插式进刀方式进行切膜,快速进刀冲击力大,容易瞬间插穿膜后造成撕断,且设备安装空间有限,装设多把气动切刀并布管严重影响操作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应用于覆膜铁的薄膜纵切留空设备,通过采用摆转进刀的方式,进刀更加平缓,能够有效防止薄膜被撕断的情况出现,且结构更加紧凑,节省占用空间。

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应用于覆膜铁的薄膜纵切留空设备,包括用于放卷薄膜的薄膜放卷机,用于张紧薄膜的第一转向辊、第二转向辊、第三转向辊,以及用于覆膜的覆膜滚筒,所述第一转向辊、第二转向辊、第三转向辊、覆膜滚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转向辊的一侧设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刀座,所述刀座上设有间隔安装有多把切刀的摆转轴,所述摆转轴上连接有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转动时驱动所述摆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切刀摆转至待切割薄膜的位置。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覆膜铁的薄膜纵切留空设备,所述摆转轴与所述调节手柄之间为蜗轮蜗杆传动。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覆膜铁的薄膜纵切留空设备,所述第一转向辊为压花辊、留沟辊、粘性辊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二转向辊为压花辊、留沟辊、粘性辊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三转向辊为压花辊、留沟辊、粘性辊中的任意一种。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覆膜铁的薄膜纵切留空设备,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刀座朝所述摆转轴的轴向移动的覆膜驱动装置;

所述覆膜滚筒上方设有用于检测待覆膜带钢边缘的位移量的带钢边缘追踪装置;

所述带钢边缘追踪装置与所述覆膜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覆膜驱动装置根据所述带钢边缘追踪装置检测到的位移量,控制所述覆膜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刀座移动。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覆膜铁的薄膜纵切留空设备,所述第三转向辊与所述覆膜滚筒之间设有用于检测薄膜朝所述摆转轴的轴向移动的移动量的薄膜位移反馈装置,所述薄膜位移反馈装置与所述覆膜驱动装置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覆膜铁的薄膜纵切留空设备,所述刀座与所述切刀之间沿摆转轴轴向设有用于调整留空量的垫块。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覆膜铁的薄膜纵切留空设备,还包括用于计量薄膜放卷长度的放卷计量装置,所述放卷计量装置与所述带钢边缘追踪装置电连接,当检测到薄膜的预设放卷长度时,触发所述带钢边缘追踪装置切换手动和自动模式。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覆膜铁的薄膜纵切留空设备,所述薄膜放卷机、第一转向辊、第二转向辊、第三转向辊、覆膜滚筒设有两套,且以两覆膜滚筒相切的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

1、应用于覆膜铁的薄膜纵切留空设备采用摆转进刀的方式,进刀更加平缓,能够有效防止薄膜被撕断的情况出现,且结构更加紧凑,节省占用空间。

2、通过压花辊、留沟辊、粘性辊三组辊的配合,能够防止膜分切后跑偏。

3、带钢边缘追踪装置通过自动跟踪带钢的位置,驱动刀座带动薄膜移动以对齐带钢进行覆膜,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有效保证覆膜位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切刀的切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应用于覆膜铁的薄膜纵切留空设备,包括用于放卷薄膜100的薄膜放卷机1,用于张紧薄膜100的第一转向辊10、第二转向辊20、第三转向辊30,以及用于覆膜的覆膜滚筒40,所述第一转向辊10、第二转向辊20、第三转向辊30、覆膜滚筒40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转向辊10的一侧设有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刀座11,所述刀座11上设有间隔安装有多把切刀13的摆转轴12,所述摆转轴12上连接有调节手柄14,所述调节手柄14转动时驱动所述摆转轴12转动以带动所述切刀13摆转至待切割薄膜100的位置。其中,切刀13为双刃刀,可设三把,一把用作修边,另外两把用作分条。

应用于覆膜铁的薄膜纵切留空设备工作时,薄膜放卷机1上的薄膜100依次通过第一转向辊10、第二转向辊20、第三转向辊30张紧输送,至覆膜滚筒40后,逐渐覆盖张贴在覆膜滚筒40处的带钢上,在这过程中,切刀13在第一转向辊10的一侧摆转进入进行切割留空,切刀13摆转进入的过程通过转动调节手柄14来驱动,当然,调节手柄14的转动可通过人工操作或电机模拟人工实现转动。

本实施例的应用于覆膜铁的薄膜纵切留空设备采用摆转进刀的方式,进刀更加平缓,能够有效防止薄膜被撕断的情况出现,且结构更加紧凑,节省占用空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放卷机1、第一转向辊10、第二转向辊20、第三转向辊30、覆膜滚筒40设有两套,且以两覆膜滚筒40相切的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以实现带钢的双面覆膜。

本实施中,所述摆转轴12与所述调节手柄14之间为蜗轮蜗杆传动。传动振动小,更加稳定。

所述刀座11与所述切刀13之间沿摆转轴12轴向设有垫块,用于调整覆膜的留空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向辊10为压花辊、留沟辊、粘性辊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二转向辊20为压花辊、留沟辊、粘性辊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三转向辊30为压花辊、留沟辊、粘性辊中的任意一种。压花辊能够增加辊面的摩擦力,留沟辊用于限制薄膜的位移,粘性辊是采用表面有粘性的材料来制作辊子,也是增加辊面的摩擦力。通过三组辊的配合,能够防止膜分切后跑偏。

更进一步地,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刀座11朝所述摆转轴12的轴向移动的覆膜驱动装置15;所述覆膜滚筒40上方设有用于检测待覆膜带钢200边缘的位移量的带钢边缘追踪装置50;所述带钢边缘追踪装置50与所述覆膜驱动装置15电连接,所述覆膜驱动装置15根据所述带钢边缘追踪装置50检测到的位移量,控制所述覆膜驱动装置15驱动所述刀座11移动。具体地,所述带钢边缘追踪装置50可选用fife纠偏控制器。

由于带钢在辊上张紧传输时仍存在偏移的问题,容易造成覆膜无法对齐而偏位,所述带钢边缘追踪装置50通过自动跟踪带钢的位置,驱动刀座11带动薄膜移动以对齐带钢进行覆膜,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有效保证覆膜位置的准确性。

更优地,所述第三转向辊30与所述覆膜滚筒40之间设有用于检测薄膜100朝所述摆转轴12的轴向移动的移动量的薄膜位移反馈装置60,所述薄膜位移反馈装置60与所述覆膜驱动装置15电连接。薄膜位移反馈装置60检测薄膜100的轴向位移量,当判断位移量不足或过大时能够及时矫正,进一步调整薄膜的对齐位置,进一步保证覆膜位置的准确性。

更优地,所述的应用于覆膜铁的薄膜纵切留空设备还包括用于计量薄膜100放卷长度的放卷计量装置,所述放卷计量装置与所述带钢边缘追踪装置50电连接,当检测到薄膜的预设放卷长度时,触发所述带钢边缘追踪装置50切换手动和自动模式。由于带钢是由多段钢板焊接形成,因而带钢上一般间隔存在焊缝,在焊缝到达覆膜辊前切换带钢边缘追踪装置50的纠偏方式,将自动模式修改为手动模式,可以有效的控制由于过焊缝时带钢瞬间偏移量的大幅变化造成的薄膜纠偏过度问题。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但不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1、应用于覆膜铁的薄膜纵切留空设备采用摆转进刀的方式,进刀更加平缓,能够有效防止薄膜被撕断的情况出现,且结构更加紧凑,节省占用空间。

2、通过压花辊、留沟辊、粘性辊三组辊的配合,能够防止膜分切后跑偏。

3、带钢边缘追踪装置50通过自动跟踪带钢的位置,驱动刀座11带动薄膜移动以对齐带钢进行覆膜,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有效保证覆膜位置的准确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此外,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