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拉伸薄膜收卷机的顶紧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1000发布日期:2021-02-27 00:02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拉伸薄膜收卷机的顶紧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向拉伸薄膜收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拉伸薄膜收卷机的顶紧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收卷机中用于顶紧收卷轴的顶紧头装置普遍采用现有中国专利公开的流延膜机收卷机构的顶紧头装置(公告号为cn 201116244y),该顶紧头装置以气缸作为推动力,由于安装空间收到限制,所以外置气缸的缸径较小,导致收卷薄膜卷径大于800mm以上时,膜卷重量较大,气缸的输出力不够,导致气缸不能正常工作,夹头无法顺利脱离收卷轴。另外,由于外置气缸通过连接轴和滑动座与滑动轴连接,若连接轴和滑动轴的同轴度不一致,收卷轴在工作中容易产生晃动,导致转动不平稳。
[0003]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拉伸薄膜收卷机的顶紧头装置,旨在使气缸设置在滑动轴的后侧且连接形成一体,有充分的安装空间进行大缸径的气缸安装,使气缸有足够输出力牵引滑动轴移动,从而使夹头顺利脱离收卷轴。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双向拉伸薄膜收卷机的顶紧头装置,包括具有水平安装腔的固定套、设置在水平安装腔中且可相对固定套横向移动的滑动套筒、设置在滑动套筒中且可相对滑动套筒转动的滑动轴、设置在滑动轴和滑动套筒之间的横移承接组件,以及设置在固定套后端的气缸,所述气缸被一根转轴轴向贯穿;气缸的缸体上设有用于带动转轴转动的传动组件,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滑动套筒和滑动轴共同横向运动,所述滑动轴的一端部与转轴传动连接,滑动轴的另一端部伸出滑动套筒且设有夹头。
[0007]
所述气缸包括外缸体、设置在外缸体内的内缸体、设置在外缸体和内缸体之间的活塞、以及与活塞固定连接的活塞推轴,所述内缸体套在转轴外,所述活塞推轴的前端与滑动套筒固定连接。
[0008]
所述气缸还包括设置在外缸体前端的前端盖和设置在外缸体后端的后端盖;位于所述内缸体、活塞、外缸体、后端盖之间的腔体形成有轴腔,位于所述活塞推轴、活塞、外缸体、前端盖之间的腔体形成无轴腔。
[0009]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气缸的缸体后端的承接套、可转动地设置在承接套外周的同步轮;所述转轴的后端部与承接套转动连接,所述同步轮通过盖板与转轴的后端传动连接。
[0010]
所述转轴的前端部为花键轴,所述滑动轴的后端部开设有一个供花键轴插入的避让孔,所述滑动轴后端固设有花键套,所述花键套与花键轴适配连接。
[0011]
所述滑动套筒和滑动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包括位于滑动轴后端的平面轴承、以及位于滑动轴前端的调心轴承。
[0012]
所述横移承接组件包括套在滑动轴外的定位套,以及设置在定位套与滑动套筒之间的推力轴承;所述定位套设置在平面轴承和调心轴承之间。
[0013]
所述夹头的外壁上设有定位键。
[0014]
所述夹头的前端部为直径逐渐减少的圆台。
[0015]
所述固定套的后端部开设有维护口,所述滑动套筒上开设有连通平面轴承的润滑油补充通道,所述润滑油补充通道的入口处设置有油杯。
[0016]
有益效果: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拉伸薄膜收卷机的顶紧头装置气将气缸设置在固定套的后端并通过螺钉与固定套连接形成一体,消除固定套的侧部对气缸缸径大小的限制,这样设置一方面使气缸具有充足的安装空间,使得气缸的缸径可以设置为合适的大小,即使收卷的薄膜卷径和重量较大,也能保证对夹头提供足够的牵引力,满足收卷需求;另一方面取消了连接轴和滑动座的设置,不仅使位于固定套侧部的空间可以被收卷机的其他部件取代,使收卷机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还消除连接轴结构对收卷轴产生的晃动影响,有效提高收卷质量。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紧头装置未顶紧收卷轴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紧头装置顶紧收卷轴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固定套、2-滑动套筒、3-滑动轴、4-横移承接组件、5-气缸、6-转轴、7-夹头、8-收卷轴、51-外缸体、52-内缸体、53-活塞、54-活塞推轴、55-前端盖、56-后端盖、57-有轴腔、58-无轴腔、9-传动组件、91-承接套、92-同步轮、93-盖板、61-花键轴、31-花键套、32-平面轴承、33-调心轴承、41-定位套、42-推力轴承、71-定位键、81-安装凹口、11-维护口、12-油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拉伸薄膜收卷机的顶紧头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2]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拉伸薄膜收卷机的顶紧头装置,本文中,“前”为滑动轴3朝向收卷轴8的方向,“后”为与“前”相反的方向。
[0023]
所述双向拉伸薄膜收卷机的顶紧头装置,包括具有水平安装腔的固定套1、设置在水平安装腔中且可相对固定套1横向移动的滑动套筒2、设置在滑动套筒2中且可相对滑动套筒2转动的滑动轴3、设置在滑动轴3和滑动套筒2之间的横移承接组件4,以及设置在固定套1后端的气缸5,所述气缸5被一根转轴6轴向贯穿;气缸5的缸体上设有用于带动转轴6转动的传动组件9,气缸5用于驱动滑动套筒2和滑动轴3共同横向运动,所述滑动轴3的一端部与转轴6传动连接,滑动轴3的另一端部伸出滑动套筒2且设有夹头7。需要说明的是在收卷
机中,收卷轴8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顶紧头装置,收卷轴8的两端均设有一个与夹头7相适配的安装凹口81;两个顶紧头装置上的夹头7一起卡入安装凹口81中,实现对收卷轴8的顶紧。
[0024]
以下简述工作原理:换卷时,气源驱动气缸5的活塞推轴54向前伸出,带动滑动套筒2和滑动轴3同步向前移动,使夹头7卡入新收卷轴8(收卷轴8上没有缠绕有薄膜)的安装凹口中并压紧该新收卷轴8的端部,使得收卷轴8和夹头7紧密连接;然后收卷驱动装置通过传动组件9驱动转轴6转动,从而带动滑动轴3和夹头7转动,进而带动收卷轴8实现薄膜收卷,使膜卷的卷径逐渐增大,当膜卷达到预设收卷直径时,收卷轴8停止收卷,气源驱动气缸5的活塞推轴54向后缩回,从而带动滑动套筒2和滑动轴3同步向后移动,夹头7脱离收卷轴8。
[0025]
与现有的顶紧头装置相比,气缸5设置在固定套1的后端并通过螺钉与固定套1连接形成一体,消除固定套1的侧部对气缸5缸径大小的限制(可以理解为在现有的顶紧头装置中,若气缸5的缸体增大,缸体会与固定套或收卷机的其他部件发生干涉),这样设置一方面使气缸5具有充足的安装空间,使得气缸5的缸径可以设置为合适的大小,即使收卷的薄膜卷径和重量较大,也能保证对夹头7提供足够的牵引力;另一方面取消了连接轴和滑动座的设置,不仅使位于固定套1侧部的空间可以被收卷机的其他部件取代,使收卷机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还消除连接轴结构对收卷轴8产生的晃动影响,有效提高收卷质量。
[0026]
具体的,所述气缸5包括外缸体51、设置在外缸体51内的内缸体52、设置在外缸体51和内缸体52之间的活塞53、以及与活塞53固定连接的活塞推轴54,所述内缸体52套在转轴6外,所述活塞推轴54的前端与滑动套筒2固定连接。此处,所述活塞推轴54为一个中空阶梯轴,活塞推轴54的一端与滑动套筒2螺钉连接,其另一端与活塞53也为螺钉连接,即使活塞53推杆损坏或需更换其他的长度尺寸的活塞53推杆,也便于更换。
[0027]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5还包括设置在外缸体51前端的前端盖55和设置在外缸体51后端的后端盖56;位于所述内缸体52、活塞53、外缸体51、后端盖56之间的腔体形成有轴腔57(见图1所示),位于所述活塞推轴54、活塞53、外缸体51、前端盖55之间的腔体形成无轴腔58(见图2所示)。对应的后端盖56上设置有进气连头,前端盖55上设置有出气接头;进气连头和出气接头均与气源连接,当有轴腔57输入压缩空气时,无轴腔58排气,两腔的压力差作用在活塞53上所形成的力推动活塞53运动,使活塞推轴54伸出;当有轴腔57进气,无轴腔58排气时,使活塞推轴54缩回。由于有充足安装空间,缸体采用大缸径的设计,保证活塞推轴54有足够的推力和拉力驱动夹头7横向往复移动。
[0028]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9包括固定设置在气缸5的缸体后端的承接套91、可转动地设置在承接套91外周的同步轮92;所述转轴6的后端部与承接套91转动连接,所述同步轮92通过盖板93与转轴6的后端传动连接,盖板93均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与转轴6和同步轮92连接。所述同步轮92通过同步带与收卷机中的收卷驱动装置上的输出端连接,收卷驱动装置驱动同步轮转动,从而带动转轴6和滑动轴3转动,进而为收卷轴8提供收卷动力。
[0029]
优选的,所述转轴6的前端部为花键轴61,所述滑动轴3的后端部开设有一个供花键轴61插入的避让孔35,所述滑动轴3后端固设有花键套31,所述花键套31与花键轴61适配连接。花键套31一方面可以对花键轴61的横向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另一方面键齿较多,接触面大,因此能传递较大转矩,更好驱动收卷轴8收卷大卷径的膜卷。
[0030]
优选的,所述滑动套筒2和滑动轴3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包括位于滑动轴3后端的平面轴承32、以及位于滑动轴3前端的调心轴承33。所述平面轴承32和调心轴承33一起承受滑动轴3的径向负荷,该径向负荷主要为膜卷的重力,由于调心轴承33具有调心性能且可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能够补偿滑动轴3与收卷轴8的同轴度误差,因此可以实现自动调心,减少夹头7和收卷轴8的装配难度。
[0031]
优选的,所述横移承接组件4包括套在滑动轴3外的定位套41,以及设置在定位套41与滑动套筒2之间的推力轴承42;所述定位套41设置在平面轴承32和调心轴承33之间,所述定位套41与滑动轴3间隙配合。所述推力轴承42用于承受滑动套筒2对滑动轴3的轴向牵引力。实际安装时,所述滑动套筒2的前端部设有阶梯安装腔,所述推力轴承42和调心轴承33设置在阶梯安装腔中,固定套1的前端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将调心轴承33、定位套41、推力轴承42抵压在滑动套筒2的阶梯轴肩上。
[0032]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头7的外壁上设有定位键71,对应的收卷轴8上设置有与定位键71相适配的键槽72,装配时,定位键71与键槽72配合实现键连接,从而对实现收卷轴8的径向定位。实际装配时,滑动轴3插入安装凹口81后与夹头7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实现径向定位;所述夹头7的前端面与滑动轴3通过螺钉连接实现轴向定位。
[0033]
优选的,所述夹头7的前端部为直径逐渐减少的圆台。圆台上的导引斜面对收卷轴8起到引导和纠偏的作用,便于夹头7与安装凹口81适配,减少装配难度。
[0034]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1的后端部开设有维护口11,所述滑动套筒2上开设有连通平面轴承32的润滑油补充通道,所述润滑油补充通道的入口处设置有油杯12。通过油杯12可对轴承和滑动套筒2进行定期补充润滑油,方便快捷,更好地使套筒减摩抗磨,抗腐蚀防锈。
[0035]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