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装车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7501发布日期:2021-05-07 19:5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装车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装车机构。



背景技术:

在物流行业,许多货物采用托盘或桶进行批量运输。通常这些货物在装车时由叉车运送到货车车厢,然后由人工在车厢内码垛整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操作不当还容易对货物造成损坏。尤其是对于封闭的厢式货车,无法对货物进行吊装,由于高度限制,也无法使用叉车,因此只能人工在车厢内码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装车机构,用于解决采用托盘或桶运输的货物在装车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装车机构,其包括设置在货车的车厢后方用于沿垂直于车厢侧壁横向水平运送货物的平移装置、设置在平移装置后方用于将其上放置的货物转运到车厢内的转运装置以及用于用于使转运装置上下运动的升降装置;所述转运装置包括可沿车厢纵向伸缩的伸缩架以及固定设置在伸缩架的活动端用于夹持货物的夹持单元,该活动端朝向车厢;所述伸缩架的固定端与升降装置可上下运动的顶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平移装置包括横向的轨道、可沿轨道移动的机架以及用于装载货物的平台,所述平台水平设置在机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和平台之间设有竖向用于使平台上下运动的液压缸。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单元包括与伸缩架固定连接的门架以及可沿伸缩架上下滑动的货叉,所述货叉朝向车厢,所述货物采用其底部的托盘装载。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单元包括与伸缩架固定连接的门架以及可沿伸缩架上下滑动的吊扣式搬运夹,所述吊扣式搬运夹朝向车厢,所述货物采用桶装。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为剪叉式电动液压升降平台。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对伸缩架进行角度调整和横向位置调整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设置在伸缩架和升降装置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车厢后方设有平移装置和转运装置,平移装置将货物运送到转运装置前,转运装置将货物码放到车厢内,因而可代替人工进行货物的码放,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码放效率。

2、转运装置设有货叉或鹰嘴式油桶夹,可对托盘或桶装载的货物进行码放,码放可靠,不会发生货物在码放时发生滑脱造成货物损坏的现象。

3、转运装置下设有用于调整其高度的升降装置以及用于调整其水平角度和横向位置的调整装置,平移装置顶部的平台高度可通过液压缸进行调整,因而转运装置及平移装置与车厢进行对正时更加方便。

4、平移装置和转运装置的高度可随货物的码放高度进行调整,从而可在车厢内进行多层货物的码放。

附图说明

图1是装车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2的侧视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中,1、车厢;2、货物;3、平移装置;4、转运装置;5、调整装置;6、升降装置;301、机架;302、轨道;303、液压缸;304、平台;401、货叉;402、门架;403、伸缩架;404、鹰嘴式油桶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为叙述方便,以下与车厢1侧壁垂直的方向为“横向”,与车厢1朝向一致的方向为“纵向”。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一种自动装车机构,其包括设置在货车的车厢1右方用于横向运送货物2的平移装置3、设置在平移装置3右方用于将其上放置的货物2转运到车厢1内的转运装置4以及用于用于使转运装置4上下运动的升降装置6。所述转运装置包括可沿车厢1纵向伸缩的伸缩架403以及固定设置在伸缩架403的左端用于夹持货物2的夹持单元,所述伸缩架403的左部可左右伸缩,右部与升降装置6可上下运动的顶部相连。

所述平移装置3包括横向铺设在地面上的两条相互平行的轨道302、可沿轨道302移动的机架301以及用于装载货物2的矩形平台304。所述机架301为采用方钢焊接的方框形,其四个竖边均为立柱,其底部安装有四个用于在轨道302上行走的轨道轮,所述轨道轮采用电动机驱动,所述平台304水平设置在机架301顶部。

所述机架301和平台304之间竖向设有用于使平台304上下运动的四个液压缸303。四个液压缸分别设置机架301的四个立柱内,四个液压缸303的缸体底部和机架301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四个液压缸303的推杆顶部分别和平台304靠近四个角的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货物放置在平台304上。

所述货物2采用托盘装载,所述平台304上每次可沿横向放置两个托盘的货物。所述夹持单元包括与伸缩架403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竖向门架402、可沿门架402上下滑动的活动架以及焊接在活动架左侧的货叉401。所述门架402和活动架均为方管焊接的矩形框,所述货叉401为横向分布的两对,每对货叉401与一个托盘相对应。所述活动架右侧对称设有两根竖向的矩形条,两根矩形条与活动架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两根矩形条右侧均设有竖向的t形槽,所述门架402左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两个竖向的用于和矩形条滑动配合的t形条,所述货叉401为朝向货物2的反l形。所述门架402和活动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活动架上下运动的油缸,所述油缸竖向设置在两根t形条之间。所述油缸的缸体与门架402铰接,所述油缸的推杆与活动架铰接。

所述升降装置6为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所述伸缩架403下设有用于对伸缩架403进行水平角度调整和横向位置调整的调整装置5,所述调整装置5设置在伸缩架403和升降装置6之间。所述调整装置5包括回转单元和用于对伸缩架403横向位置调整的横移单元。所述回转单元为xhz或hzt型水平回转平台,所述平移单元为gbx型重型双块光轴滚珠丝杆直线导轨滑台。所述升降装置6底部与地面固定,顶部与回转单元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横移单元设置在回转单元可转动的顶部,所述横移单元底部与回转单元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架403右部与横移单元可横向运动的活动部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1、初始状态时,平移装置3处于低位。货车倒车,使车厢1朝向伸缩架403并靠近轨道302且与轨道302垂直。在货车底盘下使用底盘托架进行支撑,同时通过液压缸303调整平台304的高度,使车厢1内部底面和平台1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同时防止货车因装载货物引起高度变化或车厢1内部底面不水平影响货物的码放。

2、通过升降装置6和调整装置5调整伸缩架403的高度、角度和横向位置,使货叉401与托盘的叉装位置相对应,同时保证伸缩架403运动方向与车厢1一致。

3、平台304在电动机的带动下移动到轨道302远离车厢1的一端,通过叉车向平台304上横向放置两个托盘装载的货物2。

4、平台304带动其上的托盘和货物2横向移动到货叉401左方,使托盘与货叉401对正,然后伸缩架403带动货叉401向左运动,使货叉401插入托盘。之后货叉401在门架402和活动架之间的油缸的带动下将货物向上托起,随后伸缩架403带动货物2及托盘向车厢1内运动,到达码放位置后货叉401向下运动,将货物2及托盘放置在车厢1内。在货物2和托盘离开平台304后,平移装置2向轨道302远离车厢1一端移动,叉车继续将两个托盘装载的货物2放置到平台304上。

5、伸缩架403向右运动到平移装置3右方,平移装置3将托盘及货物2送到货叉401左方,继续下一次码放操作。

6、当车厢1底部码放满后,平台304和伸缩架403上升,上升高度为货物3和托盘的总高,进行第二层货物2的码放。

实施例2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码放的货物为采用标准铁桶装载的液体或粉体,将货叉401更换为用于搬运铁桶的鹰嘴式油桶夹404。

鹰嘴式油桶夹404为搬运铁桶的专用工具,通过其顶部的卡爪卡在铁桶顶部的翻边处,并通过下部的筒托将铁桶侧壁托住,从而对铁桶进行搬运和码放。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描述内容较为详细和具体,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但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实用新型,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即凡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做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对于本领域的研究人员或技术人员来讲,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之内,系统内部的局部改进和子系统之间的改动、变换等,仍是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