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起重用吊钩负荷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65741发布日期:2021-06-08 16:09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车起重用吊钩负荷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行车起重用吊钩负荷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2.行车,是人们对吊车、航车、天车等起重机的俗称,行车和我们所称的起重机基本一样。行车驱动方式基本有两类:一为集中驱动,即用一台电动机带动长传动轴驱动两边的主动车轮;二为分别驱动,即两边的主动车轮各用一台电动机驱动。中、小型桥式起重机较多采用制动器、减速器和电动机组合成一体的“三合一”驱动方式,大起重量的普通桥式起重机为便于安装和调整,驱动装置常采用万向联轴器。其中,起重滑车是一种重要的吊装工具,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多次改变滑车与滑车组牵引钢索的方向和起吊或移动运转物体,特别是由滑车联合组成的滑车组,配合卷扬机,桅杆或其他起重机械,广泛应用在建筑安装作业中。产品规格从0.03

320t,轮系从单轮至拾轮,吊具有吊钩,链环,吊环,吊梁四种,可供用户选择。
3.但是现有的起重滑车中的吊钩,大部分都是直接勾住货物,当货物超出吊钩的承受范围时,容易对吊钩造成损坏,减少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超重时货物极有可能脱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行车起重用吊钩负荷检查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行车起重用吊钩负荷检查装置,包括:吊钩,所述吊钩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指针盘,指针盘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面中间固定设置有阵列设置有数个强力弹簧,数个所述强力弹簧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固定顶板,所述固定顶板的顶面固定设置与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均贯穿设置有侧板,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轴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固定转轴,所述固定转轴外套设有滚轮,所述固定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母,两个所述侧板的顶端贯穿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三固定螺母。
8.进一步,所述强力弹簧包括测量弹簧,所述测量弹簧的两侧均阵列设置有辅助弹簧。
9.进一步,所述测量弹簧的底端与所述指针盘内的指针相连,可带动指针转动。
10.进一步,所述固定转轴贯穿两个所述侧板中间,所述固定转轴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螺母的两端通过螺纹连接进行固定。
11.进一步,所述吊钩的尾端呈尖状。
12.进一步,所述滚轮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凹槽,可卡住绳索。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整个装置放置到滑轨上,使得滑轨绳索卡进滚轮中,调整指针盘上的指针,使得吊钩上没有任何货物是,所述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进行校准,将货物放置到吊钩中,若有必要可将货物部分裹住吊钩的尖端处,从而防止货物掉落,慢慢松手,货物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拉吊钩,吊钩再带动固定底板向下,固定底板再拉动强力弹簧下移,而强力弹簧的顶端固定在所述固定顶板上,所以强力弹簧受力拉伸,其中测量弹簧由于受力伸长,会拽动指针盘内的滚轮,根据弹簧的力学公式f=kx可知,x=f/k,其中,f为施加在挂钩上的力,x为弹簧的位移量,k为强力弹簧的弹簧系数,由于此处的测量弹簧与辅助弹簧为并联,故而此处的k为测量弹簧与辅助弹簧的弹簧系数总和,而由圆弧的计算公式可知,指针的旋转角度θ=l/r,此处l为弧长,即为弹簧的位移量x,故而可得到指针旋转角度θ=x/r=f/kr,便可知θ与f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通过指针旋转角度θ得知货物的重量f,此外,在松手前,应尽量托住货物,防止货物的重量超出指针盘的量程范围。固定底板、指针盘、强力弹簧、固定顶板与吊钩组成了一个大型弹簧测力计,可得知运送重物的具体重量,防止吊钩在使用中运送超负荷重物,从而造成装置损坏,同时,通过对货物的重量检查,可有效避免货物脱落等意外事故发生,进而减小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16.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17.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2的a处放大图;
18.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爆炸示意图。
19.图中:
20.1、吊钩;2、指针盘;3、固定底板;4、强力弹簧;401、测量弹簧;402、辅助弹簧;5、固定顶板;6、固定轴;7、侧板;8、第一固定螺母;9、固定转轴;10、滚轮;11、第二固定螺母;12、固定杆;13、第三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车起重用吊钩负荷检查装置。
23.如图1

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车起重用吊钩负荷检查装置,包括:吊钩1,所述吊钩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指针盘2,指针盘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底板3,所述固定底板3的顶面中间固定设置有阵列设置有数个强力弹簧4,数个所述强力弹簧4的底端固
定设置有固定顶板5,所述固定顶板5的顶面固定设置与固定轴6,所述固定轴6的两端均贯穿设置有侧板7,所述固定轴6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母8,所述固定轴6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固定转轴9,所述固定转轴9外套设有滚轮10,所述固定转轴9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母11,两个所述侧板7的顶端贯穿设置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三固定螺母13。
24.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强力弹簧4来说,所述强力弹簧4包括测量弹簧401,所述测量弹簧401的两侧均阵列设置有辅助弹簧402,所述测量弹簧401与所述辅助弹簧402为并联,从而可使所述测量弹簧401与所述辅助弹簧402的弹力系数相加。
25.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测量弹簧401来说,所述测量弹簧401的底端与所述指针盘2内的指针相连,可带动指针转动。此外,具体应用时,所述指针盘2内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外缠绕有绳子,所述绳子与所述测量弹簧401的底端相连,从而可使测量弹簧401变形时拉动绳子,进而可带动转盘转动,再带动指针转动。
26.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固定转轴9来说,所述固定转轴9贯穿两个所述侧板7中间,所述固定转轴9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螺母11的两端通过螺纹连接进行固定。
27.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吊钩1来说,所述吊钩1的尾端呈尖状,从而可进一步固定住货物。
28.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滚轮10来说,所述滚轮10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凹槽,可卡住绳索。
29.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将整个装置放置到滑轨上,使得滑轨绳索卡进滚轮10中,调整指针盘2上的指针,使得吊钩1上没有任何货物是,所述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进行校准,将货物放置到吊钩1中,若有必要可将货物部分裹住吊钩的尖端处,从而防止货物掉落,慢慢松手,货物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拉吊钩1,吊钩1再带动固定底板3向下,固定底板3再拉动强力弹簧4下移,而强力弹簧4的顶端固定在所述固定顶板5上,所以强力弹簧4受力拉伸,其中测量弹簧由于受力伸长,会拽动指针盘内的滚轮,根据弹簧的力学公式f=kx可知,x=f/k,其中,f为施加在挂钩上的力,x为弹簧的位移量,k为强力弹簧4的弹簧系数,由于此处的测量弹簧401与辅助弹簧402为并联,故而此处的k为测量弹簧401与辅助弹簧402的弹簧系数总和,而由圆弧的计算公式可知,指针的旋转角度θ=l/r,此处l为弧长,即为弹簧的位移量x,故而可得到指针旋转角度θ=x/r=f/kr,便可知θ与f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通过指针旋转角度θ得知货物的重量f,此外,在松手前,应尽量托住货物,防止货物的重量超出指针盘2的量程范围。
30.有益效果:固定底板、指针盘、强力弹簧、固定顶板与吊钩组成了一个大型弹簧测力计,可得知运送重物的具体重量,防止吊钩在使用中运送超负荷重物,从而造成装置损坏,同时,通过对货物的重量检查,可有效避免货物脱落等意外事故发生,进而减小了安全隐患。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