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茶叶低温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05203发布日期:2021-06-11 19:24阅读:67来源:国知局
铁观音茶叶低温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储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铁观音茶叶低温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饮茶始于中国,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但是茶叶本身的吸湿吸味性脚强,很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及异味,如果储存方法不当会使茶叶的品质下降,进而影响饮用者的品尝体验感。

现有的茶叶储存方式通常是采用密闭性较高的铁质盒体对其进行盛放,但是茶叶长时间在此环境中放置可能会因温度过高导致内部水分蒸发,进而对茶叶最终的饮用口感造成影响,同时储存罐深度较大,底部的茶叶可能长时间不能够得到使用,进而导致其堆积发霉造成浪费。

为此,我们提出铁观音茶叶低温储存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铁观音茶叶低温储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铁观音茶叶低温储存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端面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安装口,所述筒体内腔设置有用于存放茶叶的储存罐,所述储存罐侧壁上开设有一组内外连通的交换孔,所述筒体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侧设有用于对筒体内部温度进行控制的控温组件,所述储存罐下端面上开设有内外贯通的通孔,所述筒体位于储存罐下侧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出料口,所述通孔下侧设有用于对茶叶进行推动的推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筒体后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侧开设有内外连通的连接槽,所述筒体通过连接槽与外部固定钉之间限位配合。

优选地,所述安装口和储存罐相邻的一端侧壁上均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储存罐通过螺纹拧接的方式与筒体之间相互连接,所述储存罐上端开口设有用于对其进行闭合的闭合塞,所述储存罐开口处设有密封圈结构。

优选地,所述控温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槽中的制热板和制冷板,所述制热板与制冷板之间交叉设置,所述筒体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观察口,所述观察口远离筒体内腔的一端侧壁内安装有透明观察窗。

优选地,推动机构开设于筒体内腔下端面上的推动槽,所述推动槽两端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远离出料口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开槽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与出料口之间位置大小相互配合,所述推板后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筒体远离出料口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开孔,所述推杆贯穿开孔延伸至筒体外侧。

优选地,所述推板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一端延伸至推杆上侧,所述推杆位于筒体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储存茶叶的储存罐放置于筒体中,通过安装设置于筒体内壁上的控温组件对储存环境的温度进行控制,通过观察槽中的温度计可以对筒体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测,从而为茶叶提供更加适合的储存环境,保持其最终的饮用口感;使用者可以随时拧动储存罐将其从筒体中取出,从而对其进行清理或更换以保持装置整体的储存效果,并且在对茶叶取用时是从下侧将茶叶取出,可以有效的避免茶叶长时间没能使用导致发霉变质的情况发生,进而减少对其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筒体与储存罐之间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1中推动机构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101、连接块,2、安装口,3、储存罐,4、安装槽,5、控温组件,501、观察口,6、通孔,7、出料口,8、推动机构,801、推动槽,802、复位弹簧,803、推板,804、推杆,80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铁观音茶叶低温储存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后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块101,连接块101内侧开设有内外连通的连接槽,筒体1通过连接槽与外部固定钉之间限位配合,使得装置可以悬挂设置在墙壁上便于对其进行使用。

筒体1上端面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安装口2,筒体1内腔设置有用于存放茶叶的储存罐3,储存罐3侧壁上开设有一组内外连通的交换孔,安装口2和储存罐3相邻的一端侧壁上均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储存罐3通过螺纹拧接的方式与筒体1之间相互连接,储存罐3上端开口设有用于对其进行闭合的闭合塞,储存罐3开口处设有密封圈结构,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

筒体1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4,安装槽4内侧设有用于对筒体1内部温度进行控制的控温组件5,控温组件5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槽4中的制热板和制冷板,制热板与制冷板之间交叉设置,筒体1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观察口501,通过观察口501中安装的温度计可以对筒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测,并且随时根据实际的情况控制制热板或制冷板运行,进而对筒体1内部的储存温度条件进行改变,观察口501远离筒体1内腔的一端侧壁内安装有透明观察窗。

储存罐3下端面上开设有内外贯通的通孔6,筒体1位于储存罐3下侧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出料口7,出料口7外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托板避免茶叶洒落。

通孔6下侧设有用于对茶叶进行推动的推动机构8,推动机构8开设于筒体1内腔下端面上的推动槽801,推动槽801两端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开槽,开槽远离出料口7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802,复位弹簧802远离开槽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803,推板803与出料口7之间位置大小相互配合,推板803后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杆804,筒体1远离出料口7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开孔,推杆804贯穿开孔延伸至筒体1外侧,首先拉动推杆804带动推板803对复位弹簧802进行挤压,带动挡板805移动解除对通孔6的闭合限制,带茶叶掉落出一定量后松开挡板805,在复位弹簧802的弹力作用下推板803将茶叶从出料口7推出。

推板803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挡板805,复位弹簧802闲置时挡板805位于通孔6下侧对其进行闭合,挡板805一端延伸至推杆804上侧,推杆804位于筒体1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装置移动时使用位置,将外部清理干净的储存罐3通过安装口2拧接进入筒体1中,然后向储存罐3中倒入足量的茶叶,之后利用闭合塞将储存罐3闭合,随后开始对装置进行使用,通过观察口501中安装的温度计可以对筒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测,并且随时根据实际的情况控制制热板或制冷板运行,进而对筒体1内部的储存温度条件进行改变,在对茶叶进行取用时,首先拉动推杆804带动推板803对复位弹簧802进行挤压,带动挡板805移动解除对通孔6的闭合限制,带茶叶掉落出一定量后松开挡板805,在复位弹簧802的弹力作用下推板803将茶叶从出料口7推出,从而使得使用者对其进行品尝享用。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