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箱压缩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09745发布日期:2021-08-10 14:16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箱压缩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箱压缩机构。



背景技术:

垃圾箱是指存放垃圾的容器,作为与垃圾桶相同,一般是方形或长方形。传统的垃圾桶很容易被物品填满,很多物品例如:塑料瓶,易拉罐,餐巾纸,包装盒等,都在垃圾桶内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导致垃圾桶的容量不足,但垃圾桶内并没有太多垃圾,却很快就满溢了,从而造成垃圾箱空间不能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对垃圾箱空间不能充分利用导致垃圾箱容量不足的问题。

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垃圾箱压缩机构,包括:压板、固定板,固定板下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固定板底端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能驱动压板上下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压板右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杆一端铰链连接,第二连杆另一端与第三连杆一端铰链连接;

支撑板,所述固定板底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竖直方向的支撑板,转轴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支撑板,第三连杆另一端与转轴中间处连接,所述转轴一端与齿轮连接;

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三连杆、所述转轴、齿轮均关于压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另一组,两个齿轮啮合,两个第二连杆的中间处铰链连接;

电机,设置在远离所述齿轮的一个支撑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远离齿轮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板四周设置有挡板,所述压板与所述挡板的中间铰链连接,所述压板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挡板下端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压板底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截面为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压板底部设有橡胶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压板一侧设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垃圾箱顶棚上;所述压板下方放有垃圾箱。

优选的,所述橡胶缓冲垫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压板下端。

优选的,所述压板四周垂直设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设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垃圾箱压缩机构,包括:压板、固定板,固定板下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固定板底端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能驱动压板上下往复运动。通过支架安装在垃圾箱上方的箱体内顶部,当垃圾箱中投放一定垃圾后,利用压缩机构对垃圾箱内的物体进行压缩,从而加大垃圾箱的容载率。

本实用新型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压板,2-固定板,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6-齿轮,8-电机,9-转轴,11-支撑板,13-挡板,14-弹簧,15-橡胶垫,16-橡胶缓冲垫,17-防尘罩,18-通气孔,19-过滤网,20-活动槽,21-第四连杆,22-第五连杆,23-活动块,24-固定块,25-螺杆,26-第二固定板,27-第二转轴,30-第三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箱压缩机构,如图1-3所示,包括:压板1、固定板2,固定板2下方设置有压板1,所述固定板2底端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能驱动压板1上下往复运动。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第一连杆3,所述第一连杆3一端与压板1右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一端铰链连接,第二连杆4另一端与第三连杆5一端铰链连接;

支撑板11,所述固定板2底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竖直方向的支撑板11,转轴9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支撑板11,第三连杆5另一端与转轴9中间处连接,所述转轴9一端与齿轮6连接;

所述第一连杆3、所述第二连杆4、所述第三连杆5、所述转轴9、齿轮6均关于压板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另一组,两个齿轮6啮合,两个第二连杆4的中间处铰链连接;

电机8,设置在远离所述齿轮6的一个支撑板11上,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与转轴9远离齿轮6的一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

电机8带动转轴9旋转,转轴9带动齿轮6运动,齿轮6带动与齿轮6对称的另一个齿轮6同步运动,与齿轮6对称的另一个齿轮6带动与转轴9对称的另一个转轴9运动,转轴9带动由第三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组成的连杆机构运动,连杆机构驱动压板1做上下往复运动。当垃圾箱中投放一定垃圾后,利用驱动装置提供动力将压板1对垃圾箱内的物体进行压缩,从而加大垃圾箱的容载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压板1四周设置有挡板13;所述压板1与所述挡板13的中间铰链连接;所述压板1与所述挡板13之间设置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一端与所述挡板13靠近所述压板1端连接;所述弹簧14另一端与所述压板1底部靠近所述挡板13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挡板13能够在压板1对物体进行压缩的时候防止被压缩的物体从四周外泄。弹簧14能使挡板13在垃圾箱内压缩结束后,压板1上升时,恢复到初始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13设为三角形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利用三角结构的稳定性,使压板1在工作过程中,挡板13不容易变形,增加挡板13的耐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压板1底部设有橡胶缓冲垫16;所述挡板13远离所述压板1一侧设有橡胶垫1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压板1底部的橡胶缓冲垫16能够在压板1压缩物品时起到缓冲作用,使压板1受到一定的保护,延长使用寿命;挡板13外侧的橡胶垫15能够对压板1上下运动过程中,挡板13与垃圾桶内壁接触时起到保护作用,延长使用寿命,并且在挡板13与垃圾桶内壁接触时避免产生刺耳的噪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2通过螺栓固定在垃圾箱顶棚上;所述压板1下方放有垃圾箱。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固定板2通过螺栓固定在垃圾箱顶棚上便于工作人员对所述一种垃圾压缩机构进行拆卸、检查、修理以及更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橡胶缓冲垫16通过螺钉固定在对应所述压板1的下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橡胶缓冲垫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压板的下端便于维护人员对橡胶缓冲垫进行更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板1四周垂直设有防尘罩17,所述防尘罩17上设置有通气孔18,所述通气孔18设计有过滤网19。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防尘罩17能够防止大部分灰尘进入垃圾压缩机构中,通气孔18中的过滤网19能够使垃圾压缩机构的内外气体互换。

实施例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板1的上表面间隔设有两组第二固定板26,所述第二固定板26的其中一侧设有贯穿的活动槽20,

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26之间分别间隔连接有两个第二转轴27,其中一个第二转轴27活动设在所述活动槽20内,另一个所述第二转轴27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26之间;

两个所述第二转轴27的端部转动连接有x伸缩架组,所述x伸缩架组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27分别连接所述固定板2下表面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板26;

所述x伸缩架组包括多个依次首尾连接的伸缩架和驱动装置,所述伸缩架包括第四连杆21、第五连杆22和第三转轴30,所述第四连杆21和所述第五连杆22相互交叉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转轴30上,并形成x结构的伸缩架;相邻两个所述伸缩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转轴27上;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8、活动块23、固定块24、螺杆25,所述x伸缩架组中其中平行的一组第二转轴27上分别设置有活动块23和固定块24,所述活动块23固定在远离所述活动槽20的一端的第二转轴27上,所述活动块23设置有螺孔,所述螺杆25的一端贯穿所述活动块23的螺孔与活动块23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块24与所述活动块23同轴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块24固定在靠近所述电机8的一端的,所述螺杆25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块24的通孔与固定块24转动连接,所述螺杆25的靠近所述固定块24一端与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电机8的输出端带动螺杆25转动,螺杆25旋转使所述活动块23在螺杆25上水平移动;如图4所示,螺杆转动后,与所述活动块的螺孔连接,就会使得所述活动块23从左向右移动,或者由右向左移动;由于所述活动块23固定在所述第二转轴27上,因此第二转轴27和所述活动块23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同步移动,从而使得x伸缩架组伸张或收缩,所述x伸缩架组伸张或收缩带动多数第二固定板26上下运动,所述第二固定板26的其中一侧设有贯穿的活动槽20,所述第二固定板26上下运动时贯穿活动槽20的两个第二转轴27沿活动槽水平移动,由于所述第二固定板26上下运动,使得所述压板1和所述固定板2靠近或远离。

当垃圾箱中投放一定垃圾后,利用驱动装置使x伸缩架组伸张或收缩,通过x伸缩架组的伸缩将压板1对垃圾箱内的物体进行压缩,从而加大垃圾箱的容载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