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精密仪器防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51392发布日期:2021-05-25 12:34阅读:68来源:国知局
试验精密仪器防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附件技术领域,是一种试验精密仪器防冻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作业区域冬季温度较低,部分地区最低可达到-40℃以下,在这种外在环境下设备易出现停电故障,故障检测的主要手段是进行试验。但是在进行电气试验时由于户外温度过低,现代试验仪器以液晶显示为主,在-20℃以下低温易导致试验仪器出现黑屏、花屏,甚至死机的现象,最终导致无法判断设备故障,影响及时判断、处理故障和恢复送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试验精密仪器防冻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试验仪器使用时存在的在低温环境中不能正常使用、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试验精密仪器防冻装置,包括保温箱和设置于保温箱内的防冻装置,保温箱包括安装箱、左箱盖和右箱盖,安装箱为开口向上的箱体结构,左箱盖和右箱盖能够形成开口向下的箱体,左箱盖左部下侧与安装箱左部上侧铰接连接,右箱盖右部下侧与安装箱右部上侧铰接连接,防冻装置包括加热体和电控盒,电控盒包括安装盒和盖板,安装盒为开口向上的盒体结构,安装盒下侧固定安装于安装箱下部内壁上,安装盒内设有加热体,对应加热体位置的安装盒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左通风孔和右通风孔,安装盒上侧与盖板下侧固定连接。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加热体可包括左右间隔固定安装于安装盒内的左加热板和右加热板,对应左通风孔位置的安装盒左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左加热板左方的左风扇,对应右通风孔位置的安装盒右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右加热板右方的右风扇。

上述防冻装置还可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温控仪、开关电源、总空开、分空开、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电源的火线和总空开的主触点连接,总空开的主触点与分空开的主触点连接,分空开的主触点与开关电源输入侧的一端连接,开关电源输入侧的另一端与电源的零线连接,开关电源输出侧的一端与温控仪的输入端连接,温控仪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线圈的一端以及第二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以及第二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均与开关电源输出侧的另一端连接,温度传感器并联在第二继电器线圈的两端,第一继电器常开触点的输入端连接于总空开与分空开之间的电源的火线上,第一继电器常开触点的输出端与左加热板的一端连接,左加热板的另一端与电源的零线连接,第二继电器常开触点的输入端与第一继电器常开触点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继电器常开触点的输出端与右加热板的一端连接,右加热板的另一端与电源的零线连接,左风扇的一端与第二继电器常开触点的输入端连接,左风扇的另一端与电源的零线连接,右风扇并联在左风扇的两端,盖板前部上侧由左至右间隔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总空开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孔,分空开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孔,温控仪的控制面板固定安装于第三安装孔。

上述对应左加热板和右加热板之间位置的安装盒后侧可设有前后贯通的后通风孔,对应后通风孔位置的安装盒内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并联在温度传感器的两端。

上述防冻装置还可包括报警灯和保险端子,保险端子设置于总空开与第一继电器常开触点之间的电源的火线上,报警灯并联在散热风扇的两端,对应第三安装孔右方位置的盖板前部上侧设有第四安装孔,报警灯固定安装于对应第四安装孔位置的盖板上侧。

上述安装箱下侧可矩阵分布有至少四个万向轮,其中至少有两个带有刹车,安装箱前侧铰接连接有伸缩拉杆。

上述左箱盖右侧和右箱盖左侧可通过至少一个锁扣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打开左箱盖和右箱盖,将试验仪器座于电控盒上侧,通过设置电控盒,便于提供试验仪器的作业面,同时能够减小加热体与试验仪器之间的距离,减小加热体的加热空间,提高加热体的效率,通过设置安装箱和箱盖,便于运输和存放,能够避免试验仪器周围冷空气的流动使加热体热量的快速散失,使试验仪器能够在低温环境下稳定工作,具有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拆掉左箱盖和右箱盖后的俯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电路连接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安装箱,2为左箱盖,3为右箱盖,4为安装盒,5为盖板,6为万向轮,7为伸缩拉杆,8为锁扣,bp为温控仪,bt为温度变送器,qf1为总空开,qf2为分空开,ps为开关电源,km1为第一继电器,km2为第二继电器,fu为保险端子,rt1为左加热板,rt2为右加热板,m1为左风扇,m2为右风扇,m3为散热风扇,l为报警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试验精密仪器防冻装置包括保温箱和设置于保温箱内的防冻装置,保温箱包括安装箱1、左箱盖2和右箱盖3,安装箱1为开口向上的箱体结构,左箱盖2和右箱盖3能够形成开口向下的箱体,左箱盖2左部下侧与安装箱1左部上侧铰接连接,右箱盖3右部下侧与安装箱1右部上侧铰接连接,防冻装置包括加热体和电控盒,电控盒包括安装盒4和盖板5,安装盒4为开口向上的盒体结构,安装盒4下侧固定安装于安装箱1下部内壁上,安装盒4内设有加热体,对应加热体位置的安装盒4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左通风孔和右通风孔,安装盒4上侧与盖板5下侧固定连接。

根据需求,安装箱1、左箱盖2以及右箱盖3的材质均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内侧固定有隔热材料的透明铝制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打开左箱盖2和右箱盖3,将试验仪器座于电控盒上侧,通过设置电控盒,便于提供试验仪器的作业面,通过设置加热体,能够提供试验仪器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同时能够减小加热体与试验仪器之间的距离,减小加热体的加热空间,提高加热体的效率,通过设置安装箱1和箱盖,便于运输和存放,同时也能够避免试验仪器周围冷空气的流动使加热体热量的快速散失,使试验仪器能够在低温环境下稳定工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具有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试验精密仪器防冻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加热体包括左右间隔固定安装于安装盒4内的左加热板rt1和右加热板rt2,对应左通风孔位置的安装盒4左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左加热板rt1左方的左风扇m1,对应右通风孔位置的安装盒4右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右加热板rt2右方的右风扇m2。

根据需求,左加热板rt1和右加热板rt2均为现有公知技术,如220v-500w加热器,左风扇m1和右风扇m2均为现有公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将左加热板rt1和右加热板rt2产生的热量分别经左风扇m1和右风扇m2带到电控盒外,使座于电控盒上侧的试验仪器工作时周围温度的稳定,能够使试验仪器正常工作。

如附图1、2、3所示,防冻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温控仪bp、开关电源ps、总空开qf1、分空开qf2、第一继电器km1和第二继电器km2,电源的火线和总空开qf1的主触点连接,总空开qf1的主触点与分空开qf2的主触点连接,分空开qf2的主触点与开关电源ps输入侧的一端连接,开关电源ps输入侧的另一端与电源的零线连接,开关电源ps输出侧的一端与温控仪bp的输入端连接,温控仪bp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继电器km1线圈的一端以及第二继电器km2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km1线圈的另一端以及第二继电器km2线圈的另一端均与开关电源ps输出侧的另一端连接,温度传感器并联在第二继电器km2线圈的两端,第一继电器km1常开触点的输入端连接于总空开qf1与分空开qf2之间的电源的火线上,第一继电器km1常开触点的输出端与左加热板rt1的一端连接,左加热板rt1的另一端与电源的零线连接,第二继电器km2常开触点的输入端与第一继电器km1常开触点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继电器km2常开触点的输出端与右加热板rt2的一端连接,右加热板rt2的另一端与电源的零线连接,左风扇m1的一端与第二继电器km2常开触点的输入端连接,左风扇m1的另一端与电源的零线连接,右风扇m2并联在左风扇m1的两端,盖板5前部上侧由左至右间隔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总空开qf1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孔,分空开qf2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孔,温控仪bp的控制面板固定安装于第三安装孔。

根据需求,开关电源ps为现有公知技术,如型号为ndr-240-24的24v10a开关电源ps,温控仪bp为现有公知技术,pid温控仪bp,温度传感器为现有公知技术,pt100温度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箱体内的环境温度,将温度数据传输给温控仪bp,温控仪bp通过温度数据控制左加热板rt1、右加热板rt2、左风扇m1以及右风扇m2内的工作状态,使箱体内的环境温度保持在试验仪器正常工作范围内,控制简单可靠,使用方便。

如附图1、2、3所示,对应左加热板rt1和右加热板rt2之间位置的安装盒4后侧设有前后贯通的后通风孔,对应后通风孔位置的安装盒4内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m3,散热风扇m3并联在温度传感器的两端。

根据需求,散热风扇m3为现有公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防止电控盒内温度偏高,及时散热,提高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

如附图1、2、3所示,防冻装置还包括报警灯l和保险端子fu,保险端子fu设置于总空开qf1与第一继电器km1常开触点之间的电源的火线上,报警灯l并联在散热风扇m3的两端,对应第三安装孔右方位置的盖板5前部上侧设有第四安装孔,报警灯l固定安装于对应第四安装孔位置的盖板5上侧。

根据需求,保险端子fu和报警灯l均为现有公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保险端子fu,能够保护控制系统,防止左加热板rt1和右加热板rt2工作异常损毁本实用新型,提高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

如附图1、2所示,安装箱1下侧矩阵分布有至少四个万向轮6,其中至少有两个带有刹车,安装箱1前侧铰接连接有伸缩拉杆7。

根据需求,安装箱1下侧矩阵分布有四个万向轮6,万向轮6可为现有公知技术,如平顶刹车脚轮,伸缩拉杆7可采用现有公知的拉杆箱上的伸缩拉杆7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在平地上运输,减轻劳动强度。

如附图1、2所示,左箱盖2右侧和右箱盖3左侧通过至少一个锁扣8固定连接在一起。

根据需求,锁扣8为现有公知技术,如箱包搭扣,于本实施例中,锁扣8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左箱盖2前侧和后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运输和存放,同时能够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箱体的密封性。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