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运输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90387发布日期:2021-07-09 11:2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运输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运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运输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是一种预应力结构和非预应力结构复合而成的管道,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是由薄钢板、高强混凝土、预应力钢丝和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组合而成的复合结构,其结合了钢材和混凝土的各自优点,具有承受高内压、深覆土的能力,且外壁光滑、管壁厚实、接头密封性能好、抗震能力强、施工方便快捷、防腐性能好、运行维护方便等特性,适用于各种压力管道顶管段,广泛应用于城市输配水干管、火电站供水管、水利工程、雨污水于管、工业供水及废水管线等方面,管材的刚性可防止管材在吊装、运输、安装过程中损坏,但由于管材外壁光滑、管壁厚实,大口径顶管的重量较大,造成了顶管在运输过程中存在滑动碰撞,容易造成管材的损坏,也影响了运输效率,鉴于上述背景技术,急需一种可以方便顶管运输的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运输用固定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4.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运输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防滑层、缓冲层和承重座,底座上开设有一半圆形凹槽,底座上沿凹槽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单元,缓冲层上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凸起;
5.底座与承重座活动连接,承重座底部和顶部对称开设有一半圆形凹槽;
6.两个相邻底座活动连接;
7.两个相邻承重座活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承重座底部设置有多个与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一凸块。
9.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底座另一侧设有与第二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凸块。
10.进一步的,所述承重座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三凹槽,所述承重座的另一侧设有多个与第三凹槽相对应的第三凸块。
11.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层上的凸起形状为半圆形。
12.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单元包括弹簧套、弹簧和消音棉。
13.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套内套设有弹簧,弹簧的顶部与缓冲层抵触。
14.进一步的,所述弹簧螺旋处均匀分布有多个用于消音的消音棉。
15.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层的半圆形凸起的材质为橡胶。
16.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一层磨砂层。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运输用固定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8.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运输用固定装置通过设置底座和承重座,底座和承重座上均可以放置顶管,增加了顶管运输过程中单次运输数量,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
19.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运输用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缓冲层,缓解顶管运输途中发生震动对顶管造成的磨损,降低了顶管运输的磨损率;
20.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运输用固定装置通过设置防滑层,由于顶管外壁为光滑的表面,在运输途中很容易滑动,通过设置橡胶防滑层,增加了顶管运输途中顶管与防滑层的摩擦力,降低运输途中由于顶管滑动而造成的损坏。
2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运输用固定装置通过在相邻底座和承重座的两侧分别设置凹槽和凸块,方便拆卸,节约了顶管运输装卸的时间。
附图说明
22.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预应力顶管固定装置的简单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预应力顶管固定装置的底座结构剖面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预应力顶管固定装置的底座立体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预应力顶管固定装置的底座结构俯视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应力顶管固定装置的承重座结构剖面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应力顶管固定装置的承重座结构左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
预应力顶管;2

底座;21

防滑层;22

缓冲层;23

弹性单元;231
‑ꢀ
弹簧外套;232

弹簧;233

消音棉;24

第一凹槽;25

第二凹槽;27

第二凸块;3

承重座;31

第一凸块;32

第三凹槽;33

第三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4]
如图1

5所示,包括底座2、防滑层21、缓冲层22和承重座3,底座2 上开设有一半圆形的凹槽,底座2上沿凹槽设置有缓冲层22,所述缓冲层2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单元23,缓冲层22上设置有防滑层21,防滑层 2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凸起;底座2与承重座3活动连接,承重座3底部和顶部对称开设有一半圆形的凹槽;两个相邻底座2活动连接;两个相邻承重座 3活动连接。
[0035]
底座2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24,所述承重座3底部设置有多个与第一凹槽24相对应的第一凸块31,所述底座2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25,所述底座2另一侧设有与第二凹槽25相对应的第二凸块27,所述承重座3 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三凹槽32,所述承重座3的另一侧设有多个与第三凹槽 32相对应的第三凸块33,所述防滑层21上的凸起形状为半圆形。
[0036]
弹性单元23包括弹簧套231、弹簧232和消音棉233,弹簧套231内套设有弹簧232,弹簧232的顶部与缓冲层22抵触,弹簧232螺旋处均匀分布有多个用于消音的消音棉233,弹簧232可选用可伸缩弹簧232,用以增加缓冲层22缓冲能力,防滑层21的半圆形凸起的材质为橡胶,底座2底部设置有一层磨砂层。
[0037]
具体的,当需要对预应力顶管1从生产区域运输到施工区域时,首先将底座2放置于运输车上,再将预应力顶管1通过吊车或者是滑轨输送到底座的半圆形凹槽上;当需要增加运输数量时,通过在底座2上再放置一层承重座座3,底座2上的第一凹槽24与承重座3底部的第一凸块31进行活动连接,增加了底座2和承重座3连接的稳定性,也提高了作业效率;
[0038]
由于承重座3的底部和顶部对称开设有半圆形凹槽,承重座3底部的半圆形凹槽与预应力顶管1抵触,承重座3的顶部的半圆形凹槽上可以再放置一层预应力顶管1;当再次需要增加运输数量时,通过在底座2的相邻位置增加一个底座2,并通过在底座2的一侧的第二凹槽25,与底座2的另一侧的第二凸块27进行活动连接,增加了相邻底座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样,相邻承重座3通过承重座3一侧的第三凹槽32,与承重座3另一侧的第三凸块33进行活动连接,增加了相邻承重座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拆卸方便,方便作业;底座2和承重座3与运输装置接触的一侧可不设置有凸起,不开设凹槽,直接与运输装置抵触。
[0039]
工作原理:由于在底座2和承重座3上均设置有弹簧232和消音棉233,当运输途中出现颠簸时,弹簧232可以缓解预应力顶管1由于上下滑动而产生的冲力,消音棉233可以降低预应力顶管1在运输途中产生的碰撞声音,同时也可起到进一步缓解预应力顶管1在运输途中产生的碰撞冲力,避免对预应力顶管1造成损伤。
[0040]
通过在底座2和承重座3的缓冲层22上设置有防滑层21,防滑层21 为半圆形橡胶凸起,预应力顶管1的外壁光滑厚实,不易固定,防滑层可以与预应力顶管1的外壁增加摩擦力,防止预应力顶管在运输过程中的滑动。
[0041]
同时,在底座2的顶部和承重座3的底部设置有凸起和凹槽,在底座2 和承重座3的一侧分别设置凸起或凹槽,另一侧分别设置相对应的凹槽或凸起,相邻两个底座2之间通过
凸起和凹槽的对应进行活动连接,相邻两个承重座3之间通过凸起和凹槽的对应进行活动连接,底座2和承重座3之间通过凸起和凹槽的对应进行活动连接,方便运输前的作业。
[004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