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料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33250发布日期:2021-06-25 16:39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送料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送料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中国的机器人专家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而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在特种机器人中,有些分支发展很快,有独立成体系的趋势,如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等。国际上的机器人学者,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也分为两类:制造环境下的工业机器人和非制造环境下的服务与仿人型机器人,这和中国的分类是一致的。

现有的送料机器人在送料时难以对物料进行分拣式输送并且在下料时通过物料的重力进行下料,使得容易使物料下料速度过快导致对物料造成损坏,从而影响物料后期的使用生产,所以这里提出了一种送料机器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送料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送料机器人,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顶部安装有架体,所述架体上固定有盒体且盒体的顶部和一侧均开设有开口,所述盒体内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杆且转动杆之间转动绕设有皮带,所述皮带上固定有多个呈等间距排布并垂直于皮带外表面的隔板,所述盒体一侧的开口处固定连通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内转动连接有活动杆且活动杆上固定有多个呈等间距环绕分布的挡板,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杆和活动杆同时转动的驱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盒体上的板体,所述板体的一侧固定有电机一且电机一的输出轴与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齿轮一,一个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之间通过齿牙绕设连接有链条。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包括固定在车体顶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开设有竖直向上的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有支板,所述支板的顶部固定有支座且盒体固定在支座的顶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板沿着滑槽滑动的滑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架上并平行于滑槽的丝杆,所述支板上固定有套筒且套筒螺纹套设在丝杆上,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有电机二且电机二的输出轴与丝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的底部安装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转动杆和活动杆同时转动的设置,再通过隔板将物料一个个隔开的设置,使得物料在下料过程中一个个下料,避免了物料同时一起下料的问题,方便了对物料的分拣式下料,再通过挡板的转动使得挡板在下料过程中不会直接受重力的影响滑落到储料处,避免了物料损坏的问题,保证了物料后期使用时生产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a-a方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车体;2、架体;21、支架;22、滑槽;23、支板;24、支座;25、滑动组件;251、丝杆;252、电机二;3、盒体;4、转动杆;5、皮带;6、隔板;7、出料槽;8、活动杆;9、挡板;10、驱动组件;101、板体;102、电机一;103、齿轮一;104、齿轮二;105、链条;11、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料机器人,包括车体1,车体1的顶部安装有架体2,架体2上固定有盒体3且盒体3的顶部和一侧均开设有开口,盒体3内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杆4且转动杆4之间转动绕设有皮带5,皮带5上固定有多个呈等间距排布并垂直于皮带5外表面的隔板6,盒体3一侧的开口处固定连通有出料槽7,出料槽7内转动连接有活动杆8且活动杆8上固定有多个呈等间距环绕分布的挡板9,盒体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杆4和活动杆8同时转动的驱动组件10,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车体1移动到上料的位置后,工作人员将物料通过盒体3上的开口将物料放在通过多个隔板6隔出的放置槽内,再通过车体1带着物料移动到下料出,此时通过驱动组件10的设置,当驱动组件10驱动着转动杆4和活动杆8同时转动,当转动杆4顺时针转动时会带动着两个转动杆4上的皮带5顺时针转动,当皮带5顺时针转动时会带动着隔板6和皮带5上的物料顺时针转动,当物料转动到下方时,此时物料受盒体3内壁的底部支撑使得物料不会掉落下来,并通过隔板6推动着物料使物料从盒体3一侧的开口处一个一个的推进出料槽7内在通过出料槽7内的挡板9挡住,由于转动杆4和活动杆8同时转动,所以当一个隔板6推动着一个物料滑动到出料槽7内时,挡板9转动会推动着一个物料使物料沿着出料槽7滑动到储料处,完成送料的工作,其中当车体1在移动过程中驱动组件10不运作,整个装置通过驱动组件10带动转动杆4和活动杆8同时转动的设置,再通过隔板6将物料一个个隔开的设置,使得物料在下料过程中一个个下料,避免了物料同时一起下料的问题,方便了对物料的分拣式下料,再通过挡板9的转动使得挡板9在下料过程中不会直接受重力的影响滑落到储料处,避免了物料损坏的问题,保证了物料后期使用时生产的质量。

如图5所示,公开了驱动组件10的具体结构以及使用方法,驱动组件10包括固定在盒体3上的板体101,板体101的一侧固定有电机一102且电机一102的输出轴与活动杆8固定连接,电机一102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齿轮一103,一个转动杆4的一端固定有齿轮二104,齿轮一103与齿轮二104之间通过齿牙绕设连接有链条105,首先通过启动电机一102,当电机一102转动时会带动与电机一102输出轴固定的活动杆8转动,从而使挡板9转动杆4,由于齿轮一103固定套设在电机一102的输出轴上,所以当电机一102的输出轴转动时也会带着齿轮一103转动,当齿轮一103转动时会带动着链条105转动,通过链条105转动从而会带动齿轮二104转动,由于齿轮二104固定套设在一个转动杆4的一端,所以当齿轮二104转动时便会带动着转动杆4转动,从而实现带动着皮带5转动,使物料随着皮带5进行下料,其中板体101用于支撑电机一102整个结构通过电机一102驱动活动杆8和转动杆4同时转动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了人力。

如图1、图2所示,公开了架体2的具体结构,架体2包括固定在车体1顶部的支架21,支架21上开设有竖直向上的滑槽22且滑槽22内滑动连接有有支板23,支板23的顶部固定有支座24且盒体3固定在支座24的顶部,支架2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板23沿着滑槽22滑动的滑动组件25,通过滑动组件25驱动支板23沿着滑槽22上下滑动的设置,当支板23向上滑动时可以带动着支座24向上移动,当支座24向上移动时便会带动着盒体3向上移动,从而使盒体3的高度升高,同理,当滑动组件25带动着支板23向下滑动时便会带动着盒体3向下移动,方便了对物料的上料和下料。

如图4所示,公开了滑动组件25的具体结构以及使用方法,滑动组件25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架21上并平行于滑槽22的丝杆251,支板23上固定有套筒且套筒螺纹套设在丝杆251上,支架21的底部固定有电机二252且电机二252的输出轴与丝杆251固定连接,通过启动电机二252,当电机二252的输出轴转动时会带动着与电机二252输出轴固定的丝杆251转动,由于支板23通过套筒螺纹套设在丝杆251上,所以当丝杆251转动时会带动着支板23沿着滑槽22进行上下高度调节,从而方便了对物料的上料和下料。

如图2所示,考虑到整体的合理性,车体1的底部安装有滚轮11,通过滚轮11在地面上的滚动,方便了整个装置的移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