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生产线上的极板输送装置

文档序号:25067764发布日期:2021-05-14 15:3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电池生产线上的极板输送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生产线上的极板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动力电池生产中需要使用正极板、负极板,而极板在使用前需要由操作人员进行装片及卸片操作。所以有必要发明一种具备上下游容错能力,作业环境适应性好的动力电池生产线上的极板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上下游容错能力,作业环境适应性好的动力电池生产线上的极板输送装置。
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电池生产线上的极板输送装置,包括顺次衔接设置的输入组件、中转组件和输出组件;所述中转组件包括传送机;所述传送机包括传送带、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传送带配合绕设在所述主动辊和若干所述从动辊之间;所述传送带包括防滑带体和编织带体;两条所述编织带体对称连接设置在所述防滑带体的两侧;所述防滑带体的宽度与所要运输的极板宽度对应。
5.进一步地,所述编织带体的上端高于所述防滑带体的上端。
6.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机和第一操作台;所述输出组件包括第二升降机和第二操作台;所述第一操作台和所述第二操作台分别衔接设置在所述中转组件的两端;所述中转组件包括若干个相互衔接且独立运转的传送机。
7.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下方连接设置有架体;所述架体包括机台和伸缩杆;若干个所述伸缩杆对称连接设置在所述机台的长度方向两端;所述伸缩杆的底部与场地接触;调节所述机台两端的伸缩杆高度差,对应控制所述传送带的俯仰姿态。
8.进一步地,所述架体还包括剪叉件;所述剪叉件顶撑设置在所述机台底部中心与场地表面之间。
9.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电池生产线上的极板输送装置,包括顺次衔接设置的输入组件、中转组件和输出组件;所述中转组件包括传送机;所述传送机包括传送带、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传送带配合绕设在所述主动辊和若干所述从动辊之间;所述传送带包括防滑带体和编织带体;两条所述编织带体对称连接设置在所述防滑带体的两侧;所述防滑带体的宽度与所要运输的极板宽度对应;在传输过程中,极板摆放位置与防滑带体的区域对应,两侧由编织带体防护住,从而有效防止极板在运送过程中发生偏移掉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10.图1为输送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架体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输送装置输入端电气原理图;
14.图5为输送装置输出端电气原理图;
15.图6为电源指示灯电气原理图;
16.图7为系统状态指示灯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18.一种动力电池生产线上的极板输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顺次衔接设置的输入组件1、中转组件2和输出组件3;在该输送装置工作时,极板从输入组件1进入,在经过中转组件2后到达输出组件3,在此过程中由操作人员对极板进行装片和卸片加工;所述中转组件2包括传送机20;如图2所示,所述传送机20包括传送带21、主动辊22和从动辊23;所述传送带21配合绕设在所述主动辊22和若干所述从动辊23之间;所述传送带21包括防滑带体201和编织带体202;两条所述编织带体202对称连接设置在所述防滑带体201的两侧;所述防滑带体201的宽度与所要运输的极板宽度对应;在传输过程中,极板摆放位置与防滑带体201的区域对应,两侧由编织带体202防护住,从而有效防止极板在运送过程中发生偏移掉落的情况。
19.所述编织带体202的上端高于所述防滑带体201的上端,在防滑带体201的两侧形成凸起的阻碍,进一步增强基板的运输稳定性。
20.如图1所示,所述输入组件1包括第一升降机11和第一操作台12;所述输出组件3包括第二升降机31和第二操作台32;所述第一操作台12和所述第二操作台32分别衔接设置在所述中转组件2的两端;所述中转组件2包括若干个相互衔接且独立运转的传送机20;多段式的传送机20可以达到以下效果:中转组件2具备临时存储极板的能力,从而在上游的输入组件1或下游的输出组件3中任一端暂停工作时,能够借助传送机20之间的空余位置单向容纳更多极板或者单向短暂供应极板,提供有效容错,从而保证极板输送装置整体不停机,提升了遭遇短暂故障时的应对能力。
21.如图3所示,所述主动辊22和所述从动辊23下方连接设置有架体5;所述架体5包括机台51和伸缩杆53;若干个所述伸缩杆53对称连接设置在所述机台51的长度方向两端;所述伸缩杆53的底部与场地接触;调节所述机台51两端的伸缩杆53高度差,对应控制所述传送带21的俯仰姿态;这种俯仰调节能力可以适应生产场地的地形高度差等特殊情况,从而显著增强了该输送装置的工况适应能力。
22.所述架体5还包括剪叉件52;所述剪叉件52顶撑设置在所述机台51底部中心与场地表面之间,可以在伸缩杆53松开调节时为机台51提供支撑,保持调节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此外,图4

7所示为该输送装置在安装布置过程中用到的部分电气原理图,从而能够实现各设备的控制以及指示灯的安装;该电气设置部分涉及的都是业内常规通用的电路布置,在此不做赘述。
2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