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动物防疫包

文档序号:25195490发布日期:2021-05-28 10:5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动物防疫包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疫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动物防疫包。



背景技术:

动物防疫是一项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工作,在动物防疫工作中,需要用到能够贮存疫苗、放置防疫器械的工作包。目前现有的工作包只是简单的箱体或冷藏包,重量较大,携带不方便,只能手提或斜跨,且内部布局易造成疫苗等物资混杂,给动物防疫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动物防疫包,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动物防疫包,其包括包体和包带,在包体的上端设有用于打开包体内部空间的拉链口;包体为多层结构,且由内至外依次为内胆层、保温层和防水层;在包体上开设有一视窗,包体内、位于视窗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显示包体内温度的温度计;包体内空间被隔断部分隔为多个腔体,且隔断部的中部开设有空槽结构,并在空槽结构内放置有制冷物;包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资料的文件部,并在文件部处设置有笔插;在包体的一侧还设置有一副袋部,并在副袋部上开设有线孔。

进一步地,包体内空间被隔断部分隔为至少4个腔体,包括用于放置消毒剂的第一腔体、用于放置应急药物的第二腔体、用于放置器械耗材的第三腔体、用于放置疫苗的第四腔体和用于放置样品的第五腔体。

进一步地,空槽结构内间隔设置有隔件,空槽结构内被隔件分隔为多个格子区。

进一步地,制冷物为冰袋,隔断部上间隔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视窗上贴覆有一层透明保温膜,包体的内表面上、位于视窗的上端位置处设置有钩件,钩件用于挂接温度计面板上的挂孔;包体的内表面上、位于视窗的两侧及下端位置处设置有套袋,套袋用于套装固定温度计面板的两侧及下端部位。

进一步地,包带与包体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包体的四侧上均设置有d扣,包带的两端设置有用于与d扣进行连接的钩扣。

进一步地,包带上设置有用于长度调节的日字扣,并在包带上还设置有软垫护套。

进一步地,文件部为缝合在包体外表面的防水布,且防水布的上端与包体采用拉链连接;笔插设置在防水布与包体外表面围合的空间内,并且位于防水布两侧与包体外表面的缝接处。

进一步地,副袋部设置在包体的一侧,副袋部内设置有一充电宝,充电宝的插接口朝向线孔处,并在副袋部内还放置有干燥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便携式动物防疫包结构新颖、布置巧妙,功效较强;其采用多层设计,保冷效果更好,且外层防水,易清洁。其内部布局合理,放置物资规划整齐,并且具有高效地均匀的冷却效果。其空槽结构内格子区的布置,便于对制冷物进行定位,防止携带使用中,制冷物移位,造成均布性差的问题。同时人性化设计,可挎提背三用,满足多形式使用,让使用者更加舒适,不易造成疲劳。且还可让使用者手机充电方便,放取资料及笔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携式动物防疫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便携式动物防疫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便携式动物防疫包的隔断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便携式动物防疫包的温度计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便携式动物防疫包的温度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便携式动物防疫包的包带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包体;11、内胆层;12、保温层;13、防水层;14、钩件;15、套袋;16、d扣;2、包带;21、钩扣;22、日字扣;23、软垫护套;3、拉链口;4、视窗;41、温度计;411、挂孔;5、隔断部;51、空槽结构;511、制冷物;512、隔件;513、格子区;52、通孔;6、腔体;61、第一腔体;62、第二腔体;63、第三腔体;64、第四腔体;65、第五腔体;7、文件部;71、笔插;8、副袋部;81、线孔;82、干燥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以下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该便携式动物防疫包包括包体和包带,在包体的上端设有拉链口,用于打开包体内部空间,此处设置的拉链应采用为市售的防水拉链的模式。

在本申请中,包体设置为多层结构,且由内至外依次为内胆层、保温层和防水层。其采用多层设计,保冷效果更好;而外层防水,易清洁,且轻便。

在包体上开设有一视窗,包体内、位于视窗的位置处设置有温度计,用于显示包体内温度,便于使用者实时观察包体内的温度情况。

包体内空间被隔断部分隔为多个腔体,分别用于放置不同的物资,使放置物资规划整齐。

在具体实施中,包体内空间被隔断部分隔为至少4个腔体,可优选为5个,分别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和第五腔体。

其中,第一腔体用于放置消毒剂、第二腔体用于放置应急药物、第三腔体用于放置器械耗材、第四腔体用于放置疫苗和第五腔体用于放置样品。

在隔断部的中部开设有空槽结构,并在空槽结构内放置有制冷物。在实际操作中,用于放置物资的腔体由装有制冷物的隔断部分隔围设,确保每个腔体的高效均匀的冷却效果。

同时,采用在隔断部的中部开设空槽结构的方式,便于放置以及更换制冷物。

包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文件部,用于放置资料;其文件部设置在包体的外表面,与包体内部空间隔开,避免制冷物等对放置在文件部的资料的影响,使资料受潮。

在文件部处还设置有笔插,用于插放写字笔;同时,在包体的一侧还设置有一副袋部,副袋部也设置在包体的外侧,副袋部内可用于放置移动电子设备、充电宝等。

当然,还可在副袋部上设置安全锁,避免副袋部内较为贵重的移动电子设备物品被盗走的问题。在副袋部上开设有线孔,便于穿插数据线,进行手机充电等。

该便携式动物防疫包结构新颖、布置巧妙,功效较强;其采用多层设计,保冷效果更好,且外层防水,易清洁。其内部布局合理,放置物资规划整齐,并且具有高效地均匀的冷却效果;同时人性化设计,让使用者手机充电方便,且放取资料及笔便捷。

实施例二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给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隔件的内部结构做出了改进设计。

参见图3,该便携式动物防疫包的空槽结构内间隔设置有隔件,空槽结构内被隔件分隔为多个格子区,制冷物可放置在格子区内。

其中,空槽结构的宽度应小于1cm,在确保制冷效率的基础上,减小对包体内部空间的占据。

而空槽结构内格子区的布置,便于对制冷物进行定位,防止携带使用中,制冷物移位,造成均布性差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可选用制冷物为冰袋的形式,简单方便,易取得。

同时,为了进一步地提高位于腔体内的物资的受冷效果,还在隔断部上间隔开设有通孔,便于冷气的流通。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视窗上贴覆有一层透明保温膜,减小冷气在视窗位置处的散失。

参见图4和图5,同时,在包体的内表面上、位于视窗的上端位置处设置有钩件,钩件用于挂接温度计面板上的挂孔。

并且,在包体的内表面上、位于视窗的两侧及下端位置处还设置有套袋,套袋用于套装固定温度计面板的两侧及下端部位,而温度计上的示数部位位于视窗的位置。

在实际操作中,可先将温度计面板上端处的挂孔挂在钩件上,之后将温度计面板的两侧和下端套装在套袋内;其通过对钩件和套袋的设置,使得温度计能够有效地限定设置在视窗的位置处,便于观察读数,同时可拆卸,且更换便捷。

实施例四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将包带与包体的连接方式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对包带的更换使用,以满足多种形式使用的需要。

如图1和图6所示,具体地,可优选在包体的四侧上均设置有d扣,并且,在包带的两端设置有钩扣,钩扣用于与d扣进行连接,进而该包带固定连接在包体上。

其中,可令包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d扣,而在包体的正面与背面上设置四个d扣,且分别上下左右间隔对称设置。

当需要斜跨时,可将包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包体的两侧,做斜跨防疫包使用。

当需要手提时,可将包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包体的正面与背面,做手提防疫包使用。

而当需要背用时,可将两根包带的两端连接在包体的正面或背面,做防疫背包使用,满足多形式使用,让使用者更加舒适,不易造成疲劳。

并且,包带上设置有日字扣,用于长度调节,由于市面上已有,且结构已公开,因此在此不做赘述。并在包带上还设置有软垫护套,以减轻手部及肩部压力。

当然,也可采用将包带一端缝制在包体上,另一端通过带插连接在包体上的方式(图未示),带插可以在包体和包体侧面进行切换以达到提和背的效果,包带也可通过斜挎带扣固定在包体侧面。

实施例五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可进一步优选地,令文件部为缝合在包体外表面的防水布,且防水布的上端与包体采用拉链连接,此处的拉链也设置为防水拉链的形式。

该便携式动物防疫包的笔插设置在防水布与包体外表面围合的空间内,并且位于防水布两侧与包体外表面的缝接处,布置合理,便于取拿。

而副袋部设置在包体的一侧,并且,在副袋部内设置有一充电宝,充电宝的插接口朝向线孔处,便于使用者手机充电。

并在还可在副袋部内放置有干燥剂,由于防疫包的使用常在山林野外进行,空气湿度较大,因此副袋部内干燥剂的设置,避免充电宝受潮的情况。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是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使显而易见的,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