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脱出的电梯地坎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8982发布日期:2021-05-28 11:0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防脱出的电梯地坎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脱出的电梯地坎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当电梯轿厢位于其他层站或者轿门关闭时,层门保持在闭合状态,这保证了人、其他动物或者物体不会进入电梯井道,避免发生意外事故,而对于一般电梯,其层门通过滑块嵌设在地坎的滑槽内,这种安装结构能够保证层门在开关门时按一定的轨道运行,但是,如果层门在受到外力撞击时,就会很容易使得滑块发生形变而脱离地坎,因而导致人、其他动物或者物体就有可能会误入井道而发生意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公开号为cn205662209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具有l型地坎钩的电梯厅门地坎机构,其公开了滑块(4)上设有地坎钩,地坎钩包括与滑块(4)固定支撑板(5),支撑板(5)下部设有限位钩(6),支撑板(5)上方设有电梯层门(7),限位钩(6)嵌入限位槽(3)内,但是这样的结构会导致滑块难以安装到地坎的滑槽内。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脱出的电梯地坎安装结构,包括地坎,所述地坎的上表面沿着所述地坎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插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延伸出所述滑槽用于与电梯层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坎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设置于所述滑槽的两侧的与所述滑槽连通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分别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内侧延伸至所述滑槽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具有供所述滑块穿过的间隙,所述滑块朝向所述滑槽的侧壁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挡块。

本实用新型中,滑块的上端用于与电梯层门固定连接,滑块随着电梯层门的移动而移动,以使电梯层门能沿着地坎的滑槽移动。

其中,滑块两侧的挡块与滑块一体成型设置,滑块以及其两侧的挡块的厚度大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间距,因此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以有效防止滑块脱离滑槽,可以有效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另外,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可以通过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拆除,方便地将滑块装入到滑槽中,因此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便于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朝向所述滑槽的一侧的侧面固定设置有若干刷毛,所述刷毛相互抵接设置,且所述刷毛远离所述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的一端朝向所述滑块设置且与所述滑块相抵。

刷毛朝向滑块的一端抵接在滑块上,且相邻的刷毛相互抵接,各刷毛之间不具有间隙,因此刷毛可以有效地阻挡各种异物进入到滑槽内,以保证滑块能在滑槽中顺利移动。

其中,刷毛为尼龙刷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安装螺纹孔,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底部的第一安装螺纹孔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对应所述第一安装通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同轴线设置的第一容纳孔,所述第一容纳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的直径。

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螺栓结构分别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中,其中,第一容纳孔用于容纳螺栓的螺栓头,避免用于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固定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中的螺栓凸出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远离所述滑槽的一侧的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侧壁相互贴合设置。

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远离滑槽的一侧的侧壁贴合分别贴合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侧壁上,可以使得地坎的表面不具有间隙,同时加强地坎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连接结构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上表面朝向所述滑槽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的安装槽朝向所述滑槽延伸出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三安装槽内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朝向所述滑槽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贴合于所述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朝向所述滑槽的一侧侧壁设置,且所述刷毛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朝向所述滑槽的一侧。

其中,第一安装板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三安装槽内,刷毛设置在于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板上,因此可以随时对刷毛进行更换,避免刷毛因磨损而失去对于异物的阻挡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安装螺纹孔,所述第一安装板对应所述第二安装螺纹孔设置有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安装板对应所述第二安装通孔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同轴线设置的第二容纳孔,所述第二容纳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的直径。

第一安装板通过螺栓结构安装在第三安装槽中,其中,第二容纳孔用于容纳螺栓的螺栓头,避免用于将第一安装板安装在第三安装槽中的螺栓凸出于第一安装板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朝向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挡板朝向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的两端对应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二连接板对应所述限位块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的截面呈倒梯形设置。

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块相互连接,因此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以起到加强地坎的结构强度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地坎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形变,进而可以进一步地防止滑块从滑槽中脱出。

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滑块两侧的挡块与滑块一体成型设置,滑块以及其两侧的挡块的厚度大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间距,因此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以有效防止滑块脱离滑槽,可以有效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另外,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可以通过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拆除,方便地将滑块装入到滑槽中,因此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防脱出的电梯地坎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地坎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地坎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地坎,11-滑槽,12-第一安装槽,13-第二安装槽,14-第一安装螺纹孔,15-第一挡板,151-第一连接板,1511-限位块,16-第二挡板,161-第二连接板,171-第一安装板,1711-第二安装通孔,1712-第二容纳孔,1713-第二安装螺纹孔,172-第二安装板,173-刷毛,181-第一安装通孔,182-第一容纳孔,2-滑块,21-挡块,3-电梯层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一种防脱出的电梯地坎1安装结构,包括地坎1,所述地坎1的上表面沿着所述地坎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内插设有滑块2,所述滑块2的上端延伸出所述滑槽11用于与电梯层门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坎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设置于所述滑槽11的两侧的与所述滑槽11连通的第一安装槽12和第二安装槽13,所述第一安装槽12和第二安装槽13内分别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所述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的内侧延伸至所述滑槽11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之间具有供所述滑块2穿过的间隙,所述滑块2朝向所述滑槽11的侧壁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挡块21。

本实用新型中,滑块2的上端用于与电梯层门3固定连接,滑块2随着电梯层门3的移动而移动,以使电梯层门3能沿着地坎1的滑槽11移动。

其中,滑块2两侧的挡块21与滑块2一体成型设置,滑块2以及其两侧的挡块21的厚度大于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之间的间距,因此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可以有效防止滑块2脱离滑槽11,可以有效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另外,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2和第二安装槽13内,可以通过将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从第一安装槽12和第二安装槽13内拆除,方便地将滑块2装入到滑槽11中,因此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便于安装。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朝向所述滑槽11的一侧的侧面固定设置有若干刷毛173,所述刷毛173相互抵接设置,且所述刷毛173远离所述第一挡板15或第二挡板16的一端朝向所述滑块2设置且与所述滑块2相抵。

刷毛173朝向滑块2的一端抵接在滑块2上,且相邻的刷毛173相互抵接,各刷毛173之间不具有间隙,因此刷毛173可以有效地阻挡各种异物进入到滑槽11内,以保证滑块2能在滑槽11中顺利移动。

其中,刷毛173为尼龙刷毛173。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槽12和第二安装槽13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安装螺纹孔14,所述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槽12和第二安装槽13的底部的第一安装螺纹孔14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181,所述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对应所述第一安装通孔181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181同轴线设置的第一容纳孔182,所述第一容纳孔18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181的直径。

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通过螺栓结构分别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2和第二安装槽13中,其中,第一容纳孔182用于容纳螺栓的螺栓头,避免用于将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固定在第一安装槽12和第二安装槽13中的螺栓凸出于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的表面。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远离所述滑槽11的一侧的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2和第二安装槽13的侧壁相互贴合设置。

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远离滑槽11的一侧的侧壁贴合分别贴合在第一安装槽12和第二安装槽13的侧壁上,可以使得地坎1的表面不具有间隙,同时加强地坎1与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的连接结构的强度。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的上表面朝向所述滑槽11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上的安装槽朝向所述滑槽11延伸出所述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所述第三安装槽内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安装板171,所述第一安装板171朝向所述滑槽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板172,所述第二安装板172贴合于所述第一挡板15或第二挡板16朝向所述滑槽11的一侧侧壁设置,且所述刷毛173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72朝向所述滑槽11的一侧。

其中,第一安装板171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三安装槽内,刷毛173设置在于第一安装板171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板172上,因此可以随时对刷毛173进行更换,避免刷毛173因磨损而失去对于异物的阻挡作用。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三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安装螺纹孔1713,所述第一安装板171对应所述第二安装螺纹孔1713设置有第二安装通孔1711,所述第一安装板171对应所述第二安装通孔1711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1711同轴线设置的第二容纳孔1712,所述第二容纳孔171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1711的直径。

第一安装板171通过螺栓结构安装在第三安装槽中,其中,第二容纳孔1712用于容纳螺栓的螺栓头,避免用于将第一安装板171安装在第三安装槽中的螺栓凸出于第一安装板171的表面。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挡板15朝向所述第二挡板16的一侧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51,所述第二挡板16朝向所述第一挡板15的一侧的两端对应所述第一连接板151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61,所述第一连接板151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板16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1511,所述第二连接板161对应所述限位块1511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1511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1511的截面呈倒梯形设置。

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块1511相互连接,因此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可以起到加强地坎1的结构强度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地坎1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形变,进而可以进一步地防止滑块2从滑槽11中脱出。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