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风器变频控制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07553发布日期:2021-06-18 16:2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关风器变频控制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关风器变频控制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关风器又称关风机、卸料阀、卸灰阀、星型卸料器。关风器是气力输送与通风除尘网络中的重要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卸料器或除尘器中的物料连续不断地及时排出,同时保证设备内压力不暴露于常压环境。其广泛适用于碾米、制粉行业设备的气力运输与管网压力状态的卸料。对于在正压、负压状态下的粉状、颗粒状物料起着连续排卸和密气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下料装置的下料斗连接关风器来控制物料的下落,但是单单使用关风器仅能控制物料的下落速度和流量,不能控制物料的下落时间,使得物料易堆积于运输装置或运输管路内,导致物料进入后续生产工艺时给料的不连续性,从而影响企业产品的质量和出产率。

同时,在物料运输过程中,物料堵塞管路也是影响企业产品出产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装置、设备是否能够实时观测物料下落情况,增大物料下落量,如何使得物料充分配比从而提升产品质量等都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使得关风器不仅能够控制物料下落速度和流量,还要能够控制物料的下落时间,同时提升产品质量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关风器变频控制下料装置。

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关风器变频控制下料装置,其包括螺旋混合仓及分别与其连接的螺旋输送机和储料仓,

所述螺旋混合仓下方设置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的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螺旋混合仓与螺旋输送机之间设置有关风器;所述关风器连接有变频电机;所述螺旋输送机设置有若干个下料口;所述螺旋输送机下方并列设置有若干个双仓筛;所述螺旋输送机的下料口分别通过管路与双仓筛连接;

所述双仓筛下方设置成品储罐;所述双仓筛与成品储罐之间设置有y型三通管路,双仓筛通过三通管路将物料汇集于成品储罐中;所述三通管路上设置有若干个观察镜;

所述储料仓与螺旋混合仓之间设置有过渡罐;所述过渡罐与螺旋混合仓之间设置有负压吸风装置;所述储料仓与过渡罐之间设置有提升机。

进一步地,所述关风器采用型号为gfdwzy-24-1.5kw的关风器。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机身本体和螺旋输送杆。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混合仓位于远离螺旋输送机连接电机的一端的上方;所述螺旋输送机的下料口位于螺旋输送机的下表面;所述螺旋输送机与双仓筛之间还设置有下料泵。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输送机的下料口设置有四个;所述双仓筛并列设置有两个,且每个双仓筛均由并列设置的两个单筛仓组成,所述单筛仓上端设置为进料端,下端设置为出料端;所述每个下料口通过管路分别与单筛仓的进料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混合仓为锥形结构,其内壁面设置有螺旋向下的螺线;所述螺旋混合仓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和进尘口;所述过渡罐通过管路连接螺旋混合仓的进尘口。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吸风装置包括引风机和脉冲阀,其设置于螺旋混合仓的进尘口。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采用粉末提升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物料a经由螺旋混合仓的进料口进入螺旋混合仓内,同时储料仓内的物料b经提升机运输至过渡罐内,再由设置于螺旋混合仓进尘口的负压吸风装置将过渡罐内的物料b通过管路输送至螺旋混合仓内,并与物料a在螺旋混合仓内混合为物料c;

物料c在螺旋混合仓内螺旋下落,经过由变频电机控制的关风器进入螺旋输送机中,连接于螺旋输送机一端的电机带动螺旋输送杆旋转,将物料c从远离螺旋输送机连接电机的一端输送至另一端;

在螺旋输送机输送物料c的过程中,螺旋输送机与双仓筛之间的下料泵打开,物料c经过螺旋输送机下表面设置的若干个下料口,通过与其连接的管路被输送至双仓筛进行筛分,筛分后的物料经由三通管路汇集于成品储罐中,成品储罐通过管路将物料c运输到下一道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能耗,通过在关风器上设置变频电机实现控制物料下速度、时间及流量的目的;

通过在螺旋混合仓的进尘口设置负压吸风装置,能够将储料仓内的物料变为脉冲粉尘,使得该物料在螺旋混合仓内与另一种物料充分混合,提高物料配比率的同时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

通过在螺旋输送机下端设置若干个下料口,在螺旋输送机运输物料的过程中,能够提高物料的下落量,防止物料堵塞于螺旋输送机中;

通过在双仓筛与成品储罐之间的三通管路上设置观察镜,能够实时观测三通管路处物料的下落状况,防止工作人员在未察觉的情况下使得物料堵塞于此处,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螺旋混合仓;2、关风器;3、螺旋输送机;4、下料泵;5、双仓筛;6、观察镜;7、成品储罐;8、过渡罐;9、负压吸风装置;10、储料仓;11、变频电机;12、提升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方”、“下方”、“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连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关风器变频控制下料装置,其包括螺旋混合仓1及分别与其连接的螺旋输送机3和储料仓10,

螺旋混合仓1下方设置螺旋输送机3;螺旋输送机3的一端连接有电机;螺旋混合仓1与螺旋输送机3之间设置有关风器2;关风器2连接有变频电机;螺旋输送机3设置有若干个下料口;螺旋输送机3下方并列设置有若干个双仓筛5;螺旋输送机3的下料口分别通过管路与双仓筛5连接,螺旋输送机3与双仓筛5之间还设置有下料泵4;

双仓筛5下方设置成品储罐7;双仓筛5与成品储罐7之间设置有y型三通管路,双仓筛5通过三通管路将物料汇集于成品储罐7中;

储料仓10与螺旋混合仓1之间设置有过渡罐8;过渡罐8与螺旋混合仓1之间设置有负压吸风装置9;储料仓10与过渡罐8之间设置有提升机12,提升机12采用型号为ny-lx的粉末提升机,提升机12将物料从储料仓10运输到过渡罐8中。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三通管路上设置有若干个观察镜6,观察镜6能够实时观测三通管路处物料的下落状况,防止工作人员在未察觉的情况下使得物料堵塞于此处,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螺旋输送机3包括机身本体和螺旋输送杆,螺旋输送机3连接电机的一端为右端,未连接电机的一端为左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关风器2采用型号为gfdwzy-24-1.5kw的关风器2,关风器2固定连接于螺旋输送机3的左端上表面,关风器2的上表面连接螺旋混合仓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螺旋混合仓1为锥形结构,其内壁面设置有螺旋向下的螺线,其位于远离螺旋输送机3连接电机的一端上方即螺旋混合仓1位于螺旋输送机3的左端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螺旋输送机3的下料口位于螺旋输送机3的下表面;螺旋输送机3的下料口设置有四个;双仓筛5并列设置有两个,且每个双仓筛5均由并列设置的两个单筛仓组成,单筛仓上端设置为进料端,下端设置为出料端;每个下料口通过管路分别与单筛仓的进料端连接,两个单筛仓出料端连接的管路汇集为双仓筛5与成品储罐7之间的三通管路的其中一条支线管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螺旋混合仓1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和进尘口;过渡罐8通过管路连接螺旋混合仓1的进尘口;螺旋混合仓1内混合的物料有两种,一种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螺旋混合仓1内,另一种物料通过进尘口进入螺旋混合仓1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负压吸风装置9包括引风机和脉冲阀,其设置于螺旋混合仓1的进尘口;负压吸风装置7将储料仓10内的物料变为脉冲粉尘,使得该物料在螺旋混合仓1内与另一种物料充分混合,提高物料配比率的同时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物料a经由螺旋混合仓1的进料口进入螺旋混合仓1内,同时储料仓10内的物料b经提升机12运输至过渡罐8内,再由设置于螺旋混合仓1进尘口的负压吸风装置9将过渡罐8内的物料b通过管路输送至螺旋混合仓1内,并与物料a在螺旋混合仓1内混合为物料c;

物料c在螺旋混合仓1内螺旋下落,经过由变频电机11控制的关风器2进入螺旋输送机3中,连接于螺旋输送机3一端的电机带动螺旋输送杆旋转,将物料c从远离螺旋输送机3连接电机的一端输送至另一端;

在螺旋输送机3输送物料c的过程中,螺旋输送机3与双仓筛5之间的下料泵4打开,物料c经过螺旋输送机3下表面设置的若干个下料口,通过与其连接的管路被输送至双仓筛5进行筛分,筛分后的物料经由三通管路汇集于成品储罐7中,成品储罐7通过管路将物料c运输到下一道工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