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料合盖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44441发布日期:2021-12-08 10:54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料合盖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料合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料合盖机构。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装箱机通常是将货物自箱体的上部装入箱内,然而这种设置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满足多样化货物的需求,而底入式开箱机急需一种能够辅助压料和将箱体上盖合上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料合盖机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压料合盖机构,所述压料合盖机构包括压料机构和顶部合盖机构,所述顶部合盖机构设置在所述压料机构上,所述压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压料折盖机构上,所述压料机构防止货物自下装箱机构向上脱离,所述顶部合盖机构闭合原箱顶部开口。
6.优选的是,所述压料机构包括压料机构座、压料板提升装置和压料板,所述压料板提升装置位于所述压料机构座的上方,且通过设置在所述压料机构座上的动力装置推动相对所述压料机构座上下移动,所述压料板位于所述压料机构座的下方且与所述压料板提升装置连接,所述压料板通过所述压料板提升装置带动相对所述压料机构座上下移动。
7.优选的是,所述压料板提升装置包括压料盖提升动板、第一放线导轮组合和第二放线导轮组合,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通过动力装置推动相对所述压料机构座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放线导轮组合位于所述压料机构座上,所述第二放线导轮组合设置在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一放线导轮组合对应,每个所述第一放线导轮组合对应 2个所述第二放线导轮组合,所述压料板通过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带动经所述第一、二放线导轮组合相对所述压料机构座上下移动。
8.优选的是,所述压料机构座底部还设有原箱限位件,所述原箱限位件位于所述压料板的四侧。
9.优选的是,所述顶部合盖机构包括前、后折边机构和侧折盖机构,所述侧折盖机构设置在所述压料机构座上,所述侧折盖机构通过压料合盖升降主板设置在所述压料机构座上,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设置在所述压料折盖机构上并通过所述压料折盖机构上下移动。
10.优选的是,所述前、后折边机构包括前折边机构和后折边机构,所述前、后折边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压料机构座的前、后侧且朝向对应设置,所述前、后折边机构均包括折边基座和折边架,所述折边基座设置在所述压料机构座上,所述折边架设置在所述折边基座上,所述折边架通过设置在所述折边基座上的动力装置推动相对所述压料机构座横向垂直转动,所述前、后折边机构上的折边架转动方向相对。
11.优选的是,所述折边架包括折边主支架和折边副支架,所述折边副支架一端设置
在所述折边基座上,另一端与所述折边主支架连接,所述折边主支架另一端设有平推杆件。
12.优选的是,所述侧折盖机构包括第一侧折盖机构和第二侧折盖机构,所述第一、二侧折盖分别设置在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的两端,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压料机构座的左右侧。
13.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二侧折盖机构均包括侧折盖基座和侧折盖板,所述侧折盖基座设置在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上,所述侧折盖板设置在所述侧折盖基座上,所述侧折盖板通过设置在所述侧折盖基座上的动力装置推动相对所述压料机构座纵向垂直转动,所述第一、二侧折盖机构上的侧折盖板转动方向相对。
14.优选的是,所述侧折盖板远离所述侧折盖基座一端还设有平推杆件。
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岳式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能够辅助箱体进料。
17.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据空间小,避免运用至大型设备时造成干涉。
18.3、本实用新型既能辅助箱体从底部进料,也能实现合箱体上盖,功能多样。
19.4、本实用新型的合盖机构通过设置平推件,合盖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部示意图。
23.图3是前、后折边机构示意图。
24.图4是侧折盖机构示意图。
25.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0026]1‑
压料合盖升降主板,2

物料压紧装置,201

压料机构座,202
‑ꢀ
压料盖提升动板,203

第一放线导轮组合,204

压料升降导柱,205
‑ꢀ
压料弹簧,206

压料盖提升动板气缸,207

放料气缸顶头,208

压料导柱固定板,209

第二放线导轮组合,210

定口内导向座,211

定口导向座,3

压料板,4

前、后折边机构,41

前折边机构,411

折边基座,412

折边主支架,413

折边副支架,42

后折边机构,5

侧折盖机构,51

第一侧折盖机构,511

侧折盖主座,512

侧折盖副座,513

侧折盖板,52

第二侧折盖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8]
如图1所示,一种压料合盖机构,包括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物料压紧装置2、压料板3、前、后折边机构4和侧折盖机构5,所述物料压紧装置2包括压料机构座201和压料盖提升动板202,所述压料机构座201横向设置,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纵向设置在所述压料机构座201的上表面形成十字形结构,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伸出所述压料机构座201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待装设备上,所述压料机构座201伸出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的两侧均设有2个第一放线导轮组合203和2个压料升降导柱204且所述第一放线导轮组合203靠近所述压
料合盖升降主板1设置,所述第一放线导轮组合203由滑轮和滑轮座构成,滑轮设置在滑轮座上,滑轮可相对滑轮座转动,滑轮座固定在压料升降导柱204上,每侧的2个所述第一放线导轮组合 203纵向平行设置,每侧的2个所述压料升降导柱204纵向平行设置,每侧的2个所述第一放线导轮组合203之间均设有压料盖提升动板气缸206,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202对应位置设有供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气缸206穿过的槽孔,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202上与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气缸206对应位置处固设有放料气缸顶头207,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气缸206的顶杆与所述放料气缸顶头207连接以推动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202竖向运动,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202的四角处设有供所述压料升降导柱204穿过的孔,所述压料升降导柱204通过设置在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202下表面四角处的压料升降导柱座限位使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202的运动方向固定(其中,压料升降导柱座与孔的位置一一对应),每侧2个压料升降导柱204的顶部之间通过压料导柱固定板208固定限位且同时限制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202的运动行程(即所述压料导柱固定板208的两端固定在2个压力盖升降导柱的顶部)。所述压料升降导柱204上处于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和压料机构座之间的部分设有压料弹簧205。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202的下表面对应每个所述第一放线导轮组合203处均设有2个第二放线导轮组合209,所述第二放线导轮组合209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放线导轮组合203相同,且2个所述第二放线导轮组合209与对应的1个所述第一放线导轮组合203相对设置形成四倍拉伸导轮组(即第一放线导轮组合203的滑轮朝上,第二放线导轮组合209的滑轮朝下且分别位于第一放线导轮组合203滑轮的横向两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线导轮组合203的滑轮座一端靠近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设置。
[0029]
所述压料板3通过缆绳经四倍拉伸导轮组设置在所述压料机构座 201的底部(每个四倍拉伸导轮组处的缆绳均一端连接在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上,另一端经四倍拉伸导轮组合和设置在所述压料机构座 201上的孔连接在压料板3上),所述压料机构座201的底部设有与原箱适配的定口内导向座210和定口导向座211,其中,纵向两侧均设有2个定口内导向座210,纵横四侧均设有2个定口导向座211。
[0030]
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202通过压料盖提升动板气缸206和放料气缸顶头207相对所述压料机构座201上下移动,从而经所述第一、二放线导轮组合带动所述压料板3相对所述压料机构座201上下移动,从而辅助进料,所述定口内导向座210和定口导向座211用于辅助定位箱体顶部,以便于所述压料板3进入箱体压料。
[0031]
所述前、后折边机构4包括前折边机构41和后折边机构42,所述前折边机构41和后折边机构42分别位于所述压料机构座201伸出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两端的中部,所述前折边机构41包括折边基座411、折边主支架412和折边副支架413,所述折边基座411设置在所述压料机构座201上,所述折边副支架413设置在所述折边基座411的顶部且可通过设置在所述折边基座上的气缸推动从而相对所述折边基座411转动,所述折边主支架412设置在所述折边副支架413远离所述压料机构座201一端,所述折边主支架412呈1/4圆型,所述折边主支架412垂直交接一端固设在所述折边副支架413上,所述折边主支架412的扇形朝下一端设有圆柱件,圆柱件与所述折边主支架412所在平面垂直且圆柱件的中部与所述折边主支架412连接,所述折边主支架412可相对所述压料机构座201横向垂直转动。所述前、后折边机构的结构相同。
[0032]
所述侧折盖机构5包括第一侧折盖机构51和第二侧折盖机构52,所述第一、二侧折
盖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伸出所述压料机构座201的两端中部,所述第一侧折盖机构51包括侧折盖主座511和侧折盖副座512,所述侧折盖副座512的横截面呈π型,且竖向两侧固定在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上表面,所述侧折盖主座 511一端固定在所述侧折盖副座512上,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上设有供所述侧折盖主座511穿过的孔,所述侧折盖主座511另一端穿过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位于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的下方,所述侧折盖主座511的另一端设有侧折盖板513,所述侧折盖板513的一端与所述侧折盖主座511连接且可通过设置在所述侧折盖主座511 上的气缸推动相对所述压料机构座201纵向垂直转动,所述侧折盖板 513远离所述侧折盖主座511的一端设有型材且型材为横向延伸设置,型材的中部与侧折盖板513连接。所述第一、二侧折盖机构的结构相同。
[0033]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