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酒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2254发布日期:2022-01-05 11:52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酒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酒瓶,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酒瓶。


背景技术:

2.目前,酒瓶的防伪一般分为如下两种情况:1、采用标签或者编码防伪,一般人难以进行一一检校辨别。2、采用毁瓶技术,即在开启瓶盖的过程中毁坏掉起防伪功能的标识物借以识别酒瓶是否被重复使用过。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玻璃或陶瓷的成型特性使得酒瓶防伪标识物的大小处于两难境地。如果标识物尺寸做得较小,一是因材料粘度大不易成型,同时也不便于观察,二是在生产、运输、清洗、灌装等过程中也容易破损;反之,如果尺寸做得较大,虽然满足了工艺及生产要求但强度也较大,如不配备专用撬断工具经常会出现打不开瓶盖的尴尬窘境。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新的具有防伪功能的酒瓶。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酒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的瓶体上设置有标记,所述的瓶体或瓶盖上设置有密闭且透明的置物腔,置物腔内至少放置有酿酒原料颗粒一和酿酒原料颗粒二,酿酒原料颗粒一上雕刻有微型标记一,酿酒原料颗粒二上雕刻有微型标记二,微型标记一和微型标记二共同构成与瓶体上的标记相一致的微型标记。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置物腔内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以将置物腔分割成数个独立空间,各酿酒原料颗粒分别放置于各独立空间中。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置物腔包括一体成型在瓶体或瓶盖上的凹陷或凸起,所述的凹陷或凸起经封堵后构成置物腔。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置物腔为一独立的腔体,以不可拆的方式连接在瓶体或瓶盖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置物腔为一独立的腔体,直接放置在瓶体内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酿酒原料颗粒包括大米、玉米、小麦、糯米或/和高粱。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标记为由图形、文字或/和数字构成的用于识别酒水真伪的防伪标记。
12.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酒瓶,包括瓶体和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体上设置有标记,所述的瓶体内至少放置有酿酒原料颗粒一和酿酒原料颗粒二,酿酒原料颗粒一上雕刻有微型标记一,酿酒原料颗粒二上雕刻有微型标记二,微型标记一和微型标记二共同构成与瓶体上的标记相一致的微型标记。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益效果在于:
14.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伪功能的酒瓶,在其中一个酿酒原料颗粒上雕刻与瓶身标记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微型标记一,在另一个酿酒原料颗粒上雕刻与瓶身标记的另一部分相对应的微型标记二,微型标记一和微型标记二组合在一起后,与瓶身的标记相一致,当酿酒原料颗粒的微型标记的组合与瓶身的标记匹配一致时,可判定为真品,当匹配不一致时,则判定为假冒伪劣,从而实现防伪的功能。
附图说明
15.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16.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具有防伪功能的酒瓶的示意图一,置物腔凸出设置在瓶盖顶面;
17.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18.图3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具有防伪功能的酒瓶的示意图二,置物腔凸出设置在瓶盖顶面,且置物腔内设置有隔板;
19.图4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具有防伪功能的酒瓶的示意图三,置物腔凹陷设置在瓶盖内部;
20.图5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具有防伪功能的酒瓶的示意图四,置物腔粘接在瓶身标签的一角;
21.图6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具有防伪功能的酒瓶的示意图五,置物腔设置在瓶体侧面;
22.图7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具有防伪功能的酒瓶的示意图六,置物腔设置在瓶体底部;
23.图8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具有防伪功能的酒瓶的示意图七,置物腔直接放置在瓶体内部;
24.图9为实施例二提供的新型酒水包装结构的示意图,可有微型标记的酿酒原料颗粒直放置在瓶体内部;
25.附图标记说明:1

瓶体;2

瓶盖;3

标记;4

置物腔;5

酿酒原料颗粒一;6

微型标记一;7

酿酒原料颗粒一;8

微型标记一;9

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一
28.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酒瓶,主要包括瓶体1、瓶盖2、密闭且透明的置物腔4。瓶体1上设置有标记3,置物腔4内至少放置有酿酒原料颗粒一5和酿酒原料颗粒二7,酿酒原料颗粒一5上雕刻有微型标记一6,酿酒原料颗粒二7上雕刻有微型标记二8,微型标记一7和微型标记二8共同构成与瓶体1上的标记3相一致的微型标记。
29.瓶体1采用玻璃或塑料等常规材料,可以透明也可不透明,形状不做限制,可以包括市场上所有种类的酒瓶式样。瓶盖2则可以采用常规的金属或塑料等制成,形状或式样不
作限制。
30.标记3包括图形、文字、数字或其的任意组合,例如商标、生产批次、广告用语等具有特定含义的标识,其可以印刷在一个大标签上,然后贴在瓶体1上,也可以一体成型在瓶体1上。
31.置物腔4既可以设置在瓶体1上,也可以设置在瓶盖2上,位置根据美观要求而定,例如可以设计在瓶盖2的顶面或侧面,可以设计在瓶体1的瓶身任一处,还可以设计在瓶体1的底部。置物腔4可以凸出瓶体1或瓶盖2设计,也可以凹陷进瓶体1或瓶盖2设计,例如,在瓶体1底部时只可采用凹陷设计,在瓶盖1顶面时优选凹陷设计,这样有利于节省空间。当瓶体1采用粘贴式标签时,优选将置物腔4设计在标签一角,可以防止标签被轻易替换。另外,置物腔4可以是一体成型在瓶体1或瓶盖2上,通过相应的密封片进行封堵构成密闭腔体,也可以采用粘接、熔接等分体式结构,一旦置物腔4被连接在瓶体1或瓶盖2后,不可被轻易移除,除非破坏置物腔4,以保证防伪效果。进一步优选的,置物腔4还可以直接放置在瓶体1内部,如此,当酒水饮用后,置物腔4丢失,可进一步防止“旧瓶装新酒”的造假问题。
32.容易理解的,在置物腔4被密闭前,需要将刻有微型标记一6的酿酒原料颗粒一5和刻有微型标记二8的酿酒原料颗粒二7放置在置物腔4内,置物腔4内部空间的大小不作限制,优选的,酿酒原料颗粒一5和酿酒原料颗粒二7可以在置物腔4随意翻滚,这样在需要时,可以借助放大镜等工具看清其上的微型标记。进一步优选的,置物腔4内还设置有隔板9,隔板9将置物腔4分割成多个相互独立空间。酿酒原料颗粒一5和酿酒原料颗粒二7分别放置在置物腔4的各个独立空间内,从而可以更清楚的分辨出各酿酒原料颗粒上的微型标记。
33.酿酒原料颗粒一5和酿酒原料颗粒二7包括大米、玉米、小麦、糯米或高粱等,二者可以为相同的酿酒原料颗粒,例如是单原料配方,也可是不同的酿酒原料颗粒,例如为多原料配方。另外,酿酒原料颗粒的数量不限于两个,还可以为三个、四个,其根据标记的复杂程度进行设计即可。
34.微型标记一6和微型标记二8可以采用手工或商购获得的微型雕刻机进行雕刻,具体雕刻的实现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中,微型标记一6的内容与瓶体1上的标记3的一部分相一致,只是尺度上的不同,微型标记二8的内容与瓶体1上的标记3的另一部分相一致,同样,也只是尺度上的不同。如此,通过将微型标记一6与微型标记二8进行组合,再与瓶体1上的标记3进行比对,即可起到防伪的目的。本技术的这种防伪方式,相对于直接在瓶身上设置防伪标记相比,更加不容易被发现,一方面,微型标记雕刻在酿酒原料颗粒上,不容易引起注意(通常会认为其标识酒水类型),二来,微型标记一6、微型标记二8组合后,才与瓶身1的标记3具有相应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对组合进行独特的设计,可使得标记的匹配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从而增加造假的难度。
35.综上,本技术通过在瓶体1上设置用于防伪的标记3,在酿酒原料颗粒(5、7)上雕刻有与瓶体1上的标记3相一致的微型标记(6、8),从而实现了防伪的功能。
36.实施例二
37.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防伪功能的酒瓶,跟实施例一不同的地方在于:不设置容置腔4,直接将刻有微型标记一6的酿酒原料颗粒一5、刻有微型标记二8的酿酒原料颗粒二7放置在瓶体1的酒水中。相应的瓶体1优选采用透明材质,以便能够显示出瓶体1内的酿酒原料颗粒。如此,当酒水饮用后,酿酒原料颗粒丢失,可进一步防止“旧瓶装新酒”的造
假问题。
38.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保护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