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1574发布日期:2021-07-20 16:14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1921107607.4)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和出料筒,出料筒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一十字交叉的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一连接板,连接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一微型马达,微型马达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圆盘。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杆、连接板、微型马达、圆盘和挡片的结合使用,当从出料筒处下落的原料落到圆盘上时,由于圆盘的转动,圆盘上的原料将会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向外侧飞溅,撞击挡片的内表面,由于挡片的内表面粗糙,原料在撞击到挡片的内表面之后将会向各个方向运动,这样一来,落入玻璃生产设备内的原料将会处于不同的位置与玻璃生产设备内已有的物料混合的更加充分。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上述对比专利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无法针对于钢化炉物料存储位置高度进一步调整挡片与存储位置之间的间距,适用范围较低;2.同时通过微型马达驱动圆盘带动连接杆旋转迫使掉落在圆盘表面的原料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圆盘外侧飞溅,然后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圆盘转动过程中离心力不仅会带动原料向外侧飞溅,在离心作用力以及轴向风力的作用下可能会导致原料中的粉状物料飞扬不仅会影响周围环境同时也会损伤使用者身体健康,且微型马达位于挡片内部散热效果差,容易导致粉状物料进入微型马达散热口导致微型马达损坏。

为此,提出一种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该装置能够对螺旋上料机高度进一步调整,使其右侧下料机构高度与钢化炉储料区域高度得到改变,增加物料下料效率,同时下料机构能够对螺旋上料机运输物料进一步打散并使其均匀下落分布与下料区域原料得到充分混合,同时硅胶伸缩筒则进一步的调整下料机构与储料区域的间距,减少粉尘飞扬面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外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左支架,且底板的上端外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右支架,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螺旋上料机,且螺旋上料机的右端下侧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螺旋上料机左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筒;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硅胶伸缩筒、挡盘、下料筒、微型马达、固定边框、插接孔、搅拌杆,所述下料筒上端与螺旋上料机连接并与其内部相通,且下料筒的下端固定连接锥形结构挡盘,所述挡盘的外表面开设插接孔,且挡盘外表面固定连接微型马达,所述微型马达输出端贯穿插接孔并延伸至挡盘的内部,所述微型马达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搅拌杆,所述下料筒与挡盘相通,所述挡盘的下端外表面胶接硅胶伸缩筒,且硅胶伸缩筒的下端胶接固定边框;

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为“h”形结构设计,且右支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上端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承托座,所述承托座的呈弧形结构包裹与螺旋上料机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微型马达与搅拌杆的数量为两组,且其以挡盘的中心为中点对称排布。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数量为六个,且其以微型马达输出轴环形等距离分布。

优选的,所述插接孔的内部设置有轴承,轴承套接在微型马达输出轴外表面,且轴承与插接孔两侧外表面均胶接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硅胶伸缩筒由橡胶材质构成,且其延展范围为0至350mm。

优选的,所述螺旋上料机与“h”形左支架之间设置有转轴,且其两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该装置添加左支架、右支架、气缸以及承托座,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螺旋上料机高度进一步调整,使其右侧下料机构高度与钢化炉储料区域高度得到改变,增加物料下料效率;

2、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下料机构,使用时,下料机构中微型马达导电驱动搅拌杆旋转,能够对螺旋上料机运输物料通过下料筒进入挡盘内部的物料,进一步打散并使其均匀下落分布与下料区域原料得到充分混合,同时硅胶伸缩筒则进一步的调整下料机构与储料区域的间距,减少粉尘飞扬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机构结构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机构剖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杆与微型马达输出轴的结合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板;2、左支架;3;右支架;4、进料筒;5、螺旋上料机;6、下料机构;61、硅胶伸缩筒;62、挡盘;63、下料筒;64、微型马达;65、固定边框;66、插接孔;67、搅拌杆;7、气缸;8、承托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左支架2,且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右支架3,所述左支架2与右支架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螺旋上料机5,且螺旋上料机5的右端下侧设置有下料机构6,所述螺旋上料机5左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筒4;

所述下料机构6包括硅胶伸缩筒61、挡盘62、下料筒63、微型马达64、固定边框65、插接孔66、搅拌杆67,所述下料筒63上端与螺旋上料机5连接并与其内部相通,且下料筒63的下端固定连接锥形结构挡盘62,所述挡盘62的外表面开设插接孔66,且挡盘62外表面固定连接微型马达64,所述微型马达64输出端贯穿插接孔66并延伸至挡盘62的内部,所述微型马达64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搅拌杆67,所述下料筒63与挡盘62相通,所述挡盘62的下端外表面胶接硅胶伸缩筒61,且硅胶伸缩筒61的下端胶接固定边框65;

所述左支架2与右支架3为“h”形结构设计,且右支架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气缸7,所述气缸7的上端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承托座6,所述承托座6的呈弧形结构包裹与螺旋上料机5外表面。

具体的,所述微型马达64与搅拌杆67的数量为两组,且其以挡盘62的中心为中点对称排布,通过对称分布的微型马达64以及搅拌杆67,使用时两组微型马达64带动搅拌杆67转动,转动过程中对下落的物料打散,并在相对方向的轴向风力吹拂下进一步扩散均匀下落。

具体的,所述搅拌杆67的数量为六个,且其以微型马达64输出轴环形等距离分布,通过微型马达64输出轴带动搅拌杆67转动并打散挡盘62内部下落的物料。

具体的,所述插接孔66的内部设置有轴承,轴承套接在微型马达64输出轴外表面,且轴承与插接孔66两侧外表面均胶接有密封垫,轴承减少微型马达64输出轴与挡盘62之间的摩擦力,密封垫则减少粉尘从此处安装孔溢出的几率。

具体的,所述硅胶伸缩筒61由橡胶材质构成,且其延展范围为0至350mm,根据使用需要安装硅胶伸缩筒61,使用时当螺旋上料机5在气缸7的作用下右侧下料机构6高度调节完成后,通过向下拖拉硅胶伸缩筒61,使其延展,进一步调节挡盘62与储料区域的高度。

具体的,所述螺旋上料机5与“h”形左支架2之间设置有转轴,且其两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通过转轴转动,配合气缸7上下伸缩顶压控制螺旋上料机5右侧下料机构6的高度。

工作原理:

通过在该装置添加左支架2、右支架3、气缸7以及承托座6,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螺旋上料机5高度进一步调整,使其右侧下料机构6高度与钢化炉储料区域高度得到改变,增加物料下料效率,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下料机构6,使用时,物料由进料筒4进入螺旋上料机5内部并输送至下料筒63处进入下料机构6中此时微型马达64导电驱动搅拌杆67旋转,能够对螺旋上料机5运输物料通过下料筒63进入挡盘62内部的物料,进一步打散并使其均匀下落分布与下料区域原料得到充分混合,同时硅胶伸缩筒61则进一步的调整下料机构6与储料区域的间距,减少粉尘飞扬面积。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微型马达64与进料筒4上述部件的使用过程均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景资料所给出的,并且配合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阐述,所属技术领域人员能得出其使用过程,并且得到相应的使用效果,故没有一一公开。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通过变压器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产品型号只是为本技术方案依据产品的结构特征进行的使用,其产品会在购买后进行调整与改造,使之更加匹配和符合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方案,其为本技术方案一个最佳应用的技术方案,其产品的型号可以依据其需要的技术参数进行替换和改造,其为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因此,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得到对应的使用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