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瓶翻转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05954发布日期:2021-08-17 13:47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细胞培养瓶翻转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培养瓶换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胞培养瓶翻转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化实验室的研究工作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研究对象和不断增多的样品数量,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通量样品处理过程中所要求的高效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实验操作流程中部分或整体过程的自动化运行已成为必然趋势。

全自动移液处理工作站是将自动化操作与液体处理巧妙融合在一起的生物医药实验室自动化操作平台,可实现样品的自动加样、试剂分配、超微量移液以及与液体处理相关的震动、孵育等操作。可广泛应用于核酸纯化、基因蛋白质测序、克隆快速筛选、细胞培养、生物芯片样品制备等领域。

移液工作站是全自动液体处理工作站的核心机构之一,用于实现液体在标准液体容器之间输送、抽提、转移等动作,其中,装载液体的培养瓶的翻转是进行液体转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公开号为cn209333780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半自动移液工作站,公开号为cn209631233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移液工作站及其移液装置,上述两个专利均可以进行自动移液,但是均没有公开液体培养瓶的翻转技术。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胞培养瓶翻转工装,其能够实现培养瓶的自动化翻转,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细胞培养瓶翻转工装,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若干组培养瓶结构和用于对所述培养瓶结构进行翻转的翻转结构。

所述培养瓶结构包括培养瓶,所述培养瓶上设有瓶口。

所述翻转结构包括具有预设高度的竖向支撑台,所述竖向支撑台的一侧上部固接翻转驱动件,所述翻转驱动件的输出轴固接能够容纳所述培养瓶的翻转托盘;所述翻转托盘的一侧面设有使所述瓶口滑进的第二滑槽,所述翻转托盘的正面设有使所述培养瓶进入的开口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培养瓶翻转工装,所述培养瓶结构还包括若干个用于放置所述培养瓶的培养瓶夹具;所述培养瓶夹具包括顶面、底面以及至少一个支撑面,所述支撑面设置于所述顶面和底面之间,所述顶面上设有夹凸;所述翻转托盘的上面设有使所述夹凸滑进的第一滑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培养瓶翻转工装,所述培养瓶结构还包括若干个夹具座,所述夹具座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夹具座规则排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培养瓶翻转工装,所述底面上设有卡孔,所述夹具座上设有与所述卡孔对应使用的卡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培养瓶翻转工装,所述竖向支撑台的底部还设有横向支撑台,所述横向支撑台固接所述工作台,所述横向支撑台上设有位于所述翻转托盘下部的限位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培养瓶翻转工装,所述第二滑槽设置于所述翻转托盘的左侧,所述限位挡块设置于所述横向支撑台的左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培养瓶翻转工装,所述限位挡块与所述翻转托盘接触的一侧设有内嵌槽,所述内嵌槽中设有缓冲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培养瓶翻转工装,所述顶面和底面均为矩形,所述支撑面设置于所述矩形的长度边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培养瓶翻转工装,所述培养瓶的初始状态为侧倒伏状,且所述瓶口向上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培养瓶翻转工装,所述瓶口与水平面具有25~45度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胞培养瓶翻转工装,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若干组培养瓶结构,培养瓶结构包括用于放置培养瓶的培养瓶夹具,培养瓶夹具能够避免移动结构或者夹爪结构直接夹持培养瓶,导致培养瓶变形或者损坏;培养瓶结构还包括夹具座,夹具座能够对培养瓶夹具进行位置限定,使培养瓶夹具规则排列;工作台上还设有翻转结构,翻转结构能够使翻转托盘以及其内部的培养瓶夹具、培养瓶同时进行翻转,以达到使瓶口朝向正上方的目的,实现培养瓶的机械化、自动化和高效翻转。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配合移液工作站实现培养瓶的自动化翻转,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翻转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培养瓶,11-瓶口,2-支撑面,21-顶面,211-夹凸;22-底面,221-卡孔;23-夹具座,231-卡凸;3-竖向支撑台,31-翻转驱动件,32-翻转托盘,321-第一滑槽,322-第二滑槽,323-开口端;33-横向支撑台,331-限位挡块,332-内嵌槽;4-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胞培养瓶翻转工装,包括设置于工作台4上的若干组培养瓶结构和用于对培养瓶结构进行翻转的翻转结构。

培养瓶结构包括培养瓶1、若干个培养瓶夹具和若干个夹具座23。培养瓶1上设有瓶口11。培养瓶1的初始状态为侧倒伏状,且瓶口11向上倾斜,与水平面具有25~45度的夹角;由于培养瓶1的初始状态为侧倒伏状,因此,瓶口11向上倾斜能够防止培养瓶1中的细胞培养液漏出。

培养瓶夹具包括顶面21、底面22以及至少一个支撑面2,支撑面2设置于顶面21和底面22之间。本实用新型中,顶面21和底面22均为矩形,支撑面2设置于矩形的长度边上,提高支撑面2的支撑性能。顶面21上设有夹凸211,可以通过移动结构或者夹爪结构等夹住夹凸211,将整个培养瓶夹具移动到预设位置(本实用新型中移动到翻转结构的位置),当然,也可以手动捏住夹凸211,将整个培养瓶夹具移动到预设位置。底面22上设有卡孔221。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瓶1放置于培养瓶夹具中,通过移动培养瓶夹具移动培养瓶1,设置培养瓶夹具能够避免移动结构或者夹爪结构直接夹持培养瓶1,导致培养瓶1变形,或者损坏。

夹具座23设置于工作台4上,且规则排列,将培养瓶夹具放置于夹具座23上,能够对培养瓶夹具进行位置锁定,避免培养瓶夹具放置杂乱;夹具座23上设有与卡孔221对应使用的卡凸231,将培养瓶夹具底面22上的卡孔221卡入卡凸231上,能够对培养瓶夹具进行定位,使培养瓶夹具规则排列;由于初始状态的培养瓶1直接设置于培养瓶夹具中,与培养瓶夹具为一体结构,因此,在夹具座23的作用下,培养瓶1和培养瓶夹具都能够在工作台4上规则排列。

翻转结构包括具有预设高度的竖向支撑台3,竖向支撑台3设置于工作台4上,竖向支撑台3的一侧上部固接翻转驱动件31,翻转驱动件31的输出轴穿出竖向支撑台3固接能够容纳培养瓶夹具的翻转托盘32,当翻转驱动件31工作,能够带动翻转托盘32进行转动。翻转托盘32的上面(图2中a面)设有使夹凸211滑进的第一滑槽321,翻转托盘32的一侧面(图2中b面)设有使瓶口11滑进的第二滑槽322,翻转托盘32的正面(图2中c面)设有使整个培养瓶夹具进入的开口端323。

本实用新型中,翻转驱动件31为电机或者舵机。

使用过程中,培养瓶1设置于培养瓶夹具中,与培养瓶夹具为一体结构,通过夹住夹凸211移动培养瓶夹具,培养瓶夹具从开口端323进入翻转托盘32,进入过程中,培养瓶夹具上部的夹凸211顺势滑入第一滑槽321,培养瓶1的瓶口11顺势滑入第二滑槽322,然后启动翻转驱动件31,翻转驱动件31带动翻转托盘32以及其内部的培养瓶夹具、培养瓶1同时进行翻转,以达到使瓶口11朝向正上方的目的。

由于培养瓶1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竖向支撑台3的预设高度为能够使培养瓶1顺利翻转竖立,且瓶口11向上。

竖向支撑台3的底部还设有横向支撑台33,横向支撑台33固接工作台4,横向支撑台33上设有位于翻转托盘32下部的限位挡块331。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使瓶口11滑入的第二滑槽322设置于翻转托盘32的左侧,为了使瓶口11翻转向上,翻转托盘32需要顺时针转动,因此,限位挡块331设置于横向支撑台33的左侧,在翻转托盘32转动过程中,限位挡块331起到限位作用,当瓶口11恰好向上,翻转托盘32停止转动,此时,翻转托盘32的底面恰好与限位挡块331抵触。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限位挡块331与翻转托盘32接触的一侧设有内嵌槽332,内嵌槽332中设有缓冲垫,当翻转托盘32的底面与限位挡块331抵触时,缓冲垫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防止限位挡块331与翻转托盘32硬性接触,对培养瓶1产生震动,使培养瓶1中的细胞培养液产生晃动,影响后续细胞培养液的抽取;本实用新型中,缓冲垫的材质为硅胶。

本实用新型中的翻转工装可以设置于移液工作站中,作为移液工作站培养瓶翻转过程中的自动化结构,实现培养瓶的机械化、自动化和高效翻转,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翻转工装还需要配合移动结构或者夹爪结构(用于移动培养瓶夹具),同时还需要配合开盖结构(用于打开瓶口11)和移液结构(用于更换培养瓶中的细胞培养液),但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保护点为翻转工装,上述配合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若干组培养瓶结构,培养瓶结构包括用于放置培养瓶的培养瓶夹具,培养瓶夹具能够避免移动结构或者夹爪结构直接夹持培养瓶,导致培养瓶变形或者损坏;培养瓶结构还包括夹具座,夹具座能够对培养瓶夹具进行位置限定,使培养瓶夹具规则排列;工作台上还设有翻转结构,翻转结构能够使翻转托盘以及其内部的培养瓶夹具、培养瓶同时进行翻转,以达到使瓶口朝向正上方的目的,实现培养瓶的机械化、自动化和高效翻转。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配合移液工作站实现培养瓶的自动化翻转,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