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行业用电梯运行防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78573发布日期:2021-08-24 12:3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行业用电梯运行防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电梯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行业用电梯运行防护机构。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用电梯,它区别于室内的客梯,也称为外用电梯、附壁式电梯,它是一种外附着于建筑施工主体上使用工作笼(吊笼)沿轨道桅架作垂直(或倾斜)上下运动,用来载人、载物的较大型施工机械,近些年来由于建筑规模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施工电梯的使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高速的发展。

一、现有的建筑行业用电梯,通常只采用电梯沿轨道桅架作垂直上下运动,不设有自锁装置,当电梯坠落时,只能任其对坠落,造成电梯设备损坏及人员伤亡的情况出现;

二、现有的建筑行业用电梯坠落到地面时,不设有缓冲结构,使得乘坐电梯中人员承受来自电梯与地面碰撞的所产生的所有撞击力,为此,提出一种建筑行业用电梯运行防护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行业用电梯运行防护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行业用电梯运行防护机构,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相互对称的四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四个罩体,所述罩体的内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底壁,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垫圈,所述垫圈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罩体的内侧壁,所述垫圈的外侧壁固定贴合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块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壁,所述支撑块的远离垫圈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梯,所述电梯的下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两个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两侧,所述电梯的上方设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四个第三杆体,所述第三杆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卷线盒,所述卷线盒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三通孔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互对称,所述卷线盒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四杆体,所述第四杆体的一端贯穿所述卷线盒的内侧壁,所述第四杆体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第四杆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的外侧壁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内侧壁卡接有凸出体,所述凸出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卷线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气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垫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梯的上表面焊接有固定环,所述卷线盒的外侧壁通过缆线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四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弹簧的内侧壁,所述垫圈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筒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杆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当电梯主缆绳断开时,两侧的缆绳被快速拉出的同时,缆绳带动滚轮快速旋转,通过滚轮带动第四杆体旋转,使得第二筒体快速转动,带动原本卡接在第四通孔内侧壁的凸出体,受到偏心力,在偏心力的带动下,使得第一齿轮偏斜,进而造成第一齿轮的轮齿与第二齿轮的轮齿啮合,形成自锁,卷线盒停止放绳,电梯终止下落,避免了设备的损坏和人员的伤亡;

二、当出现意外情况自锁不成功时,电梯下行垫板首先接触地面,产生的撞击力向上传递,垫板自身会吸收一部分撞击力,剩余撞击力被垫板传递给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上移,通过支撑块压缩垫圈,垫圈压迫弹簧,弹簧弹力势能产生反作用力向下传递,抵消部分撞击力,撞击力传递给气垫,气垫进一步对电梯中的人形成保护,三层缓冲装置,大大降低了电梯与地面碰撞的所产生的所有撞击力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齿轮和第二筒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梯;2、支撑块;3、第一筒体;4、滑块;5、第一通孔;6、垫板;7、弹簧;8、罩体;9、支撑杆;10、垫圈;11、第二壳体;12、连接杆;13、通槽;14、凹槽;15、气垫;16、第一壳体;17、固定环;18、第二通孔;19、第三通孔;20、第一齿轮;21、第二筒体;22、第二杆体;23、第二齿轮;24、卷线盒;25、滚轮;26、第三杆体;27、第四通孔;28、第四杆体;29、凸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行业用电梯运行防护机构,包括第二壳体11,第二壳体11的上表面开设有相互对称的四个第一通孔5,第二壳体11的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四个罩体8,罩体8的内部设有弹簧7,弹簧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11的内部底壁,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垫圈10,垫圈10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罩体8的内侧壁,垫圈10的外侧壁固定贴合有支撑块2,支撑块2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14,支撑块2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第一通孔5的内侧壁,支撑块2的远离垫圈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梯1,电梯1的下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两个第一筒体3,第一筒体3的一侧开设有通槽13,通槽13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4,滑块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两个连接杆12相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11的两侧,电梯1的上方设有第一壳体16,第一壳体16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8,第一壳体16的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四个第三杆体26,第三杆体2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卷线盒24,卷线盒24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三通孔19且与第二通孔18相互对称,卷线盒24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四杆体28,第四杆体28的一端贯穿卷线盒24的内侧壁,第四杆体28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滚轮25,第四杆体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筒体21,第二筒体21的外侧壁开设有第四通孔27,第四通孔27的内侧壁卡接有凸出体29,凸出体29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0,卷线盒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3。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电梯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气垫15;设置气垫15可以吸收部分撞击力,降低了电梯1内员工所承受的伤害。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壳体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垫板6;设置垫板6,可以在垫板6接触地面时,先行吸收一部分撞击力,减少了传递出的撞击力大小。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电梯1的上表面焊接有固定环17,卷线盒24的外侧壁通过缆线固定连接于固定环17的外侧壁;设置固定环17有利于实现缆线对装置之间的连接,在自锁时可以拉动电梯1。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壳体11的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四个支撑杆9,支撑杆9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弹簧7的内侧壁,垫圈1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于支撑杆9的外侧壁;设置支撑杆9有利于弹簧7受压缩时,进行限位,不让其发生偏离。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筒体2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杆体22;设置第二杆体22对第一齿轮20进行限位,不让第一齿轮20在旋转时脱离第二筒体21,而造成无法自锁。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卷线盒24可以自动收缩线,电梯1正常运行时,带动缆线和向下运行,当中间主缆线长时间使用发生断开时,电梯1猛然加速下落,两侧的缆绳被快速拉出的同时,通过缆绳带动滚轮25快速转动,滚轮25带动第四杆体28转动,迫使第二筒体21转动,使得原本卡接在第四通孔27内侧壁的第一齿轮20在第二筒体21转动的情况下,第一齿轮20受到偏心力,在偏心力的作用下,凸出体29偏离第四通孔27,进而使凸出体29带动第一齿轮20发生偏向移动,并造成第一齿轮20发生倾斜,进而使第一齿轮20的轮齿与第二齿轮23的轮齿啮合,形成自锁,阻止电梯1下行,第一齿轮20的齿牙为不完全齿牙,而第二齿轮23为内齿轮结构,如果出现意外,导致自锁不成功,电梯1继续下行,垫板6首先接触地面,产生的撞击力向上传递,垫板6自身会吸收一部分撞击力,剩余撞击力通过垫板6传递给第二壳体11,第二壳体11向上位移,通过支撑块2压缩垫圈10,垫圈10压迫弹簧7,弹簧7弹力势能产生反作用力向下传递,抵消部分撞击力,撞击力传递给气垫15,气垫15进一步对电梯1中的人员形成保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