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99363发布日期:2021-08-17 13:4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瓶盖,涉及一种设置有配料仓且具有仓即配即饮功能的一种瓶盖。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瓶装茶饮品如冰红茶、绿茶、茉莉蜜茶等均为工业化量产茶饮品,其工业化生产不但口味单一且各品牌同质化严重,广大茶友急需一种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不同口味的即配即饮茶饮品。为满足广大茶友的需求部分具有前瞻性的厂商都在研发一种具有储存茶叶功能的饮料瓶瓶盖,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多种即配式饮料瓶盖,但在具体使用中上述各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出现了如下弊端。1)配料仓仅以瓶盖盖体为基础设置其容量体积较小有时不能满足需要。2)由于瓶盖下端连接瓶体,瓶盖本体配料仓中的茶叶会吸收瓶体中液体散发的水蒸汽使茶叶受潮凝结后无法自然脱落进瓶体中。3)当用于瓶盖本体配料仓密封的隔档膜设置在饮料瓶口时,瓶盖本体其不具有单独的茶叶储存功能。当用于瓶盖本体配料仓密封的隔档膜设置在瓶盖本体内空腔时,隔档膜设置工艺复杂并且会出现隔档膜局部或整体脱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盖,所述瓶盖由上盖体、中旋体和下连盖三部分连接而成,下连盖设置有用于储存茶叶或调味剂的配料仓,配料仓下端深入饮料瓶中且其下底面设置有用于密封储存茶叶或调味剂的隔档膜,中旋体中设置有用于剖切和搅拌茶叶或调味剂的旋切刀。

具体的,所述瓶盖包括上盖体、中旋体和下连盖,所述下连盖呈管状结构其环壁ⅰ下端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ⅰ上端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ⅰ,环壁ⅰ中部设置有配料仓,配料仓下底面设置有隔档膜,所述下连盖通过内螺纹ⅰ与饮料瓶瓶口螺纹旋接。

所述中旋体呈管状结构其环壁ⅱ下端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环壁ⅱ空腔内设置有旋切刀,中旋体通过内螺纹ⅱ旋接在下连盖的外螺纹ⅰ上,所述上盖体设置在中旋体上端面的开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中旋体其环壁ⅱ上端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ⅱ,所述上盖体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ⅲ,上盖体通过内螺纹ⅲ旋接在中旋体外螺纹ⅱ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体扣合在中旋体的顶部开口处。

具体的,所述瓶盖包括上盖体、中旋体和下连盖,所述下连盖呈管状结构其环壁ⅰ下端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ⅰ上端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ⅰ,环壁ⅰ中部设置有配料仓,配料仓下底面设置有隔档膜,所述下连盖通过内螺纹ⅰ与饮料瓶瓶口螺纹旋接。

所述中旋体呈管状结构其环壁ⅱ下端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ⅱ,环壁ⅱ空腔内设置有旋切刀,中旋体通过内螺纹ⅱ旋接在下连盖的外螺纹ⅰ上,所述上盖体连接设置在下连盖的外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下连盖环壁ⅰ中部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ⅲ,上盖体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ⅲ,所述上盖体通过内螺纹ⅲ旋接在下连盖外螺纹ⅲ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体扣合在下连盖环壁ⅰ的外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瓶盖还包括易拉环,易拉环连接设置在下连盖或中旋体或盖体的底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中旋体的上开口处设置有吸饮口。

优选的,所述配料仓的底端呈斜面设置,所述旋切刀的刀尖与配料仓底斜面最低点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中旋体呈管状环壁ⅱ内部的上开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盖有益的效果是,1)瓶盖可独立于饮料瓶设置,将瓶盖单独做为储存茶叶或调味剂装置,使用时将市售的饮用瓶装水原瓶盖移除,将本实用新型一种瓶盖旋接在水瓶的瓶口螺纹上即可。2)瓶盖单独设置有用于储存茶叶或调味剂的配料仓,配料仓可进一步深入水瓶中,可根据需要设置配料仓的高度。3)瓶盖中设置有旋切刀,旋切刀不仅具有划破配料仓底端面上设置的用于密封茶叶或调味剂的隔档膜的功能,其还具有旋切搅拌处于半凝结状态的茶叶或其他调味剂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盖第一实施例三维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盖第一实施例三维纵剖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盖第一实施例二维纵剖视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盖第一实施例三维纵剖视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盖第二实施例三维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盖第二实施例三维纵剖视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盖第二实施例二维纵剖视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盖第二实施例三维纵剖视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盖第二实施例二维纵剖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瓶盖其具体结构和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具体的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瓶盖其具体包括上盖体1、中旋体2和下连盖3。所述下连盖3呈管状结构其环壁ⅰ31下端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ⅰ31a上端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ⅰ31b,环壁31ⅰ中部设置有配料仓32,配料仓32下底面设置有隔档膜33,下连盖3通过内螺纹ⅰ31a与饮料瓶瓶口a螺纹旋接。

所述中旋体2呈管状结构其环壁ⅱ21下端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ⅱ21a,环壁ⅱ21空腔内设置有旋切刀22,中旋体2通过内螺纹ⅱ21a旋接在下连盖3的外螺纹ⅰ31b上,所述上盖体设置在中旋体上端面的开口处。

下面就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瓶盖的具体应用做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3所示,先将上盖体1紧固连接在中旋体2的上端,再将下连盖3上端设置的外螺纹ⅰ31b旋进中旋体2下端设置有内螺纹ⅱ21a中适当的位置,然后将茶叶或其他调味剂填充进中旋体2中部设置的配料仓32中,在配料仓32下底面设置隔档膜33对配料仓3进行密封,然后将装有茶叶或其他调味剂的上盖体1、中旋体2和下连盖3三者结合体通过下连盖3下端设置的内螺纹ⅰ31a旋固在饮料瓶瓶口a的外螺纹上。

当要饮用饮料时,进一步向下旋动中旋体2,中旋体2带动旋切刀22向下旋转运动,旋切刀22向下旋转运动在划破隔档膜33的同时也会对处于半凝结状态的茶叶或其他调味剂进行切割搅动,茶叶或其他调味剂掉落进饮料瓶中与水充分融合后打开上盖体1进行饮用。

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瓶盖其上盖体1与中旋体2的连接方式有如下两种模式。

具体的模式一图1—3所示,所述中旋体2其环壁ⅱ21上端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ⅱ21b,所述上盖体1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ⅲ11a,上盖体1通过内螺纹ⅲ11旋接在中旋体2外螺纹ⅱ21b上。

具体的模式二图4所示,所述上盖体1扣合在中旋体2的顶部开口处。

实施例二

具体的图5—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瓶盖其包括上盖体1、中旋体2和下连盖3。

所述下连盖3呈管状结构其环壁ⅰ31下端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ⅰ31a上端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ⅰ31b,环壁31ⅰ中部设置有配料仓32,配料仓32下底面设置有隔档膜33,下连盖3通过内螺纹ⅰ31a与饮料瓶瓶口a螺纹旋接。

所述中旋体2呈管状结构其环壁ⅱ21下端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ⅱ21a,环壁ⅱ21空腔内设置有旋切刀22,中旋体2通过内螺纹ⅱ21a旋接在下连盖3的外螺纹ⅰ31b上,所述上盖体1设置在下连盖3的外端面上。

上述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瓶盖其上盖体1与下连盖3的连接方式有如下两种模式。

具体的模式一图5—图7所示,所述下连盖3环壁ⅰ31中部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ⅲ31c,上盖体1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ⅲ11a,上盖体1通过内螺纹ⅲ11a旋接在下连盖3外螺纹ⅲ31c上。

具体的模式二图8—图9所示,所述上盖体1扣合在下连盖3环壁ⅰ31的外侧壁上。

为防止本实用新型一种瓶盖其上盖体1与中旋体2、上盖体1与下连盖3、中旋体2与下连盖3、下连盖3与饮料瓶瓶口a螺旋连接后出现意外旋转后松动现象,在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所述瓶盖还包括有易拉环4。

具体的图1—3所示,实施例一中所述易拉环4连接设置在下连盖3、中旋体2、盖体1的底端面上。

具体的图4所示,实施例一中所述易拉环4连接设置在下连盖3、中旋体2、的底端面上。

具体的图5—图7所示,实施例二中所述易拉环4连接设置在中旋体2、盖体1的底端面上。

具体的图8、图9所示,实施例二中所述易拉环4连接设置在中旋体2的底端面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易拉环4设置中,当需要旋转上盖体1、中旋体2或下连盖3时,撕去上盖体1、中旋体2或下连盖3底端面上连接设置的易拉环4,便可自由上下旋转上盖体1、中旋体2或下连盖3。

为方便本实用新型一种瓶盖在使用中饮用瓶体中液体时的便捷性,在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图4—图9所示,所述中旋体2的上开口处设置有吸饮口23。

为进一步增强中旋体2内空腔中设置的旋切刀21b刀尖划破隔档膜33的便捷性,在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如图3、图7、图9所示,所述配料仓32的底端呈斜面设置,所述旋切刀21b的刀尖与配料仓32底斜面最低点相对应。当向下旋转中旋体2时旋切刀21b更容易划破配料仓32的底端面上设置的隔档膜33。

为方便本实用新型一种瓶盖在使用中饮用瓶体中液体时的便捷性,防止茶叶或其他调味剂的残渣随液体进入饮用者的口中。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如图2—图4、图6—图9所示,所述中旋体2呈管状环壁ⅱ21内部的上开口处设置有过滤网5。所述过滤网5用于隔档茶叶或其他调味剂的残渣。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瓶盖的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