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版物印刷包装成型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12501发布日期:2021-09-04 09:40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版物印刷包装成型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出版物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出版物印刷包装成型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2.出版物是指以传播为目的贮存知识信息并具有一定物质形态的出版产品,广义的出版物,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包括定期出版物和不定期出版物两大类。定期出版物又分为报纸和杂志(也称期刊)两类,不定期出版物以图书(包括书籍、课本、图片)为主。
3.在印刷完成后需要在印刷品的外侧包裹保护膜,确保图书在未售出前的完整性,但是,传统的包装成型装置只能一本一本的对印刷物进行包装,且取法确保包装的效率,为此,我们有必要制造一种能够多本快速包覆保护的成型设备。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版物印刷包装成型的生产装置,它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以快速的对覆膜的印刷品进行收缩覆膜;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批量的印刷制品进行覆膜操作。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它包含进口、出口、主机、滚筒、履带、电机、显示屏、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三风机、控制器、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第三加热管、放置台,冷却风机、支撑板,所述进口位于主机的右侧一端,所述出口位于主机的左侧一端,两根所述滚筒分别安装在主机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履带绕裹在两根所述滚筒的外侧,所述电机安装在主机的外侧,且电机贯穿主机于其中任意一个滚筒连接,所述支撑板安装在主机的内侧,且支撑板位于滚筒的下方,所述第一加热管安装在主机的内部上方,两个所述第二加热管分别安装在主机的内壁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加热管安装在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第一风机安装在主机顶部外侧,若干所述第二风机分别均匀安装在主机的外部左右两侧,所述第三风机安装在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显示屏安装在进口的上部,所述控制器通过连接支架安装在主机的一侧,所述放置台安装在出口一侧的下方,所述冷却风机位于放置台的上方。
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包含外壳、显示器、按钮、旋钮、指示灯、电源开关,显示器和按钮分别位于外壳的上部,旋钮、指示灯和电源开关并列位于显示器和按钮的下方。
1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上方设置有报警指示灯。
11.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滚筒与主机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连接轴。
12.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的顶部设置有烟囱,烟囱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排风扇,主机的左右两侧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13.进一步的,所述主机和放置台的底部均设置有可调节底座。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和第三加热管均为远红外石英加热管。
15.(三)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版物印刷包装成型的生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以快速的对覆膜的印刷品进行收缩覆膜;
18.(2)、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批量的印刷制品进行覆膜操作。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加热管12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11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进口1、出口2、主机3、滚筒4、履带5、电机6、显示屏7、第一风机8、第二风机9、第三风机10、控制器11、第一加热管12、第二加热管13、第三加热管14、放置台15,冷却风机16、支撑板17、连接支架18、外壳111、显示器112、按钮113、旋钮114、指示灯115、电源开关116、报警指示灯1111、连接轴19、排风扇201。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版物印刷包装成型的生产装置。
27.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

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版物印刷包装成型的生产装置,它包含进口1、出口2、主机3、滚筒4、履带5、电机6、显示屏7、第一风机8、第二风机9、第三风机10、控制器11、第一加热管12、第二加热管13、第三加热管14、放置台15,冷却风机16、支撑板17,所述进口1位于主机3的右侧一端,所述出口2位于主机3的左侧一端,两根所述滚筒4分别安装在主机3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履带5绕裹在两根所述滚筒4的外侧,所述电机6安装在主机3的外侧,且电机6贯穿主机3于其中任意一个滚筒4连接,所述支撑板17安装在主机3的内侧,且支撑板17位于滚筒4的下方,所述第一加热管12安装在主机3的内部上方,两个所述第二加热管13分别安装在主机3的内壁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加热管14安装在支撑板17的上方,所述第一风机8安装在主机3顶部外侧,若干所述第二风机9分别均匀安装在主机3的外部左右两侧,所述第三风机10安装在
支撑板17的下方,所述显示屏7安装在进口1的上部,所述控制器11通过连接支架18安装在主机3的一侧,所述放置台15安装在出口2一侧的下方,所述冷却风机16位于放置台15的上方。
2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11包含外壳111、显示器112、按钮113、旋钮114、指示灯115、电源开关116,显示器112和按钮113分别位于外壳111的上部,旋钮114、指示灯115和电源开关116并列位于显示器112和按钮113的下方,显示器112用于显示设备运行的烘干的温度和设备的运行速度,按钮113用于设定设备运行的温度和速度,旋钮114用于调节设备运行时的速度和温度变化,指示灯115用于显示设备运行时的状态,电源开关116用于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总电源。
2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11的上方设置有报警指示灯1111,当设备运行异常时,报警指示灯1111会报警闪烁,提醒工作人员兴趣。
30.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滚筒4与主机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连接轴19,连接轴19用于降低滚筒4与主机3之间的摩擦。
3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机3的顶部设置有烟囱20,烟囱20用于排除主机3内部的过剩热量,烟囱20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排风扇201,排风扇201助于主机3内部的热量排除,主机3的左右两侧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2,温度传感器22用于检测主机3内部的温度。
3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机3和放置台15的底部均设置有可调节底座21,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完成后,地基在不平的情况下,可以调节可调节底座21对整体的水平面进行调整。
3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管12、第二加热管13和第三加热管14均为远红外石英加热管,石英加热管是远红外加热管是采用了经特殊工艺加工的乳白石英玻璃管、配用电阻合材料作为发热子,由于乳白石英玻璃可以吸收来自电热丝辐射的几乎全部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且能使之转化为远红外辐射。但目前的工业用红外线加热管基本淘汰了乳白色石英管,因其料性比较脆,故不能形成很长的乳白色加热管。
34.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待包装的印刷品从进口1处放入,放置在履带5的上方,电机6旋转从而带动滚筒4旋转,从而使履带5旋转,履带5旋转将印刷品带入到主机3的内部,第一加热管12、第二加热管13和第三加热管14全部打开加热,第一风机8、第二风机9和第三风机10将热风吹向印刷品,从而使印刷品外侧保护膜快速的收缩完成包装,在履带5的带动下,完成收缩包装的印刷品掉落到放置台15上,冷却风机16打开对完成包装的印刷品进行快速的散热,主机3的顶部设置有烟囱20,烟囱20用于排除主机3内部的过剩热量,烟囱20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排风扇201,排风扇201助于主机3内部的热量排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主机3的左右两侧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2,温度传感器22用于检测主机3内部的温度。
35.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以快速的对覆膜的印刷品进行收缩覆膜;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批量的印刷制品进行覆膜操作。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